大流寇(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638

  孙武进不认字,但识人,瞅着吊侯爷那鬼祟眼神,就知道这家伙贪生怕死的很,所以,必须恭喜陆爷。
  “你又嚼蛆了,一天到晚说什么麻花子,没正事了是不是!”
  陆四实在是气,孙武进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心眼不好,总是以他那颗小人之心度他陆爷的君子之腹,偏偏又戳得人痒痒...
  见这家伙脚边上有个铁箱,不由好奇问箱中是什么。
  “陆爷,宝贝啊!”
  孙武进兴奋的打开宝箱,抓起一把玛瑙翡翠捧在手心,在太阳光底下还真是璀璨。
  又激动的把在江边捡宝的事说了。
  “难道世间真有杜十娘,艺术来源生活,冯梦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陆四诧异惊奇,却对箱中宝贝毫无兴趣,随手抓了一把叫孙武进分给众旗牌兵,然后让齐宝牵马带他去渡口。
  大局已定,是大顺淮安防御使收拾残局的时候了。
  ...........
  明军败局,板上钉钉。
  抚宁侯朱国弼麾下四千余兵马,除数百小袁营余部在郑思华、王大龙带领下往西边突围外,其余大多溃散至渡口与那内守备的标兵,及郑鸿逵的水师因争船自相残杀。
  又有近千人或弃械投降,或因畏冰冷江水不敢横渡而从“泥贼”同享富贵。
  张天禄部明军登陆点不在瓜洲渡码头,淮军集中人马猛攻渡口倒是放了二张兄弟一马。
  眼看着“贼军”已尽涌至渡口,张天禄担心撤退不及叫贼军盯上,竟不顾岸上还有几百部下未来得及上船就逼令水师开船。
  陈洪范不仅没有阻止,反赞张天禄有大将之风,行事果断。
  郑鸿逵此时正因督师史可法的犟脾气急得嗓子眼在冒烟,哪里还理会得二张兄弟那里,得不到总兵命令又被二张部明军逼迫的郑部各船只得向江中撤去。
  内守备标兵游击明水倒还是个有一点血性的将领,眼见诸军大溃,而督师史公却执意瓜洲殉国,情急之下起了凶性,带着数十亲兵止住溃兵人潮,并大呼:“史公在此,史公在此!”
  不得不说,史可法的威望确是高,不少明军溃兵听说史公就在渡口,又见自相争船只会白白枉死,当下就有不少明军同那内守备的兵马一起掉头拒敌。
  只兵败如山倒,纵有少数明军血性敢战也无力挽回此大败局面。
  淮军诸营更是奋勇突进,尤其是那帮在史家荡大战中投降的。这帮人当官军的时候杀贼无能,一遇挫折就立即崩溃,当起贼军来倒是变了人似的,把个官军砍得尸横遍野,凶的不得了。
  瓜洲渡口,烟火弥漫,哀号惨叫不绝于耳,以致远处被淮军强迫来观战的那帮扬州老爷们看着都是个个不忍,有士绅请那与淮军关系不错的进士郑元勋前往劝说淮军纳降。
  “将军胜局已定,何必多造杀孽?经此一战,南都必不敢再望扬州,扬州士绅亦再不复他念。”
  郑元勋到底是进士出身,说话就是有水平。
  “那便劝降吧,”
  陆四也无意再杀戮下去,便欲传令劝降,岂料前方左大柱子来报,说是渡口竟有一支明军死战不退,他们一时攻不进去。
  哪又冒出来支死战不退的明军?
  陆四真是见了鬼了,这明军要个个死战不退,哪还有什么大顺、大清的事。
  未几,左大柱子又遣人来报,说是渡口处的明军之所以死战不退,是因为什么督师史可法就在那里。
  “史公!”
  郑元勋脸色当场就变了,异常激动。
  陆四朝郑元勋看了眼没说什么,因他知道史可法的声望的确是大,很大。以致他死在扬州后,仍有不少人借他名义聚众抗清,可谓一呼百应,大江南北皆从史阁部。
  “你过来,”
  陆四马上随手一指,一个投降的朱国弼部明军总旗颤悠悠的被提了过来,害怕得腿软脚软都快站不住时,耳畔传来“贼将”的声音:“你去请史公渡江回去吧。”
第152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
  这仗,陆四是真不能打了。
  谁让史可法也过江了呢。
  史可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了史可法。
  淮扬的历史线是变动了,可北京、南都的历史线没变,关外的历史线也没动,而现在已是正月底,离北京沦陷不到三个月,因此只要北京沦陷消息传到,南明依旧会如历史上那样“光荣”成立,然后往中原广发“喜诏”。
  如果说其中会有什么变动,可能就是那四位在卫辉急等路振飞派兵去接的藩王吧。
  这几位明朝藩王,陆四一定是会想办法将他们送到南都的,不然,按明朝立君的亲疏继承排位,南明的首位皇帝将在隆武帝和永历帝这两位中诞生。最有可能的就是隆武,毕竟这位还在凤阳坐大牢的血性唐王离南京近的很。
  出于对隆武帝的敬重,陆四不希望他成为皇帝。同样,他也绝不能让史可法这位弘光第一重臣死在瓜洲。
  因为,只有活着的史可法才能让陆四在扬州安心睡觉。
  要换了个人,就算是马士英也不好对付。
  人凤阳总督指挥黄得功他们可是把张献忠打得跟猪头一样,都不敢在南直晃悠千里奔川去了。
  就这本领,史可法他行么?
  反正,陆四觉得,换任何一个人来主持南明大局,他在扬州都得如芒在背,吃不香,睡不着。
  想要吃好喝好睡好,大江南边还非得史可法才行。
  想死,门都没有!
  不打了,说不打就不打!
  陆四干净利落几道军令一传,正在猛攻瓜洲渡口的淮军各营的攻势一下就收住了。
  随后,朱国弼麾下的那员总旗就出现在了决意殉国的督师史可法面前,当他口角不利索的将贼首请史公回渡的意思说出后,史可法的一众幕僚都是目瞪口呆,那个急得嗓子眼冒烟的镇海将军郑鸿逵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郑鸿逵实难相信贼军竟会放史公回江南,但眼前的贼军不再进攻的事实又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一切是真的!
  “天赐良机,此时不走怕再无机会。”郑鸿逵偷偷将史公幕僚应廷吉拉到一边,让他们赶紧趁机劝史公走。
  应廷吉和朱国材等谋士哪里不知机会难得,当下众人再次恳求史公能够上船南渡。
  “此贼人羞辱吾之手段,难道你们看不出吗!”
  陆四又弄巧成拙了,若单是淮军停止攻势,史可法为渡口这几千将士着想,再叫幕僚一劝,说不定还真能渡江。
  可陆四叫人来“劝走”的行为太过真诚,真诚到史可法无法忍受。
  局面变得尴尬起来。
  一方收手不战,只盼史公赶紧走人。
  一方急于走人,可史公却宁死不走。
  双方脱离接触的士卒就这么隔着半里地彼此互望,淮军这边心想都放你们走了,你们怎么还不走?
  明军那边则是我们也想走,可史公他老人家不肯走啊!
  ..........
  “这史可法闹什么妖蛾子?莫不成真以为咱们杀不得他?”左大柱子等得许久不见明军上船滚蛋,可是不耐烦了。
  “史公为人廉洁奉公,与下均劳苦,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心存干济,正直不回,更心系明朝,江南百官所系者只史公一人......我看,史公八成是想取义成仁吧,唉。”曹元曾随史德威在史可法帐下效命,对史可法为人品性最是清楚。
  “将军,史可法不战不走,我军就得在这里陪他们耗着,可我军不能在瓜洲耽搁太久!”
  铁甲卫统领黄昭提醒陆四,南都还有一路兵马在提督刘肇基的指挥下自浦口向扬州攻来,所以瓜洲这里须速战速决,然后驰援仪真,击破明军这第二路人马。如此,此役方算真正大胜。
  “官军已成惊弓之鸟,何以陆兄弟却令不战?我看别管他什么史公不史公的,大伙拿刀把他们砍翻了再说!”草堰孙四也有些想不明白。
  陆四怎么说?
  他总不能说淮军之强盛,之将来全系史可法一人之身吧,更不能说如此好的对手大伙一定要珍惜吧。
  “史可法为何不走?”
  陆四也挠头,他知史可法是个固执的人,但人再固执也不能固执到这种程度。
  这已经不是固执,而是傻了!
  无奈,只得再派人去“劝走”,反正不能把史可法生擒,也不能让他死在这瓜洲渡。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一日之间,贼人连遣四使来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