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903

第248章
原生态阵地
  刘浪也不废话,直接朝旁边站着的纪雁雪挥挥手,接过纪雁雪递过来的地图,将地图往雪地上一铺,不露痕迹地扫了一眼身后的第29军军部,拿手指指着地图上的地点说道:
  “刘师长,我独立团2000兵力若是防守整个罗文裕防区的确稍显薄弱,但如果您的整编2师能有一部帮我防守住黑锅顶和于家裕,我团将兵力收缩至罗文裕口,大毛山口,山楂裕口……”
  刘汝明刘浪不由对刮目相看,不说刘浪对罗文裕的熟悉,光看刘浪所做的准备,就知道这位可是对分配给他的防区下了大工夫的。
  因为,就算是他手里,也没有画得如此详细的地图,甚至,那幅地图还是纯手绘的。
  “怎么样刘师长?如果黑锅顶两处的守军能顶得住日寇的压力,那我刘浪就用我的项上人头给你保证,罗文裕绝不会有一个日寇能跨过长城。”刘浪傲然看着刘汝明。
  “刘团长,你中央军是精锐,是汉子,但我第29军也没有孬种,你说的那两个地方我会放上两个团,如果有一个日寇从哪儿跨过长城,除非是他们4000号人没有喘气儿的。”刘汝明两道浓眉倒竖了起来。
  “好,此战过后,如果还能侥幸身还,一定和刘师长把酒言欢。”刘浪哈哈大笑。
  没有像往常一样敬军礼,反而朝刘汝明亮出了手掌。
  终于,他这一软一硬起了作用,用第29军的两个团弥补了独立团兵力上的不足,原本近十公里的防线,变成了七公里,压力将大大减轻。
  整编2师所防守的区域完全是山领,小鬼子的装甲车和坦克根本开不上去,只要能顶住日寇的重炮轰击,两个团防守绰绰有余。
  “哈哈,一言为定。”刘汝明对刘浪的印象也不错,见刘浪说得豪迈,虽然刘浪击掌为誓有些草莽之气,但依旧笑着拍上了刘浪的手掌。
  刘浪也不再废话,规规矩矩行了个军礼,转身就上了汽车,带着车队朝80里外的罗文裕开去。
  看着独立团的车队消失在远方,刘汝明这才转身走向军部。
  那里,还坐着第29路军军长宋哲元,所谓的不在,自然只是个托词。
  “怎么样,子亮,此子是不是和你想象的有些不同?”宋哲元看到刘汝明进来,不由微笑着问道。
  “此子,我看不透他。”刘汝明沉默片刻,微微摇头。
  “哈哈,你刘子亮可是堂堂中将,连你都看不透的人,可是很少见那。”宋哲元笑道。
  “此子看似年轻,却精于世故,送的礼物正是我军急需之物,让我想拒绝都生不出拒绝的心思,更难得的是,他还能让我感觉到他和日寇作战的决心,如果我没感觉错的话,这一战,他必然和其他中央军不同,必然死战不退。而且,他很会练兵,他手下的那帮士兵,就算是我慢待于他们,他们脸色也不为所动,意志极其坚定,有心计还有能力,这样的团长,我可没见过几个。”刘汝明叹气道。
  “嘿嘿,何止是有心计,你信不信,那小子知道我就在屋子里面看着他?”宋哲元脸上笑容不减,说道。
  “咦,这我倒没看出来。”刘汝明奇道,刘浪并没有做出其他奇怪的举动。
  “你们的对话我都听得见,他激你派出两个团助他协防罗文裕,却对我这一军之长只字不提,你觉得,按照规矩,说得过去吗?那说明,那小子,就知道我在屋内,而且很笃定我看在物资和战事的份儿上不会反对。”
  “果然是个奸猾的小家伙。”刘汝明恍然大悟,不由笑骂道。“不过,军座,本来我们在接到军委会的军令后就已经准备派三个团协助他防守三地,现在还余出一个团可用于喜峰口主阵地防守,不知道那小子知道这个,会不会哭?”
  “哈哈”一个上将和一个中将相视而笑。对忽悠了刘浪这个小上校这事,两个将军同时感到很满意,也算是为自己不由自主地拿人手短这个小尴尬出了口气。
  在接到北平军委会的军令后,29军高层们就敏锐的意识到罗文裕的确很重要,如果日军一旦喜峰口进攻受阻,绝对会分兵攻击罗文裕,鉴于刘浪独立团人手不够,特准备抽调整编2师三个团协同独立团防守。
  没想到刘浪一划拉,只分了两个地方给29军,刘汝明干脆顺水推舟抽出一个团用于主阵地。究其原因,29军高层还是更重视喜峰口主阵地防守,罗文裕就算告急,相距几十里地,主阵地这边也能抽出兵力进行救援。
  事实上,在曾经的时空中,当日军分出上万兵力进军罗文裕,宋哲元就派出了近2万人马驰援罗文裕,让猝不及防的日军吃了个大亏,只不过损失并不太惨重,所以当古北口被突破,日军也就绕道了事。
  刘浪当然不知道自己又是说好话又是送礼却还被人忽悠了,他正急匆匆地带着人马往罗文裕赶。
  此时正值北方的数九寒冬,土地被冻得像石头,他只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要想将整个山地变成预想中的堡垒,可不是件容易事。
  一赶到目的地,第29军负责罗文裕防守的一个少校营长早就等着刘浪了,简单的和迟大奎进行了交接,那个营长就带着自己四百多号人跑了。
  看他们那速度,显然是在阵地上被冻得够呛。
  看着眼前即将发生大战的战场,刘浪苦笑,怪不得迟大奎办起交接那么快。那个29军的少校营长若是放到后世,绝对是个环境保护主义者,整个罗文裕关口,丝毫没有做为战场的觉悟,原来啥样现在还啥样,纯粹原生态,也就是城墙上多了几个用沙包围着的机枪工事,依托长城挖的主阵地战壕倒是有,但不足一人深不说,还没交通壕,几个简陋的重机枪地堡顶棚上的原木还没人的大腿粗,上面覆盖的一层薄薄土层别说防155毫米重炮,就是75毫米的山炮,都有可能一炮给炸个稀巴烂。
  不用说,在这些中下级军官们看来,罗文裕这穷乡僻壤日本人根本就不会来,所以工事也就能简单就简单了。
  刘浪摇摇头,这就是现状,国军之所以每次大战都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和不重视野战工事也很有关系,没有飞机没有大炮还不重视工事防御,再不怕死也得炸死了。
  当然,这和他们缺乏必要的野外挖掘工具也有很大的关系,日寇人手一把的工兵铲国军就没有专门装备。
第249章
阵地(1)
  独立团同样缺乏大型挖掘装备,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独立团军械厂给2000多人都装备上刚研发出来的军工铲还是可以的。
  虽然因为要加大产量,后期生产的工兵铲的材质没有配发给工兵专用的单兵工兵铲好,但用来挖掘冻土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接受完阵地的刘浪的第一道军令却不是构筑工事,而是要求所有人伐木,将罗文裕三个防守点面朝北方的那一面山坡上的树木和灌木全部伐光。
  不仅是所有官兵,还发动了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们,青壮年每人每天补贴0.5大洋,妇女老人孩子两人算一名青壮。
  这道军令一发出去可不打紧,方圆数十里的百姓带着锅碗瓢盆斧头大锯携家带口的朝罗文裕蜂拥而至,人数高达数千人。
  一家老小如果按照基本数是5口人的话每天可以挣1.5大洋,别说在这山区的穷乡僻壤,就是在北平,这收入也算是不错的,谁说老百姓不会算账?
  人多力量大,不过一个白天的时间,罗文裕长达十几里的防线面朝中国北方的那一面山上就成了光秃秃的一片,别说藏人,就是山腰上藏只兔子,站在山顶上也清晰可见。
  事实上,在伐木的同时,所有能被看见的活物都被人们填进了肚皮,当人们把木头和灌木横扫一空,再把野草一把火给点了,朝北的山坡上是一片黑沉沉的死寂。
  刘浪伐木的理由有两条,首先、他没理由给日军留下任何遮挡物,那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同时,2000多人需要住的地方。
  就算在来之前已经准备的很充足,每人都有棉衣棉裤大狗皮帽子手套和防雨布以及被褥,甚至军士以上的军官还每人配发了一张羊皮褥子,但等到了北方,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部分四川新兵们依旧冻得连行动都仿佛迟缓了几分,他们可没经历过零下十几度二十度的严寒。
  在各类坑道挖好之前,最简单的木屋是必需品,否则不用等到二十多天后日军抵达,刘浪的士兵们就要因为严寒减员三分之一。
  建木屋的事儿就丢给了老百姓们,所有士兵和壮丁必须得尽全力挖掘工事,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半个月。
  当然,在挖掘工事之前,得分配好各部队的防御阵地。
  没有团部,就是一块空地,刘浪把自己手绘的地图铺在地上,迟大奎、俞献诚及麾下的六个步兵连长以及敢死连连长周石屿围成一圈。
  “周石屿,我给你敢死连一个证明自己的任务,敢不敢接?”刘浪第一个点了周石屿的将。
  “请团座放心,既然我连称作敢死连,连死都不怕的连队,还有什么任务不敢接的?”周石屿迅速站起身来立正站好,目光迥然的回答道。
  “好,看到这座山头了没,我问过老乡们了,叫古山,突前于我大毛山主阵地之前3里,日寇若是将迫击炮和山炮架于此山,将对我主阵地造成毁灭性打击,你敢死连的任务,就是死守这座山头,在战斗结束之前,不能让一架鬼子的炮踏上山,能不能做到?”刘浪斩钉截铁的说道。
  随着刘浪手指在地图上的滑动指向主阵地前的一个山头,所有人脸色变得严峻。
  这两天各个军事主官都在刘浪的带领下将整个罗文裕防御地段转了个遍,心里多少都有数。
  说那座山叫古山,其实不如叫孤山,和主阵地这边连绵不断地势险峻的山势不同,那是座只有一个山头高不过三百尺的小山显得很是孤独,孤悬于整个山脉之外的意思就是孤悬于整个防御体系之外,除去主阵地这边能给予一定的炮火支援敌人选择攻击的可能性较小,还有一面为悬崖峭壁,另外两面都可被攻方围攻,而且只能靠守军自己。
  最可怕的还不是被围攻,最可怕的那地方分明是个死地,若是守不住,想跑就没地方跑。
  不过,那地方又不得不守,就像团座说的那样,如果日寇把山炮放到了和主阵地几乎平齐的山顶,不过一千多尺的距离,对于射程数千尺的山炮来说,不要打得太准,几乎所有的火力点都能被直瞄炮定点清除,想想那个后果,就令人不寒而栗。
  几乎所有连长都在考虑,如果换成自己去守那处险要的绝地,会怎么样?可给出的答案都是阵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那还是全团获得最终胜利的情况下,如果整个防守体系被攻破,其他部队还有后撤的机会,唯独那里,连根人毛都跑不出来。
  可是周石屿却连眼皮眨都没眨,仿佛根本没看见所谓的绝地,直接抬手敬礼:“保证完成任务,如果有一发鬼子的炮弹能从古山飞往主阵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敢死连全连234人全部死绝了。我只有一点儿要求。”
  很显然,周石屿需要用最艰难的任务来洗刷曾经背负的逃兵耻辱,如果没有胜利,那就用死亡来证明。
  “讲”
  “从进入阵地,请配给我连足够的弹药和一月之用的清水和米粮,还有,我需要手雷和地雷还有炸药包,越多越好。”
  “好,很好,足够你支撑一个月战斗的弹药、粮食和水半月之内等辎重连到来会给你配到位,另外,我再给你额外加配手雷1500颗,大型触发型地雷100,步兵雷2000,炸药包50,电台一部,如果情况紧急,我许你随时向团炮兵连寻求支援。”刘浪满意的挥挥手示意周石屿坐下。
  刘浪也很期待周石屿的那支由逃兵和土匪组成的敢死连在这次战斗中会表现出怎样的战斗力,光从训练上来说,敢死连近乎残酷和其他连队略有差异的体制还是展现出了不小的威力。成军的三个月来,被周石屿吊到旗杆上当风吹腊肉的土匪新兵不下十人。
  敢死连的火力配置也不差,因为人数编制比普通步兵连大,敢死连拥有步兵排4个,机炮排也比普通步兵连机炮排多出了两个班,那也意味着多了迫击炮两门,MG42机枪两挺。
  接下来,迟大奎的一营负责罗文裕口主阵地的防守,预备队由迟大奎负责分配,位于左翼的前杖子和山楂峪两个防守点就交给了刘大柱的4连和盛雷的5连,二营的六连充当预备队,由团参谋长兼营长俞献诚统一指挥。
  于此同时,还未抵达的辎重连和五百壮丁亦被刘浪编成总预备队,带队长官分别由他和俞献诚担任。
  军令一下,所有军官们大是凛然。
  刘浪这次没有喊什么口号,也没做什么战前动员,但从布置上看,这完全是全员上阵的节奏。
  不仅独立团2000多号人马悉数要上阵,就连只负责帮他们运人运物的师直属辎重营都被刘浪用上了。也不知道刘浪用了什么法子,从师部请了一道军令,把独立团送到地头还没来得及跑的辎重营成了独立团半月之内的下属单位,成了刘浪的搬运大队。
  疯狂的在周围城镇收购洋石灰和钢板,然后源源不断运往哪个鲜为人知名叫罗文裕的小关隘。
第250章
阵地(2)
  分配好各部队防守区域,接下来自然是各自构建自己防区的工事。
  团直属加强工兵排共50人,四个班每个班负责一个防守阵地的反斜面坑道指导兼构筑。
  团直属工兵排长武成虎一看这地形就知道团座先前搞得那个反斜面坑道训练是干什么的了,完全就是为这个山地防御战而准备的。一边惊叹于团座长官精确到极点的未雨绸缪,一边信心满满的吆喝着指挥几个官比他高一级的步兵连长们带领士兵们挖掘坑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