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6

第17章
城变
  刘俊的笑容在脸上瞬间凝固,刚等他反应过来,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就已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嘿嘿,刘大老爷,你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一天吧?”王友三狞笑道,同一时间,袁奇带来的人已把堂上的仆人牢牢控制,一个在旁伺候的小丫鬟见此变化更是吓得当场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俊臣,你……。”
  刘俊瞪着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周忠良,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东翁……。”毕竟是故主,周忠良做出如此事已是羞愧难当,他避开刘俊几如要喷火的目光,口中喃喃想解释却又无法解释。
  “清狗无道,窃我神州,毁我汉家衣冠,灭我汉家文化!同我汉家子弟不共戴天!今我大明监国殿下即位,周先生乃我圣人子弟,又饱读圣贤之书,明辩华夷之分,大义之下已弃暗投明,现是我大明的大学士了。”袁奇笑呵呵地在一旁解释,随后又道:“刘大老爷,你也是我汉人,也当明白这个道理,何不同周大学士一起弃暗投明,携手共举大业?”
  刘俊被这番话听得是目瞪口呆,他睁着不可思议的眼睛死盯着周忠良,期望从他那边听到不一样的答案。在他心里,周忠良如是被贼子胁迫的,那么作为东家兼老友的自己心中或许好受些,可没想到周忠良又一次避开了他的目光,站在那边垂首一言不发。
  “俊臣,你……你难道真的投了贼了不成?”
  周忠良无奈只能点点头,却依旧不敢直视刘俊望来的眼神。
  “俊臣,你我深受皇恩,又辅我治政地方,你怎么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你……你多年的圣贤书读到哪里去了?心中圣人之言又在何处?”
  周忠良投贼的消息给刘俊带来的打击简直比自己被袁奇擒住更令他无法接受,当即就忍不住痛斥不止。
  “啪”的一声,在一旁听的不耐烦的王友三用刀背狠狠抽了刘俊的左脸,打得刘俊顿时眼冒金星,口角出血。
  “你这老儿真不识好歹,没听我大哥说么?只要你老老实实弃暗投明,不仅能留你一命,说不定还能封你个更大的官做做。”
  “呸!”刘俊一口夹杂着血迹的唾沫就吐了过去:“本官十年寒窗,金镑题名,乃天子门生!今受皇恩守牧一地,为官虽无大德但这点君臣操守还是不缺,尔等反贼大逆不道,居然想以卵击石,让本官从贼?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贼子!贼子!等朝庭天兵一到,叫尔等个个死无葬身之地……。”
  一不留神脸上被吐了口唾沫,气得王友三顿时哇哇大叫,手中一刀就挥了过去。
  “老三……。”
  袁奇刚要阻止,王友三的刀锋已划过刘俊的脖子,一道殷红喷出,只见刘俊双目怒瞪,抬手指向袁奇等人,口中似乎还要喝骂些什么,但最终摇晃了两下扑地而倒。
  见刘俊倒在血泊之中就这样白白丢了性命,周忠良不由得两行眼泪落了下来。
  毕竟他和刘俊有幕友之情,自己无奈从贼已对不起刘俊往日的重用和关照,而现在又是自己带人用计骗入县衙,甚至害刘俊丢了性命。再加上刘俊死前的痛骂令周忠良心中愧疚难当,看着血泊中刘俊的尸体,周忠良心中是百般滋味。
  “周大学士?”
  周忠良的表情落在袁奇眼里,袁奇冷冰冰地哼了一声。
  “公爷,下官只是想起同刘县令以前共事的往事罢了,还请公爷看在下官的面子上能否让下官给刘县令收敛一二?”
  “呵呵,周大学生性情中人,此乃人之常情有何不可?”袁奇似不在意地说道,不过他接着道:“等大事完后本公再派人同周大学士一起收敛刘县令吧,只是现在……。”
  “下官明白,请公爷尽管放心,余姚县上下的事下官定会办得妥妥。”周忠良咬着牙一口答应,
  说完,周忠良再也不看地上刘俊的尸体,转身就朝外走去,而王友三等人在袁奇的眼神下也一同跟了出去。
  作为余姚县县令的师爷,周忠良对整个县上上下下比刘俊更为清楚,而且只要刘俊不反对,周忠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替代刘俊行事。正因为有这样的便利,他才能如此轻易带着袁奇等人控制住县衙,并轻易解决了县太爷刘俊。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最容易被突破的,这句话还真是真理。现在有了周忠良这么一个带路党在,整个余姚县在袁奇这群人眼中几乎如不设防一般,仅仅一个多时辰过去,袁奇就接连不断地接到好消息,等天快蒙蒙亮的那一刻,整个余姚县上下已经完全落入袁奇之手。
  “大哥,我们发财了!发财了!”
  王友三兴冲冲地从外面进来,还是之前的大堂,只不过刘俊的尸体已经清理走了,空气中飘着淡淡血腥味,袁奇高坐在堂上原来的县太爷的位置,案几上摆着一盏茶,堂下还有四个全副武装的汉子守卫着。
  “抄了多少?”袁奇端起茶盏轻轻吹着气问。
  “足有这个数!”兴奋的王友三伸出个手掌翻了翻,乐呵呵地道:“如果加上其他细软,估计能有一万二千两上下。”
  一万二千两,这个数目对袁奇来讲已很是满意,余姚不是大县,现在也不是解税的日子,县里的藏银再加上刘俊和县中其他官吏的家财,一万二千两已很不错了。
  要知道现在整个大清王朝全年所有税收全加一起也只不过是二千四百万两左右,像那些小说中随便抄抄就能弄出几百万两白银的情节简直是胡说八道,况且现在的白银购买力极强,民间除了大宗交易外使用的基本都是铜钱,一万二千两白银是笔名副其实的巨款。
  问完白银数目,袁奇又追问了相关人员和其他一些事,王友三一一汇报,当得知大事已成,整个余姚县已全控制在自己手上后,袁奇是高兴不已。
  “周忠良如何?他现在人呢?”
  “周大学士马上就到,大哥,这一次这老家伙还真是出力了,要不是他我们兄弟哪里能轻易拿下整个余姚。”
  兴奋的王友三还是头一回替周忠良说好话,的确如他所说,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余姚县,周忠良真是立下了大功。
  “呵呵,周大学士是我大明的大学士嘛,这个首功当得!”袁奇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去!把我们周大学士给本公请来,天马上亮了,这安民告示要马上贴出去,这殿下的行在也要尽快安置,算算时间,我们的监国殿下也快到了。”
第18章
反正
  小小的余姚县一夜无眠,自昨夜起,喧哗和刀兵声就在县城各处此起彼伏不断,时不时还传来阵阵隐隐约约的惨叫声,吓得余姚县的老百姓们个个胆战心惊,各自紧闭家门。
  胆子小的躲在房内连灯都不敢点,和全家老小挤在一起瑟瑟发抖,胆大些的扒着门缝偷偷往外瞧,街道时不时闪过三五人影,手中拿着雪亮的刀子,个个凶神恶煞。
  直到临近天明,街上这才渐渐平静了下来,还没搞明白究竟出了什么事的余姚县百姓刚松了口气,不料又是一阵敲锣打鼓的喧哗传来。
  “各位父老,各位乡亲,大明监国殿下,忠勇公,太师大元帅有令!我大明天兵光复余姚!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
  “什么!”
  当这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所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明监国?忠勇公?太师大元帅?难道昨天晚上不是来了强人,而是来反清复明的“义军”?
  当听到这消息时,有些见识的人吓得连站都站不住了。如果仅仅只是来了强人那也就算,强人最多也是求财,倒霉的除了当官的也就是城里的几个大户。强人杀掠一番很快就能离去,接下来日子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同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没太大关系。
  但现在问题大了,听这呼喊声昨夜来的居然是反清复明的“义军”,而且还占下了余姚县。这可是真真正正的飞来兵祸啊!要知道这几年浙江哪里都不太平,先是念一和尚起事,紧接着又是叶大当家在四明山起义,虽然先后都被官兵扑灭,可对地方造成的影响极其严重。
  被卷入这两场兵祸的城镇可不在少数,有些离的近的村子更因为受到牵连死的十不存一。“义军”来了要拉人入伙造大清的反,官兵来了又要杀寇平叛光复地方,一来二去死伤无数,余姚县之前侥幸没有受到牵连,可谁想这一回终究被卷了进去。
  “这……这如何是好?”
  “完了完了,要是官军打过来,我们全县上下从贼的罪名怎么洗得脱呀!”
  “我的妈啊!还是赶紧跑吧……!”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殷实之家还是普通的百姓,脑海中各自闪的念头都是绝望。早知如此昨夜就应该早早逃出县城而不是躲在家中了,从贼的罪名可是要杀头的呀!至于昨夜能不能逃出去,“义军”是否打得过官军,这些在老百姓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各位父老,各位乡亲,大元帅安抚百姓,特此告知!除满清走狗罪无和赦外,其余百姓我明军秋毫无犯!今日正午大元帅开仓放粮,乡亲父老切记到场……。”
  带着节奏的喊声由远至近,又由近至远,同时街头巷尾还有全副武装的义军忙碌地贴着安民告示。等这些人渐渐走远后,几户紧闭的房门无声无息地打开,三五个背着包袱的老百姓左右四周瞧瞧,见没人连忙出门撒腿就往城门方向奔跑,但没等他们跑出多远就一头撞上巡逻的袁奇手下,这些人不是被刀剑喝止赶了回去,就是被直接捆绑起来押走,甚至有几个敢于反抗的倒霉蛋更是以身去试了下刀剑的厉害,白白丢掉了性命。
  与此同时,余姚县县衙大牢里,原来的牢头王仲和他的侄儿王三已从监狱管理者成了监狱的被关押者,不仅是他们叔侄,整个余姚县有头有脸的人几乎全被关在这里,而甲字一号的牢房现在就住着李国士和李二壮两位老爷。
  “你!对,就是你,过来!”
  一个声音从牢门外传来,王仲抬头一瞧,只见一个用布包头的汉子冲着他喝道。
  “大人……您喊小的有什么吩咐……。”王仲连忙挤到门口,低头哈腰脸上陪着笑问。
  “听说你是这里的牢头?”
  “是是是……小的是牢头……不过大人,小的从来没有害过人呀,小的做牢头也只是混口饭吃。”
  “废话少说,你小子想死还是想活?”
  “想活想活!还请大人开恩啊!”王仲叔侄是第一批被关进来的,拿下县衙后王友三就顺手占了大牢,不仅放出了关在里面的那些所谓“江湖好汉”,还把一些地痞流氓也“解救”了出来。
  现在正是用人之时,按着袁奇的吩咐,这些囚徒是最好用的一批人,稍稍挑选后就把这些人给充实进“革命队伍”之中。不过,袁奇的手下人实在是太少了,就算加上这些人也不到50之数,余姚县虽然不大,但怎么也是个县城,要靠这50人控制住整个余姚县是绝对没可能的。
  打下地盘,首要的就是要尽快把队伍给拉起来。亏得有周忠良这打入敌人内部的自己人做带路党,对余姚县上下熟悉的他很快给袁奇凑了一批生力军,又出了几个主意。
  打开牢门,把王仲放了出来,然后那人领着王仲走到另一间牢房门口,里面关着的是李国士的家人。
  “去!把这老头给解决了就留你一命。”指着牢里李国士七十多的老父,顺手丢了把匕首给王仲。
  “啊!”
  “怎么?你想死?”对方冷冷问道。
  “不不……我想活……想活……。”王仲慌忙答道,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整个人更是微微颤抖起来。
  王仲又不是傻瓜,作为牢头他什么事没见过,对方的用意如何也非常情况。现在自己和李太爷两人只能活一个,如果自己不杀掉李太爷那么对对方来讲自己就没了任何价值,丢掉小命是肯定的事。
  捡起地上的匕首,王仲看着惊慌失措的李太爷,苦涩地说道:“李老太爷,您不要怨我,就算我不杀您也会有其他人来杀您,您放心,每年这时候我都会记得给您上柱香的……。”
  “别……别……国士!国士我儿!快来救我……救我……啊……!”
  一声惨叫,李太爷的心口被匕首扎了个透实,老人当即倒地而亡。
  干净利落的结果了李太爷,王仲拔出匕首,在李太爷身上来回拭去血迹,然后恭恭敬敬的双手把匕首交还对方:“小的向大人复命。”
  “呵呵,没瞧出来挺利索的呀。”那人有些惊讶王仲的手法。
  “回大人话,小人家里以前是开肉铺的,这活是祖传下来的。”王仲陪着笑回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