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656

  从这点就能看出策妄阿拉布坦的愚蠢,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拿下藏地后居然迫不及待地攻打西域,也许在他看来随着大明进攻西域的战略展开后,满清已经虚弱到了随便一推就能倒下的地步,策妄阿拉布坦在雍正刚死不久就举兵北上,意图一口吞下满清的西域残部,随后再同大明划分而治。
  策妄阿拉布坦的小算盘打的不错,可他却估计错了自己和对手的实力,在北上一战非但没能成功,反而被满清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连策妄阿拉布坦自己都差一点死在战场上。
  这一仗的残败已经使得策妄阿拉布坦在藏地统治的动摇了,如果不是后来追击入藏地的清军不适应藏地的气候从而主动退去话,恐怕在去年的时候策妄阿拉布坦在藏地的政权或许就要垮台,从而失去这块地盘。
  现在,清军经过长期准备后再一次攻入藏地,而随着清军的长驱直入,原本对策妄阿拉布坦不满的藏民和拉藏汗旧部同时揭竿而起,眼下可以说策妄阿拉布坦在藏地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烂泥扶不上墙!”庄岩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最后评论道:“之前朝廷已私下给予了策妄阿拉布坦一些支持,意图帮助其在藏地稳固统治,同时总参谋部也提醒过策妄阿拉布坦,让他小心留意西域的清军,以防清军卷土重来,可惜的是……。”
  庄岩无奈摇了摇头,他最后的话虽然没说出口,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他什么意思。
  等庄岩回到座位上后,孙嘉淦起身对朱怡成道:“皇爷,臣以为不可让满清占领藏地,一旦策妄阿拉布坦彻底败亡,满清恐有死灰复燃之相,如今藏地岌岌可危,我大明应立即出兵藏地才是!”
  “臣附议!”何显祖也起身赞同,随着何显祖起身,曾逸书也表明了自己赞同出兵的态度。
  藏地虽然贫乏,却地盘不小,假如任凭满清灭掉策妄阿拉布坦控制住藏地后,那么对于大明之后针对满清的战略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众人以为这时候不仅要进军藏地给予策妄阿拉布坦协助,同时应该命令哈密的岳钟琪部马上西进,给予满清重重一击。
  “蒋卿如何看?”朱怡成见蒋瑾一直没有说话,直接开口询问。
  “皇爷,臣对诸位军机的看法并无异议,不过臣在琢磨满清大举攻入藏地的真正目的。”
  “哦,为何这么说?”蒋瑾的话让朱怡成有些好奇,当即询问道。
  蒋瑾说道:“之前西域传来消息,伪帝康德在西域改革变法……。”他这话刚一出口,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甚至何显祖差一点噗嗤一声直接笑出了声。
  康德变法这件事所有军机大臣都知道,更明白这变法究竟是怎么回事。从道理来说,康德变法似乎没错,但是康德变法却没有丝毫成效,非但如此还在西域当地弄的一团糟。
  纵观历史各朝的变法,恐怕也就康德变法时间最短结果最让人可笑了。当然这不包括原本历史上后来光绪的“百日变法”,相比百日变法康德变法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亏是同一个祖宗搞出来的变法,从变法结果来看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康德变法的失败导致了满清在西域原本就不稳的统治进一步动摇,更因为变法的原因使得满清和西域各族注定明年是一个荒年。
  由于在变法中考虑不周,满清内部欺上瞒下,使得变法基础的屯田不仅没有成功甚至还影响了西域的畜牧产业。
  这样一来,今年或许还能熬一熬,但到了明年后整个西域的饥荒是注定逃不掉的,到了那时候满清要继续维持统治除了掠夺西域各族粮草、财产外别无他法,但这样做的话也标志着满清在西域统治的彻底垮台。
  蒋瑾说道:“满清攻打藏地除报之前策妄阿拉布坦攻西域之仇外,其主要目的还是转移各部矛盾,意图用藏地来维系西域统治。但臣有些不明白的是,藏地虽大却出产不多,就算满清拿下整个藏地恐怕对于明年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的,为何康德偏偏要如此做呢?”
  蒋瑾的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兴趣,蒋瑾说的没错,就算拿下藏地凭着藏地的出产要维持满清在西域的统治依旧有着难度。策妄阿拉布坦在藏地的日子过的不富裕,要不然他也不会对西域之地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提兵去打满清了。
  就算满清占领了藏地,那又怎么样呢?最多就只能缓解一下西域的矛盾,可关键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这时候,庄岩再一次站了起来,他并没说话而是直接走到了之前拿副地图前,紧皱着眉头看着地图,看了许久他猛然回头说道:“皇爷,臣恐怕有些明白满清的意图了。”
第1498章
推论
  庄岩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众人大多疑惑地望着庄岩,只见庄岩拿起木棍在地图西北方向慢慢移动,随后向西接着向南,最终停留在了一处位置。
  “我以为满清目的是天竺,也就是如今的印度。印度是古之大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人口众多,恐怕康德盯上了此地,打藏地康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进军印度才是其目的。”
  “印度?”庄岩话音刚落,众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可能!”孙嘉淦摇头道:“藏地虽同印度接壤,但有高山阻隔,就算是藏人要越过山岭也是九死一生,何况清军呼?”
  何显祖也表示这个推论不可信,藏地处于高原,向西就是群山峻林,这山可不是中原的那些山,藏地的山脉蔓延数千里,山峰高耸入云,常年积雪,普通人如何能够翻阅?除非满清全是神仙。
  蒋瑾和潘梦园没有说话,神色中却若有所思,曾逸书开口道:“这倒也未必,我年轻读书时曾见过书中曾写藏地同西边接壤处并非都是山脉,其实是有谷地通道可走的,但是否真实还需证实。何况诸位,难道忘了当年唐朝时玄奘法师西行故事?我可记得玄奘法师当年西行似乎走的就是藏地和西域一路。”
  “你也说只是似乎了。”何显祖对于这故事很是熟悉,当即反驳道:“玄奘西行行的是藏地以北西域之处,由西域绕行向北,过了山脉后再折返向南行的。而今满清入的却是藏地!难道说满清打算先拿下藏地后再翻山而行不成?如是这样何不直接由西域西行更为便利?”
  潘梦园起身向朱怡成行礼,说道:“皇爷,臣倒是觉得庄大人话又几分道理。先不说满清攻击藏地是否要以藏地入印度为目标,但臣仔细想想满清如今的出路恐怕也就是转为印度更为妥当些。如臣是康德伪帝,眼下西域变法失败,绝不会坐等粮草断绝再行其事,倒不如以藏地为突破口先解决策妄阿拉布坦后患,然后再转而向印度转移。”
  “仔细说说。”朱怡成心中微动示意他继续讲。
  潘梦园走到地图前,从庄岩手中接过小棍,点着藏地道:“皇爷,诸位同僚,请看藏地和西域格局。”
  他在地图上的几处点了点头,随后道:“如我是满清,就算要去印度必须做两件事,其一是解决后顾之忧,也就是藏地的策妄阿拉布坦,如不这么做的话,一旦满清西行,策妄阿拉布坦由藏地反扑,满清在西域恐怕无力顾及。”
  随后潘梦园再向哈密方向指道:“此外自然就是我大明了,攻击藏地满清除去策妄阿拉布坦外更担心的就是我大明突然西进,打藏地有几个好处,其一是先处理策妄阿拉布坦问题,其二是利用藏地资源为满清收集充裕的物资,至于其三就是吸引我大明的目标,就如刚才讨论的那样,大明绝不会坐视策妄阿拉布坦彻底覆灭,一旦我大明从西南北上或东部西进藏地支援,那么恰好就能让康德用藏地拖住我大明军力,借此金蝉脱壳。”
  “潘大人,这恐怕是你一家之言吧?”孙嘉淦反对道:“既然满清要打印度何必多此一举?如我大明坐视不管又如何?就不能直接让岳钟琪从哈密进军直扑西域?如是这样,满清岂非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潘梦园笑了笑:“孙大人,我这只是假设而已,至于庄大人推论也是如此。但不管怎么说,满清打藏地必然是有原因的,如仅仅只是报复策妄阿拉布坦恐怕这个理由说不过去,要知道康德变法已注定失败,以满清的底子等到明年冬天是熬不下去的。”
  潘梦园这话说完,孙嘉淦顿时沉默了,其实不仅是他,其他人也想到了这方面。
  康德又不是傻瓜,从大明对康德的了解,这位前伪清十四阿哥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而且这些年来和大明作战虽是败多胜少,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老对手。
  说句实话,康德相比雍正丝毫不差,甚至在军事方面比雍正更强不少。再加上康德在满清内部的基础要比雍正好,至少当年建兴的人马都是支持康德的,而且康德和雍正不同,他手里有自己的军队,从这点来说康德在满清的实际权利要比雍正更大。
  正是因为如此,康德才有能力推行所谓的变法新政,只可惜满清先天不足,再加上康德对于民政方面的欠缺所至使得变法闹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既然变法失败,那么满清依旧还要继续下去。目前大明在西域东部虎视眈眈,虽没马上有发动继续西进的姿态,但以康德对大明的了解,就算现在名义上自去帝号对大明俯首称臣也是无济于事,大明要灭掉满清的决心是天下人心中都明白的。
  所以,无论是局势还是内外因素,康德必须要给满清找一条生路。继续留在西域就是一条死路,从满清目前所占据的位置来看,唯一可行的就西进,但西进势必然要和强大的俄罗斯碰上,面对大明康德没有信心,面对俄罗斯同样也是如此,选来选去,就如庄岩和潘梦园所说,唯一可行的目标就是印度了。
  军机大臣中,庄岩、潘梦园还有今日未在的马功成三人都是军中出身,其中庄岩是总参谋长,善于战略谋划和部署。潘梦园当过新明总督,对于大局感比普通将领强得许多。马功成就不用说了,这可是陆军仅次于董大山的老将。
  眼下庄岩和潘梦园都提出满清意图印度的看法,就算其余军机大臣不以为然,但在两人的判断和解释下也不得不对此重视。
  至于皇帝朱怡成一直没有说话,坐在上首微微皱着眉头,目光朝着地图上凝思。
  一时间,偏殿中鸦雀无声,朱怡成仿佛也忘却了正同军机处诸臣议事。过了许久,朱怡成这才把目光从地图移开,转而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第1499章
两难
  “皇爷这是什么意思?”出了偏殿,孙嘉淦拉住走在后面的蒋瑾询问。
  刚才在偏殿中朱怡成并没有下决定,甚至没有让军方展开行动,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此事后议就结束了会议。
  这场会议如此虎头蛇尾告终,让孙嘉淦如鲠在喉,却又不便直接询问朱怡成,只能出来后问蒋瑾打探。
  蒋瑾摇摇头没有说话,或许他也不知道,也或许蒋瑾猜出了几分却不说。孙嘉淦无奈叹了口气,同蒋瑾默默一起朝着军机处方向走去,一行人越走越远,身影很快就隐入了宫墙之后。
  在偏殿中,诸位军机大臣已经离去,朱怡成却依旧坐在原位上,他的眉目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刚才朱怡成草草结束了会议,并非是朱怡成想这样做,而是眼下的情况一时间让朱怡成有些无法决断。
  从朱怡成个人和大明来讲,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派兵入藏,以防策妄阿拉布坦被满清消灭在藏地,从而导致满清占据藏地。
  此外,哈密的岳钟琪应马上出兵西域,趁满清主力在藏地的机会一举先拿下西域西部地区,进一步压缩对方的生存范围。
  而今康德变法注定失败,西域各族在满清的压迫下可以说民不聊生,地方反抗力量越演越烈,无论从那方面来看,都是大明消灭满清复仇的大好机会,同时也能顺势解决西域和藏地的问题,从而把这两个地盘直接揽入大明。
  但朱怡成却没有立即这么做,一来朱怡成觉得时机虽到却还没完全成熟,无论是西域或者藏地,这两处不同于中原,大明现在虽有拿下两地的能力,可拿下后对于大明来说却是一个急重的负担。
  藏地暂且不说,先说西域。康德变法失败后,明年西域的情况必然极其糟糕,以满清的德性自然是不会让西域各族好过的,掠夺西域以充满清自身这是必然的,如果在那时候大明占住了西域,这个负担就会从满清身上转移到大明身上,大明想要稳定住西域局势,势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大明虽富,却不是可以任其索求,等到那时候其他不说,仅仅只是粮食的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
  以目前大明的运输能力和哈密地区的建设兵团情况来看,大明在前线的粮草物资除满足军需外仅能再满足部分地区需要,而要用来稳定西域西部大片地区和人口根本就不可能。
  一旦大明稳定不住地方,西域那边必然会大乱,到时候就需要大明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安抚稳定,这样的话会导致大明政权承受极大压力。
  这个包袱朱怡成并不想背,眼下不背包袱,那么压力全在满清身上,无论满清如何做都和大明无关。可一旦大明接手,这个包袱就成了大明的责任了。
  此外,朱怡成对西域各族知之甚深,这些各族不同于汉人,对于中原政权本就没什么归属感,等到那时候大明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不合适,更不用说原本朱怡成就不想那么做。
  藏地的情况比西域稍好些,可真要说起来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保住策妄阿拉布坦在短时间来看能够对满清形成牵制,可从长远角度来看却不利于大明未来对藏地的统治。
  从这几方面来看,朱怡成还是想再等等看,反正西域和藏地就算落到满清手中,那也只是一时的问题而已,按照满清的情况演变,接下来西域和藏地必然会有大乱发生。
  大乱后必有大治,这才是朱怡成想看见的结果,等满清把这些地方彻底弄个翻天覆地,尤其是举起屠刀大杀特杀,大抢特抢后,大明再出来收拾残局不更好么?
  可这些话朱怡成只能心里想想,却不能说出口。因为他是大明的皇帝,更是汉家的天子。
  天子者,代天牧民,仁德这种东西虽然不能当饭吃,却又万万不能没有的。朱怡成可不想因此成为一个不仁不德的君王,这对于大明的统治同样没有什么好处。
  除了这些外,庄岩和潘梦园等人对于满清的判断也让朱怡成有所想法,在庄岩他们看来,康德已经看出了变法的失败,他现在是在为向印度转进做着准备。
  最多一年,甚至半年,康德必须要带着满清从西域和藏地脱身,从而进军印度,这点可能性极大。因为朱怡成仔细琢磨过了,如果满清依旧留在西域或者拿下藏地转驻藏地的话,无论是那条路都是死胡同,根本没有出路。
  也只有转战印度,从而在印度这块富饶的地区得到大量的人口和物资,满清或许才有东山再起的本钱。
  那么对于朱怡成而言,是愿意看着满清前往印度不管不顾呢?还是直接在最后一刻出兵灭掉满清,从而阻止他们朝着印度逃窜?
  这个问题朱怡成一时间也难以决断,从感情上来说朱怡成是不愿意看见满清进入印度的,家国仇恨,满清必须彻底灭掉,只有彻底消灭了满清残部朱怡成心中才能圆满,同时也能给天下一个交代。
  可从理智上来讲,满清进入印度倒也不是一件坏事,眼下的印度土邦林立,西方各国在印度南部地区已建立了殖民地,其中英国人的殖民地地盘最大,此外还有法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甚至西班牙人等。
  在原本历史上,西方各国对印度殖民地的争夺极为残酷,最终以英国胜出而结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