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656

  但随着大明的国力日渐强盛,朱怡成又在崇明岛编练新军成功之后,大明和满清之间的力量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超出。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作战方式就开始发生了改变,战术什么固然需要,可在战场上大明军队更多的是依靠训练有素和精良的装备赢得战争。这种改变也表示了大明战法的前后不一,而现在无论是内外战争中,大明就算采取一些看似冒险的战术,可其实从实际分析或者结果来看,大明是在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
  那些历史上留名的名将们,有些战役打的的确漂亮,以少胜多让人无比遐想。可是这样的战役又有多少次呢?而且处身置地,如果这些名将拥有绝对碾压对手的力量话,肯定是不会这样弄险的。
  这种战法就是赌博,一旦输了其结果不仅是战死当场,更有可能直接导致一个帝国的毁灭,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更是比比皆是。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后世的灯塔国在全球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他们的战术说起来简单粗暴却无往不利,因为他们拥有比对手强大无数的实力。可要论什么战术,又什么战场妙计的话,灯塔国恐怕拿不出几样来。
  眼下的大明同样也是如此,大明的未来不可能依靠简单的一两场战役胜负来决定,随着热兵器的不断运用,战争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战争已从简单的初级战争开始向更高级的层次变化。
  在外人眼里,杨勖这一仗打的的确漂亮,可在朱怡成眼里杨勖是把大明宝贵的力量用于自己的冒险。为了自己的荣耀和功劳,杨勖根本就没考虑大明是否能够承担战败的损失,更没想过一旦失败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这种情况是朱怡成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他必须要处罚杨勖。但如何处罚却是一个技巧,朱怡成不仅要让杨勖明白他错在哪里,更要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不处罚严重不可能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庄岩说的也没错,这仗胜了,处罚太过恐怕寒了将士的心。所以朱怡成在处罚的同时也要把一碗水端平,这也是他故意询问太子的原因。
  朱伯很聪明,他边回答着朱怡成的话,边思索着,很快就明白了朱怡成的意思:“父皇处置儿臣没有异议,不过儿臣觉得杨勖有过可同样也有功,如仅是以过处罚恐怕不妥,父皇当以功再赏,如此奖罚分明,才能服人。”
  朱怡成微微点头,想了想后说道:“太子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有过必罚,有功必奖,朕罚了他,自然也要奖他。如此,杨勖三等鲁国公晋二等,赐绢百匹,银元五千元,其余各级军官由军机处同陆军部商议晋升事宜,到时候再报于朕。”
第1476章
高原
  “特么的!这什么鬼地方!”
  锡保骂骂咧咧,满头是汗。
  他的部下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脑门和蒸笼一样冒着热气,同时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策妄阿拉布坦趁满清在哈密战败,雍正身死内部动荡的好机会从藏地领兵一举攻入西域,意图报当年之仇。
  从战略角度来说,策妄阿拉布坦的打算不错,这时候满清正是最虚弱的,而且哈密的明军对西域虎视眈眈,随时可以继续西进,而满清在丢失哈密后损失极大,皇帝又由雍正换成了康德,在策妄阿拉布坦看来自己和明军前后夹击之下,满清崩溃就在眼前。
  等到灭掉满清,策妄阿拉布坦就能一口吞并西域近半的领土和人口,这样一来他就成了藏地和西域最强大的一股力量,就算大明再强,他策妄阿拉布坦也不惧怕,何况准葛尔部和大明并没有什么旧怨,以自己的实力到时候和大明进行谈判,双方以天山为界井水不犯河水,分别而治。
  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是骨感的。来势汹汹的策妄阿拉布坦没想到自己会在西域败的这么快,又这么惨。
  面对满清的大军,策妄阿拉布坦只占了短时间的上风,很快就被隆科多、苏肯、哈尼等部打的落花流水,如果不是运气好,说不定策妄阿拉布坦连自己的性命都丢在西域了。
  从西域败退,策妄阿拉布坦是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亏得大明在后面接济了他一下,要不然回到藏地的策妄阿拉布坦恐怕连大汗的位置都坐不稳了。而现在,策妄阿拉布坦败退后,满清方面却不依不饶,居然领兵直接由西域攻入了藏地。
  清军打进藏地已经有些日子了,由于冬季的来临,清军进入藏地后先占据了一块地盘,然后进行驻军,等到来年开春再继续进攻策妄阿拉布坦部。
  这样的安排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冬季不战是兵家历来的规矩,现在的军队可不是后世的军队,没有那么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清军学着明军这两年大力发展火器,可就算如何也是粗级存在,在行军打仗中基本还是用的老一套方法。
  可谁想到,藏地的气候让清军上下吃尽了苦头。就算是在冬季,这藏地的天气气候变化也太大了。白天的时候气温和夜里相比最高居然有二、三十度的温差,也就是说在晚上零下十几度的温度,到了中午最热的时候居然有零上十几度的温度。
  这种气候让清军极为不适应,晚上冻的要死,白天又是热的要命。就像现在的锡保,在大中午的时候学着藏民把半个袖子什么的全部脱了下来,袖套直接绕在腰上,却依旧是满头大汗。
  除了温差太大外,还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藏地的海拔。相比西域,藏地的海拔太高了,随着海拔的升高这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气压也和西域完全不同。这人在藏地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许多时候只能慢慢来,一旦剧烈运动这气都透不过来。
  高原气候导致的问题让清军是苦不堪言,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进入藏地的清军非战损就高达千人,勉强挨过去的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早就没了原本的勇武,和生了大病的病人一样有气无力。
  相比清军,退入藏地的策妄阿拉布坦部却在这个地方如鱼得水,显得生龙活虎。
  这些日子,趁着清军不习惯藏地的气候,策妄阿拉布坦领军对清军进行反击,虽然他的反击在清军的火器和严阵以待下没有起到意想中的效果,可是却给清军带来了不少麻烦。
  锡保的部队驻扎在西域向南进入藏地的东部区域,这些日子锡保是难受到了极点,这仗不仅打的憋屈,更要命的是这鬼地方让人太不适应了。
  锡保是雍正的新军统领,在清廷中的地位不低,而且他还是郡王,可是在当年的时候雍正替换锡保,改用傅尔丹为西域统帅,这让锡保对雍正极为不满。
  后来傅尔丹大败,清廷搞起了八王议政,雍正被迫妥协,锡保这时候就向康德等人开始靠拢了,在雍正死后,他顺理成章地就投靠了康德。
  “王爷,又有两个兄弟不行了。”正当锡保觉得全身烦躁的时候,部下来报。
  “郎中呢?不是刚来了几个郎中么?郎中干什么吃的?”
  “回王爷,刘郎中自己都倒下了,现在连爬都爬不起来。”部下无奈回道。
  啪的一声,锡保直接把桌上的酒壶给砸在了地上,紧接着就愤怒地站起了身。
  可是刚站起来,他就感觉到心脏急促呼吸困难,无奈之下连忙双手按在桌上,低头努力大口呼吸了几下,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
  过了片刻,锡保这才感觉好受了些,面对一旁关切的部下,他摆了摆手。
  “想办法尽力医治,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按之前的例子吧……。”
  部下应了一声,打了个千儿离去。等部下离开后,锡保这才重新坐下,用手指按着发胀的太阳穴,满面全是愁容。
  “这地方不能呆了,再呆下去别说打仗了,人都活不了。”锡保自言自语道,其实他早在一个月前就给隆科多提出了从藏地撤军的建议,可直到现在这撤军依旧没有半点消息。
  如果不是担心绕过隆科多直接给康德皇帝去折子坏了规矩的话,恐怕锡保早就这么干了。
  而现在,这情况是越来越严重,锡保的部下一共有四千多人,这些日子陆陆续续倒下的就差不多五分之一了,就连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军官也中了招。
  高原气候的适应不是那么简单的,何况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大不如后世。就算在后世,一旦在高原有了高原反应导致的病状不能第一时间治疗的话,那么致死率是极高的。
  在解放军进入藏地的那时候,这种情况也发生过,不少经历了多次战役,在枪林弹雨中都没倒下的优秀军人也没抗住藏地的气候,从而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而现在,锡保也在面临这个问题,再这么下去弄不好自己都要把老命丢在这了。
第1477章
福兮祸兮
  虽然想撤,可没有隆科多的命令锡保是不敢私自撤退的,军令如山,一旦他私自撤退天知道隆科多这个王八蛋会不会拿自己开刀。
  锡保是郡王没错,可相比之下隆科多的身份也不差,真论起来他还是皇帝的舅舅呢,再说了,现在他虽然已经投靠了康德,可是在之前却一直是雍正的人,这点朝中大家心里都清楚。
  万一隆科多用这个借口处置了他,锡保到时候叫屈都没地方去叫。这满清虽然没落了,可规矩依旧还在,越落后规矩越大,而且康德刚刚上位不久,正好是立威的好时候。
  想了半天,锡保只能继续给隆科多写信,信中把高原的困难再一次讲述了个遍,同时恳求隆科多为军士着想,先把部队给撤回去再说。
  反正在锡保看见,现在驻扎在此也没什么用处,既然不能打何不如先撤呢,这样硬生生地挺着策妄阿拉布坦那边没事,自己这边反而麻烦越来越大。
  其实锡保并不清楚,在他埋怨隆科多的时候,隆科多也在为了藏地的气候头大无比。
  高原气候导致影响的不会分人,锡保是这样,隆科多那边难道会好到哪里去?
  在锡保之前恳求隆科多撤军的时候,隆科多自己都有了退意,而且把这边的情况详细汇报给了康德。
  撤军不是小事,锡保不敢擅自主张,隆科多同样如此,没有康德的同意隆科多有几个胆子私自撤军?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康德的回复来了,当隆科多看完康德同意撤军的命令后,整个人瞬间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既然皇帝同意了,隆科多哪怕多一天也不想在这鬼地方呆下去了。当即他召集众将会议,宣布了撤退的命令。当命令下达后,所有将领都喜形于色,他们的想法和隆科多、锡保是一样的,就这样在藏地呆了两个多月,清军前后损失了数千人后回撤到了西域。
  清军撤退,策妄阿拉布坦那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原本他想趁清军撤退的机会来个尾随追击,给清军一点颜色看看。不过当得知清军退而不乱,早就有所防备后,策妄阿拉布坦没有轻举妄动,只是派部队“迎送”清军离开藏地,等清军全部撤走,策妄阿拉布坦兵不血刃地重新收复了丢失的地盘。
  从藏地回到西域,已经是第二年的开春了。这时候隆科多才知道北方出了大事,明军居然拿下了俄罗斯在远东总督府的总镇乌兰乌德,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目前清廷上下愁云密布,所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入宫觐见。
  说是入宫,其实这所谓的“宫”也就是个名头,现在的清廷早就不是以前的清廷,就连当年建兴在西安时都不如,眼下清廷的皇宫仅仅只是一个稍大些的院落罢了,要以面积而论连当年紫禁城的一个殿都不如,至于里面的设施也是普普通通。
  隆科多作为主帅回来后第一时间要去见康德,自己要入宫觐见。通报之后,很快就有侍卫请他进去,进到里面一眼就看见除了康德坐在上位外,还有两个王爷也在,一个是郭亲王,另外一位居然是淳亲王。
  “奴才叩见皇上,皇上万岁,皇上吉祥安康……。”隆科多打着马蹄袖就冲着康德跪了下去。
  “舅舅不必如此,起来吧。”康德很是客气地说道,同时抬了抬手。
  不过隆科多依旧跪在地上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可惜这地上是西域的黄土不是之前紫禁城大殿里的金砖,任凭隆科多就算把脑袋磕破也磕不出个屁声音来。
  从地上爬起,隆科多依次再向郭亲王和淳亲王行礼,随后垂手站在一旁。
  康德按惯例询问了隆科多一些前线情况,并对隆科多率部击败策妄阿拉布坦多加赞誉,还赐了他花翎、黄马褂这些玩意,以示恩宠。
  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如果是在以前是莫大的殊荣,要知道无论是花翎或者是黄马褂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到手的,皇帝能赐这些给你足以证明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和身份,不仅是朝臣们,就算是王公见了也要眼热。
  可现在大清早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当然不如从前,真要说起来倒不如直接赏赐点金银什么来的更为实惠,可这种话隆科多也就心里想想,说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
  再一次磕头谢恩,隆科多表示出感激流涕的样子,这让康德大为满意。
  “策妄阿拉布坦那边不好打就暂时放放吧,想来他也吓破了胆子,不敢再犯西域边境。”
  “皇上说的是,奴才听皇上的。”隆科多点头附和道。
  “北边出事了。”隆科多的话音刚落,康德就继续开口,这话一出让隆科多顿时一愣。
  隆科多刚回来,有些不明白北边出了什么事,这时候郭亲王把话接了过去,告诉隆科多大明和俄罗斯开战,几个月前大明大败俄罗斯,拿下了俄罗斯重镇乌兰乌德。
  乌兰乌德在哪里,隆科多不知道,更没去过。可能够称为重镇的,那么乌兰乌德绝对不会是什么破寨子小据点之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