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656

  “说的不错。”董大山笑道,起身走到书桌边取了一份文件,然后递给朱伯:“你先看看这个。”
  朱伯接过文件,先看卷宗的标题,当他看清楚标题内容时表情一下子就变得严肃起来,然后翻开文件埋头细看了起来。
  一时间,屋里只有朱伯翻阅的沙沙声,董大山坐在一旁微闭双眼,耐心等待朱伯把文件看完。
第1411章
欲盖而彰
  朱伯看完那份文件已经好一会了,可是他并没有向董大山说些什么,而是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起初,在刚看文件的时候朱伯神色有些震惊,随后变得愤怒,再之后疑惑中又带着一丝不解,等他看完第一次再看第二次的时候,朱伯变得冷静多了,他的表情更多的是思索,直到现在。
  “没想到情况如此复杂……。”朱伯终于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各怀鬼胎,各有打算,如何能不复杂?”董大山平静的说道:“这些还只是部分而已,再加上些猜测和佐证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初皇爷的猜测大致是正确的。”
  朱伯点点头表示同意,董大山给他看的这份东西来自于军机处内部,属于大明的最高情报。
  文件的内容是对于目前西方各国包括西北、漠北、南海、新明乃至欧洲的分析和判断,其中有着对西方各国各自所担任的角色和意图的研究。
  文件中情报来源极广,除了对外的通事处外,还有大明外交部来自各国公使收集的信息,此外锦衣卫也发挥了极大作用,再加上大明各商行、市舶司、海外领地等这些渠道从而汇集在一起,再由大明中枢智囊分析后得出的结果。
  在整个大明,这份文件能看的人寥寥无几,董大山的身份不同,他替大明坐镇吕宋自然是有这个资格的,至于朱伯就更不用说了,他是大明的储君,同样也有看这份东西的资格。
  从现在的局势表面上来看,随着新明的战争落幕,似乎大明已经再一次掌控住了主动,而且南海这边各国也在退让,至于在大明本土,新明击败西班牙,占领曼萨尼约的消息传来后,西方各国对于大明的态度也趋向明朗化,改变了之前暗中联手针对大明的态度。
  这些无论从那方面来看都是好的,可是在平静的表面上底下却隐藏着暗流,许多东西并不像一眼看上去那么简单。
  其实朱伯刚才也提到了这点,那就是缅甸的情况和南陆那边的异动。这些在大明中枢也有所掌握,从所有的情报综合来看,西方各国针对大明的想法其实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因为新明战事的出乎意料和大明的强大,这些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表面让步罢了。
  除去这些外,西方各国也不是铁板一块。当初路易十四以一国之力挑战整个欧洲,西方各国对于法兰西和西班牙在新明吃了这个大亏实际上暗自高兴,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看热闹是极为正常的。
  在远东,西方世界最早进入远东的是葡萄牙,当年的澳门就是葡萄牙在远东的重要落脚点,而且从前明中期开始,葡萄牙以澳门为跳板直接垄断了同中国的贸易,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
  随着葡萄牙脚步进入远东是荷兰,荷兰虽比葡萄牙晚些,可荷兰在前明中后期却是后来居上。
  当时的荷兰眼红葡萄牙在澳门的优势,甚至发动过攻击澳门的战争,只可惜荷兰没有成功,只能退而求次在其他地方找寻机会。
  之后,荷兰在后世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设置殖民地,接着又企图占据台岛。郑成功收复台岛当年就是和荷兰交战,荷兰人被从台岛驱逐出去后,只能把目标由大明本土转到南海诸岛。
  在葡萄牙和荷兰之后就是西班牙了,西班牙进入远东的时间要比葡萄牙晚不少,但相比荷兰倒相差不多。
  不过西班牙从国力远强于前两国,在历史中西班牙还曾并吞过葡萄牙和荷兰,从而从这两国在远东的开拓中得到了极大好处。
  在后来的时间内,西班牙可以说是在远东发展迅猛,直接占据了远东最大的一片殖民地——吕宋。
  拿下吕宋后,西班牙依靠强大的实力和后盾一下子就超越了葡萄牙和荷兰两国,成为欧洲在远东无论从殖民地还是海贸份额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西班牙的出手可以说直接切掉了原本属于葡萄牙和荷兰的蛋糕中一大块,此外还有西班牙对葡萄牙和荷兰的并吞,这使得两国对于西班牙的强横一直极度不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明在朱怡成手中崛起,在长达上百年的时间内,大半个远东海域和南海各地几乎都是西班牙人的地盘。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朱怡成也没有横空出世的话,那么西班牙会继续保持这个极大的优势,直到英国人的势力从印度转移到远东后再被打破。
  可是现在,因为西班牙的狂妄自大在面对崛起的大明碰了个头破血流,非但在新明第一次战争中没有获胜,反而丢掉了在远东重要殖民地吕宋。
  失去吕宋后西班牙极不甘心,表面上接受结果的西班牙王国暗地里却一直想着从大明手里夺回失去的东西。也正是这个原因,西班牙这一次经人一挑唆,再加上新西班牙总督又是个没脑子的蠢货,从而引发了新的战争。
  第二次战争西班牙人依旧失败了,而且败的比第一次还惨。
  这一次战争,西班牙人不仅在陆地上大败,就在海洋上也同样如此。更让人惊愕的是曼萨尼约的丢失,曼萨尼约落入大明手中,大明直接就威胁到了新西班牙殖民地首府墨西哥城,接下来西班牙人要继续和以前那样对中南美进行统治恐怕有难度了,占据曼萨尼约的大明完全可以利用曼萨尼约的地理位置给西班牙人找点麻烦,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让西班牙人后院起火。
  西班牙人这一次碰得头破血流,西方各国在惊讶局势改变的同时也有着窃喜。
  争夺世界的开端来自于大航海时代,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揭幕,欧洲各国先后加入了这场华丽的盛宴。
  西班牙王国是欧洲一员,可同样也是各国的竞争者,在这点上各国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尤其是葡萄牙和荷兰,这两个国家长期被西班牙压制,现在西班牙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难免不幸灾乐祸,况且西班牙的衰弱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
  西班牙王位战后,西班牙王室成了波旁王朝的旁支,这对于其他国家不是件好事。
  当年的路易十四实在是太强大了,太阳王的光辉直接压制住了整个欧洲,对于法兰西帝国不满和怀有仇恨的国家可不在少数。
  现在西班牙被大明痛打,法兰西丢失了脸面,其他各国说不定举杯欢庆呢。
  可同样的,西班牙和法兰西面临的情况也让欧洲其他国家有着唇亡齿寒的感觉,在他们看来大明的确过于强大,当初联手针对大明,遏制大明继续强大的政策是正确的,鉴于目前情况同大明对杠有些得不偿失,可不代表什么都不做,由明面转为暗处,积蓄力量找寻机会,这才是最好的处置方案。
  “按照上面的分析来看,如果是真的,那么许多事就有合理解释了。”朱伯沉咛道。
  董大山欣慰地笑了,朱伯能够看出这点在他这个年龄的同龄人中已经是佼佼者,至少自己在朱伯这个年龄的时候还啥都不懂呢。
  “董叔,我觉得大明还需警惕英国!”
  “哦,殿下为何这么说?”董大山似乎有些意外地反问。
  朱伯表情有些严峻,他正色道:“从表面上来看,这一次英国似乎没有参与,而且英国的一切处置看起来也很正常。但是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对劲,英国的反应实在太过平淡了些,仿佛在欲盖而彰。”
  “具体说说。”
  “根据侄儿所知,英国同西班牙、法兰西两国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和俄罗斯的关系也不怎么样。侄儿在学院读过欧洲的史书,再加上这几年从欧洲传回来的消息,可以说英国和法兰西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两国是死敌也不为过。”
  说到这,朱伯看了一眼董大山,董大山的表情并没什么反应,依旧静静坐着听他继续说。
  朱伯继续道:“董叔还记得当初新明的第一次战争吧?当时的英国人是如何做的?英国趁我大明和法兰西、西班牙联军作战的机会直接偷袭法兰西后方,表面上是在支持我大明,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打击对手。”
  “除了这件事,这几年中英国在商贸上拉拢朝廷针对西班牙包括法兰西的动作可是不少,几个国家在印度和南海这边私下也有不少争斗。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新明之战爆发后英国人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管,无论如何都要搞出点小动作来。除了新明,还有北方的俄罗斯,英国人当初不也在京师宣扬俄罗斯是蛮夷么?怎么这一次仿佛聋了瞎了?什么都不做了?”
  “侄儿以为,事出反常必有妖!英国人如此欲盖而彰恐怕所图甚大,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幕后黑手,不得不防!”
  “殿下睿智老臣拜服。”
  “董叔,你这么说不打侄儿的脸么?没您的提点,我哪里想得到这些?”朱伯很不好意思地回道,
  董大山哈哈大笑,用力拍拍朱伯的肩膀:“我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如果皇爷知道这些的话一定很欣慰。”
  见朱伯脸庞微红,董大山不再提这事,随后说起了另一件事。
  “殿下想不想去一趟南陆?”
  “南陆?”朱伯一愣,随后就点头道:“董叔,我现在是军人!”
  “好!”董大山很满意朱伯的态度,当即就道:“这两日准备一下,等你归舰前命令就会下达,你去一趟南陆,曹上校会代表我一同登舰,等到了南陆多看少说,如有什么特殊情况直接让曹上校出面,我会授予他调动南陆驻军的权利。”
  “卑职遵命!”朱伯二话不说抬手敬礼。
第1412章
丰收的罗港
  南陆,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
  这片土地如果真要说起来并非是大明第一次发现,其实在很早以前,前明初期的宣德七年,也就是闻名天下的郑和下西洋后期,中国人就抵达过这片土地,并且在史书上有过记录。
  不过随着宣德之后,前明“自废武功”不再派舰队出海,关于南方大陆仅留在传闻之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泯灭在所有人的记忆之中,仅能从一些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中才能查到有关南方大陆的踪迹。
  直到近三百年后,朱怡成复兴的大明再一次踏上祖先曾今来过的这片土地,在南海探险舰队发现南陆后,南海舰队就在南陆设置了据点,同时勒碑刻铭以宣布对这片土地的主权。
  在大明正式对南陆开发前的一年中,南海舰队围绕着南陆进行了初步勘探,在北部、东部、南部、西部三个区域分别设置港口和基地,虽然这些港口很是简陋,可正是这些港口的设置,才有了后来开发南陆的基础。
  第一个设置的港口(据点)恰恰和当年前辈来到这里的时候一样,就在南陆北部的罗港(后世的达尔文港)。
  罗港这个名字来源于发现南陆的功臣罗成,以人姓为地名,这是朱怡成为了表彰罗成而特意下旨的,经过几年的开发,罗港从最初一个极其简陋的小港口已变成了如今南陆最大的港口和城市,并日渐繁华。
  当然了,所谓的最大和繁华只不过相对而言,南陆这片土地原住民极少,而且都是不开化的蛮夷。大明对南陆的开发到现在也不过不到三年时间,再加上大明的重心现在在西北和北方,就连新明的移民都要依靠朝鲜和日本方面,更不用说新开发的南陆了。
  所以,罗港目前相比本土而言只不过一个小城,其实说城还稍有些过了,充其量是一个大一点的镇子罢了。
  整个罗港包括港口和城市也就千余人而已,这些人分别由本土和南海各地迁移而来,再加上驻守罗港的一个百户所。
  出去罗港外,其余几个港口的人口就更少了,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整个南陆全部大明人口加起来连万人都不到,可以想象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南陆的开发是多么不容易。
  南陆地处南半球,季节和本土相反。
  四月份的南陆正处于秋季,而秋季对于明人而言正是收获的季节。
  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勤劳的,有句话说的好,只要给中国人一片土地,中国人就能很好地生活下去。
  在罗港城外,明人开了上万亩的土地,南陆的土地非常肥沃,在善于耕作的明人眼里都是上好的田,在那些打了辈子庄稼地的明人口中,这些田就算撒一把种子下去都能收获,更何况在明人手中精耕细作呢?
  罗港的气候宜人,周边的水源也不缺乏,这地自然是长势极好。
  现在,一眼望去,城外一片金黄,微风吹拂之下,麦浪阵阵漂浮,让人心旷神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