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9/656

  “陛下,您……。”丘吉尔精喜交加抬头向乔治二世望去。
  “本来朕是打算让你去接任外交部大臣的,但是朕仔细想了想,殖民地部本来就是你向朕提议的,而且无论从能力还是爵位,你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乔治二世明白丘吉尔目光的询问的含义,微笑着向他解释道。
  “这个命令已经通过了议会认可,朕也证实签字盖章了,从现在起,丘吉尔勋爵,你就是第一任殖民地部大臣,朕希望你能够好好胜任这个职务。”
  “非常感谢您,我的陛下,请您放心,用东方人的谚语,作为臣子我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丘吉尔单膝下跪,神色坚定地保证道。
  这句谚语的来历之前丘吉尔在同乔治二世讲述关于东方的文化时曾今提及过,所以乔治二世很清楚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当丘吉尔如此向自己保证的时候,乔治二世显得非常高兴。
  简单的任命完毕,丘吉尔这个新鲜出炉的殖民地部大臣同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坐了下来,一人一手一杯酒,谈论着殖民地部接下来的工作和结构设置。
  对于这个内容,双方在之前就有过商讨,而现在是要进行最终的确定。对此,丘吉尔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除了极少部分可能会和内阁其他部门或者枢密院那边略有冲突的乔治二世没有认可外,其他的都欣然接受。
  “路易十四去世后,法兰西的国力下降不少,尤其是法兰西政府在欧洲大战中的借贷几乎拖垮了整个法兰西,至少在十几年甚至可能更长的时间内,法兰西恐怕没有什么力量向外扩张,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当乔治二世询问丘吉尔在接受殖民地部后的对外策略看法时,丘吉尔当即坦率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乔治二世点点头,表示对丘吉尔的判断认可。法兰西现在虽然依旧强大,可财政的拖累是显而易见的。英国是一个岛国,对于欧洲一向采取大陆政策,说句不好听的话,欧洲在历史上曾今有许许多多统一的机会,但是最终都未能取得统一,原因就是有英国在。
  后世的英国被称为欧洲搅屎棍,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叫叫的,如果不是英国的原因,当初西班牙王位爆发的欧洲大战路易十四也不可能以一国之力和整个欧洲各国死磕到底。
  所以,每次欧洲大战后,英国都会趁势崛起,从中获利丰厚。而现在,丘吉尔直接指出欧洲霸主法兰西的虚弱,同样正中乔治二世下怀。
  “这个看法很正确,那么勋爵阁下,你觉得现在是应该继续向海外扩张的好机会?”
  “是的,我的陛下。”丘吉尔点点头,说道:“如果仅仅从欧洲局势来看,现在的确是扩张的好机会,但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我倒是希望陛下暂时拉法国人一把。”
  “为什么?这不是和你之前所说的不一样么?”乔治二世没想到丘吉尔居然会这么说,很是诧异地问。
  丘吉尔笑了笑,伸手向一个方向指了指:“陛下,您难道忘了东方的明帝国么?”
  “你的意思是……?”
  丘吉尔点点头,很是骄傲道:“在整个欧洲,我是最熟悉东方的人,而且我曾经见过东方那位伟大的皇帝陛下,这是一个充满着无穷自信和魅力的人,同时他还有着对整个世界的无比渴望。”
  “陛下,我有时候会想,假如我是一个明国人的话,面对这样的君王会是怎么样的。答案告诉我,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和一切去捍卫这个国家,为皇帝陛下实现所有愿望。”
  “但是陛下,我是英国人,我是您的臣子,在对东方帝国拥有一切美好和强大的同时,我也对自己的国家和陛下您深深忧虑。如果明帝国再这么强大下去,那么东方和西方世界必然会迎来一次强烈的碰撞,等到那时候,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丘吉尔这些话让乔治二世默然不语,这些日子他和丘吉尔几乎天天见面,对于东方帝国也就是大明帝国的了解也在丘吉尔的讲述中越来越清晰。
  他承认丘吉尔说的没错,明帝国是一个强大、美丽、富饶,拥有无穷魅力的国家,可是它终究不是自己的帝国,而是东方人的帝国。
  这些年来,明帝国在海外扩张的势头极其凶猛,不仅控制了远东大部分地区,还直接吞并了琉球、朝鲜和缅甸三国。
  此外,明帝国早在十多年前就进入了新大陆西海岸,在那边确定了他们的统治。当初,为了争夺新大陆的地盘,明帝国还和法兰西、西班牙联军开战,双方最终打了个平手。
  这还不算,现在明帝国又把目标投向了南陆,也就是澳大利亚。从这些来看,明帝国用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做到了西方世界长达三个世纪的成绩,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让人惊愕了,也让人感到害怕。
  世界虽然很大,可世界同样很小。随着世界各处的不断发现,文明的足迹已经开始涉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了。
  一旦让大明帝国继续这么下去,有些事不可避免,而到了那时候,英国又怎么面对呢?
第1332章
挑起战争
  过了许久,一直没说话的乔治二世终于开口了。
  “说说你的看法。”
  丘吉尔点点头,继续说道:“陛下,抑制明帝国的扩张在目前看来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我们英国的扩张就根本无法实现。从这点来看,我认为远比欧洲更为重要,这是关系到国运的关键!”
  “你想让朕怎么做?”和自己的父亲乔治一世相比,乔治二世更像是一个合格的英国国王。
  丘吉尔说道:“我们应该联合欧洲各国,尤其是法兰西和西班牙王国,这两个国家目前在新大陆占有大量的殖民地地盘,再加上他们的殖民地和大明帝国的领土接壤,之前还因为势力和领土原因发生过军事冲突,所以陛下,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乔治二世眉毛一挑,有些明白了丘吉尔的用意。
  “勋爵,你是想挑起在新大陆的战争?”
  “陛下,您的智慧让我无比佩服。”丘吉尔先拍了记马屁,随后点头道:“在远东,明帝国的力量实在是太为强大,就算我们能联合整个欧洲,但在远东根本不可能是明帝国的对手。但在新大陆就不同了,无论是法兰西还是西班牙王国,在新大陆都已经经营了百年以上,他们殖民地的军事力量并不弱。”
  “西班牙国王在远东丢失了吕宋,虽然现在已经和明帝国经过谈判进行了让步,可失败的屈辱却是西班牙王国不能忍受的,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的话,我肯定西班牙人会展开报复。”
  “至于法兰西,同样也是如此。为了新大陆他们和我们展开过长期的战争,骄傲的法国人是不能容忍明帝国在新大陆进一步扩张的,之前和明帝国的战争中之所以会停战,那是因为有我们英国存在,假如我们向对方释放一些信息,告诉他们英国不会插手他们在新大陆针对明帝国的军事行动,想来法国人是会非常高兴的……。”
  丘吉尔不愧是明国通,他在大明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大明的情况实在是太了解了,而且他现在的思维不仅有着西方人的观点,同样也有着大明人的判断。
  丘吉尔指出,大明在新大陆的力量并不强,虽然无法通过全面战争打败大明,但是可以通过局部战争来削弱大明,而新大陆是最好的战场。
  相比本土,新大陆那边大明的军事力量不足,如果一旦开战法兰西和西班牙在毫无顾虑的情况下足以和大明一战。无论是胜是负,大明必然会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而到了那时候,一直隔岸观火的英国就有了机会。
  此外,根据丘吉尔的了解,由于大明这些年的扩张迅猛,已经引起了整个欧洲各国上层的警惕。在新大陆那边,法兰西,甚至包括英国殖民地政府都开始对大明那边展开了一定贸易限制,以这种办法来遏制对方的扩张速度。
  但丘吉尔认为,这种限制根本就起不到太多作用,对于一个弱小国家或许有用,可对于如此强大的大明帝国却仅仅只会带来些麻烦而已。
  所以真正能够决定的还是军事,只有直接的战争才能达到目标。
  当乔治二世提出,一旦新大陆的战争爆发,那么大明帝国也完全可以由本土进行支援。
  对于这个问题,丘吉尔笑着告诉乔治二世,他早就考虑过这个了。
  “俄罗斯?”
  “没错,就是俄罗斯!”丘吉尔信心满满道:“根据我的了解,在大明北方的俄罗斯和大明之间的关系很是复杂,而且大明皇帝对俄罗斯的感官非常糟糕,那是因为在几年前俄罗斯联合满清的军队消灭了蒙古北部的几支部落,然后直接瓜分了漠北地区。”
  “在大明看来,这些地方是属于大明的领土,俄罗斯这么做完全是吞并大明的领土,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因为满清还没完全被消灭,蒙古那边大明也没有彻底取得控制权,暂时大明也不想在这种情况下和俄罗斯开战,这才默认了此事。”
  “可是陛下,您不要忘记大明的皇帝是一个伟大的君王,像这样的君王难道会忍受贪婪的俄罗斯么?等到他解决满清和蒙古后,我可以肯定大明必然会向俄罗斯展开猛烈的报复。”
  说到这,丘吉尔笑了起来:“其实俄罗斯人也清楚这点,我离开大明的时候已经听说了俄罗斯人私下里没少做小动作,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希望大明和满清的战争永远继续下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大明的报复。”
  “可惜,这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以大明的力量怎么会一直和满清僵持呢?今年的时候,满清在辽东的政权已经彻底崩溃了,接下来就是蒙古和西北,所以俄罗斯人想的不错,却想的不深。”
  “朕明白了,亲爱的勋爵阁下,你的想象力和判断力让我非常惊讶,同时也证明了作为英国国王我授予你殖民地部大臣的正确性。”乔治二世极为满意地说道,同时也笑了起来。
  “俄罗斯人的确是一个值得利用的对象,按照你的观点,只要我们挑起在新大陆的法国人还有在远东的俄罗斯人同时向明帝国下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是的,我的陛下。”丘吉尔胸有成竹道:“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以为如果战争爆发后,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和失败者,但这也是我们英国最希望看见的结果。等到那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乔治二世的眼睛亮了起来,他的嘴角挂着掩饰不去的笑意。丘吉尔的建议简直说到了他的心里去,让他感觉到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按照丘吉尔的谋划,一旦成功了,对于英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损失的又不是英国,而是法兰西、西班牙、俄罗斯甚至包括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
  这和英国的大陆政策没有丝毫冲突,同时也能满足英国海外扩张的需求,乔治二世怎么会不满意呢?
第1333章
老臣出山
  贝和诺静静坐着,这位大清云贵总督如今异常憔悴,整个人更瘦了许多,就连精神都大不如从前。
  “贝大人,还迟疑什么呢?眼下王爷和皇上都已经谈妥了,虽说之前有些不快,可毕竟都是一家人不是?如今这大清像贝大人这样的臣子可是不多了,为了大清着想,贝大人何不重新出山报效朝廷?”
  在一旁劝说的是曾经的上书房大臣阿灵阿,哦!不对,如今已又是上书房大臣了。
  诚亲王同雍正谈妥后,阿灵阿官复原职,而且他现在在上书房内的排名不低,仅次于马齐位列第二。
  要说阿灵阿,这人原本就是八爷党的骨干,要知道阿灵阿可是大清外戚,郭亲王的舅舅。
  自云贵时阿灵阿重新投了诚亲王,就等于找回了组织,这一年多来跟着诚亲王转战千里,好不容易来到了西域,等见了郭亲王后,阿灵阿就彻底放下心来。
  毕竟是亲舅舅,郭亲王待阿灵阿很是不错,把民政一事直接交给了他管,虽然阿灵阿的才能不如隆科多,可他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上书房大臣,还做过中枢部堂高官。
  郭亲王和诚亲王的手中文官不多,大多都是武人,这点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阿灵阿和后来投靠的隆科多就成了这两位王爷手下文臣的重要班底。
  不过仅仅他们二人还是不够,尤其是隆科多,虽然称为文武双全,可毕竟还是以武起家,现在八王议政之事已经定了下来,要同雍正在朝中争夺权利,仅靠手上这些人依旧不足。
  这样一来,诚亲王就把目光盯上了贝和诺。贝和诺原本就是云贵总督,是封疆大吏,在朝中无论是地位还是身份都是足够,再加上贝和诺施政才能不错,能力颇强,如果能为其所用是最好不过。
  不过贝和诺这人对于诚亲王等人有着矛盾,而且当初清军由贵州撤至云南后,诚亲王为了控制军权直接向贝和诺下手,靠着阿灵阿的帮助把贝和诺的军权拿到了自己手中。
  这件事对贝和诺的打击不小,这一路上由贵州入藏地,再由藏地进西域,贝和诺是心灰意冷。
  现在,八王议政既然谈妥,大清内部就必须尽快整合,贝和诺这样的人才放任就是浪费。为了大清基业着想,诚亲王和郭亲王商议之下就让阿灵阿好好劝说贝和诺。
  “阿大人,你觉得这大清还有救么?”一直不说话的贝和诺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如何不能救?”阿灵阿真挚道:“如今皇上和王爷们所做的事不就是要救我大清?只要我大清上下一心,打回中原或许困难,但要在西北立足却不难。再说了,当年太祖在辽东时不也如此?如今相比太祖之时却要好上许多,等我大清在西北痛定思痛,休养生息,十数年,或者数十年后,一旦中原有变就是我大清重归之日啊!”
  “呵呵,阿大人,这话你信?”贝和诺悠悠问道。
  阿灵阿一拍胸口:“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再者,我等都是大清的臣子,保住大清不也等于保住我等?难道贝大人就心甘情愿眼睁睁看着大清灭亡不成?”
  贝和诺微微点头,长叹了一声:“阿大人说的倒是实在话,毕竟你我都是大清的臣子,大清在才有我等,如大清没了我等还能去哪里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