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656

  面对明军的压力,清廷根本不是对手。雍正心里很明白这点,但凡他有能够和明军抗衡的信心,那么雍正也不可能屈尊和郭亲王、诚亲王等人谈判,建议结束内战消耗。
  其实就算双方携手,凭现在大清的力量雍正也没什么把握和明军打成平手,充其量就是多抵抗些时日罢了。
  但话说回来,所谓好死不如赖活。就算最终的结果是灭亡,大清多抵抗些日子终究是好的。再者,这天下大势一直都在变化之中,谁能保证大明一直占上风呢?
  或许突然间这大势就变了也不一定,也或许大明的皇帝朱怡成得了什么急病一命呜呼,甚至上天落下无数陨石,把整个北京城连同城里的人统统给砸死,这样一来大清说不定就有救了。
  虽然这种情况非常渺茫,可终究是有这个可能的不是?
  而且大清只要抵抗的时间越长,只要大清还留着一口气,这些可能说不定就变成事实了呢?
  雍正信佛,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同时也是一个居士。
  所以雍正对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有着一定的期盼,再说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只要让大清延续下去,拜遍漫天神佛都没问题。
  当然了,前提是不能损害雍正的利益。假如除了同意郭亲王和诚亲王所谓的八王议政才能救大清的话,雍正是绝对不愿意做得。而且在雍正看来,这个八王议政分明就不是要救大清,反而是针对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如何能够答应?
  “来人啊!”突然间,雍正大喊一声。
  在门外伺候着,听着里面摔摔打打正胆战心惊的内侍连忙闪了进来,冲着雍正磕头。
  “让张……。”刚说了两个字,雍正猛然想起张廷玉已经死了,而马齐也不在身边,这两位前朝的老臣,康熙年间就在上书房的重臣现在是不可能出现在自己面前的。
  至于隆科多这个王八蛋早就背叛了自己,还有鄂尔泰同样也是,其他的上书房大臣,比如耿额等人也早就被雍正给处置了,眼下整个清廷真正能用得能臣几乎已经没有了。
  想到这,雍正心中又是一阵烦躁,堂堂大清当年无论是文武都是英才济济,可现在却连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奴才都找不出来。
  但就算这样,雍正还是要继续坚持,他径直走到一旁的书桌,直接取了笔写了份东西,写完后再取出他的皇帝之宝郑重其事的盖上印,随后封好仔细交代了内侍几句,然后让内侍把这份东西取走。
  迪化城。
  马齐在迪化已经住了近一个月了,虽然郭亲王和诚亲王等人对马齐的态度极好,而且也没限制马齐在迪化的行动自由,可是马齐这些日子在迪化却过的焦虑异常,丝毫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马齐来迪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希望郭亲王和诚亲王和雍正抛弃前嫌,双方携手同抗明军。
  可事实却告诉马齐这件难办到了极点,由于无论是雍正还是郭亲王和诚亲王这边,双方都带着极深的敌意,根本不信任对方的承诺。所以郭亲王和诚亲王直接就拒绝了雍正的建议,并且提出了所谓八王议政的新想法,并要求雍正在这基础上进行合作。
  马齐是老实人不错,可他不是傻子,当然明白这八王议政是怎么回事,更没有半分把握雍正会同意这件事。
  为此,这些日子马齐一直试图劝说郭亲王和诚亲王,希望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适当的做出些让步。
  可惜的事,马齐的努力没有半点效果。无论是郭亲王还是诚亲王都仿佛吃了秤砣一般铁了心,明确告诉马齐除非八王议政没有另外的可能,现在马齐不应该继续劝他们,而应该尽快返回兰州去劝说雍正才是。
  这个结果让马齐无可奈何,但他依旧还未完全放弃,试图继续劝说。可惜的是,两位王爷接下来索性不见他了,每次马齐求见都用这样那样的理由把他打发走,无奈之下马齐只能找到隆科多求组。
  “我说马相,您这又何必呢?”见愁容满面的马齐又来找自己,隆科多无奈摇头道。
  “隆大人,虽说您和皇上闹翻了,可毕竟您还是我大清的臣子啊!再讲,您不看在皇上份上,也要看在先皇的份上吧?难道您就眼睁睁看着我大清就这么亡于内耗不成?”
  “先皇?哪位先皇?”马齐不提这还好,一提隆科多就冷笑起来:“先皇尸骨未寒,如今坐在皇帝宝座上的那位是如此上的位,马相您不会不清楚吧?所谓得位不正,德不配位,不就是当今这位么?如真的要想让我大清好,依我看如今这位就应该让出宝座,让有德有才之人登基才是。”
  “隆大人,作为臣子,您如何能这么非议皇上……。”
  “怎么?他能做我就不能说了?我还是他舅舅呢!看看他如何对待兄弟,对待长辈,就能知道他是如何的人了?马相,我实话和你讲吧,我现在后悔当年在关中没有领兵勤王杀回西安去,要不然先皇也不会落到如此结果。依我看,两位王爷提出的八王议政已是看在兄弟情份上算客气的了,假如是我的话哪里有这么容易!”
  耳中听着隆科多的这番话,马齐也是无语。他本就不擅言辞,而且隆科多说的也没错,相比建兴,雍正上位后的表现更让人失望。
  当年雍正上位,朝中许多人旁观甚至帮着雍正那是因为大清的一次次失败让许多满人包括汉臣在内对建兴失去了信心。
  要知道在建兴获得最高权利后,大清先是主动放弃了北京城,之后又不断在直隶、中原各地失败,中原大战后大清的地盘更是缩水了很大部分,之后连西南都保不住,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清对建兴失望的人不在少数。
  面对这种情况,建兴又拿不出扭转局势的好办法来,而且因为岳钟琪的背叛导致建兴的精神上也出了些问题,非得对汉臣开始极不信任,还对身边的其他满人也疑神疑鬼,使得大家逐渐对建兴失望。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雍正成了大清许多臣子的希望,毕竟相比建兴,雍正在做皇子的时候就有着铁面王爷的称呼,而且雍正这人能力很强,性格坚韧,尤其是如今大清日落西山的情况下,雍正或许是比建兴更为合适当皇帝的人选。
  所以,雍正发动政变囚禁建兴,虽然这政变成功有着雍正的谋划之功,可实际上真正成功的原因是许多人看好雍正而抛弃了建兴。其中不仅有马齐,就连当初的隆科多也是如此,这也是隆科多刚才会说那句话的来源。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雍正上台到现在非得没有扭转大清的局势,反而使得大清越发糟糕了。
  无论是西域战略还是其他,雍正所采取的政策和当年的建兴没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建兴。
  此外,建兴的死更让许多人失望,郭亲王和诚亲王的叛乱更让大清陷入了内乱的泥沼之中,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后悔了,后悔当初不应该让雍正上台,假如还是建兴在位的话,大清至少没有现在这样的内乱,或许还有几分和大明抗衡的能力。
  马齐在隆科多面前没必要说违心话,其实真相大家都很清楚。所以马齐在隆科多如此不客气的话中仅仅只是摇头无语,最终化成了一声长叹。
  “隆大人,不管如何,我大清已经内耗不起了,还请隆大人为大清江山着想,救救大清吧!”,马齐眼圈发红,隐隐有泪水闪耀,他不顾自己的身份站起身来,就要朝着隆科多跪下恳求,见此隆科多哪里能让他跪?连忙一把拦住。
第1319章
反转
  “马相,如此不是折杀我么?”隆科多慌忙拦住马齐。
  虽然隆科多的身份贵重,但马齐也不差,何况马齐在朝中的资格可比隆科多老多了,要知道马齐当年可是和隆科多的老爹共事的,如果从这一层来讲,马齐可以说是隆科多的世叔了。
  这样的一位老臣居然要向隆科多下跪恳求,隆科多哪里受得起?一旦这事被传了出去,他隆科多不给人骂死才怪。
  “隆大人……我大清不能亡!不能亡啊!”马齐老泪纵横,恳切地说道。
  “马相您起来,先坐先坐,有什么事我们好好商议,好好商议还不行么?”隆科多无奈,只能用这话相劝,半拉半扯地这才把马齐按回了座位上。
  等马齐坐好,隆科多这才轻嘘了一口气,婉言劝说道:“马相呀,您的心情我知道,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大清是祖宗打下来的大清,万万不能亡在我等手中,但是马相,现在这事你我都做不了主,凭着你我如何能有办法?”
  “隆大人,我只想您好好劝说两位王爷,您身份不同,或许您去劝说两位王爷看在您的面子上……。”
  “马相,您不会真糊涂了吧?”听到这隆科多哭笑不得,摇头道:“两位王爷和当今这位还是兄弟呢,尤其是诚亲王更是亲兄弟,就连他们兄弟之间都在反目,我这个名义上的舅舅如何能劝得了?”
  “之前我领兵同两位王爷作战,两位王爷也没给我什么面子。之后的事您马相也清楚,兰州那位同样也没把我当什么舅舅,如果不是我察觉及时跑的快,说不定现在就在兰州给圈着了,之后会是什么样,想来您也猜地出来。”
  “这……这……。”马齐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隆科多的话说的实在,现在是神仙打架,他们这些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充其量就是勉强自保而已。
  要让隆科多当中间人去说服郭亲王和诚亲王简直比登天还难,就像马齐去说服雍正没什么区别?
  马齐能说服雍正么?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隆科多同样也是做不到的。
  一时间,马齐心中茫然,他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去做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眼睁睁看着大清如此下去么?
  “不成!绝对不成!”
  马齐猛然对自己道,大清绝对不能这样亡,无论如何大清必须要延续下去,就连张廷玉一个汉臣都能用死谏的方式来证明他对大清的忠诚,何况作为满人的马齐呢?
  想到这,马齐捏了捏拳头,他暗下决心无论怎么办都要让大清结束这场内耗。
  当马齐的神色渐渐改变的时候,在一旁的隆科多瞧得清楚,隆科多见此心里暗暗打鼓,难道马齐想铤而走险搞什么事不成?这老实人一旦钻了牛角尖还真是说不清楚,隆科多不能不防。
  “马相!马相!”就在这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呼喊声,隆科多脸色顿时一沉,谁在外面大呼小叫?
  “大人,马相。”转瞬,隆科多的部下快步进来,向两人行礼后道:“马相的随从有事急寻马相,要闯进来被我等拦住了,不知如何发落。”
  “啊……!”马齐顿时一愣,自己的随从要闯进来?这是什么情况?
  隆科多冷冷看了自己部下一眼,接着又看了眼马齐,略微思索了下神色缓和了下来。
  “既然是马相的随从,恐怕有什么急事吧?如此,让他进来。”
  “嗻!”
  部下应了一声退出,很快就带了一人进来,这人正是刚才在外面大呼小叫的家伙,脸瞧得有些熟,的确是马齐身边的随从之一。
  “隆大人,马相,奴才向两位问安。”
  那随从进门后打着千儿慌忙行礼,马齐直接问:“怎么突然找到这来了?又何急事?”
  那随从迟疑了下,目光朝着隆科多那边看了一眼,马齐顿时不悦道:“隆大人不是外人,有事直说。”
  “是!”那随从应道:“回马相的话,皇上给马相来了封信,所以奴才这才急来寻您。”
  “皇上的信?”马齐顿时一愣,就连边上的隆科多也是一愣。
  这是什么情况?雍正怎么突然来信给马齐?再说了,马齐现在是代表雍正和郭亲王、诚亲王谈判的使者,作为皇帝的雍正不给马齐下旨反而来了信?这又什么操作?
  一时间,两人都搞不明白这个情况,但马齐毕竟是当事人,他迟疑了下就问随从信在哪里,当随从告诉马齐信已经带来的时候,马齐直接问他要过信,然后当场打开就看了起来。
  信的确是雍正写的,马齐看得明白笔迹,这就是雍正的笔迹。
  非得如此,信上还有雍正的皇帝之宝,按理说这个东西是应该盖在圣旨上的,可偏偏盖在了一封信上,这让人很是意外。
  不过,当马齐看了信中内容后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是一喜,然后只见马齐一目数行飞快看完了整封信,之后又细细再看了一遍,这才露出了久未的笑容。
  “好!好啊!”马齐笑道:“没想到皇上居然有如此气度,不愧是我大清之主!”
  “马相,这……?”在一旁的隆科多七分好奇三分诧异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