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56

  “这……。”听到董大山问,千户有些迟疑。
  “直接回话!”
  “回将军,我军抵达庄前未发现清狗,只有些当地百姓,见我军攻到根本没有抵抗,按将军之前的吩咐已驱赶这些百姓朝苏州去了……。”千户脸色难堪地回答,原来庄前根本就没清军防守,至于拿下庄前也未有交战。
  “知道了,你下去吧。”董大山挥挥手打发走对方,转而看向摆在桌上的地图,这地图是朱怡成特意派人绘制的,虽比不上后世地图那么详细,但相比如今的地图来讲已算得上比较准确。
  自登陆以来,义军和清军交战多次,由于清军先期未有防备,再加上长江水师的惨败导致地方清军士气低落,另外苏松镇的主力又不在,所以义军几战都是以强击弱,胜的轻而易举。
  根据估计,几战下来消灭地方清军约千人,地方官吏、乡绅组织的团勇近三千余人,义军的损失仅仅不到百人,可谓收获颇多,可随着义军在苏松不断扫荡,地方上的清军明知无法力敌后开始向苏州集结,至于所攻到的各处百姓也在董大山的驱赶下逃往苏州。
  登陆后开战至今,已过去近十日,从形势来看义军占了上风,但董大山却丝毫不敢怠慢,因为他知道清军的主力已从江宁到达苏州,双方相比清军依旧实力强大,如果等苏松镇主力返回,那么更不好打。
  想了想后,董大山决定全军向牛毛圩继续进军,摆出一副直接插入无锡和苏州要害的姿态,以逼迫苏州的清军有所动作。另外,其余两路部队同样向中军靠拢,主动调动清军出击。
  与此同时,在苏州的师懿德也看出了宁波军队的目的,并判断宁波军队直接攻击苏州的概率极小。可是,焦虑不安的情绪在师懿德心里却越来越甚,在他看来如果宁波方面直接攻击苏州倒也好办了,凭着苏州的城防和已经集结的清军,他完全有把握在苏州城下给宁波军队痛击。可现在宁波方面只是一路扫荡,破坏地方,驱赶百姓,摆明着就是避强击弱,糜烂地方的策略。
  如此一来,师懿德驻兵苏州就成了笑话,就算苏州最终无事,可苏松一带被宁波军队搅得翻天覆地,地方残破,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民间反清力量猖獗,作为江南提督他无法交代。
  甚至,到时候如果有人向康熙上奏折告他避敌不战,那么师懿德就更有嘴说不清了。其实现在张伯行已开始催促师懿德主动出战,以尽快平定苏松乱局。
  “提督大人,反贼已攻到庄前,如今正朝牛毛圩进军,另外反贼的其余两路也在朝牛毛圩靠拢。”这日,当师懿德、张伯行、钱大昌等人正在商讨的时候,斥侯来报。
  “牛毛圩?”众人顿时一愣,这牛毛圩虽然是个小地方,可从牛毛圩向西南就可直接插入苏州、无锡的要害之处,假如顺势北进,直接威胁到江阴和常州。
  “师将军,反贼实在是太猖獗了,再也万万不能让反贼如此逍遥,一旦反贼打下牛毛圩万一掉头直攻无锡如何是好?还请师将军快快出兵剿灭反贼!”张伯行急切地说道,这些日子随着苏州城逃亡的百姓越来越多,他身上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之前苏州兵少将寡,可如今师懿德的大军已经到了,为何不尽快出击以灭反贼?
  师懿德脸色有些难看,宁波方面攻击牛毛圩让他迟疑不决,因为他吃不准宁波方面这样做的真正用意,可是在目前情况下却又不敢赌,万一宁波方面真的掉头去打无锡,甚至江阴的话,那么他的大军呆在苏州是毫无用处。
  一旦无锡或者江阴,甚至常州被宁波方面拿下,那么苏州城就算在也没太大意义了,后路被切断,苏州守军必然不溃自溃,师懿德必须要有所反应。
  想到这,师懿德点头道:“张大人说的是,我已决定立即出兵,还请张大人放心。”
  听到这话,张伯行松了口气,师懿德答应出战就好,只要出战这苏州的压力就能减轻许多。接下来众人讨论了一番,师懿德决定由他带本部和徐州镇一部共计一万人出兵,至于苏州由总兵钱大昌留守,同时留守的还有江宁将军的三千八旗。
  第二日,师懿德由苏州出征,兵锋朝牛毛圩而去,从苏州到牛毛圩的路程并不远,快的话仅仅也就是一日,谁想到当他赶到牛毛圩的时候却没发现宁波军队的影子,经打探后得知宁波军队只是摆出了攻击牛毛圩的架势稍稍打了一下,但在昨日下午却主动退走了。
  “退走了?往哪里走了?”师懿德急忙找人打探宁波军队的动向,很快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在以北的桑家庄发现了宁波军队。
  “桑家庄?反贼还在桑家庄?有多少人?”师懿德追问,当得知桑家庄的宁波军队大约有六千余人的时候,师懿德大喜过望。
  看来,宁波方面已得到了师懿德出兵消息,所以这才主动退到了桑家庄,这样的话对方依旧是采取避而不战,准备继续流窜扫荡的战术。既然如此,那师懿德就决定死死咬住桑家庄的反贼,如能一口吞掉这股反贼那么苏松的危局就会有大改观。
  果然,当师懿德朝桑家庄进攻后,过不了多久前锋就来报已和宁波方面发生了接触,对方反抗激烈,双方交战各有伤亡,但最终还是清军前队占了上风,击溃反贼。
  此战,清军斩获反贼二百多人,朝桑家庄逃走的反贼千余人,闻讯后师懿德大喜,带兵继续追击。
  从牛毛圩到桑家庄的一路,宁波反贼逐步抵抗,可其抵抗力度和规模越逐渐减弱,第二日后,清军主力已出现在桑家庄以南,而在桑家庄的宁波军队还未来得及退走,望着乱成一团的桑家庄,师懿德坚信宁波反贼已在自己囊中。
  “哈哈!哈哈哈!”想到这,师懿德不由得仰天大笑。
  “军门为何发笑?”边上一个知趣的家伙连忙问。
  手中马鞭朝桑家庄一指:“我本以为宁波反贼如何了不得,想来之前施提督都在宁波反贼手下吃了大亏,不得不小心翼翼,可谁想反贼就是反贼,这群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惧……。”
  看来,水师的惨败估计是宁波方面收编了施世骠的福建水师原因,而宁波的陆军却依旧是乌合之众,早知道这样他师懿德带兵南下时就应该主动觅敌,另外宁波反贼一直不攻苏州只是在苏松各地扫荡掠夺,估计也是因为战斗力不强的原因。
  眺望不远处,桑家庄的反贼杂乱无章的样子都在师懿德的眼中,甚至他还看见许多反贼手中连正式武器都没有,手里提着农具者比比皆是,像这样的军队亏得自己之前如此小心,如今亲眼所见那还担心什么?
  现在反贼已在自己面前,如今再不进攻更待何时?师懿德当即下令进攻桑家庄,而看见反贼如此惊恐慌乱的样子,绿营官兵同样士气大振,全军一起压上,企图以雷霆万钧之势一口吞掉桑家庄的反贼。
  桑家庄说是庄,实际是个镇子,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当清军开始攻击后,庄内的义军经过了初步混乱在其头领指挥下依托地形奋起反抗,一时间清军倒也不容易攻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一个时辰都不到,在清军付出几百人的伤亡后终于杀进了庄中。
  此时,师懿德确信此战已无悬念,他下令各部死死围住桑家庄,不得逃脱一个反贼。而庄中的厮杀声响成一片,到处都是清军追杀反贼的场面,看来用不了多久,这桑家庄就能全部拿下,而这股反贼也将全军覆没。
  这时候,师懿德心中暗暗得意,只要灭了这股反贼,那么接下来苏松的平定就容易的多了,至于宁波水师那边师懿德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就算宁波水师再厉害那也只是在水上,难道水师还是生出四条腿跑到陆地上来么?
  等把苏松陆地的反贼全部剿灭,宁波水师必然会退去,如有机会的话甚至可以趁胜追击直接从浙江进攻宁波,至于他作为江南提督是否跨境攻击这就是后话了,谁让殷化行当初调走苏松镇主力,想来因为此事他殷化行也无话可说。
  突然,一声炮响,把师懿德从思绪中拉回现实。
  “哪里打炮?谁在打炮?”师懿德下意识地问,可话音刚落就有一员部下跑来,脸色带着惊恐:“军门不好了!我东、南、西三面发现反贼,其数……其数无法计算……。”
  “什么!”
第133章
大胜
  “呵呵,师懿德这老小子跑不了了。”在桑家庄以东几里的丘陵,董大山放下手中千里镜笑道。
  “还是将军棋高一着,师懿德这老小子如今就是只瓮中之鳖。”边上千户笑着道。
  “没错,这就是请君入瓮呀,谁想这老小子还真自己钻进来了,哈哈哈!”众人听了顿时大笑。
  但也有人叹道:“话虽这么说,但只可惜庄中的那些好汉了……。”
  “不可惜!”董大山正色道:“求仁得仁,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何况如今庄中抵抗依旧,只要师懿德大军一败,活下来的就是有功之臣!”
  众人默默点头,如今在庄中抵抗的并不是宁波军队,而是这些日子跟随大军起义的地方义军,这一次虽说董大山不怎么上道,用这方式故意坑了这些人一把,可对于董大山来讲也是值得的。只要能让师懿德入套,别说这六千义军了,就算再加更多百姓他也会这么做。
  “传令!全军准备,炮轰桑家庄!”
  随着董大山的命令一下,早就悄悄埋伏在四周的宁波军队趁师懿德的注意力全集中的桑家庄的时候已做好了战斗部署,很快三路部队就从东、南、西三面堵住了师懿德的去路,同时架起大炮开始轰击清军。
  炮声一响,正在进攻桑家庄的清军根本就没任何防备,被打得晕头转向,而师懿德同样如此,当他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而且又被宁波部队包围在桑家庄的时候,师懿德顿时脸色大变。
  “什么?怎么会这样?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反贼?反贼不都在桑家庄么?这三面的反贼是哪里来的?”师懿德一把抓住面前的部下,神情狰狞地喝问道,可惜的是这个问题谁都无法回答,之前他们的注意力全部被桑家庄的义军给吸引住了,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此时,正在攻击的清军一时间根本就来不及进行调整,而师懿德的将令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传递到各部。再加上庄中殊死抵抗的义军听到炮声响起后顿时士气大振,居然一口气夺回了几处要地,追着刚才不断突进的清军杀去……。
  董大山不会给师懿德任何喘息时间,命令下达后全军就开始压上,先是一顿炮火把庄外的清军轰得晕头转向,随后由火枪队牢牢守住桑家庄东西两侧,其主力由南至西直插清军后队。
  一时间,清军被打得乱成一团,师懿德几次试图组织起队伍反击都告失败,此时此刻他才明白宁波部队的强大,更清楚当初施世骠为什么会饮恨宁波从而兵败身亡了。
  “集结!集结!”手中提着宝剑,师懿德在亲军的护卫下在军中厉声大呼,可在铺天盖地的火炮下他的部队哪里能集结得起来?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近万清军就被董大山的部队分割成几块,再加上庄中已开始反击的义军,师懿德是内忧外患,焦头烂额。
  “从这里冲出去!向西边冲!”师懿德好不容易聚起上千清军,这时候他也顾不上其他了,只想尽快逃出这里。他往战场上四处看了看,随后就把目标选在西边,因为西边的战斗最弱,而且往西跑也是最安全的。
  可谁想,刚冲了没多远,早就在西边严阵以待的火枪队就挡住了师懿德的去路,一阵排枪射击下,清军转眼就倒下数十人,清军的脚步顿时一滞。
  “冲过去!不要停!”师懿德大喊道,在他看来火枪威力虽大,可装弹麻烦,临阵最多也就几发而已,只要冲过去近战这火枪就没了用武之地。
  在师懿德的指挥下,逃命的清军顿时鼓起了勇气,朝着火枪队开始冲击,当第三阵枪响过后,师懿德加快了脚步,因为他清楚对方应该把子弹打完了。
  可谁想,刚刚跑出没几步,又是一阵枪响,低头猛跑的师懿德只觉得脑袋一震,顿时天悬地转,等反应过来时他已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而脑袋上戴着的帽盔早就不知道飞到了哪里去,就连头上的辨子了散了开来。
  “这……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一颗子弹打飞了的帽盔,差一点儿就要了师懿德的性命,而当他坐倒在地的时候,耳边依旧不断响起枪声,更令他胆战心惊。
  “三段击?这……这怎么可能?”师懿德脑海中瞬间闪过三段击的名词,作为武将他当然知道在明初时大将沐英平定云南就使用过这种火器战术,可是这战术之后就再也没什么人用过,就连大清的边军也未掌握。可是,他居然在苏松战场看见了宁波军队使用三段击战术,而且其应用如此熟练,心中顿时大恐。
  “回军!回军!”师懿德马上知道这硬冲是冲不过去的了,何况西边的宁波军队不仅有火枪队,还有严阵以待的陆军在,在接连不断的火枪射击下就算能够勉强冲到对方阵前也是无济于事。看到这情况,师懿德急急带部后撤,重新回到了起点。
  “众将士,要想活命的随我来!”南边是去不得的,清军后队已被宁波主力从南边打的节节败退,已有崩溃之兆,至于东边就算冲出去也没路可走,师懿德最后决定直接冲进桑家庄,打通北边的道路,只有这样才是唯一一条生路。
  这一战直打到傍晚才结束,一万清军在桑家庄伤亡高达四千多人,除了师懿德带着几百人拼死从桑家庄向北侥幸突围外,其余清军在无路可跑之下全部投降。而宁波军队伤亡二千余人,和战绩相比可算得上是大胜,只是在桑家庄的地方义军损伤惨重,六千义军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二千,而且其头领在此战中战死。
  董大山下令打扫战场,把剩余的二千义军编了宁波部队,考虑到他们的训练和战斗力,全部打散编入军中。至于俘虏的清军,除去重伤不治者外,其余人员全部向北押至长江登陆营地看管,同时对大军进行休整。
第134章
五万大军
  师懿德一口气跑出五十里地这才停下,搜拢兵马一点只剩217人,江南提督本部加徐州镇的近万兵马仅半天就灰飞烟灭,看着四周寥寥无几的二百多人,再看自己披头散发狼狈不堪的模样,师懿德顿时悲从中来……。
  提起手中的剑就要往脖子抹去,亏得身边亲兵手快,一把抢先将剑夺了过去。
  “军门!不可啊!”
  “葬师失地,一万大军在我手上丢的一干二净,老夫还有如何面目啊!把剑拿来!”
  “不可军门!”众人团团把师懿德围住苦苦相劝,同他一起逃出来的一员副将更是苦劝他胜败乃兵家常事,虽此战已败,可苏州、无锡等各城还在清廷手里,再加上苏州城的几千兵力,另外江北更有两镇的一万多兵力未损,何况苏松镇的主力也在向此赶回,这局势并没到最坏的地步,作为江南提督,师懿德依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被众人如此苦苦相劝,师懿德总算消了自杀的心,可对于如此惨败却也给了他极大打击,何况如今此地并不安全,必须尽快离开。稍作休整后,师懿德带着这二百多人急急往常州而去,二日后等直跑到常州城内,这才总算松了口气。
  桑家庄一战,苏松清军惨败,江南提督师懿德狼狈而逃,此战果仅几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江南。总督噶礼闻讯大恐,而在苏州的张伯行更是惊得面无人色。
  “钱总镇,师提督居然战败,这……这如何是好?”张伯行第一时间找到钱大昌,这时候钱大昌也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急的不行,桑家庄一战不仅丢掉了江南提督本部,更损失了他徐州镇三成部下,而如今在苏州的徐州镇兵力不过二千人,另外三千是江宁将军的八旗兵。虽说师懿德走之前把城防指挥权交给了钱大昌,可钱大昌真正能指挥得动的也就是自己手上这些士兵,至于八旗兵那边是万万不可能听他指挥的。
  “张大人别急,战报我也已接到,虽说师提督初战失利,可江苏我军主力依在,何况苏州城高墙厚,准备充足,宁波反贼就算侥幸小胜也绝不敢来攻苏州城,还请张大人尽管放心。”钱大昌安慰道,可心里却把张伯行骂的不行,要不是张伯行不断催促出兵,师懿德怎会遭受如此之败?可心里骂归骂,但表面是绝对不能显露出来的,张伯行是巡抚,更是文官,再加上他在康熙那边的面子大,万一这老头子不开心参自己一本就麻烦大了。
  “如此当真?”
  “当真,张大人放心吧,我军护住苏州绝无问题,至于那些反贼等苏松镇主力到达更不是问题。”为安抚张伯行,钱大昌只能如此回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