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7/656


第1305章
不能急
  迪化城。
  郭亲王再一次回到了迪化城,迪化一战,郭亲王和诚亲王的联军直接击溃了志大才疏的傅尔丹,如果不是傅尔丹跑的快,说不定现在他的人头已经挂在迪化城门上了。
  此战后,郭亲王部气势大增,战线直接向东推进了百里左右,亏得傅尔丹的副将等依托地形拼死抵抗,也许就一举击破对方,直接兵指兰州了。
  正当郭亲王和诚亲王准备趁热打铁,再来一场胜仗破敌,直接打到东边去的时候,清廷派出了锡保替换傅尔丹为大将军,同时还调了上万部队进行增援。
  相比傅尔丹,锡保打仗稳重许多,而且锡保这次过来是救火的,他根本就不奢望在这种情况下来个什么反败为胜。
  在锡保看来,迪化一败后,清廷已经暂时失去了主动权,整个部队士气低落,眼下最为重要的是稳住阵脚,扭转局面。
  所以锡保到达后就采取了守势,依托地形加固,如同一个乌龟一般直接把脑袋和四肢全部缩回了龟壳之中,任凭郭亲王等人百般挑衅都是不闻不顾。
  这种战法虽然无赖,可效果却是不错。几次攻击未果后,战局渐渐胶着起来,而随着战局的平稳,军中惶惶的情况也大为好转。何况锡保这人带兵很有一套,除派人押送傅尔丹返回清廷之外,锡保以大将军的身份向各部将承诺对于之前战败既往不咎,由此也安抚了军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锡保的防线也越发稳固,郭亲王和诚亲王见此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派部分部队进行进行战术性的骚扰和攻击,至于主力暂时撤回了迪化城。
  “可惜了,当初如果再加把劲的话,说不定现在我们都打到老四面前了。”郭亲王很是惋惜道,其实当初他根本就没想到傅尔丹这么不经打,毕竟傅尔丹曾今作为一等侍卫是康熙面前的红人,而且他这个人武艺不错,在满人中是出了名的,无论郭亲王还是诚亲王,他们在当阿哥的时候就知道。
  可谁能想到傅尔丹是这么一个银样蜡枪头?堂堂大将军居然如此冒进,难道他以为打仗靠的是个人武勇不成?郭亲王甚至觉得傅尔丹这家伙是不是三国演义看多了?
  正是因为傅尔丹败得太快,反而让郭亲王和诚亲王没有丝毫准备,而且还使得傅尔丹的清军没遭受到太大的损失,建制基本保持完好。这才会在丢失迪化后还有能力组织抵抗,苦苦支持到锡保到来。
  不得不说,这个结果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
  假如傅尔丹没有这么快败,那么郭亲王和诚亲王就有时间调整军队做出反应。
  而如果傅尔丹没有在战场上负伤失去指挥能力,那么他的副将和部将也不会接手指挥,从而组织起顽强的抵抗。
  所以说,这一仗成也是傅尔丹,败也是傅尔丹。
  “十哥,路要一步步走,饭也要一口口吃,能有现在的结果已经很是不错了,您总不能奢望人人都是傅尔丹吧?”诚亲王在一旁笑着打趣道,郭亲王一听同样也哈哈大笑起来,诚亲王说的没错,自己一仗捞了不少好处,总不能奢望雍正手下都是傅尔丹这种酒囊饭袋。
  “舅舅,对于如今局势您怎么看?”诚亲王安抚了一下郭亲王,随后转过头去对一旁的隆科多询问。
  隆科多自投靠郭亲王和诚亲王以来,两人虽然暂时没让隆科多直接领兵,但对他却是极为礼遇。尤其是诚亲王,平日里都喊隆科多为舅舅,并且在商议和讨论军务的时候从来不避让隆科多,同时还会征询他的意见。
  “那边倒是用对了人,锡保这人我知道,虽不是名将之才,却颇有能力,他现在采取的战术要换成我同样也会如此。眼下要向一举击破恐怕是难了,除非从东边另想办法。”
  “舅舅的意思是?”诚亲王眼中顿时一亮,若有所思地询问道。
  隆科多笑着对郭亲王道:“王爷,当年你我对敌,我全力攻击迪化的战事还记得否?”
  “如何不记得,当时我可是吃了大亏!如果不是这个亏,后来你那里有机会拿下迪化。”郭亲王一听这件事就有些恼怒,他在隆科多手下丢了一部精兵,也因为这些精兵的丢失导致他布置的迪化防务出现了漏洞,从而最终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主动撤离迪化。
  现在,隆科多又提起此事,郭亲王心里自然是很不舒服的。
  “十哥,舅舅的意思不是说迪化之战,而是说他当时的处境。”在一旁,诚亲王笑着插了一句。
  “处境?”郭亲王一愣,有些不明白诚亲王的意思,但隆科多却露出了极为佩服的表情。
  “王爷真是英明,一言道破!”隆科多点头说道:“其实当初我并不想直攻迪化,一来迪化坚城,直接攻击损失肯定不小。二来,迪化的守军都是精锐,就算不敌也能安然撤离,拿下迪化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反而留着迪化在王爷的手里更对局势有利。”
  隆科多这话让郭亲王听得半懂不懂,但是诚亲王却是听明白了,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
  隆科多继续说道:“我虽为大将军,统领兵马,可有些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攻击迪化非我本意,但奈何东边催的急,如我再不出战恐怕就要被东边猜忌怀疑了……。”
  “舅舅说的有理!”诚亲王当即就笑了起来:“看来破局还得在东边,等到哪时候就由不得锡保了,他的乌龟壳再硬,出了乌龟壳还有什么能耐?”
  “哈哈哈,王爷高见!”
  “哈哈哈!”
  一时间,诚亲王和隆科多同时大笑起来,而郭亲王在一旁却摸不着头脑。
  “等等,你们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郭亲王纳闷地问道。
  见他如此,诚亲王这才解释了起来,其实道理很简单,战争向来复杂,战场上很多时候并不为将领的意志而改变。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比如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又比如他们刚才讨论的隆科多对迪化的攻击。
  雍正这人性格有着缺陷,多疑而自大,既然当初他能逼着隆科多向郭亲王开战,那么现在在锡保稳住阵脚后,雍正哪里会甘心之前的失败?所以隆科多确定只要再等一等,等到雍正沉不住气,命令锡保由守转攻的时候,那么就是他们大破锡保的机会到来了。
第1306章
和谈
  雍正会这么做么?
  在隆科多和诚亲王看来雍正这么做的可能性极大,毕竟雍正对郭亲王、诚亲王和隆科多三人是恨之入骨,不消灭他们雍正是寝食难安。
  何况,在之前雍正就做过这样的事,所以无论怎么看雍正都会这么做。眼下,他们只需要耐心等待,给雍正这个机会,等到哪时候就是大破锡保的最好时机。
  可是无论是诚亲王还是隆科多他们根本就没想到仅仅不到一个月出现了谁都预料不到的情况,突然间雍正派人前来找郭亲王等人,而且这个人三人都很熟悉,居然是马齐。
  马齐可不是普通人,在康熙朝时就是老牌的上书房大臣,建兴皇帝和雍正在位都对马齐信任有加。虽然马齐在上书房很多时候只是排名第二,可要知道这个千年老二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如今马齐虽然是雍正的臣子,但他和郭亲王、诚亲王还有隆科多的关系不错,在康熙事情马齐就是支持八阿哥,也就是后来建兴的重臣,当年为了提议八阿哥为太子一事马齐还被康熙撤职,由此可见这些香火之情依在。
  再者,谁都知道马齐是一个对大明忠心不二的忠臣,同样也是一个老实人、实在人。雍正派马齐来迪化让他们大感意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马齐是使者的最好人选。
  虽然兄弟之间打得你死我活,可对马齐这样的人无论是郭亲王还是诚亲王都是礼遇有加,话说回来,无论大清内部打成如何,毕竟都是一家人,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马齐到后,以参见亲王的礼仪向郭亲王和诚亲王问安,随后直言说出了来意。当马齐的来意讲完后,郭亲王和诚亲王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马相,您说的当真?”郭亲王直接问道。
  “千真万确!”几年不见马齐比以前老了许多,他正色道:“如无此诚意,皇上也不会让我走这么一趟。两位王爷和皇上都是手足兄弟,尤其是诚亲王同皇上更是一母同胞。眼下大敌将至,我大清再也经受不起内乱了,奴才恳请两位王爷为我大清基业着想,同皇上联手御敌,以保我大清江山啊!”
  郭亲王有些发呆,他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下意识地向身边的诚亲王望去。
  诚亲王微微皱眉,似乎在想些什么。虽然都是兄弟,正如马齐所说,兄弟和兄弟之间也是有差别的,诚亲王和雍正是一母同胞,彼此之间更为了解,在他看来雍正这人怎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不符合雍正的性格啊!
  看了马齐一眼,诚亲王突然发现马齐眉目中带着挥之不去的愁容和黯然,心中顿时一动,开口询问:“马相,莫非朝中出了什么大事?”
  “这……。”马齐是老实人,虽然心中下意识地不想直言,可却又说不出糊弄对方的话来。
  迟疑了下,马齐叹了声点头道:“王爷猜的没错,朝中的确出了大事。”
  “哦,是何事?”诚亲王追问。
  “张衡臣去了……。”马齐神色带着悲哀说道。
  “张衡臣去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是病故还是……?”马齐此言出,在场三人皆惊。
  张廷玉可不是一般人,这位可是上书房首席大臣啊!虽然现在靠边站了,但他在朝中的地位依旧不同,而且张廷玉的能力极强,在场的人都很清楚,再加上一直没听说张廷玉有什么病,怎么会突然去了呢?
  事到如今,马齐也无法继续隐瞒,何况就算他不说事后凭着郭亲王和诚亲王等人的能力也能打听出来。再者,这件事也不是不能说的,张廷玉之死许多人都知道原因,马齐说了也没什么关系。
  马齐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当时张廷玉之死的前应后果,当然在关于雍正方面马齐用了春秋笔法,对于一些细节含糊其辞,这也是作为臣子对君王的一种掩饰把。
  可诚亲王和隆科多是什么人?这两人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其中的奥妙?就算是郭亲王爷在马齐的讲述中察觉到了当时的大部分真相。
  听完马齐的讲述,郭亲王和诚亲王,包括隆科多在内才真正明白为什么雍正会突然派马齐前来的原因了。
  张廷玉之死对于雍正的打击远比想象的大,而且张廷玉死后,雍正心中一直对他死前的那些话在心中反复回响,根本无法忘却。
  虽然当时雍正对张廷玉的大胆恨得不行,可张廷玉以死谏言,对他的冲击力是极大的。事后细想,张廷玉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清廷再这么内耗下去,等到大明打来的时候清廷根本就没有能力反抗,到时候面临的就是彻底覆灭。
  雍正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也是个明白人。想明白这些后,心中对张廷玉的愧疚和惋惜挥之不去,同时也真心开始考虑起张廷玉的建议。
  思索了好些日子,雍正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派人和这两位兄弟谈一谈,这样才会派出马齐为使者前来迪化。
  “老四好威风啊!”郭亲王脸色极为难看,说道:“他逼死了八哥,现在就连张衡臣都活活逼死,他这个皇帝真是威风到了极点!既然如此那还谈什么?难道打算等有机会再把我们逼死不成?”
  “十哥!”郭亲王话音刚落,诚亲王就开口喝断,同时给他使了个眼色。
  接着,诚亲王对马齐拱手道:“马相勿怪,我十哥这人性子直,说话经常得罪认人,还请马相海涵。”
  “不过马相,我十哥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我那四哥是什么性子的人我是最清楚不过了,如今他说的好,兄弟联手抛弃前嫌自然是好事,但是以后呢?万一将来我这四哥有了什么其他心思,难道我等要和张衡臣一般下场?”
  “马相,王爷说的没错,如处身置地您恐怕也有这个顾虑。秋后算账,这种事可不罕见,仅仅凭着轻飘飘一句话恐怕不行吧?”隆科多在一旁插口道。
  马齐默默无语,其他他也知道这趟差不容易,兄弟几个已经打成这样了,说如同手足就如同手足了?不是笑话么?何况天家无亲情,为了皇位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但不管如何,既然接了这个差,马齐还是必须要做好。当即取出一件东西来递上,说这是雍正给他们的承诺,只要他们答应联合,那么以前一切既往不咎,如有违背天地难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