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656

  可就算这样,当蒙古骑兵和明军同时打达的时候,怡亲王部还是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就连阵型都没来得及整完。
  但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无奈怡亲王只能命令部下交战,并且亲自抽出了马刀和一把从大明搞来的火铳,双腿一夹马腹,带着部下迎头就朝敌人方向冲去。
  怡亲王很清楚,这种情况下跑是绝对不能跑的,一旦跑了把自己的后背亮给敌人,己方这些还没来得及加速起来的士兵说不定就毫无还手之力的被对方一个个砍翻当场。
  精通兵事的怡亲王现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率领部下直接迎面冲过去,一来可以直接交战,二来利用冲锋和对方交错而行,等冲过对面的骑兵后,怡亲王再带着剩余的部下用最快速度脱离战场,而这时候到了另一头的敌方需要再掉转马头,然后重新提速,这样一来就能给怡亲王留出至少十几分钟的逃亡时间。
  怡亲王这么做的确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也救了他的命。
  当战马勉强开始渐渐提速后,还没到达冲锋的速度时,对面的敌人就迎了过来。
  首先,是明军骑兵的三眼火铳发射,一连串的枪声响起,怡亲王这边顿时倒下了不少人。亏得现在是黑夜,对方也仅仅只能依靠声音的来源和战斗本能进行发射,而且骑怡亲王部的反冲锋有早有晚,整个部队并没有完全整列完毕,这样一来反而导致怡亲王这边的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可就算这样,明军三眼火铳两支六发的射击也造成了不小伤亡,还有蒙古骑兵拿着弓箭拼命地向他们这边抛射,这些同样带来了极大麻烦。
  当两军正式交战时,怡亲王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从三眼火铳响起到两军直接撞到一起这其中仅仅只有数秒的时间,怡亲王的眼力不错,他趁着对面明军火铳发射的火光抬手就是一枪,枪响同时,只听得一声惨叫,看来是打中了。
  紧接着,怡亲王把火枪往腰间一塞,随后左手提着的马刀交由右手,整个身子直接伏在了马背上,雪亮的马刀刀刃向前,顺着坐下的马儿在交汇瞬间顺势一挥……。
  又是一声惨叫,这惨叫声就在耳边,同时一股腥臭而温热的液体扑面而来。
  怡亲王顾不得抹去脸上溅到的鲜血,手中的马刀灵活地一转,朝着下一个目标而去。
  而同时,在他身边的满清精锐也个个和怡亲王一样,口中呼喊着挥舞着马刀,但这些人中像怡亲王这样勇武和好运的人却不是太多,更多的人在砍倒敌人的同时也被敌人砍中,发出惨呼声跌落马下。
  骑兵的对攻是异常激烈的,生死就在一瞬之间,谁都无法保证对攻中能确保自己生存或者死亡。
  但相比已经逼到悬崖的怡亲王部,蒙古联军部却没有对方那样一往无前的勇猛,因为整个局势现在是蒙古人和明军占有,而且今天的偷袭如果能干掉怡亲王那是最好不过了,就算干不掉进一步减少他的军力,给怡亲王带来更多的损失也没问题。
  反正只要死死咬住他,怡亲王在草原是插翅难飞,这点是现在所有蒙古人的认可。
  所以当交战到一半的时候,遭受到不小损失的蒙古骑兵开始下意识地避让,同样也是因为联合作战的蒙古骑兵避让使得压力一下子全到了明军这边。
  “这些蒙古鞑子!王八蛋!”受了两处刀伤,依旧能战的明军骑兵团长见此破口大骂,两军交战勇者胜,现在蒙古人却做出了这样的举动,把压力全部丢到了明军这边。
  虽然明军骁勇,可明军独自对付已经疯狂了的怡亲王部实在是太过吃力。况且在团长看来,明军骑兵的性命可要比蒙古人和满人珍贵多了,这些好男儿白白损失在这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无奈,团长只能在这种情况下稍稍避让怡亲王部的锋芒,以避免自己损失过大。
  当两军全部交汇,骑兵冲锋的对抗回合结束后,两军所在的位置已经调换了,交战的中心点向四方望去到处都是一具具尸体和翻到的战马,还有受伤一时间未死的一些士兵在悲号呼救。
  “走!快走!”
  冲过去后,怡亲王终于腾出手来抹了把脸,回头朝着后方一看顿时心痛得差一点要吐血。
  仅仅一个冲锋交战,他的三千人的部队就剩了下不到一半,损失的一千多骑有的是被明军的三眼火铳打翻的,有的是直接交战中被砍倒的,还有极少部分是意外坠马的。
  可现在他已经来不及多想其他了,因为敌人已经开始减缓马速意图掉转马头了。这时候再不走更待何时?怡亲王用嘶哑的声音喊道,然后丝毫不减速反而快马加鞭,带着残部就冲草原深处飞奔。
第1297章
蒙古之战(完)
  砰的一声响,怡亲王回头一看,只见己方的一骑连人带马摔到了地上,那匹马口吐白沫显然已经不行了,而同时摔到在地的骑士也摔的不轻,一瘸一拐地好不容易从地上爬起。
  那骑士从地上起身,在其他人的帮助下上了另一匹战马,怡亲王并没说什么继续转回头去驱动着骑下的马儿奔跑。
  自前夜被偷袭,怡亲王被迫和明军、蒙古联军的骑兵正面交战后快速逃离,这两日他和他的残部一直都试图摆脱后面的追兵,可是却怎么都摆脱不了。
  非但如此,怡亲王的残部在这两日间依旧陆续遭受损失,现在跟随他身边的已经不到六百骑了。
  长时间和长途的奔逃,虽然怡亲王早就准备了一人双马,以保证马力的充沛。
  可一来因为临时作战导致的损失,怡亲王的残部逃出后原先准备的备马只带出了部分,大部都在突围时损失了。
  二来,相比怡亲王部,明军和蒙古联军那边都是一人二马甚至一人三马,完全能保持更加充沛的马力。
  此消彼长之下,怡亲王这边短时间还能支持得住,但时间长了马匹就受不住了。像刚才倒下的那战马已经不是第一匹了,现在部队中还能备用的战马寥寥无几,就连怡亲王骑下的坐骑也有些不行了。
  “王爷,再这么下去不是马累死就是人一起累死,绝对不能再跑了!”永谦满头是汗,亏得他骑术精湛也吃不消这样的逃亡强度。
  怡亲王哪里不知道永谦说的一点都没错,可问题在于如果不跑的话后面的追兵很快就会赶到。等到追兵一到,他们这些人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
  但事实又摆在眼前,看看身边这些狼狈不堪的残部,正如永谦说的那样再跑下去不是马累死就是人一起累死。
  想到这,怡亲王心口就像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一般,令他难受无比。
  “去那边歇息一下吧。”怡亲王眺望了下前方,现在他已经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身处蒙古草原何处了,除了依靠太阳和星星的位置辨别方向外,怡亲王和他的部署根本无法确定他们正确的位置。
  马鞭所指的方向是一里多外的一个土山包,这样的土山包在蒙古草原中并不罕见,可以说四处都有。
  为了进行观察和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怡亲王特意选择了这么一个地方作为暂时休息的场所,而且这个土山包面积不小,足够让他们这近六百骑临时驻扎。
  命令下达后,所有人憋着最后一口气赶到了那边,随后下马牵马上了这土山包。
  随后,许多疲惫不堪的士兵根本什么都不顾了,直接就在地上一躺,至于那些马匹也是汗流浃背,在一旁喘着粗气。
  “让大家再坚持坚持,给马饮水,吃点干粮补充气力,千万不要大意。”皱眉看了四周,如果是在之前怡亲王早就行军法了。要知道怡亲王一向治军严厉,眼中揉不进沙子。
  可是现在,他也是无奈,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奢望行军中的那些规矩执行了,就连怡亲王自己现在都是极为狼狈的样子,更何况普通士兵呢?
  帽子早就不知道跑丢到了哪里去了,脑后的金钱鼠尾也散了开来,同草原上的风沙纠结在一起乱糟糟的和团茅草一般戳在头上。至于身上的盔甲和袍服也已不成样子,受了轻伤的手臂仅仅简单进行了包扎,隐隐渗出丝丝血迹。
  这样的怡亲王是从来没有过的,而在他身边的永谦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个个看起来比难民还不如。
  “王爷,您也吃点东西吧。”永谦取出随时携带的干粮递过去,怡亲王道了声谢,拿起一块肉干吃了起来。
  这种肉干根本谈不上什么味道可言,仅仅只能说可以吃而已,而且肉干又老又硬,吃起来和啃树皮没什么区别,但怡亲王和其他人一样都努力地用呀用力撕咬着,然后再吞咽下去,至少进了肚子可以补充营养,让疲惫的自己不至于倒下
  至于饮水,现在更是宝贵,大部分饮水都给了马儿,这时候如果没有这些战马他们是逃不掉的,而人只能保证最为基础的水源了。
  “永谦……。”
  “王爷!”
  “你说,我们能回去么?”怡亲王吃了几口肉干再也吃不下去了,他手里握着一块肉干呆呆的坐着,片刻之后突然对身边的永谦问道。
  永谦顿时一愣,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怡亲王一直都是成竹在胸的样子,而且怡亲王决断坚毅,性格坚韧,是满人中的佼佼者。
  可是现在,怡亲王所表现出来的是永谦在他身上从来没有见过的迷茫、不安、忐忑和软弱。如果不是他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的话,甚至不敢相信这话居然是怡亲王问出来的。
  永谦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怡亲王笑了笑,突然间他之前的坚毅和决断又回到了这个身躯上,仿佛刚才问话的人不是他一般。
  “王爷!王爷!”就在这时候,一人急冲冲地跑了过来,惊慌地手指着南部:“不好了,追……追兵来了……!”
  “来的好快啊!”怡亲王下意识地说道,同时似乎又感觉到从所未有的轻松,一直逃亡的紧张和疲惫在一瞬间全部消失了。
  “快!快走!”永谦惊慌失措地跳起身,试图要去找他的马儿。
  “走?为什么要走?”在这时候,怡亲王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不仅拦住了永谦,反而问道:“现在走来不及了,就算能勉强再跑出去我们还能跑多远呢?太祖太宗的子孙就算要死也是要战死,而不是像一条丧家之犬一样在逃亡中活活累死。现在!所有人!听我将令!”
  怡亲王站直了身子,抽出刀坚定道:“大清的儿郎们!太祖太宗的子孙们!今天!就让天下看看我们的英武,这里,就是我们最后的战场!本王问你们,你们怕不怕死?”
  “不怕!不怕!”
  虽然疲惫,虽然已到了绝路,可在怡亲王的喊声中所有人都挺直了胸膛给出了令怡亲王满意的答案。
  “好!好!”
  怡亲王哈哈大笑起来:“不亏是我大清的勇士!诸位!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我们的脊梁骨!失去了纵横天下先祖的血性!今天就让敌人看看我们大清的勇气!让他们尝尝我们刀锋的锐利!”
  “王爷万岁!大清万岁!王爷万岁!大清万岁!”
  一声接着一声呼喊响起,此时此刻,怡亲王仿佛又回到了大清当年横扫蒙古的时候,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父皇康熙纵横驰骋的英姿。
  这一切,不就是自己少年时候的梦想么?而现在就是完成这个梦想的时刻了,哪怕这个梦是最后绚丽多姿却随时会破灭的肥皂泡,但至少能够在破灭之前闪耀出最后的光芒。
  当追击而来的明军和蒙古联军到达时,一直逃亡的怡亲王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这一次他不准备再跑了,他决意在此进行最后一战,用敌人的鲜血来维持作为大清皇族和满人的骄傲。
  仅仅半个时辰,这个小土山就被团团围住,之后陆续赶来的明军和蒙古联军越来越多。当彻底包围这,并确定怡亲王和其残部就在这小土山之上时,明军和蒙古联军这边都是大喜过望。
  之后,对方开始向怡亲王劝降,并且开出了只要怡亲王投降就保证他和残部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同时给予优厚款待的条件。
  可惜的是,这看似不错的条件却遭到了怡亲王的拒绝,怡亲王不经割掉了前来劝降使者的耳朵,把人赶了回去,并且严阵以待做好了一切准备。
  劝降失败后,蒙古联军的将领暴跳如雷,直接就对怡亲王发起了进攻。而明军这边的骑兵团长眺望着这不大的土山,神色有些复杂,似乎有些惋惜,同样也有些钦佩。
  战斗打响了,蒙古骑兵从四面八方朝着小土山冲锋,意图一举击垮怡亲王的残部,谁想到战斗开始后蒙古骑兵攻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一来由下往上攻,蒙古铁骑发挥不出骑兵的优势。
  二来,土山虽小,但在防御骑兵方面却有着地理优势,骑兵无法集中力量进攻,何况怡亲王残部都是百战的精锐,装备也比蒙古人好,士气更在怡亲王的鼓动下达到了顶点。
  其三,怡亲王残部还携带着部分火器,这些火器在防御中派上了不少用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