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656

  见着吴慎余略微惊讶的样子,嵇曾筠淡淡笑了笑,开口道:“志正兄为何如此表情?”
  “松友兄,原本我以为你……。”
  “怎么?以为我一口拒绝,然后再把你给赶出去不成?”嵇曾筠顿时笑了起来,随后他起身走了几步,摇头道:“当年我的确拒绝了朝廷的安排,主动归乡当了夫子,可如今黄淮之事并非我个人之事,这乃天下之事,更是关系道黄淮两岸百万百姓的大事。”
  嵇曾筠感慨道:“我嵇曾筠少年读书,寒窗数十载,一举中榜并非为名,而是为天下做事耳。之前的事就不提了,而今这天下大明朝廷干的着实不错,其他的不说仅仅江南一地更不是往日可比,我虽为夫子足不出户,但也略知一二,我等读书人不就是愿见这太平盛世么?”
  嵇曾筠的感慨不是没有道理的,江南一地利来富裕,在满清时期就是财赋的主要来源。
  从这点来看,似乎江南在满清时期很是重要,而事实也是如此,但真要以地方的百姓而言,江南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相比其他省份反而困难许多。
  之所以会造成这个原因道理也很简单,一来满清得了天下后必然要安抚地方,但天下各省真正有钱的并不多,尤其是西北、西南等地财政收入极少,如遇到天灾更是赤字。
  至于江南就不同了,利来江南就很富裕,农桑发达,是朝廷主要赋税来源之地。所以为了安抚人心,满清时期对于江南的赋税是极重的,江南赋税占了全国超过一半的比例,而收上来的钱除了满足满清自身的需求外,其余都贴补给了其他省份。
  除了这个原因外,当年南明时期江南对于满清的抵抗也是最为激烈,这让满清对江南时有防备,所以也特意加重了其赋税比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江南百姓日子并不好过,就连一些富商也时常被满清阶级敲诈勒索。
  当年袁奇和朱怡成之所以能在江南起义,这同样是一个原因。嵇曾筠自己就是江南人,对于江南的情况自然是了解的,而自大明复兴后,现在的江南日新月异,虽然每年上缴的赋税数额比之前还高,可这些赋税却并不建立在剥削百姓的基础上。
  除此之外,大明朝廷鼓励工商,大开商贸,让江南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省份同样也得到了不断发展,朝廷在江南的赋税压力更减轻了不少,如此朝廷对于江南的反馈也是不断上升。
  这些,嵇曾筠是深有体会的,他虽然心中对之前的满清还是有些感情,可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大明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远比之前要好许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不是满清能相比的,而且整个天下已有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这个盛世同所谓的康熙盛世相比更是远超甚多。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在乡间的嵇曾筠心态也渐渐有了改变,从一开始对大明的抵触变成了好奇甚至亲近,这些年来嵇曾筠除了教书育人外,也一直观察着大明的施政情况,最终也不得不承认大明的确比满清强得许多。
  这一次吴慎余前来拜访,在高兴之余嵇曾筠很快就猜到了对方的来意。
  黄河北岸的事就如嵇曾筠所言他已经知道了,这么大的事以大明现在的信息传播很快就传到了江南。对于具体情况虽然嵇曾筠不在现场,可通过只言片语却也能推断出一二。
  在嵇曾筠来看,简望川是一个合格的河道总督,只不过简望川的运气不好罢了,他的主动决堤虽然在政治上令他陷入被动,可在治河本身来看是没有过错的。
  可惜的是,出了这么一件事简望川去职是不可避免的,这让嵇曾筠心中不免有些叹息。
  在感叹简望川的遭遇同时,在家中的嵇曾筠也思考过如果换他去治理黄淮的话应该怎么做。为此嵇曾筠还找来不少关于黄淮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也想出了一套方案,只可惜这方案仅仅只不过自娱自乐罢了,他根本就没想到朝廷会找到他的头上。
  而现在吴慎余居然找来了,略一询问就搞明白了对方的确是为了黄淮一事来请自己入京,甚至就连大明天子朱怡成都要见一见他。
  对此嵇曾筠心中是骄傲和自豪的,作为读书人,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读书人,这一身能有几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而且嵇曾筠现在的心态和之前完全不同了,所以他才没有拒绝对方的请求,相反很是爽快地答应下来。
  “松友兄大才,其为民之心令我佩服之极,请松友兄受我一拜!”吴慎余有些动容地起身,朝着嵇曾筠就郑重其事行礼。
  不等吴慎余拜下去,嵇曾筠双手就拦住了,笑道:“不必如此,这只是尽绵薄之力罢了。”
  “松友兄……。”吴慎余感慨道:“松友兄一片赤子之心,小弟望尘莫及啊!”
  “呵呵,这话就不用说了,说吧,何时可以动身?”
  “朝廷那边催的急,如松友兄方便的话还请尽快北上。”
  嵇曾筠点点头,想了下道:“这样吧,给我几日时间,我把手上的事安置一下就随你一起入京。对了,璜儿正是进学的年龄,我想带他一起北上可否?”
  “这没问题,等到了京师我可推荐璜儿入学,或看朝廷安排到时候随你一起上任也行。”对于这点,吴慎余虽然官不大可出发前蒋瑾有所交代,只要嵇曾筠同意入京一些小事都可满足,所以吴慎余一口答应了下来。
  听到如此,嵇曾筠也放下心来,毕竟正如他说的那样嵇璜年龄还小,正是进学的最好时候,而且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对于他的希望极高,这一次去京师面圣恐怕就要让他去治河,接下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可能回苏州的,所以他必须要把儿子带在身边。
  既然这个问题解决了,嵇曾筠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他的那些学生可以交给其他人教着,至于家中收拾行李也用不了太多时间,再加上其他一些琐事,最多三日就能出行。
  定下日子后,嵇曾筠突然想到了什么,询问吴慎余道:“此次召我入京恐怕不是召我一个人吧?是否也召了陈仪?”
  听他这么说,吴慎余心中佩服之极,当即点头道:“的确如此,除松友兄外还召了陈仪北上,不过最终如何还得看圣意。”
  嵇曾筠笑了笑,他自然明白吴慎余说的所谓看圣意是什么意思,但他却心中丝毫不担心。虽然陈仪在治水方面也又独到之处,这点嵇曾筠虽然没见过他,却是有所耳闻,不过嵇曾筠对自己极有信心,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比陈仪差,再加上他曾今就在河南为官,对于黄淮比陈仪更为了解。
第1236章
第一站澳门
  费尔南多在去年末就已经卸任了澳门议长一职,移交了手中的权利。
  虽然有些遗憾,但这对费尔南多来讲并不算是坏事,毕竟澳门议长一职举足轻重,能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时间已很是罕见了。再继续做下去自然是可以的,可是长久把持着这个职务对于他的家族未来很不妥当。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实双方对于政治的看法大同小异,费尔南多是个聪明人,目前大明的军机大臣最多也就是做两任而已,何况小小的澳门呢?
  所以在前年的时候费尔南多就主动提出了去年卸任的要求,同时安排和接替者进行交接,并且以这种方式来向朱怡成表示忠心。
  而他这么做得到的回报也是极为丰厚的,不仅在澳门一地得了不错的名声,而且为了表彰他的举止,朱怡成在正式封爵的时候把他的爵位从子爵提升到了三等伯爵,从而成为了真正大明勋贵集团的一员。
  卸任后的费尔南多被澳门地方政府聘请为参议,此外他继续在大明朝廷中任职,而且挂了一个外交部侍郎的头衔。
  不过平日里,费尔南多大多时候依旧呆在澳门,京师那边一年也就去个几回,此外对于政治他也不是很有兴趣,反而在商业上更有些兴致。
  这一日,澳门来了几位客人,提前得到信息的费尔南多亲自就码头迎接,当领头的一人从船上下来时,费尔南多快步上前。
  “威廉,没想到这一次会派你过来。”费尔南多有些意外,并且亲切地向来人打着招呼。
  穿着一身大明高级官员红袍,却分明是一副西方人模样的人不正是威廉.亚当斯么?
  威廉.亚当斯现在同样是外交部的官员,不过相比在澳门的费尔南多,威廉.亚当斯的职务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他还在协理司继续任职,并且负责大明和海外诸国的商贸工作。
  从实权来讲,现在威廉.亚当斯可要比卸任后的费尔南多高多了,不过爵位却不如费尔南多,威廉.亚当斯目前只不过是个子爵罢了。但两人也算是老朋友了,而且作为大明归化的官员,两人在大明的关系不错,之前还有过多次合作。
  “阁下,有些日子没见了,今日一见风采依旧呀。”威廉.亚当斯笑着向费尔南多行礼道,两人的汉语现在非常流利,如果仅仅听声音的话根本就听不出是归化汉人的口音。
  在码头上,双方寒暄了几句,随后在费尔南多的安排下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至于威廉.亚当斯自然是登上费尔南多的马车,与他同行,关上车门,驾车者驱动马车,马蹄敲打在青石路面发出清脆的响声,朝着费尔南多为他们安排的酒店而去。
  “这一次去缅甸不知阁下是否做好了准备?”在马车上,威廉.亚当斯直截了当地问道。
  对方前来澳门为什么原因,费尔南多早就接到京师送来的信息,这一次威廉.亚当斯带队由京师南下,先到澳门停留,随后就将从澳门直接前往缅甸。
  由于高进在缅甸的进展不错,大明朝廷已经要正式册封高进为缅甸国王了,所以威廉.亚当斯一行人正是册封的使者,虽然威廉.亚当斯不是正使而是副使,可实际上在使团中威廉.亚当斯的权利甚至高过正使,因为他册封使者的身份仅仅只是一层,至于另一层是代表大明朝廷和外交部同在缅甸南部的各国交涉任务。
  为了保证这个任务的完成,朱怡成不仅派出威廉.亚当斯负责这事,并且统治在澳门的费尔南多要求进行协助,所以费尔南多在之前就知晓了此事,而且必要的时候会加入使团和威廉.亚当斯同行。
  “半个月前我已经接到了陛下的指令,使团在澳门会暂时休息几日,随后我会亲自跟随使团一起去缅甸。”费尔南多似乎早就知道威廉.亚当斯会这样询问,当即回答道。
  威廉.亚当斯并没说话,继续等待对方往下说。
  “根据这些天收集的信息,缅甸南部的情况比较复杂。”费尔南多坦率地说道,他虽然是大明的伯爵,可同样拥有葡萄牙的男爵爵位,再加上澳门是自治港口,又地处南方,消息自然要比京师那边更为通畅。所以在接到朱怡成的命令后,费尔南多就派人去了解了缅甸的情况,不过传来的消息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缅甸南部的情况比较复杂。
  “葡萄牙王国这边还好。”费尔南多轻声说道:“根据我的消息证明,葡萄牙在缅甸的代表是支持朝廷决意的,而且并不想介入高进部对于缅甸南部的军事行动中。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葡萄牙的特殊情况,毕竟葡萄牙王国在缅甸的力量不强,再加上如今和我们大明之间的外交弱势,他们才会做这样的选择。”
  虽然费尔南多是葡萄牙贵族,可从他的话语中却没有对葡萄牙的丝毫怜悯,反而提到葡萄牙和大明之间关系时显露出了作为大明勋贵阶级的自豪。其实这点不仅是费尔南多,就连威廉.亚当斯同样也是如此,何况西方人的思想中从来没有从一而终的想法,他们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并不强烈,摆在第一位的是自身和家族的利益。
  威廉.亚当斯点点头,对于葡萄牙王国的反应费尔南多说的和他了解的差不多,再说正如费尔南多提到的那样,葡萄牙王国在缅甸方面只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从这点来看他们作出这样的反应也是正常的。
  “目前最为强硬的是荷兰。”费尔南多继续说道:“荷兰王国在缅甸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而且他们在缅甸经营了数十年,在他们看来缅甸南部原本就是荷兰的势力,虽然朝廷曾今表态不会因为缅甸的政局变化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但是荷兰方面却不是这么想的,所以对于高进部南下保持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
  “呵呵,也许这其中还担心一旦缅甸真正改朝换代后,他们无法继续控制缅甸南部吧?”威廉.亚当斯有些冷笑道。
  “阁下说的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费尔南多点头道:“目前我大明已经控制住了南海,西方各国在南海的势力已很薄弱,尤其是吕宋、柔佛两地归于我大明后,原本在远东的政治格局已经大有改变。荷兰王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不同往日,缅甸算是他们仅有的几个重要殖民地所在,对于荷兰王国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1237章
对策
  威廉.亚当斯默默点头,作为外交部官员和负责海外商贸的主要官员,他当然清楚目前南海的局势。
  随着大明的崛起,西方各国在远东的势力不断削弱,从他们现在所在的澳门开始,原来澳门属于葡萄牙王国的地盘,但南海一战后葡萄牙王国就丢掉了澳门,澳门也因此成了自治性质的自由贸易港口城市。
  这还因为当初大明的实力不够强,朱怡成考虑到不能过多刺激到西方各国才采取的政策。
  而在之后,随着大明的不断强大,朱怡成也真正向整个世界展露出大明的力量。
  琉球暂且不说,朝鲜的吞并,吕宋的战争,还有柔佛的占领。这些都是大明在南海扩张的结果,就连现在缅甸同样也是如此,缅甸表面上是高进发动的战争,但在明眼人心中都明白所谓的缅甸王仅仅只是大明的一颗棋子罢了,要不然大明也不会正式册封缅甸,甚至为了高进统一缅甸再外交上和诸国交涉了。
  在远东,葡萄牙人虽然是第一个来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牙在远东的影响力已经很薄弱的。而荷兰、西班牙这两个老牌的海洋王国早就取代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地位,成为后来之秀。
  可惜的是,西班牙人因为在新大陆的作为惹怒了大明帝国,从而招来大明帝国的报复。吕宋一战使得西班牙人在远东的重要殖民地从此丢失,目前西班牙在远东的力量已经跌到了谷底,再也没有之前的辉煌。
  相比之下,荷兰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荷兰没有和大明直接发生过冲突,可大明在南海的扩张已经大大压缩了荷兰在远东的利益。尤其是大明之前和英国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导致荷兰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几方面的阻碍。
  虽然荷兰已经和大明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不代表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大明帝国的反感和不甘。就像是一个原本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一般,原来是班级里的娇子,可突然间班级里来一个比他更强力的学生,而且还拉拢了其他学生和他竞争,这样一来导致他在班级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其心中自然极度不满。
  “法兰西呢?法兰西是什么态度?”威廉.亚当斯思索了下开口问道。
  “路易十四陛下去世后,现在的法兰西已经不是当年的法兰西了。”费尔南多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的确当年的法兰西实在是太过强大的,压得整个欧洲都喘不过气来,作为曾今的欧洲人,葡萄牙的贵族一员,费尔南多对于法兰西的感情自然和大多数非法兰西人是一样的。
  “法兰西的态度很是暧昧,似乎有让荷兰人当出头鸟的打算,而且这些日子一直在暗中挑唆荷兰人,在我看来现在的法兰西已经学乖了,倒是有些英国人的样子。”
  说到这,费尔南多对着威廉.亚当斯笑了笑,作为曾今是英国人的威廉.亚当斯同时也笑了。英国人在欧洲的名声并不好,号称欧洲搅屎棍的英国人再欧洲的大陆正常就是这样,尤其是针对法兰西更是如此。
  先不说之前英国和法兰西因为领土原因进行的百年战争,就说之前刚刚落下帷幕没几年的欧洲大战,虽然追究起来是因为西班牙王位导致的战争,再加上路易十四的强硬让欧洲各国产生不满和畏惧,从而联合在一起反抗法兰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