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656

  蒋瑾不慌不忙道:“高进此次请求虽有些过,似有要挟朝廷的意思,其实臣倒觉得这是高进无奈之举。毕竟高进自入缅甸后,在缅甸勉强立足,靠着我大明才能有能力攻击缅甸。从这点来讲,高进在缅甸的军事行动只可能有一次,他必须要有完全包括灭掉缅甸,取而代之成为缅甸之主才行。一旦无法打垮和消灭缅甸力量,那么高进在缅甸的下场也只有彻底败亡一条路。”
  朱怡成微微点头,心中对蒋瑾的分析表示赞同。缅甸不是中原,高进虽有数十万人马,手下精兵强将也不少,可毕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中原战败,高进可以靠着自己汉人的身份和白莲教在民间的基础想办法卷土重来,可一旦在缅甸失败,那么高进就再无可能翻身了。
  从这点来说,高进对缅甸的战争只有胜不可败。必须一次性解决掉缅甸问题,不能留下任何手尾。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高进无法控制住缅甸全局的话,他依旧不可能真正成为缅甸之主。
  蒋瑾继续道:“高进的顾虑就在此处,一旦东吁王朝或者孟族势力南撤,再加上西方三国的支持,缅甸的仗就打成了烂仗。到时候高进非但拿不下缅甸,甚至会使缅甸发生不可知的变化。如臣是高进,同样会选择向朝廷求援,以确保战争顺利。”
  “那么你是支持高进的意见,让朕令三国势力撤出缅甸?”朱怡成问道。
  蒋瑾摇头道:“朝廷支持是一方面,可如何做又是一方面。刚才何大人和庄大人之言的确有理,高进那边不仅需敲打一二,同时朝廷也需在缅甸留下后手,所以臣以为朝廷可通知三国,令其不得支持东吁王朝或孟族势力,放任高进灭其王朝,在缅甸改朝换代。至于西方三国在缅甸的利益,自然保持不变,让高进继续接受三国在缅甸特权,至于将来嘛……。”
  说到这,蒋瑾停了下来不再说话,不过在场的人都明白他后面没说出口的内容是什么。
  朱怡成又一次大笑起来,不得不承认蒋瑾的确聪明,猜到了朱怡成的想法。当即,朱怡成决定这件事就按蒋瑾说的去办,朝廷各部一力配合,至于高进那边同样如此回复,并催促其尽快攻击缅甸,如高进再推三阻四,那么大明就断掉对高进的支援,令其自生自灭。
第1203章
悔意
  京师宋国公府。
  宋国公是廖焕之的封爵,也可以说是大明除去皇室外最高的封爵,当然赵之埰所谓的静江王和其他一些爵位虽然等级上尊贵,但实际上却远不如宋国公。
  何况,廖焕之不仅是宋国公,还封了太师一职。可以说廖焕之的人生已无遗憾就算他现在早就不在中枢,可还担任着朱怡成参赞私职,其朝野的影响力依旧不小。
  廖焕之是个聪明人,更是一个谨慎之人。当年在首席军机之位时,廖焕之就做事小心谨慎,从未逾越。如今退居二线,廖焕之更不会插手朝廷之事,平日里除了几位老友拜访或会接待外,其余打着各种旗号上门的一律回绝。
  至于宋国公的家人,廖焕之也是约束甚深,其世子仅有一个民爵,不在朝中为官。而其余子女都在老家并未在京师,同时廖焕之告诫子女不得经商,生怕因为自己的身份原因子女经商后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说,在老家的廖家人除了拥有三千亩廖焕之为他们置下的土地外,并无其他收入。不过这些土地也足够廖家传宗的了,况且廖焕之的宋国公爵位是能传给子孙的,只要廖家不做出损害大明朝廷和触及皇帝的事来,未来于国同休不会有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廖焕之的几个孙儿都在皇家学院读书,还是太子和几位皇子的同学。廖焕之深知自己几个儿子只是中人之资,没什么出息,让他们入官场为官反而会害了他们,倒不如好好培养孙辈,等几年后孙辈从皇家学院毕业,跟着太子和几位皇子慢慢成长,未来继承家业更来得妥当。
  “廖公!今日又来找你讨杯茶喝了。”
  这一日,蒋瑾来访。蒋瑾和其他人不同,先不说他现在首席军机的身份,仅凭着他和廖焕之多年的交情,廖焕之不见别人也就算了,蒋瑾是必须要见的。
  “你这大军机日理万机,居然跑我这来讨茶喝?恐怕不仅是喝茶这么简单吧?”让下人上了茶,等下人退去后廖焕之笑着打趣道。
  蒋瑾顿时也笑了,摇头道:“所谓看穿不说穿,廖公可是着相了。”
  “哈哈哈,这哪里是着相,如今我是无官一身轻,也不必去顾虑什么,你我多年老友,自然随意些好。”廖焕之退居二线后心情轻松了许多,这一年多来居然胖了不少,原来在军机处时廖焕之每日为了国事操劳,自然气色不会好。而现在去了官职,又没了心思,除了每月几次入宫见见朱怡成,给皇帝在政事上面参谋一二,廖焕之就再无他事。
  去了负担,生活又规律了起来,廖焕之的气色自然好了许多,眼下他略有些发胖的圆脸再加上微微凸起的肚子,还有在府中随意穿着的素色道袍,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一个安逸的员外呢。
  反而是蒋瑾,他现在就如同当年的廖焕之,虽然享受着地位和权利带来的快感,可同时也要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这样一来自然气色不如廖焕之了,不过对于蒋瑾而言,他却情愿如此,痛苦并且快乐着。
  “廖公气度依旧,小弟佩服不已。”蒋瑾笑着如此说道,顺势捧了捧廖焕之。
  廖焕之淡淡一笑,倒也没把这话放在心里。毕竟他是做过首席军机的人,眼下又是尊贵无比的宋国公和太师,哪里会被轻描淡写的吹捧迷惑?
  “今日跑来找我,是否有什么事?”作为蒋瑾的老朋友,廖焕之自然是知道自己这个老朋友的性子的。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蒋瑾就是如此。况且廖焕之退出军机后就把手中以往跟随自己的官员转交给了蒋瑾,用这方式支持和表明态度,假如不是什么重要事的话,蒋瑾绝对不会突然来见自己。
  “什么都不瞒不过廖公啊!”蒋瑾叹了声点了点头,当即就把缅甸的事和廖焕之说了说,廖焕之坐在那边静静听着,蒋瑾述说时他并未有打断他的话,直到蒋瑾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全部说完,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此事既然皇爷有了决断,那就依着皇爷的意思就办就是了,怎么?难道是同西方三国交涉中出了什么麻烦不成?”
  “这倒不是,交涉自然由外交部出面,而且西方三国中除法兰西外,其余两国在京师都有公使,正常交涉并无问题。再者,就算是法兰西,我大明又并非要求他们退出缅甸,仅仅只是要求他们不得插手缅甸的改朝换代,对于三国在缅甸利益大明也没做其他限制,从这点来看三国不会有什么问题。”蒋瑾解释道。
  廖焕之点点头,疑惑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你还有什么不解的?”
  蒋瑾迟疑了下,这才有些吃不准地说:“廖公,小弟觉得此事在御前似乎有些办的不妥,大意之下说错了话,小弟是担心皇爷那边……。”
  蒋瑾这么说,廖焕之算是明白了他的想法,当即叹了一声道:“这件事你的确做的有些不妥,身为臣子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庄岩和何显祖这两人也是聪明之人,尤其是后者当年在清廷可是如鱼得水,投了我大明后,何显祖以一介降官的身份居然做到了入军机,难道会是庸人?”
  蒋瑾神色羞愧,有些后悔道:“廖公说的是,这事我也是后来才想明白的。只是当时心中没顾虑到这些,而现在回想起来后悔莫及。”
  廖焕之心里摇了摇头,蒋瑾这人能力没有问题,在朝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而且人也极是聪明,可惜就是一个毛病,那就是过于热衷于权利,再加上他的性格中稍差沉稳。
  中国几千年来什么人都缺,偏偏就不缺聪明人。蒋瑾缺少的就是大智若愚,过于摆弄聪明可不是件好事,杨修就是一个例子。
  缅甸之事,按照蒋瑾的讲述,原本朱怡成心里就有了盘算,可偏偏蒋瑾头脑发热直接把朱怡成所想的先说了出去,这不是让皇帝心中尴尬么?
  不过还好,蒋瑾事后算是悟明白了,所以才会跑来找自己,这么做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第1204章
羡慕
  回过神来的蒋瑾吓出了一身冷汗,在皇帝面前卖弄小聪明可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何况这个皇帝还是朱怡成。
  当年蒋瑾为了入军机绞尽脑汁,可偏偏朱怡成就不让他进军机处,直接把他生生按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近十年。直到后来,因为蒋瑾自己想通了,放弃了联合朝中力量为自己造势,转而脚踏实地做起了实事,朱怡成这才给了他一个承诺。
  作为开国的皇帝,大明虽然继承前明,朱怡成作为毅宗子孙的身份也是毫无问题的,可毕竟现在的大明是朱怡成一手创建的,这种皇帝可不是一般的皇帝,除了牢牢掌握皇权外,朱怡成更是能一言决之的帝王。
  蒋瑾知道自己飘了,自从次席转为首席后,蒋瑾的心态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也是他忘记了之前的教训,大意之下做出这种事的原因。
  不过还好,蒋瑾终究醒悟过来,这才来找廖焕之,希望能够通过廖焕之缓和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以避免皇帝因为这件事而心里对他不满。
  “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不过能悟倒还不算太笨。”如果说这世界上能有谁对着蒋瑾说这番话的,也只有廖焕之一个人了。
  廖焕之点了他一句,随后又道:“此事你也不必太多虑,皇爷的气量不是你等能够想象的,况且你现在是首席军机,又是勋贵,必要的面子还是会有的。这事以后也休再提起,就当是没发生过吧,不过再碰上这种事,圣前回话还需多想想。”
  蒋瑾点点头,廖焕之说的他都明白,也知道廖焕之所说的是正理,可他依旧心中有些忐忑。
  不过,廖焕之既然如此说了,那也代表廖焕之也不会因为这事特意去和皇帝提,或许真如廖焕之所言,这事这样过去也算是个办法。
  想到这,蒋瑾不由得有些感慨。当年他一直觉得廖焕之在首席军机位置上做的有些窝囊,要知道廖焕之可是从龙旧臣,在起兵初期就跟着朱怡成了,何况廖焕之下朝中影响力极大,大明科举初开就是廖焕之一手操办的,满朝之中廖焕之的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学生比比皆是。
  这样一个首席军机大臣,却在任期中并没体现出强势,反而显得有些中庸。这点,蒋瑾当初心里有些埋怨的,甚至觉得自己最早没入军机就是因为廖焕之没在皇帝勉强力推自己,从而失去了这么好的机会。
  而现在回头想想,蒋瑾有些醒悟了。廖焕之哪里是中庸啊,分明就是老狐狸一个,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朱怡成,也知道自己在朱怡成心目中的地位。连届首席军机下来,廖焕之主政时期不仅把军机处打理的井井有条,同时协助朱怡成沟通朝内外,做好了一个极优秀的辅助和助手的工作。
  正是因为如此,廖焕之退居二线后,朱怡成不仅给了他宋国公的高爵,还封了他为太师,其荣耀于一身,直到现在廖焕之从名义上来讲依旧是皇帝的私人顾问。
  普通人,仅仅靠着从龙早些能做到这一步么?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偏偏廖焕之就做到了。
  之前蒋瑾没察觉到这些,而现在他已经彻底明白过来了,不由得为自己这位老友而感到无比佩服。
  蒋瑾在宋国公府并没有停留太久,虽然他们说完话后已经临近傍晚了,按理说是应该留饭的。
  不过廖焕之没有开口,蒋瑾也很知趣,谈完后就起身告辞。等廖焕之亲自送了蒋瑾出了大门,望着蒋瑾上了马车,廖焕之转身回走,同时心里长叹了一声。
  蒋瑾过于自负了,而且他的性格缺陷虽然比之前好了许多,可依旧难免有所疏忽,这是他的弱点,也是廖焕之所担心的。
  此时此刻,廖焕之有些担忧,虽然现在的蒋瑾有些醒悟,也明白自己那些可以做那些不能为,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谁能保证蒋瑾以后会不会再弄这么一出?
  蒋瑾现在是首席军机大臣,如果不出意外他在这个职位上还得干上好些年,时间长了,蒋瑾会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痛?
  这些,都是廖焕之心中顾虑的,当年他把跟随自己的大部分官员关系转交给蒋瑾,一是为了朋友之谊,二来也是希望蒋瑾能够继承自己的政治遗产,从而用另一种方式将来给廖家回报。
  可是现在,廖焕之有些担心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了。尤其是当他想到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案就感到一阵心惊肉跳,要知道胡惟庸案最终牵涉到的是李善长,而他廖焕之就是如今大明的李善长,至于蒋瑾,千万千万不要走胡惟庸的老路。
  摇了摇头,把这个可怕的念头强行从脑袋中抛出去,廖焕之回到花厅坐下,他深深皱起了眉头,思索着未来自己的处身之道。
  虽然他知道朱怡成不是朱元璋,大杀功臣的事恐怕不会有,可是历来皇家无情,有些事不仅仅靠着猜测就能放心的。
  想到这,廖焕之倒有些羡慕其他几位一起退下的军机大臣了。其中最早离开军机处的邬思道就不用说了,这位可以说是真正的闲云野鹤,根本志就不在朝中,如果不是朱怡成强行挽留,并用其管理皇家学院的话,恐怕邬思道早就离开京师回老家逍遥去了。
  至于王东,眼下虽然不在军机处,却在新明。天高皇帝远,作为新明总督的王东以后不可能再入中枢,但他却能主政一方。
  董大山,作为陆军统帅离开中枢后回去带兵,眼下负责辽东战事,也是不错的出路。
  就连军机处内排名最后的王樊也比廖焕之活的简单,因为王樊的强烈要求,在退出军机后也不愿意担任任何朝廷其他官职,而是希望回宁波老家。朱怡成考虑再三,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王樊现在虽不在朝中任职,却是皇家商行的大掌柜,替大明皇家负责商业事务,这对于原本就是皇帝家奴的王樊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了。
第1205章
上海分行
  在廖焕之为王樊而感到羡慕的时候,远在上海,黄埔江畔的一幢很高的建筑,这里就是大明皇家银行上海分行的所在。
  说起大明皇家银行,这是由大明皇家商行建立的一家银行,也是大明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
  在大明,钱庄、票庄这些早就有之,可相比之下它们虽然有一定的银行职能,却和真正的银行还有极大的差距。
  朱怡成在宁波时期就开始着手建立皇家银行,到了南京后大明皇家银行正式成立。这家银行不仅承接吸储、放贷的业务,还负责大明货币发行和经济控制,可以说大明皇家银行是大明的中央银行也不为过。
  这些年来,随着大明的发展,银行这个新兴行业也逐渐被许多人所知,再加上东西方的交流甚深,西方国家的银行也开始在大明展开了部分业务。因为这些影响,传统的钱庄、票庄也陆续走上了向银行改变的道路,仅仅四五年的时间,大明新注册或由传统钱庄、票庄改制的银行就冒出了不少,这些银行都由户部进行审核,后来后部分离出商部,银行成立审核就更严格了,可就算这样,仅仅在上海一地就拥有十七家银行,当然这些银行中规模最大资金最雄厚的是大明皇家银行。
  大明皇家银行的总部原本在南京,后来因为还都的原因由南京转至京师。可就算这样,由于南方的繁华,南京分行依旧是能够和京师总行相抗衡的存在,而当上海分行成立后,因为上海的特殊原因,上海分行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就成为和京师总行、南京分行一同并列的三巨头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