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656

第1195章
缅甸
  换句话来说,大明其实并不需要一个统一的蒙古,对大明来讲分散的蒙古更符合大明的利益。至于那些蒙古人,虽然和俄罗斯人一样贪婪残暴,同时在他们心里也没有丝毫道德可言。
  从这点来讲,倒是也后世所谓的“狼性”有些类似,为了达到目的,又或者为了利益,所谓的道德根本就没丝毫约束,哪怕是在父子妻儿之间也能眼睛不眨地下手。
  对于这种人,简单的“教化”是无济于事的,这点朱怡成心里很是清楚。所以他在蒙古的方针就是利用大明的强大先压制住蒙古各部,随后再利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来拉拢和分化对方。
  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等到时机成熟,那么大明就能彻底展露爪牙,随后顺理成章地一口吞并整个蒙古。
  科尔沁部的反应倒是朱怡成之前没有想到的,不过现在的事情变化反而给了大明新的机会。眼下朱怡成考虑的是科尔沁部或许会和辽东的怡亲王合流,虽说因为漠北蒙古的原因,科尔沁部得罪了怡亲王,可毕竟科尔沁部和满清的关系不简单,再加上现在的局势变化,谁都无法确保两部是否会因为各自原因进行合流。
  对于这个情况,朱怡成已让相关部门把消息送至了在辽东的董大山,让其防备两部合流,以避免影响到辽东战略部署。同时朝廷还在密切关注鄂尔泰对科尔沁部的反应,更希望鄂尔泰和科尔沁部能够先一步打起来,这样的话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除去蒙古和辽东,还有西北。
  西北现在是清廷的所在,但是朱怡成却没马上针对西北的计划,或者说短时间内不考虑西北问题。
  大明眼下对于西北的策略是封锁和监视,以这种方式压迫西北的清廷继续向西发展。
  在朱怡成看来,西北的清廷并不为患,留着清廷在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西北,或者说之前的西域,这在汉朝时就是中原的势力范围之一,在唐朝时中原实力甚至深入到了中亚地区,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安史之乱的原因导致唐朝开始衰败,恐怕西域这些地方早就和中原一体了。
  拿下西北,或者说拿下整个西域,这是大明未来的计划,也是朱怡成必须要完成扩张的关键。朱怡成绝对不允许西北独立于中原王朝之外,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要把大明的势力直接深入到中亚,从而超越汉唐时期的范围。
  但现在不是对西北下手的最好时机,先不说蒙古和辽东问题还没彻底解决,仅仅西北的民族和势力复杂化就不是好处置的。一旦大明过早地介入西北,很有可能因为西北的特殊情况导致大明的军力、财力耗费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而无法在短时期内获得利益。
  所以朱怡成认为留着清廷,逼迫清廷先行经营西北更好些。在失去了中原后,清廷现在唯一能够扩张或者说唯一可以借地立足的也就是西北了。之前建兴皇帝派人攻击西域各国也是打着这个算盘,用西北来填补清廷的需求,从而继续延续清廷的存在。
  而现在,建兴皇帝死活不知,作为摄政王的雍亲王在西北的策略和建兴皇帝基本一致,再加上清廷内部的斗争,双方在西北扩张的同时还进行了战争,而战争的延续和扩展也影响到了西北各小国或者民族,使得西北失去了原本的稳定。
  这对大明来说不算什么坏事,朱怡成很希望西北乱起来,无论将来胜出者是谁,大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再行介入,从而利用大义和其他手段稳定西北。
  当然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对于这点,朱怡成早就有所考虑,何况他现在还年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在皇帝的宝座上足能坐上数十年,从而有条不紊地处置西北。
  想到西北,朱怡成突然间又想起了一个人,这人正是当年朱怡成的老朋友,袁奇的结义兄弟,在义军中曾今赫赫有名的高进。
  自大明在云贵展开战略后,高进的处境就变的极不乐观,朱怡成曾今试探地招揽过高进,只要高进能够投靠大明,以他的身份和能力一个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可惜的是,高进拒绝了朱怡成的招揽,非但如此高进之后还接受了王致清的白莲一脉,成了白莲教的首领。
  自此,朱怡成就再也没招揽高进的想法了,要知道白莲教可是造反的老祖宗,自晚唐和宋朝时期就和中央政府作对,前明时期白莲教更是遭受朝廷禁止,他们的教义和活动是每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不允许的,朱怡成为了大明的未来,同样对白莲教保持强烈打击的态度。
  可就算这样,朱怡成考虑到其他问题并没有直接消灭高进的想法。打垮高进的军队,甚至灭掉高进其实对大明来说不是很难,可消灭高进部先不说大明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同样在灭掉高进部后也不等于彻底消灭了白莲教,反而会引起白莲教由明转暗,从而在大明内部暗搓搓地搞事。
  此外,高进在义军中的声望颇高,再加上他对袁奇忠心不二,其人品和德行受到不少人赞誉。直接对高进部出手,对于朱怡成来说不是一件合适的买卖,最终在进行私下谈判后,朱怡成决定放高进一条生路,让其南下,把所有白莲教教众带走,从而离开中原。
  就这样,在进攻云南的战争开始后不久,高进部就向南进军,直接由云南进入了缅甸。
  而现在,高进部已再缅甸北部站稳了脚跟,根据通事处之前的情报显示,高进部已经有向缅甸南部进军的打算,相比高进的军事实力,缅甸的军队根本不值得一提。
  不过相比中原,缅甸作战因为地形和气候原因很是麻烦,这也是高进部进入缅甸后一直留在缅甸北方没有深入的主要原因。而现在,高进部决定南下,看来他是做好准备了。
第1196章
对抗还是合作
  高进一副短打,袖子只有半截,大半个臂膀赤裸在外面,原本就不白地脸庞现在更黑了几分,束着的长发用一块布包着,正挥汗如雨地砍着木柴,看上去除了个子高些外,就和缅甸的土人没太多区别。
  把斧子举到头顶,再顺势向下,竖起的一个木桩直接就被高进劈成了两片。随后高进再把这两片砍成四片,弯腰捡起放到一旁。
  抹了一把汗水,看着堆在一旁的木柴,高进满意地点了点头,放下斧子转身朝着不远处的竹楼走去。
  这个竹楼就是高进的“府邸”,在缅甸这种地方,空气潮湿,天气炎热,普通的建筑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所以这种竹楼是最适合居住的。
  虽然高进是首领,更是白莲教的教主,可进入缅甸后,他并没有和普通上位者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亲力亲为,不仅自己建了竹楼,就连日常的一些事也是他自己来做。
  “王爷,喝碗茶解解暑。”亲卫见高进砍完柴,端着早就准备好的茶碗给他倒了杯茶,茶水是凉的,煮茶的时候不仅有茶叶,还加了当地的一些药草,用来消暑是最为合适不过。
  接过茶碗喝了一口,高进舒坦地吐出一口气,同时道了声谢。
  亲卫跟着高进好些年了,自然知道高进的为人和习惯,憨笑了声说道:“张相爷他们等会就来了,王爷您是否要更衣?”
  “不用了,又不是什么外人,给我端盆水来擦洗一下就行。”高进随意地说道,亲卫连忙去端了盆水过来,帮着高进擦洗了一下,去了汗水高进身上舒服多了,随后就上了竹楼。
  “夫君。”
  听到脚步声,正在带着孩子的王铃儿、王婉儿抬头见高进上来,连忙笑着说道,同时要起身迎接。
  “不用起来了,你们都又有了身孕,这身子重不方便。”高进摆摆手说道,走近后见自己的孩儿正笑呵呵地仰头看着自己,心里高兴的高进伸手抱起孩子逗弄着,引来孩子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过了片刻,他把孩子放下,继续让姐妹两看着,随后道:“张淼和林娘子等会过来,我先去大屋。”
  “夫君,是商议南下的事吧?”王婉儿问道。
  高进点点头:“在这一年多了,兄弟们也陆续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我们也不能总呆在这里,南下是必须的。”
  “夫君,能跟着你一起南下么?”王玲儿期盼地问道。
  高进摇头道:“之前不是说了么,你们身子不便,还带着孩子,暂且先留在这里。再说虽然兄弟们对这里的气候有些适应,可缅甸这地方不比中原,森林茂密,还有瘴气,等大军彻底拿下整个缅甸后,我再派人来接你们。”
  王玲儿有些失望,王婉儿同样如此。作为高进的妻子,她们非常希望能够陪伴在高进身边,不过高进说的也没错,她们现在都有了身子,不适合随大军行动,何况缅甸这个地方气候也不适合孕妇休养,留在此地等待结果更为合适。
  安慰了两人几句,高进去了边上的大屋。说是大屋其实就是竹楼隔出来的一处比较大的房间,这间房间作为高进平日接见部下和书房所用,同时也是他用来谋划的场所。
  大屋内,竹制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地图,地图虽然简陋却勾画出了整个缅甸的形状,还有缅甸由北至南的一些要道的位置。
  为了这副地图,高进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折损了十多个斥候,这些斥候中不少人倒不是因为缅甸方面的袭击而亡,而是因为缅甸的地形、气候和充满凶险的森林丢了性命的。
  缅甸这个地方虽然不大,可也不小。更重要的是缅甸的独特环境导致在缅甸很难展开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在中北部地区,到处都是森林,森林内无论是瘴气还是危险的动植物,一不小心就能要人性命。
  高进从云南进入缅甸,说是缅甸北方也不准确,准确的说应该在缅甸的东北边,按照缅甸的地形,最合适进军的路线并非直接南下,也不是向西进军,因为这两条路根本避免不了野人山。
  缅甸的野人山之所以称之为野人山,那是因为连绵不断的原始森林再加上当地少部分土族居住的区域,外来人极难在这种地方生存。
  后世二战的时候,中国远征军败退缅甸,就是走野人山撤回国内,这条撤退的道理可以说是尸骨累累,数十万大军最终撤回来的只有少部分,甚至连指挥官也差一点死在野人山,从这点足可以看出这条路的艰难。
  高进曾今试探过野人山,可当听了从山中逃回来的斥候描述后,高进就否决了这条前进之路。所以思来想去,高进最终选择先北进,然后由北绕开野人山,直接攻占伊洛瓦底江的上游,随后延伊洛瓦底江而下,直取缅甸中南部,然后以优势兵力一举拿下首都阿瓦,从而决定缅甸的命运。
  从战术来看这条路线是最为合适的,虽然需要绕道,可远比行野人山安全的多。再加上伊洛瓦底江是贯穿缅甸南北的第一大江,缅甸的精华就在江的两边,无论是都城还是大城,都在高进的行军路线上,直接打过去凭借高进手下的军队实力,缅甸方面根本无法抵挡。
  但问题在于,打缅甸国很简单,高进有信心一战而定乾坤。可是缅甸这个国家除了东吁王朝外,还有着其他的外来势力。
  最早,葡萄牙侵入缅甸,最后被东吁王朝驱逐。数十年前,荷兰和英国陆续进入缅甸,随后法兰西也插足缅甸,分别在缅甸南部建立的殖民地公司,以垄断贸易。
  高进要获得缅甸的控制,东吁王朝不算什么强大的对手,做了一年多准备的高进有极大信心直接拿下缅甸,灭掉东吁王朝。可是面对英国、荷兰、法兰西这三个西方国家在缅甸的存在,高进一时间还没想到如何解决,究竟是依靠实力直接驱赶对方,还是和对方谈判交换利益更妥当些?
  所以今天张淼和林娘子过来,一方面是商谈出兵的细节,另一方面也是商议对西方各国的态度,这是一件大事,代表着高进政权未来在缅甸的统治基础,高进丝毫马虎不得。
第1197章
棋子
  “王爷!”
  正当高进心中考虑着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接着就是一阵上楼的脚步声,转眼间张淼和林娘子一起到了。
  “都是自己兄弟,何况眼下我们客居缅甸,不必如此称呼。”见他们到了,高进起身招呼着他们,拿起一旁的茶壶给早就准备好的两个竹杯里倒了茶水。
  “王爷,礼不可废。”张淼谢过后正色说道,高进笑笑也不多说什么,示意他们坐下。
  待两人入座后,高进径直问道:“下面的兄弟们准备的如何了?”
  “回王爷,依您的命令,先行的三千兄弟已拿下了缅甸人的五个寨子,为大军后续出发做好了准备,只要王爷您一声令下,就可正式进军。”
  高进点点头,这个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路线也是高进选择的。至于那五个寨子是正式进攻缅甸的前哨,为高进的部队由东北向西北然后转延伊洛瓦底江一线做好准备。
  其实高进部进入缅甸后就和缅甸人打过几仗,不过面对强大的高进部,无论是军力或者装备远远不如的缅甸人哪里是高进的对手?几仗下来,高进部扫平了附近数百多里地的缅甸部落,生生从缅甸人手里夺得了现在的地盘。
  不过,由于高进部夺了地盘后并没有继续进军,甚至就这么安定下来了。这让缅甸人似乎以为高进部仅仅只是想在此落脚而已。再加上高进部现在所在的位置和如今信息传递的缓慢,缅甸东吁王朝的统治者,缅甸国王达宁格内包括他们的臣子都未注意到高进存在的危险性。
  何况高进进入缅甸后也未大张旗鼓,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缅甸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各民族之间交往并不密切,这也是东吁王朝不清楚早在一年前就有这么一头猛虎悄悄趴在了自己身边,半眯着眼已经盯上了整个缅甸。
  “缅甸人的反应如何?还有粮草和物资呢?”高进对林娘子问。
  林娘子虽然是女人,可她却是白莲教的元老,在教中的地位和张淼相等。而且在高进接过白莲教之后,林娘子更得到了重用,虽然限于性别关系林娘子不适合直接上阵厮杀,可鉴于她之前的工作,做些情报工作和负责后勤却是一把好手。
  林娘子笑着说道:“王爷放心,如今缅甸人正在焦头烂额呢,南边的孟族又在闹事了,而且闹的不小。国王达宁格内哪里顾得上我们?何况这一年来我们在缅甸东北休养生息,恐怕大部分缅甸人以为王爷只是中原兵败后在此暂歇吧。”
  林娘子说到这,高进顿时大笑起来,就连张淼也露出了笑容。林娘子说的倒也没错,恐怕在缅甸人的眼里,如今的高进部就和当年退入缅甸的永历差不多,甚至连永历都不如。
  毕竟高进不是皇帝,而他的所为王爷头衔也有些不名正言顺,再加上高进是在争夺中原失败后退入缅甸,缅甸人如此想也是正常的。
  不过缅甸人并不知道高进的进入缅甸和当年永历皇帝退入缅甸完全是两回事,永历皇帝是在清军的进攻下损兵折将,眼看着云南被攻下站不住脚这才带着残余部队的文武百官狼狈逃进缅甸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