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656


第1175章
武毅
  陈五显分明就是油尽灯枯的模样,朱怡成知道他病的重,却不知道他病的居然如此之重。
  躺在床的陈五显显然已经陷入了昏迷,正如陈林龙说的那样,他恐怕也就是这两日了。
  “朕派来的太医呢?”朱怡成回身问道。
  “圣上,小臣在此。”一个太医从后面上前,施礼道。
  “陈卿究竟是何病?为何短短几日就病的如此之重?”
  “回圣上,陈爵爷是寒症不解导致的风邪入体,能从关外回到京师已不容易了。小臣用了药石、金针等,也只能缓和一二,要说治愈,小臣实在是无能为力……。”太医惶恐回道。
  朱怡成心中不由得叹息了一声,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答应陈五显去辽东,如果他一直留在京师话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虽说陈五显不是朱怡成在宁波起家的班底,但陈五显却是当年推翻满清的义军功臣。
  陈五显的军事能力不算强,可他做事认真,从不计较得失,对于大明和自己是忠心耿耿。
  当年的福建案,陈五显不怕得罪同乡,持正而为,这才使得吏治一清。而之后,朝廷封爵,陈五显并没有受封公爵,如果是旁人的话恐怕早就心中不满了,但陈五显却坦然受之,同时没说半句牢骚话。
  大明还都后,朱怡成重建京营,陈五显作为京营提督战战业业,之后去了辽东后为辽东战事前后奔走,把整个后勤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
  陈五显不算是什么名将能臣,但他却是一个肯干事,而且愿意干实事的臣子。
  这样的臣子,平日虽不起眼,却是朝廷或不可缺的。想到这,朱怡成心中黯然神伤,眼看着陈五显要不行了,自己作为皇帝却无能为力。
  房中静悄悄的一片,朱怡成站在那边一直没说话,而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躺在床上的陈五显微微动了一下,随后居然缓缓睁开了眼睛。
  “陈卿!”朱怡成连忙上前,坐在床边轻声唤道。
  陈五显慢慢张开了双眼,目光中似乎有些茫然,过了片刻他才看清面前的人是谁。
  “皇……皇……。”
  “朕来看你了,陈卿体弱,歇一歇,歇一歇……。”
  “皇爷……微臣何德何能让皇爷屈尊……。”陈五显脸上露出一丝潮红,挣扎着要坐起身,却被朱怡成强按住了。
  “陈卿说的哪里话。”朱怡成为他掖了掖被子,轻声道:“都是朕的错,当年就不应该让陈卿去关外,要不然也不会让陈卿如此呀。”
  “皇爷,那是臣心甘情愿去的,如……如何能怪得皇爷。”陈五显露出笑容,略微吃力道:“臣只是没想到臣的身子会如此之弱,哎……真是年龄大了,如放在当年,臣又怎会如此。”
  “皇爷放心,臣没事,臣如今回京修养些日子,等臣这病养好了,臣就又能为大明,为皇爷效力。辽东战事未平,臣身上还有着担子呢,臣定为皇爷扫平辽东。”
  “好!好!”朱怡成心中激动,陈五显都病成这个模样了却还念念不忘辽东战事,在这种时候,朱怡成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安慰而已,至于其他就算他是皇帝也无能为力。
  陈五显不顾自己的病躯,握着朱怡成手惭愧说自己因病离开辽东,对不起皇帝的重任。同时陈五显还交代了些关于辽东的安排,说了许多话,虽然这些话因为病重有些说的颠三倒四,可其拳拳之心却是令朱怡成感慨万千。
  前后说了十来分钟,陈五显的声音越来越轻,不一会儿他又睡了过去。放下陈五显握着自己的手,朱怡成看着昏睡的他过了许久这才起身,迈步朝着屋外走去。
  “好生为陈卿治疗,如能治好陈卿,朕封你为伯爵!”朱怡成对守在外面的太医吩咐道。
  太医连忙点头称是,可同时心中也暗暗叫苦。所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做医生的也不是神仙,这生老病死天理循环,如何能逆天而行呢?
  不过皇帝既然说了,无论如何也只能勉力而为,至于那伯爵之位虽好,可太医也不敢妄想。
  不理会太医怎么想,朱怡成又同陈林龙叮嘱了几句,随后就离开了陈府回宫。
  第二日下午时分,朱怡成正在偏殿看着文件,小江子快步来报,说是陈五显在一个时辰前去世了。
  得知这个消息,朱怡成虽然心中早就所准备,可依旧一愣,随即而来的就是无比的惆怅和惋惜。
  默默坐着,朱怡成闭上了双眼,思绪中陈五显的容貌和昨日他躺在床塌上于自己说的那些话依旧历历在目。
  一个老臣,一个好人,一个为了大明的忠臣就如此去了,这还是朱怡成第一次遭遇身边熟悉的人离去的消息。
  朱怡成当然知道,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哪怕他是皇帝也不例外。
  可是,当真正有一个让自己欣赏的臣子离去的时候,朱怡成就算是皇帝也不免得感到悲痛和忧伤。
  尤其像陈五显这样的纯臣,如此一去更是让朱怡成感到惋惜。过了许久,朱怡成这才睁开眼睛,望向一直站在不远处的小江子。
  “传朕的旨意!”
  朱怡成说道:“陈五显布衣起兵,聚义反清,为明臣后公忠体国,带病北征,于国有大功在身,追其功勋,其爵特例不降由其子陈林龙承袭,其谥武毅,特拨内帑一万元,令兵部、陆军部及其他各部为其治丧……。”
  小江子在下首听着,牢牢记在心中,同时心中微惊。
  皇帝对陈五显去世极为殊荣,先说爵位,按照如今大明的爵位制度,承袭是要降级的,陈五显是一等候爵,其子陈林龙承袭爵位就是降至二等候,可现在皇帝给了特例,让其承袭一等。
  其次,谥武毅,这个谥号可不简单,在前明武毅这个谥号只有两个人得,这两人分别是徐达和戚继光,而陈五显同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前辈居然享用同一个谥号,可见皇帝对其看重。
  其三,朱怡成还特意从内帑拨款一万元,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却表明了朱怡成的心意和态度,陈五显死后有如此荣耀,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
第1176章
建兴之死
  陈五显得后事办的极为殊荣,可在同一时刻,远在西北同样在办一件丧事,可相比陈五显,这人的丧事却简陋之极甚至可以说是凄凉。
  其实比起陈五显来,这人无论地位或者影响力都远超于他,因为死去的这人正是满清名义上的皇帝——建兴皇帝。
  建兴皇帝终究死了,而且死的是如此冷清,甚至连当年康熙之死都不如。
  满清西安政变后,建兴皇帝失去了政权,成为雍亲王手中的傀儡。虽然他还保留着皇帝的称号,可是建兴皇帝已没有了一切,甚至连他身边的人都无法保住。
  先是被软禁,随后直接圈禁。后来他的皇后又被建兴从身边夺走,被囚于别处,随后又不明不白地死去。
  其实当从高高在上的皇位跌落尘埃时,建兴皇帝心里就清楚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当年他以子囚父,同样做过这种事,而现在这一切都再一次施加于自己的身上,难道是天理循环的原因么?
  虽心有不甘,可建兴也无能为力,虽名义上的皇帝头衔依旧保留,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开始还期望有忠心的臣子拯救自己,但后来建兴彻底死心了,而当他一日从别人谈话中无意得知自己皇后的结局时,建兴心中大悲,同时无比愤怒和仇恨。
  自那日起,建兴的身子骨就一天不如一天,不久前一病不起,很快就去见了列祖列宗。
  当建兴死亡的消息禀报到雍亲王那边的时候,雍亲王只是说了淡淡的“知道了”这三个子,仿佛堂堂满清皇帝的去世仅仅只用这简单的三个字来替代罢了。
  建兴皇帝死的无声无息,就连他的尸体也仅是用一副薄木棺材收敛后拉到城外荒地草草掩埋。至于他死的消息除了极少数人外根本就没人知道,而现在掌握清廷权利的依旧是雍亲王,对他来说现在的建兴已经没有丝毫价值了。
  做了两年多的摄政王,雍亲王已清洗了朝中建兴的全部势力,牢牢把朝政握在手中。其实这时候,雍亲王已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但是雍亲王并没有这么做,这倒不是雍亲王还念着兄弟之情,而是他想等西北彻底平定后再风光地坐上皇帝宝座。
  迪化的战争还在继续,隆科多虽在初期占有了优势,可最终未能一鼓作气打下迪化。
  郭亲王依托迪化城和隆科多进行周旋,双方战局呈现胶着状态,这个结果令雍亲王极为不满。
  为了彻底解决郭亲王的问题,雍亲王决定向迪化增兵。在他看来,解决郭亲王部,拿下迪化是必要的,一旦完成后,整个西北就全部揽入清廷的治下,虽相比中原,西北不是什么鱼米之乡,但西北的财富、人口和土地是目前清廷必不可少的东西,只有彻底吞并西北,大清还有一线希望,如果拿不下西北的话,凭着现在清廷所占据的地盘,雍亲王根本无法和大明抗衡。
  为此,雍亲王下令增兵迪化。如放在以前,增兵是非常容易的,可是丢失中原的清廷现在已是瘦死的骆驼,无论兵力或是粮草都极为紧缺,增兵迪化要消耗清廷原本就不足的力量,但在这时候雍亲王依旧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一次,问彻底解决迪化问题,雍亲王几乎拿出了老底,不仅向迪化增兵两万,而且还把宝贝一般的火器部队几乎全派了出去。不得不说雍亲王这么做是极有魄力的,而他的增兵也起到了决定战场胜负的效果。
  原本,在大意中吃了亏得郭亲王如今只能依靠迪化进行防守,而且这个防守异常吃力,虽然挡住了隆科多的进攻,却没有能力进行反击。
  而当清廷的增援到达后,天平瞬间就朝着隆科多这一边倾斜,再加上援军带来了威力强大的火器部队,使得原本就苦苦支持的郭亲王再也无法和隆科多抗衡。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郭亲王也是个狠人,见势不可为他决意突围西走。而且他在走之前在迪化放了一把大火,烧得迪化城火光冲天,然后这才带领残兵败将向西逃去。
  “大帅,城中火势勉强控制住了,不过损失极大。”
  迪化城外,隆科多的大营,部将向隆科多汇报道。隆科多微微点头,让其彻底扑灭城中之火,随后再清理城市。
  亏得是在西北,迪化城的建立和中原不同,房屋很少使用砖木结构,大多数房子都是使用石材和当地特有的泥土建造成的。所以郭亲王的这把大火虽然烧毁了来不及带走的一些物资,但对于整个迪化城的结构却未有太大的破坏,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追击的人回来了没有?”隆科多询问道。
  “还未能回来,不过请大帅放心,末将已派出斥候联络,再加上对方兵败后狼狈撤离,根本就没有能力同我军直接交战。”副将在一旁说道。
  隆科多想了想后道:“再派斥候,联系到后让部队回来吧,如今对方已成了穷寇,为了安全起见如不能以举歼灭就暂时放上一放。”
  “嗻!”副将应了一声,连忙下去传令,等副将走后,隆科多迈步出了营帐,抬头朝着不远处依旧冒着黑烟的迪化城望去。
  虽然这一仗终究是自己赢了,可是赢得并不顺利,更重要的是虽然拿下了迪化城,但还是被郭亲王带其主力逃脱了。
  想到这,隆科多心中有些忐忑,他不知道接下来自己会面对着什么。从之前雍亲王催促自己进攻迪化到后来朝廷增兵的一系列情况,隆科多心里清楚雍亲王实际上对自己已有不满。
  作为雍亲王的舅舅,他对于自己这个外甥是最了解不过的了。雍亲王此人刻薄寡恩,翻脸比翻书还快,相比之前的建兴皇帝,这是一个更难伺候的主子,尤其是当你对他没有丝毫利用价值的时候,雍亲王会毫不迟疑地抛弃你。
  隆科多并不想回去复命,摆在他面前最好的路就是继续在外领兵,只有这样隆科多才能保全自己,免得像垃圾一般被雍亲王抛弃。
  想到这,隆科多又一次看了眼近在咫尺的迪化,随后转身进了大帐中,取出一份空白的奏折提笔写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