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656

  而张冉却不知道,李卫并非没有忐忑,说句实话李卫心里一点紧张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这可是锦衣卫的大佬,一旦翻脸别说李卫这个四品官了,级别更高的官员都得害怕。
  可害怕有用么?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况且现在的锦衣卫可不是前明的锦衣卫,没有皇帝的旨意张冉也不能无法无天。所以李卫心里很清楚这点,再加上他自认没做错过什么事,朝廷也没必要把张冉这样的大人物出马来对付自己。
  李卫胆子本来就不小,想明白这些后他就决定赌一把,反正就是赌输了也是一样结果。
  果然不出所料,李卫赌赢了,张冉大笑了几声,这才告诉李卫他今天来的目的,等李卫听完了张冉的解释后,暗暗提着的心也彻底放了下来。
第1173章
国税司警
  “皇爷要让锦衣卫协助国税司?”
  当张冉说出来意后,李卫放下心的同时又不免得诧异,虽说锦衣卫协助国税司可比他提出的方案要强得许多,要知道锦衣卫监察天下,耳目众多,而且同样也是暴力机构,自然比调动军队更为合适。可问题在于锦衣卫这个部门的特殊性,一旦国税司和锦衣卫挂勾,这外面不知道会把国税司传成什么样,更重要的是有锦衣卫这么一尊大佛在上,国税司还有自主的权利么?
  “怎么?你不乐意?”张冉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卫。
  李卫迟疑了下,谨慎道:“如有锦衣卫协助固然是好,但下官觉得此事属于户部,更是政事。锦衣卫乃天子亲军,直接参与恐怕并不合适吧?”
  “怎么?李大人是觉得锦衣卫名声不好,怕污了国税司的名头?”张冉直截了当地反问。
  李卫的脸皮虽后,却也微微一红。不过他在吕宋这些年晒的黑,倒也看不出来。
  “大人说的哪里话,锦衣卫为天子为天下处事,何来的污名?这些年,朝廷征战四方,锦衣卫在军中出力甚多,屡建奇功。下官虽是文臣,却也是知道一二的。何况下官好友,前马尼拉知府包德荣就是出自通事处,至于通事处最早就是从大人的锦衣卫分离出去的,如下官对锦衣卫有所偏见的话,也不会同包大人交往密切。”
  说到这,李卫看了眼张冉,见张冉依旧脸色平常,他这才继续道:“但话说回来,政事就是政事,如锦衣卫出面恐怕有违朝廷条例,故下官不赞成由锦衣卫协助国税司,如有冲撞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李卫的话说完,张冉并没有想象中的勃然大怒,要知道他可是锦衣卫的最高长官,同时还有着高级将官的军衔和爵位,无论那一个摆出来都是李卫所比不了的。
  现在李卫不仅不给他丝毫面子,更是用这种方式变相地指责朝廷,或者说皇帝自己破坏了自己的规矩。朝政之事,锦衣卫没有权利直接插手,也就是说指着张冉的鼻子告诉他,锦衣卫如果想介入国税司的职能根本就是异想天开,他是极力反对的。
  李卫说这些话需要极大的勇气,他甚至做好了迎接张冉怒火的准备。不过他并不后悔,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既然自己是国税司司长,那么在其位必做其职,绝对不会因为张冉位高权重,再加上有朱怡成的意见在内就退让半分。
  “大不了老子丢官罢职,也绝不退让半分!”李卫心中如此想到,之前的忐忑早就抛到了脑后。
  “哈哈哈,你这个李大胆,还真是胆大包天!”张冉突然笑了起来,手冲着李卫指点道:“你小子这脑袋不是很清楚么?既然能想到这点,那为何还要给皇爷上如此的条陈?”
  李卫一愣,有些不明白张冉话里的意思:“大人所指条陈是……?”
  “你呀你!”张冉摇头笑道:“我且问你,国税司属于户部,户部乃原先六部之一,你给皇爷的条陈中是否有一条要求军方在一定程度对国税司的行动进行支持?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由国税司调动军方人员针对地方?”
  “我……下官……。”
  李卫不是傻瓜,他之前写条陈的时候只是考虑到了政策的推行,却没有仔细想其他。可如今张冉突然间说出了这点,而且刚才李卫又直接拒绝了由锦衣卫协助的好意,这些一碰,李卫瞬间就反应过来了。
  一想明白,李卫的脸色大变,神色更是尴尬无比。他只考虑到国税司的情况,却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条陈直接牵涉到了军政两方。李卫用朝廷的规矩来拒绝张冉,而他如果按照条陈中所为那不等于自己破坏了朝廷的规矩么?
  一想到这,李卫额头渗出了冷汗,连忙起身对张冉施礼:“这是李卫的错,李卫做事不全考虑不周,差一点儿铸下大错,此事李卫会向皇爷自行上书弹劾,自请其罪。”
  “好啦,你也不是有意为之,你的心意皇爷是知道的,只不过以后做事要多多思虑,不要太过想当然就是了。”张冉摆摆手,轻描淡写地安慰了李卫两句,随后又道:“皇爷让我转告你,军政分离是朝廷的规矩,任何人都不能破坏,这是一条线,谁都无法越过,知道么?”
  “臣谢皇爷不罪之恩,臣知道了……。”李卫毕恭毕敬地向张冉行礼,以谢皇恩。
  张冉坐着替朱怡成生受了此礼,随后摆手让李卫坐下。
  “如是他人上这种条陈,恐怕早就被拿下问罪了。皇爷惜才,又知你李卫不是那种玩弄权谋的小人,这才把这事按了下来。但前车之鉴不能不知,以后做事需考虑再三,再有一次的话,皇爷也保不住你。”
  “臣明白,臣一定铭记在心。”李卫脸色有些发白,心有余悸地回道。
  “另外,这一次皇爷让我来见你,其目的也在于你那个条陈。虽说条陈中对于军方需求不可,但这条陈也不是没有半分道理。国税一事是朝廷大事,也是皇爷一直关注的,皇爷把这件事交于你来做,这是皇爷对你的信任。”
  李卫露出感激的表情,同时心中极为后怕。自己还真是不小心,差一点儿就捅了大篓子,亏得皇帝不怪罪于他,还派张冉这样的近臣来指点自己,自己何德何能,让皇帝如此看重啊!
  想到这,李卫心中升起为知己者死的念头,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要为皇帝,为大明做好国税一事。
  李卫的表情变化都一一落在张冉眼里,张冉自然看得清楚,心中也是暗暗点头。
  “考虑到条陈中提出的问题,皇爷以为虽不能调用军方,但也有必要压制地方,所以皇爷找到本官,要求锦衣卫在这件事上协助国税司……。”
  “不可!万万不可!”李卫不等张冉说完,依旧咬牙反对,他虽然感激张冉,可政事就是政事,之前他不同意锦衣卫插手国税一事的原因已经说的明白,就算再说破天去他也是反对的,哪怕就此罢职也在所不惜。
  “你这杠头!就不能把话听完?”张冉笑骂道,像李卫这样的官员他还是头一回见着,胆子大不说,脾气还特别硬,虽然他的态度让张冉有些不悦,可张冉心中还是颇为欣赏这样的人的。
  “锦衣卫协助国税司,并非由锦衣卫直接出面,皇爷的意思是由锦衣卫各千户所分出部分组建国税司警,又称税务警察,以充国税司衙门作为地方司税、监察、执行等公务。司警建立后,直接归于天子、户部、国税司掌控,你觉得这样如何?”
  李卫顿时一愣,他根本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安排。可仔细一琢磨,这种安排倒也不错,要知道锦衣卫在权贵各地本就有各千户所,用来监察天下。而且锦衣卫千户所的职能和能力不言而喻的,相比地方普通司课要强得许多。
  如果以千户所为基分出部分划归国税司,然后再组建专门的国税司警,这倒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过,这样一来就等于要从锦衣卫内部分权,同时减弱了锦衣卫各千户所的力量,作为锦衣卫老大的张冉就心甘情愿?
  细细看了一眼张冉,李卫并没有在张冉表情中看到丝毫不满,反而张冉略有期盼地等着他的答复。
  当即李卫细想了下,这才道:“如国税司警直接归属于国税司,不再和锦衣卫之间有关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张大人这边……?”
  “这你就不用管了,皇爷让我来见你就是要听听你的意见,毕竟这个国税司警以后就是你的了,至于锦衣卫那边的安排是我的事,你不必多虑。”
  说完这句话,张冉笑眯眯地起身,拍了拍李卫的肩膀道:“你无意见,这事我就回去向皇爷禀报,接下来耐心等着朝廷安排吧。未来国税一事,你需好生做,用心去做,不要辜负皇爷厚望啊!”
第1174章
探望
  离开了户部,张冉回去向朱怡成禀报此事,之后朱怡成让张冉开始着手分离各千户所的人员,从中挑选得力人手划归于新组建的国税司警。
  对此,张冉自然不会打一点折扣,而且他早就想过了,这事不仅要办好,更要办得漂亮。
  虽然国税司警的建立会有所削弱锦衣卫目前的力量,可实际上这个力量的削弱并不多,现在的锦衣卫可是一个庞大的部门,其爪牙遍布全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在国土之外也有存在。
  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张冉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同时张冉也知道自己是坐在一个火山口上。锦衣卫固然能给张冉带来荣华富贵,但同时也给张冉带来了危机感。
  放眼前明一朝,锦衣卫大佬中真正能够善终的根本没有几人,作为皇帝鹰犬,狡兔死,走狗烹并不在少数。别看张冉现在位及人臣,还拥有正式的军衔和爵位,但他和军中将领不同,也不同于文臣,他一身的富贵全系在皇帝身上,如果有一天皇帝对他不满或者有所忌惮,那么也就是他的末日到来。
  一直以来,张冉始终小心翼翼,而且现在的锦衣卫也不是以前的锦衣卫,锦衣卫如今虽依旧是暴力机构,但是职能已经转为情报为主。
  不过作为锦衣卫的大佬,张冉依旧握着极大的权利。而这一次朱怡成决定从锦衣卫各千户所抽调组成国税司警,既能解决国税司的问题,同时也是用这种方式削弱锦衣卫的职权和力量。
  这么做表面上对锦衣卫有所不利,可实际上对于张冉来讲反而是一件好事。
  张冉一直担心锦衣卫尾大不掉,引起朱怡成的不满,但他又不能主动削弱自身,因为他一旦这么做的话反而会引起朱怡成的警惕,这种自找麻烦的小聪明张冉可没这么傻。
  而现在来了这么一出,张冉不仅能顺理成章地把自身的麻烦削弱到最低程度,而且还能用这此组建国税司警的机会讨得朱怡成的欢喜,这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再者,无论是通事处还是马上要建立的国税司警,这些都是从最初的锦衣卫分离出来的,这也是张冉愿意看到的结果。或许未来的时候,张冉能够从锦衣卫全身而退,依靠这些关系给自己找一条合适的后路。
  向朱怡成告辞后,张冉急冲冲地就回到了锦衣卫衙门,随后就下达了各千户所千户尽快来京的命令,以开始为国税司警的建立做好准备。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国税司警的筹备工作还在继续,朱怡成虽然关注此事,不过得知锦衣卫和国税司那边推行顺利后,他也放心了。
  原京营提督,一等侯爵,陆军上将,辽东董大山的副手陈五显返回了京师。
  陈五显是义军出身,当年在福建起兵反清,后归属于大明。后来在大明的福建案中立下功劳,后被封为一等侯爵位,领京营提督之职。
  虽然陈五显的军事能力并不算强,但他的资格老,而且这人也没什么权利欲望,对于大明和朱怡成更是忠心耿耿。去年的时候,大明决定由董大山出兵辽东,陈五显向朱怡成毛遂自荐,要去辽东为国立功。
  看在陈五显的功劳份上,朱怡成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他任命为董大山的副将,以协助董大山做好后勤工作。
  在辽东一年,陈五显战战兢兢,干得着实不错。董大山几次发回来的奏书中也提到了陈五显的功劳,不得不说这位军中老人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可惜的事,今年辽东战役刚刚展开,陈五显就一病不起。其原因一来是他年龄不小,当年福建起义的时候他已经年近四旬,而现在十多年过去,陈五显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如果在后世,五十多岁的人在高级干部中还属于年轻,可在这个时代,平均年龄男子不过四十五岁,女子五十岁的而已,五十多岁的陈五显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老人了。
  再加上陈五显是福建人,对于北地严寒的气候不太适应,虽然有着随军医官的调理,可坚持了一年的陈五显在开春后最终还是病倒了,这一病就是极重,为了陈五显的身体着想,董大山给朱怡成上了折子建议陈五显回京修养,朱怡成同意后就派人把在辽东的陈五显给接了回来。
  回到京师,朱怡成派太医给陈五显医治,并询问陈五显的病情。当得知陈五显不仅是受了风寒的原因,更有着他当年在起义中落下的病根复发的因素,这病一下子如山而倒,病得极重,能否痊愈谁都无法保证。
  这一日,得知陈五显已病重不起,恐怕生死就在眼前的时候,朱怡成决定出宫去探望这位臣子。
  换上便装,朱怡成仅仅带了几个侍卫就出了宫,一行人用不了多少时间就来到了位于内城的陈五显的府邸。
  “臣陈林龙不知圣上驾临,匆忙之余愧对圣颜,还请圣上恕罪……。”叩开府门,陈五显的长子陈林龙得知朱怡成突然来此,连忙赶了出来,大开中门,毕恭毕敬地向朱怡成行礼。
  陈林龙作为陈五显的长子今年三十有六,面貌肖似陈五显,此人身上并没有军职,仅仅只有一个二等男爵的爵位。
  除了陈林龙外,陈五显还有一子三女,三个女儿早就出嫁了,不在京师,至于二子在泉州老家种地为业,身边也就只有长子在。
  陈林龙和当年的陈五显一样都是穷困人家出身,并没有什么才华,说起来也就是普通人一个。不过陈林龙虽为勋贵子弟,平日里却没有什么恶名,反而很是低调,朱怡成也是头一回见他。
  “起来吧,朕今日是微服而来,不必如此大礼,你父亲如何了?”朱怡成上前搀扶起陈林龙,轻声询问道。
  “谢皇爷,皇爷来此臣全家感激莫名,至于臣父,臣父恐怕也就是这两日了……。”陈林龙是个孝子,说到父亲陈五显他情不自禁就落下了眼泪。
  拍拍陈林龙的肩膀,朱怡成安慰了他一句,随后说要去见见陈五显,陈林龙应了一声,亲自引着朱怡成往里走,过了两进院子,来到后面的主院,推开陈五显的卧室房门,朱怡成一眼就看见陈五显躺在床上,双目紧闭,脸色发白,眼窝深陷,和自己记忆中的他容貌大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