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656

  朱怡成说到这语气变得冰冷,曾逸书心中微微一颤,顿时明白了朱怡成这话的意思。
  朱怡成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和军机处各人,就算吕宋马上设省,对于吕宋官员上至布政使,下至普通知府知县者绝对不能用弹劾李卫包括授意别人弹劾的那些人。
  这些官员在朱怡成看来私心太重,而且为了自己私利不顾大局弹劾一为于国有功的能臣。更重要的是别人不知道,曾逸书难道不知道么?当年决定在吕宋清除土人的正是眼前这位大明皇帝,李卫执行的是皇帝的意愿,那些官员根本就没搞明白李卫清除土人的真正来源,为了区区官位和前途就上书弹劾,这等于是在骂皇帝是屠夫,朱怡成到现在还没直接翻脸处置这些人已是极为忍耐了。
  而如今,朱怡成这话等于告诉曾逸书,这些人的仕途已经到头了,别看他们之前跳得欢,现在通通拉清单,朱怡成可不是好糊弄的。
第1160章
老战友
  北方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随着冰封的解冻,四处隐隐现出了绿色,春天再一次来临。
  张昭骑着快马从辽南赶到沈阳,刚在城门口下马,就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不远处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贾,你怎么在这?”
  “你都在这我怎么就不能在这?”贾成笑着迎了上去,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相互拍着对方的肩膀。
  张昭和贾成可是老朋友老战友更是老搭档,当年在崇明编练新军的时候,这两人就是新军下的两个主力团长。为了争夺新军第一,两人之间还争斗过一番,相互看谁都不服气。
  之后,新军建成,第一战就是威震天下的天津之战。张昭作为主力团长担任先锋,而贾成作为副手配合张昭,两团兵力在天津登陆后以极快的速度拿下了天津城,为大明在北方之战打开了局面。
  紧接着,张昭和贾成联合向北京城推进,两部协同作战,一举打垮了驻守北京的数万清军,从而逼迫清廷狼狈逃出北京城,为拿下北京城立下汗马功劳。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昭作为主力部队留守北京城,而贾成随军调至马功成部下,然后担任进攻山西的主力。
  自在北京分开后,他们两人有好几年没见了,今日没想到居然会在沈阳再碰上。
  亲热地拍着对方的肩膀,好一会儿才分开,这时候张昭注意到贾成和自己一样,肩膀上已经挂上了金星,成为了军中高级将领的一员。
  “好你个小子,都成将军了,为何之前来信不说?”
  “区区一个少将罢了,有什么好炫耀的,再说了,你这个少将含金量可比我高多了,听说马上就要多一颗星了吧?”贾成打趣问道。
  张昭笑着点点头,也不隐瞒好友:“前些时候董帅已正式向朝廷递交了晋升名册,估计过不了多久兵部和陆军部的正式晋升令就会下达。不过说起来我也算是运气,董帅这回提兵北进,我作为部属跟在后面捞了些功劳罢了。对了,你不是一直在山西么?之前山西那边不也打得不错,怎么?你就没捞着什么功劳?”
  贾成摇头笑道:“山西之战虽我军大胜,但鄂尔泰这家伙狡猾的很,与其说是我军打下的山西,倒不如是因为鄂尔泰主动撤离拿下的山西。所以功劳虽有,但我晋升时间较短,所以自然也不可能继续再进一步了。”
  “那你这次……?”
  “此次是接调令来的辽东,老部队还在山西那边,我只是带了随身亲兵赶来了,至于接下来去哪个部队,是为主官还是副手,这就得看董帅的安排了。”
  一听这话张昭顿时就笑了,拍着贾成的肩膀道:“我看也不用其他地方了,我们老搭档还是在一起的好,如果你愿意我去同董帅说,来我的部队给我当副手如何?”
  “如能这样安排当然是好,可是董帅那边……?”贾成还从来没有在董大山下面任职,虽然当初的天津和北京之战,董大山担任了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可实际上真正的指挥官却是老上司林建章。
  之后,贾成又去了马功成部下,所以他同董大山之间只不过寥寥见过几面罢了,何况那时候贾成肩膀上还不是金星呢,一个中级军官自然和董大山这样的陆军统帅相差悬殊,哪里能说得上话。
  “这你放心,董帅的为人极好,对于部下也极是照顾,你从山西调至辽东没董帅的认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再说了,还有我呢,你的事我找机会同董帅说去。”
  “好啊,那就拜托兄弟了。”贾成笑呵呵地点头,他这一次到辽东任职,如果能和张昭在一起搭档自然是最好不过,两人关键亲近,又是老战友,总比去一个不熟悉的部队更合适些。
  “看看,这一见面都忘了,居然在这说了这么些话,走走走,跟兄弟我进城去,还没地方住吧?直接住我在沈阳的宅子先,地方虽然不大,可也足够你睡了,再说了,今日我给你摆酒,也是为你接风,我们不醉不归!”
  说着,张昭一把就抓了贾成的手,朝着城门内走去,至于他们的亲兵跟在后头也不打搅,看着这两人笑笑谈谈地一路入了城。
  第二日,张昭带着贾成来到沈阳督师府,这里原本是满清在沈阳的皇宫,当然这所谓的皇宫根本不能和北京城相比,就连南京皇宫远远比不上。
  原本董大山考虑的一些因素,是不打算把这当成督师衙门所在的,不过朱怡成直接发了话,所谓的伪清朝廷原本就是一群野人,那么他们在沈阳的所谓皇宫也算不得什么。
  再说了,沈阳城并不大,督师衙门代表着朝廷的脸面,所以朱怡成直接就把沈阳皇宫选为督师衙门所在,同时这也是让人知道他对董大山的看重和支持。
  到了地方,按规矩报名求见,不一会儿就有人引着张昭和贾成进了里面,让他们在厅中稍候片刻,有亲兵端上茶来随后退下,两人端坐着也不去碰上的茶水,只是静静等待着董大山的到来。
  等了没多久,随着一阵脚步声,端坐的两人同时抬头朝门口望去,只见身着制服,挂着上将军军衔的董大山到了。
  “末将张昭(贾成)见过董帅!”
  两人连忙起立,以军人姿态向董大山行礼,董大山停下脚步,干脆利落地回了一个礼,随后笑道:“你们两个怎么一起来了?”
  “回董帅的话,昨日下午进城恰好在城门遇上,贾将军是末将的好友,当年一起在新军任职,后来北击天津、北京城时,末将为先锋,贾将军是末将的副手,所以见着后颇为欣喜,昨日留贾将军在末将府中,故今日一起过来了。”张昭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禀报。
  “对对对,瞧我这记性,我倒差一点儿忘了这事。”董大山一拍脑袋顿时笑了:“你们都是出自于新军,当年在崇明练兵时我还去看过,当时你们两人都是团长,是不是?”
  “董帅正是好记性。”张昭和贾成同时笑着点头。
  “坐吧,不必拘束。”董大山在正位坐下,冲着两人压了压手,两人随即也坐了下来。
第1161章
第七军
  董大山温和地询问了两人一路的情况,之后又特意询问了张昭部队的准备工作。
  贾成自然是实话实说,张昭同样也是如此,随后一五一十地向董大山汇报了自己部队的一些情况。
  自明军进入辽东后,清军势力北退,沈阳以南包括沈阳以北的几百里如今都是属于明军的控制范围。张昭的部队现在驻扎在辽南一代,主要是负责清剿地方残余的满清力量,同时为移民辽东做好保障。
  现在大明移民辽东,真正的明人其实并不多,而占多数的反而是朝鲜过来的移民。
  为了保证辽东移民顺利,这些移民大明直接给予了户籍、土地等政策,可以说对于这些普通朝鲜人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要知道在朝鲜,这些普通朝鲜农人根本就没什么产业,租种的都是地主和地方大族的土地,再加上朝鲜地形山多地少,农业产出并不多,这些朝鲜人生活的极为困苦,往往碰到灾年时,别说混口饭吃了,就连生存都成大问题。
  而眼下大明向辽东移民,给了这些朝鲜人一条出路,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从一文不名的穷泥腿子突然就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大明对于移民还发放了农具和种子,甚至还会给予一笔安置费,这对于朝鲜人来讲就像是做梦一般幸福。
  但同样,这些朝鲜人移民辽东后依旧陆续闹出些事来。倒不是这些朝鲜人敢对于大明有什么反对看法,在他们心中大明爸爸的威严是不容置疑的,可同时朝鲜人性格中的弊端却又显露无异。
  朝鲜人的性格和日本人又有着不同,朝鲜人对于强者和日本人一样会表示出屈从和卑微,但朝鲜人却没有日本人的纪律性,而且许多朝鲜人性格中还有着一朝小人得志就洋洋得意,以欺负比自己更为弱小者为荣的弊端。
  这些,在移民过程中屡有发生。为了占地的好坏,甚至用水多寡这些小事,这些朝鲜人私下的争斗可是不少,甚至还出过拉帮结派打群架打死人的情况。
  别看朝鲜国的军力不怎么样,朝鲜兵更是不堪一击。历史中朝鲜国外族来侵,朝鲜的军队简直就是纸扎的一般,一败如泻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可普通朝鲜人为了些苍头小利却显得勇猛异常,为了争田争水源这些打起架来奋不顾身。如果朝鲜的军队能有这些人的勇敢,也许朝鲜在当年日本入侵时早就反手把日本给灭了,也不会沦落到后来哭爹喊娘的要大明爸爸救命的地步了。
  所以,在辽南的驻军除了平时正常训练和清剿满清遗留外,压制朝鲜移民同样是他们的工作。一开始大明军队还考虑到移民因素不过多插手,可后来越瞧越不对劲,在董大山的授意下,直接出手狠狠教训了这些朝鲜人,还把几个领头的家伙杀鸡给猴看,这才让这些朝鲜人消停了下来。
  “大帅,整个冬天在辽南我可是憋的慌,每日里除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没什么大事。再说了,我的第二师可是当年新军的老底子,这么摆在辽南实在是太浪费了,您行行好,别让我呆那边了,成不?”
  张昭边述苦半开玩笑地说道,董大山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张昭道:“你这小子这些年也变得油猾了,以前可不是这样呀。”
  张昭不好意思地笑笑:“这人嘛,总要成长的嘛,末将跟着您这些年可是长进了些。”
  “去你的,按你的意思说,这套都是跟着老子学的?”
  “不敢不敢,大帅说什么就是什么,末将或许没学周全?”张昭嬉皮笑脸,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在一旁的贾成看的心中羡慕,他没想到自己这位老搭档居然在董大山心中有如此份量,要知道这可是董大山啊!曾经的军机大臣,陆军统帅,而今的辽东督师。
  “行啦,你也不用给老子说这些,也不要故意在老子面前叫苦,这次喊来是有大事要做。”董大山笑骂了几句,随后正色道。
  “大帅,是不是要北进了?”张昭一听这话连忙露出喜色问。
  董大山点点头,其实北进的决定是早就定下来的,而现在辽东已经开春,眼下就要做准备了。刚刚开春,大雪初化,土地泥泞,自然是不适合作战的。不过按时间推算,现在开始做准备,等一个月后就是北进的最好时间。
  张昭作为高级将领想到这也是很自然的,董大山突然站起身来,见此张昭和贾成也连忙起立,随后董大山取出一份东西这才宣布道:“兵部并陆军部上报陛下及军机处,现朝廷已有批复,晋升陆军少将张昭为陆军中将,领辽南第二师、第五师,骑兵第一师组建陆军第七军,张昭为第七军军长。并调任原山西陆军第八师贾成接替第二师师长,此令即日生效!”
  宣布完后,董大山把手里的那份东西递给还有些发愣的张昭,拍拍他的肩膀道:“从现在起你就是七军军长了,军衔也由少将正式晋升为中将,小子,好好干,别让我失望。”
  张昭一个机灵,顿时立正挺胸:“末将张昭定不辜负陛下、朝廷和大帅的期望,大帅您请看好了,末将此次北战定再建立功勋,以报陛下、朝廷和大帅厚恩!”
  “好!”董大山满意地点点头,张昭是他一直看好的年轻将领,这一次组建第七军他也是特意上书给朝廷征得了朱怡成的同意,而且还把第七军军长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了张昭,这足以看出董大山对张昭的喜爱。
  随后,董大山又笑着对一旁的贾成道:“你既然和张昭都是当年新军组建的同僚,这一次由你接替第二师也算是成全了你们老搭档再此联手。贾成,好好做,大丈夫功名自在阵上取,我希望来年的时候,你的肩膀上也能多出一颗金星!”
  贾成心中滂湃,当即大声说了句:“请大帅放心,贾成定不辜负大帅期望
第1162章
羞辱
  “王爷!王爷!”
  “大呼小叫,成何体统!”怡亲王极是不悦,这些日子他的心情本就不好,随着北地开春,他知道南方的明军很快就会展开军事行动。
  虽然半年多前怡亲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使得手中权利大增,再加上调整满人各部,重新整合部队,令低落的士气逐渐恢复。
  但就算这样,怡亲王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些人马依旧不是明军的对手,何况北撤后粮草紧缺,虽然暂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是北地本就不耕作,失去了辽南和朝鲜,怡亲王已没了粮食来源,仅仅靠着手中这些粮再加上打猎获取根本就支持不了太久。
  何况,就算怡亲王现在着手屯田种粮也是来不及的,要种粮起码也要两季的时间。先不说能收获多少,南边的明军恐怕也不会放任自己在北边安心屯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