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656

  何况日本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性格问题,但不得不承认普通日本老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超过了明人,此外日本人对于比他强大的尊崇心态,更是极好的。在蒋瑾看来,现在日本国内普通百姓的生活远不如大明,阶级对立和土地吞并严重,如果能吸收部分日本人,给他们移民新明的机会,同时效仿朝鲜移民辽东的方式,想来很容易招募到人手。
  至于幕府那边就更不用担心了,大明从日本向新明移民,这明显就是减轻幕府对于国内统治的压力,再加上日本独特的政治结构,幕府和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想来幕府更乐于见此事推行。
  听完蒋瑾的话,朱怡成默默想了想,虽说蒋瑾的这个建议不错,可毕竟用日本人移民这是一件大事,何况朱怡成来自后世,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感官也和这时代的人有着的大不相同,再加上万一新明那边移民的日本人增长到一定程度,是否会造成人口结构的失衡?这点也是朱怡成需考虑的问题。
  最终,朱怡成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让蒋瑾先做详细计划,等自己看过后再说。
第1144章
故地
  “大帅……。”
  “不是说了么,不要叫我大帅,我现在可不是什么大帅了。”潘梦园笑着说道,话语中却没有丝毫落寞,虽然他如今已卸任新明总督,现在身上并没有实职在,不过精神却是不错,而且神态也比在新明时放松许多。
  几月前,潘梦园向王东移交了总督之职,在做完交接后他就离开了新明。走的比较急,倒不是潘梦园对于新明没有感情,毕竟新明是他为大明一手一脚打下来的,而且又做了这么多年的总督,如今离开新明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机会回来,心中自然难免有些伤感。
  可同时,卸任新明总督也让潘梦园彻底卸下了身上的重担,虽然他这些年在新明位高权重,可同时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无论是新明的民政又或者新明对外交流和军事方面,潘梦园可以说如履薄冰。
  潘梦园的心态不错,何况这一次调回本土对于他来讲也是件好事。大明和其他朝代不同,尤其是现在的大明更不一样,中央集权和威望是显而易见的,皇帝朱怡成对于地方和臣子的控制手段极为强势,作为封疆大吏,潘梦园之前又远在海外,其权利远大过于普通封疆,所以他在总督的位置上坐的越久,对于他而言也越是不利。
  就算朱怡成信任潘梦园,可只要他坐在这个位置上,潘梦园就免不了一些麻烦。如今卸任总督,这些麻烦反而烟消云散,这也是潘梦园乐于看见的。
  再者,潘梦园已得到消息,自己这次回本土是有重用的,极大可能会入军机处成为军机大臣。
  蒋瑾正式接替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后,军机处就多了一个空位,潘梦园就是填补空位的合适人选。
  虽然潘梦园是军人出身,如今身上还有这上将的军衔,不过这些年的总督担任下来,他同样拥有文官的身份。目前军机处文武双方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军中调任一位上将担任军机,又或者由各部调任一位文官担任都不合适,反而潘梦园这样既有军中背景,又担任过地方大吏文官的人入军机是最妥当的。
  “不管大帅是否不再任总督,可您依旧是卑职的大帅。”马长宝毕恭毕敬道。
  笑着摇了摇头,马长宝是潘梦园的爱将,当年作为前线指挥官的马长宝力抗法兰西和西班牙的联军,为奠基如今新明的疆土立下赫赫战功。
  那一次战争后,大明才彻底算是在新明站稳了脚跟,同时也暂时停止了继续对外扩张。
  说句实话,那次战争可以说是大明在新明扩张中遭遇的最危险的一场大战,虽然最后法兰西和西班牙联军撤退有这英国趁火打劫的因素在,可如果不是马长宝亲自上阵厮杀,死死挡住联军多番进攻,甚至最后身负重伤的话,恐怕大明早就被对方长驱直入,从而丢掉之前占领的大片领土了。
  所以战后,马长宝以战功晋升少将,正式进入大明高级将领的行列。之后的两年里,马长宝一直都是潘梦园在军方的得力臂膀,为巩固新明地方安定,解决部分印第安部落问题和同西方各国之间的小规模摩擦中立下功劳。
  这一次潘梦园卸任新明总督,原本不管马长宝什么事,作为一个将领他完全可以继续留在新明,不过潘梦园考虑再三,为了马长宝的前途着想,再加上对于新明权利的交接稳定,潘梦园同王东和朱一贵私下交谈了一次,决定把马长宝一起带回本土。
  按理说对于马长宝这样的高级将领调任是必须通过兵部和都督府也就是如今陆军部的,不过由于新明的特殊性,再加上王东来前朱怡成授予过他可以部分调动原本新明各级军官的权利,所以这件事办起来不算难。
  再者,无论是王东还是如今新明提督朱一贵心里都清楚,潘梦园这么做既是保护自己的部下,同时也是卖一个人情给他们。虽然军中比较简单直接,可要知道军中也是有派系的,作为潘梦园手下的将领,自然和潘梦园走的近些,眼下潘梦园调回本土,马长宝继续留下来也不利于朱一贵掌握新明的军队,现在这样安排是最合适不过的。
  所以就这样,潘梦园带着马长宝一起离开了新明,踏上了返回本土的战舰。
  对于马长宝一直执意要称呼自己为大帅,潘梦园说了几回他都不听,也就随他去了。
  “什么事?”
  “回大帅,北海道马上到了,大帅您是否下船歇息一下?”
  “北海道到了?”这些天,潘梦园很少上甲板,虽然他是海军将领出身,不过既然已经卸任总督之职,眼下又没实职,潘梦园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影响到战舰指挥。
  为了避嫌,潘梦园每日基本都在自己的船舱呆着,看看文件,又或者自己和自己下棋娱乐,有时候也会和马长宝随意说些平常事,很难得才会去甲板透气。
  由于季风原因,从新明返回大明船行了不少日子,再加上中午在北方停靠了几日,所以走的慢些。
  当听到北海道到了的时候,潘梦园神情有些恍惚,当年他作为王东的部下曾今率领军队占据北海道,可以说北海道这个大明至新明最重要的中续站其实就是潘梦园的手笔。
  而且当年他从大明前往新明时,同样是在北海道进行最后一次补给,如今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自己又一次回到了这个地方。
  想到这,潘梦园站起身,对马长宝道:“走!出去看看。”
  “是,大帅。”
  马长宝在前面领着路,两人很快就到了舰桥,正在舰桥的舰长见到潘梦园来了,急忙放下手里的工作上前行礼。
  “不用管我,继续你的工作。”
  “是!”舰长行礼应了一声,随后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一道道命令下达,战舰开始转移方向减缓速度,朝着不远处的北海道港口而去。
第1145章
殊荣
  北海道已今非昔比,当年的蛮荒之地如今大变了模样。
  现在的北海道不仅是大明通往新明的重要中转港,更是大明东海海军的重要基地,再加上这些年大明同日本贸易的来往,离日本东部较近的北海道更成了大明贸易和货物中转所在。
  随着北海道的发展,这些年在北海道定居的明人越来越多,此外还有不少日本人渡过狭窄的海峡前往北海道。
  相比日本本土,普通日本人的日子并不好过,而且日本幕府和地方势力的矛盾之下,许多压力都直接压在普通日本百姓身上。一些活不下去,或者头脑灵活的日本商人,从几年前就开始进入北海道和明人合作。
  虽然这些日本商人无论是实力还是底蕴都远不足那些豪商,更不用同现在的大明各商行相比了,但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北海道离日本那么近,从北海道和大明商人合作当个二道贩子,依旧能让他们获得不少利润。
  至于普通日本人,在北海道定居,捕鱼、做工、开荒、养马等等,同样可以弥补人口稀缺的北海道,从而使得北海道的发展越发迅速。
  抵达港口,潘梦园望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四周,心中无比感慨。
  潘梦园原本就是海军出身,再加上他之前新明总督的身份,虽然现在身上没有实职,可依旧是一方大佬。他的到达,自然有北海道这边热情迎接,而且驻守北海道的分舰队指挥官还曾今是潘梦园的老部下,自然是招待有加。
  抵达北海道,离到本土也就几日时间,再一次回到这个地方,潘梦园自然是想好好看看现在的北海道,所以他决定在这停留些时日,同时让随舰的将士们在北海道休息一下。
  这两日,潘梦园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了解了北海道目前的情况,并且心中感慨北海道的发展之迅猛,同时也询问了日本方面对于北海道的态度,虽然日本一直未对北海道实施统治,可地方大名对于北海道其实影响一直存在,直到大明直接占领北海道,并且施压日本幕府形成事实后,北海道这才成为大明的领土。
  这些年,大明和日本的贸易逐年增加,可同时也影响到了日本国内对大明的态度。德川幕府实施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而现在在大明的逼迫下打开了国门,对于幕府上层而言虽然能从大明处获得利益,但实际上对于幕府的统治却有着不利的方面。
  要知道日本的政权结构和大明不同,日本天皇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真正掌握权利的是幕府。可同样幕府也并非真正统一了全日本,整个日本在经历了长久的“战国”时代后,虽然幕府控制了日本最精华的区域,掌握了日本最强大的军队,但是各地大名在自己的地盘上依旧有不小影响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同幕府抗衡。
  大明同日本的贸易,幕府在其中受益,同样地方大名也是如此,甚至一些大名为了获得利益私自增加同大明的合作,导致他们的实力相比之前强大了不少,这些都是幕府不愿意看见的。
  而如今,北海道的日本人数量不少,这些日本人来自日本各地都有,再加上在北海道生活,无论是条件还是其他,都比在日本好许多,这种风气已渐渐影响到了日本各地,同样给幕府包括地方大名带来统治上的不稳。
  所以说,眼下日本方面已经限制日本人私自前往北海道,甚至移民北海道的情况了。但因为大明的强势,日本方面的限制并没有明文公布,仅仅只是内部执行而已。
  至于北海道这边,虽然因为不少日本人涌入的情况使得北海道的建设发展迅速,可同样的大明方面也未对日本人移民表示赞同和主动态度,只是听之任之的默许姿态,所以说从去年起,北海道涌入的日本人数量急剧减少,反而来自大明的人口却在不断增长。
  这种情况引起了潘梦园的兴趣,他特意找来地方官员询问了许久,并且弄来了北海道的户籍黄册翻阅。
  原本潘梦园是打算在北海道呆上七八日的,可在他抵达北海道第三天的时候,一份来自京师的信让他不得不继续踏上归途。
  就这样,潘梦园再第四天清晨再一次登上了战舰,战舰杨帆启航,朝着西方本土的方向而去。
  几日后,战舰终于回到了告别多年的大明本土,潘梦园由天津上岸,随后直接入京,等他抵达京师的时候,朱怡成派来的人早就等着了,风尘仆仆的潘梦园还没来得及歇息就直接被接进了皇宫。
  “多年不见,潘卿风采依旧。”到达偏殿的时候,潘梦园没向到朱怡成居然没在殿内等他,反而站在殿门外,笑盈盈地望着他。
  “陛下!”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潘梦园终于再一次见到朱怡成,相比当初离开南京前往新明的时候,如今的朱怡成已年至三十,唇上留着短须,目光锐利明亮,站在那边微笑着望着自己,见此潘梦园心情激动,一撩袍服就冲着朱怡成跪了下去。
  “臣潘梦园,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怡成也没阻拦,微笑着等潘梦园磕完头后这才上前,伸出手来把他从地上拽起,打量着这位新明总督,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功臣,神色中满是笑意。
  “一路回京你辛苦了,原本你刚抵达京师,是应该先回府歇息两日,朕再召你入宫的。不过多年未见爱卿,朕这心中实在是想的紧,所以派内侍召卿来见。”
  听了这话,潘梦园心中阵阵暖流淌过,一时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挽着潘梦园的手,朱怡成同他一起入了偏殿,天子如此诚待臣子,可以说对于潘梦园来讲是无上殊荣。
  心情无比激动的潘梦园同朱怡成一起进了偏殿,直到坐下后还依旧未能平复心情。朱怡成让人上茶,和颜悦色地问了问潘梦园一路归来时的情况,随着回答朱怡成的问题,潘梦园这才把激动的心情平复了下来,随着君臣间一问一答,偏殿中时不时响起了朱怡成欣慰的笑声。
第1146章
问政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怡成提到了这次把潘梦园调回本土的用意,正如之前所说,潘梦园卸任新明总督归京后,朱怡成已经给他准备了军机大臣的职务,至于他的军职依旧保留,但不归于海军和陆军,直接由原本的陆军部,也就是之前前军都督府转右军都督府,负责总后勤部。
  这也是考虑到潘梦园目前的情况,虽说潘梦园是海军出身,在新明任总督之时同时又担任新明驻军的指挥官,至此他已从海军转为陆军,后中将升上将军衔时授于的也是陆军上将。
  但自他卸任总督职务后,同时新明驻军最高指挥官的职务一并也移交给了朱一贵,所以说潘梦园现在并没任何军职,虽然他是陆军上将,但在军中已没了任何权利。
  这一次朱怡成把他安置在总后勤部,担任右军都督,可以说是对他军职的一次重大任命。这样安排朱怡成是有着自己考虑的,以潘梦园的功劳和资历,仅仅一个军机大臣略有不足,虽然军机大臣位高权重,但要知道军机大臣实际上并不属于朝廷正式官员结构,朱怡成当时设置军机大臣之职时就没把军机处放至朝廷正式编制,充其量所谓的军机处和前明时期的内阁差不多,其真正职务仅仅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或者参赞部门而已。
  比如前明时期,内阁阁老的品级并不高,仅仅只是四品甚至五品而已,但内阁却是代表文官集团同皇帝分权,管理朝政的部门。如果说仅仅以品级而言,六部尚书的正二品远高于内阁阁老,但政治却不能仅仅比较品级。
  军机处同样也是如此,实质上军机处只是皇帝的私人部门,并不在朝廷编制中,而且朱怡成为了控制军机处甚至没有给军机大臣正式品级。不过,所有的军机大臣除了任职军机外还有自己的实职,或是担任一部尚书、侍郎,或是在军中有着实职,这自第一任军机开始以来已渐形成了惯例。
  潘梦园任右军都督,从资历来讲毫无问题,而且他进军机处必须也要有实职在身,要不然如何行事?再加上朱怡成考虑到潘梦园这些年在新明施政的能力,觉得他主管总后勤部同样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此安排,你怎么看?”说完了对潘梦园的安排,朱怡成笑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