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656

  除去上面这些,还有一个鄂尔泰。作为建兴一手提拔起来的统帅,政变事一出后,鄂尔泰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根本不给雍亲王半点施手段的机会,趁着明军进攻山西和和关中的机会,直接带着精锐跑到了蒙古那边。
  眼下鄂尔泰几乎等于半独立状态,虽然名义上还是大清的臣子,但实际上已成了割据地方的军阀。鄂尔泰拥兵数十万,还有蒙古在手,现在可以说除了大明外谁都拿他没有办法。
  说句实话,隆科多心里很羡慕鄂尔泰,只可惜他原本的精锐已在中原荡然无存,眼下人再西域,粮草补给什么根本没办法自足,反观郭亲王那边,由于当初灭国时狠狠捞了一把,除了交给朝廷外郭亲王根本不缺物资。
  再者,那些西域小国已经被郭亲王打怕打服了,利用西域的资源郭亲王甚至还有地理优势,隆科多根本就不能比。
  所以说,隆科多在起初进攻迪化不果后,采取了对峙的战术,这既是无奈,也是隆科多给自己找的一条后路。
  在他看来,只要郭亲王还在,雍亲王就不会拿他怎么样,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养寇自重,而他采取这种策略后的确如此,虽说雍亲王那边颇有不满,但又只能默认现状。
  而郭亲王那边也不傻,隆科多的动作他也看得明白,所以讲现在的情况几乎是两人联手故意演戏,表面上看三五天双方打一下,可实际上都是小打小闹,甚至一场仗下来死的人一个都没,要不然他所谓的大营如今会变得这样热闹?估计这样下去几年,甚至当年的丝绸之路就会重现了。
第1132章
大战将至
  隆科多和郭亲王之间打打停停,私下保持着默契固然有双方力量相等的基础,谁都没有把握能够赢得对方,同时也有着私心存在。
  郭亲王那边不说,就拿隆科多来讲,前面说过他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毕竟雍亲王虽然掌握大权,可名义上只是摄政,真正的皇帝还是建兴。谁能保证建兴皇帝就没有翻身的可能,要知道无论是郭亲王还是诚亲王,这两位都是手握军权的带兵亲王,他们可都是建兴的人。
  此外还有在蒙古的鄂尔泰,他之所以现在形同割据,不就是因为雍亲王把持大权担心清算么?一旦建兴突然有一天翻身重掌大权,这局势就一下子全扭转过来了,到时候他隆科多又将何去何从?
  今日留一线,来日好相见。
  这就是隆科多真正的想法,但他怎么都没想到雍亲王这一次居然会来了这么一份信,这份信中无论口吻还是隐藏的含意都和以往不同,说是信件,其实就是一份最后通牒,假如隆科多不遵循雍亲王的意思的话,那么接下来等待他的是什么隆科多心里自然清楚。
  “难道……朝中又出什么事?”心中焦虑的隆科多在屋里转了几圈,猛然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雍亲王这信的用意和往日不同,信中的威胁也是明摆着的,虽说雍亲王掌握大权有些日子了,可之前隆科多一直觉得只要建兴的羽翼还在,在没有彻底搞定郭亲王和诚亲王这两位领兵亲王的前提下,雍亲王依旧会投鼠忌器,暂时形成双方平衡。
  但如今似乎平衡已被打破,雍亲王的态度越来越强硬起来,这对于隆科多来讲并不算是什么好事。
  眼下摆在隆科多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路是按照雍亲王的意思继续进攻迪化,想办法拿下此城,再彻底解决郭亲王的军队,把整个西域归属权归由以雍亲王摄政的大清统治之下。
  这条路其实隆科多早就试过,要以兵力、资源、地利等方面,隆科多并不占优,如果能打下迪化他早就打了,问题就是很难。要不然隆科多也不会一直和迪化东西对峙,双方暗中默契僵持到现在了。
  至于第二条路,那就是不遵雍亲王的命令,依旧我行我顾。可这条路是行不同的,前面说了隆科多大军的物资补给全部捏在雍亲王手里,而且他的部队中有不少也是雍亲王的人,一旦他想效仿鄂尔泰根本不可能成功,弄不好还会因此引起雍亲王的警惕。
  至于投靠郭亲王,隆科多更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知道他的家人全被雍亲王捏着,以他对雍亲王的认识,一旦他这么做了那么转眼雍亲王就会对自己的家人下手。
  再者,郭亲王和隆科多不是同路人,投靠过去隆科多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与其如此倒不如继续留在雍亲王这边,至少目前来讲朝中缺少大将,只要自己不反对雍亲王,他这个名义上的舅舅还是能保住荣华富贵的。
  想到这,隆科多终于下了决心,决定按照雍亲王的意思去办。
  第二日,隆科多就召集将领宣布了军令,同时开始驱散大营的外来人员和百姓,整顿兵马进攻迪化。
  “什么?隆科多居然要进攻迪化?来了多少人?”
  迪化城内,郭亲王正搂着两个西域美女喝酒看舞,这两个美女都是他灭国时部下所献,其中一位还是小国的公主。她们正是二八年华,生的是国色天香,郭亲王一见就喜欢上了,随后就收入了府中。
  正热闹之间,就有部下来报说是隆科多那边有异动,似乎要进攻迪化。听到这汇报郭亲王先是一愣,紧接着酒就醒了,他让身边的美女和那些跳舞的舞女还有乐师退下,正色就对来人急问。
  “回王爷,隆科多的大营已驱散外人,正在整顿兵马,以奴才看似乎要全力来攻。”
  郭亲王眯着眼想了想,隆科多的大营是什么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其实双方私下达成默契后,就连迪化也放松了许多,依旧让商人和百姓出入,并没完全封锁。
  而现在隆科多驱散外人,这分明就是要军事行动的样子。当然进攻迪化是一个可能,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撤退。
  不过以郭亲王对老四,也就是现在的雍亲王的了解,对他这位四哥的脾气清楚的很,既然这家伙已经坐上了摄政之位,对于自己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的,在没有解决自己情况下绝对不可能让隆科多撤军,所以说现在对方的异动惟独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进攻迪化。
  想到这,郭亲王毫不迟疑,连忙下令召集手下将领,仅仅半个时辰后,各道命令从郭亲王帅府发出,整个迪化城顿时进入了战时状态。
  城门封锁,百姓一律不准外出,军士上城墙做好守城准备,至于其他部队也立即进行调动,郭亲王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大战。
  第二日清晨,隆科多的大军拔营而出,西进迪化,前锋仅仅一个时辰就到了迪化城外。
  为了保险起见,郭亲王并没有直接野战隆科多的部队,而是先采取了守城的策略。毕竟迪化虽比不上中原那些大城,可在西域也是首屈一指的城池,再加上当初打下此城后,郭亲王派人加固城墙,使得其城防更进了一步。
  再者,迪化粮草、水源一应不缺,以郭亲王的兵力别说守上一守了,就算是守个一年半载都没问题。除此之外郭亲王还有一支万人的部队在城外,眼下已暂时撤到安全地带。
  这支部队是郭亲王守城的杀手锏,所谓守城不能死守,必须有兵在外,这点郭亲王是明白的。再者这支部队由郭亲王信任的心腹大将率领,不仅能在必要时给隆科多来个里应外合,而且还承担着切断隆科多大军粮道的任务。
  站在城头,看着城外旌旗招展,郭亲王心中冷笑:“老四啊老四,你以为隆科多就能拿下迪化?简直就是做梦!等老子打败了隆科多后领军回归,一定要把你的脑袋给拧下来当夜壶!”
第1133章
安定军心
  隆科多进攻迪化已有三日,这三日双方先是相互炮击,接着又展开了争夺城头的激战。
  如今的清军和之前的清军已稍有不同,自丢失北京城后,满清就彻底明白了自己和大明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火器方面的运用上。
  虽说满清部队中一直都有着火器,这些火器无论是在平定三藩又或者消灭台湾郑氏,还是同蒙古交战中都发挥了不小作用,可由于满清在中原先天不足,为了稳固统治防备政权被汉人推翻,康熙一直限制火器的发展,宣传祖宗骑射才是根本,从而导致满清在火器运用方面只是维持原状,甚至在其他程度上还不如当年的前明。
  朱怡成崛起后,大力发展火器,短短几年中使得大明的火器先进度大大超越的满清,甚至还组建了新式纯火器新军,以其为结构改革大明军制。
  大明新军在奇袭天津,收复北京城的战争中第一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亮相简直令满清上下惊恐不已。满清根本没料到大明居然会把原本不重视的火器运用到了这种程度,大明新军利用火器优势轻而易举地在北京城外打败了几倍于己的清军,从而使得满清遭受惨败,最终逃离北京城。
  自此一战,满清政权已明白现在的火器已完全改变了战争形态,建兴皇帝为了同明军抗衡,决定效仿明军组建自己的新军,同样以装备强大火器为基础。
  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才导致之后满清和俄罗斯的私下联合,并且发生了联手瓜分漠北的变故。
  仿造明军火器,同时从俄罗斯购买火器,这是当时建兴皇帝的决策。不得不承认虽然满清之后在中原大败,彻底丧失了中原控制权,可满清组建的新军还是有所成效的。
  正是因为新军的组建,这才使得郭亲王西征西域势如破竹,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攻城掠地,灭国无数。
  同样,郭亲王手上的这支军队,除去灭国后收拢西域诸国组建的普通部队外,其骨干力量正是建兴皇帝在关中最早训练的新军。
  郭亲王的新军不仅拥有相对比例的火器配置,而且在这些年的征战中获得了不少实战经验,再加上军队待遇好,士气高,战斗力极强,就算隆科多手中握着同样是满清新军为基础的大军,但面对这样的对手却丝毫没有什么优势。
  要论火炮,双方差不多,而且双方都没装备强悍的“大将军炮”,由于中原的丢失导致满清军工实力的极大下降,两军拥有的火炮除了从俄罗斯那边购买的部分外,其余的只是仿造明军野战炮而已。
  这些火炮射程近,威力弱,如果仅是两军对垒的野战状况下集中运用还有些作用,但是作为攻击迪化这样坚固的城市,这种火炮的运用却没太大作用。况且火枪兵在攻城方面的作用反而不大,这也使得隆科多从进攻一开始就吃不小的亏。
  三天下来,隆科多的部队伤亡大大超过郭亲王,就算这样依旧未能有一次真正登上迪化的城头,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隆科多这边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他几个部下将领劝告隆科多,在没有丝毫把握的情况下再这样继续进攻,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大帅,不能再这么打了!”
  副将把头盔抱在怀里,脸上满是焦虑。刚刚他亲自指挥一部人马攻城,可冲了几次依旧未能冲上城头,非但如此还在迪化城下丢下了上百具尸体,就连他的戈什哈为了保护自己都被城上射下来的冷枪当胸打死。
  “大帅,这几日伤亡甚大,还是缓一缓吧。”另一个参将见副将开口,连忙也出言劝道。这两位一说,其余在场将领也忍不住劝说起来,听着下面的这些话,隆科多的脸色异常难看。
  “你们以为老子就想打不成?老子是没办法!”隆科多心中如是道,但这话却说不出口。他哪里不知道打迪化不是这么容易的,郭亲王如果好解决他早就解决了,自己的兵力不占优,地利也不占优,就连火器运用也是如此。
  从一开始隆科多心里就清楚这场仗自己的赢面很小,而且真打起来一定会有极大顿时。果然不出所料,这三日间自己三番五次进攻,但迪化诚巍然不动,而自己却已经伤亡了上千将士了。
  一想到这么多将士伤亡,隆科多心里就很是心痛。如今的大清早就不是以前的大清了,丢失中原后退往西北,大清不仅失去了地盘,更失去了取之不尽的人口基数。
  况且这些将士一部分是他从中原战场带回来的,另一部分是朝廷好不容易编练出来的,这都是大清的依靠啊!无论是面对异族,又或者防备大明那边,只有这些兵马在手,大清还能维持下去。
  可是现在,自己人打自己人,死伤的都是大清的人,这令隆科多极是无奈。但他又不能不这么做,雍亲王的命令他不能不听,如果不打迪化的话,他隆科多会面临什么可想而知。
  “够了!”部将的声音越来越大,隆科多的心中也是烦躁不安,一拍桌子,他用着有些嘶哑的声音吼道,这一吼帐中顿时鸦雀无声。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迪化在西域虽是坚城,可要放在中原又算得了什么?这才打了几天,你们就这么嚷嚷,如果面对明军恐怕早就一哄而散了吧?”
  这句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副将迟疑了下正要开口解释,隆科多摆了摆手让他先不要说话。
  “郭亲王不遵圣意,以图谋反,我大清哪里能容得他如此?如今他只不过是仗着迪化城在手而已,如在野战,早就被我部打得落花流水了!眼下迪化一时难以拿下,那只不过是暂时而已,以我军实力打下迪化是早晚的事,等平定迪化之乱,擒敌首领,荡平西域就在眼前,我大清借西域之地重整旗鼓,励精图治,到时候重归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隆科多冷冷扫视了众人一眼,众人有的微微点头,有的低头不语,也有默然而立。
  前面的话或许有道理,但什么重归中原,隆科多其实心里自己清楚可能性不大,但现在士气是第一的,没了士气别说其他了,说不定再打下去兵败就在眼前。
  心里轻叹了口气,隆科多依旧摆出成竹在胸的样子道:“这三日进攻迪化虽有伤亡,但这些伤亡也不是白白牺牲,至少让本帅看到了如此攻破迪化的办法。”
  “大帅,您有何办法?”
  “大帅,如何击破迪化?”
  众人连忙追问,隆科多抚着须,摆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他这样的确让刚才面对伤亡有些不安的部下定心了许多,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隆科多,竖起耳朵准备听隆科多接下来的“妙计”。
第1134章
大败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唯独副将留了下来。
  虽然隆科多调整了进攻策略,同时提出学习明军初期攻城法,也就是爆破作业打开迪化城墙的招数,并且加大火器集中力度,以图改变战况。
  但就算这样,对于赢得这场战争隆科多还是没什么把握。毕竟明军当初采取的这种作战方式,其基础在于明军攻城兵力比城内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