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656

  当大量的明军战舰出现在海面上时,南港的朝鲜人吓得是目瞪口呆,原本朝鲜兵备就不怎么样,朝鲜军队的无能疲软是出了名的,整个朝鲜也就是他们的水师稍能打些,那些陆军除了平时压制地方欺负一下朝鲜老百姓外,根本就没太强的战斗力。
  何况如今朝鲜内乱严重,国主包括摄政的王世子已经失去了控制朝鲜局势的能力,老论和少论两派各自在打得不可开交,随着王城的大乱,朝鲜各地也乱成一团,各派势力相互攻击交战不休,哪里还有谁顾得上其他?
  所以当明军战舰前来时,整个南港除了在港口的水师外,其余军队包括其在南港的官员根本做不出任何反应。就算是那些水师,当见到铺天盖地的大明战舰气势汹汹而来,哪里还敢有丝毫抵抗的心思,不是直接驾着船四散而逃,就是甚至索性把船往码头一靠,直接逃下船去不知踪影。
  就这样,大明登陆海军几乎没有碰到丝毫抵抗,在隆隆的炮声中直接就靠上了港口,随后架起跳板,战兵一个接着一个从船上登上了朝鲜土地,当大明军队控制住港口的同时,那些朝鲜军队基本已经跑的连人影都没了。
  “就这样简单?”跟随着朱一贵踏上朝鲜的土地,黄殿神色有些古怪。虽然知道朝鲜人不能打,可这也太容易了点吧?
  之前和清军作战,大明就算占据上风那也不是说赢就能赢的,原本以为再怎么样朝鲜人具有港口之便,再加上港口这边还有着炮台这些设施,至少也会打几下给明军带来些麻烦才能放弃抵抗。
  而现在,仅仅只是明军的战舰放了几炮,对方却什么反应都没人就跑光了,整个登陆作战从开始到结束完全就如同平日的靠港上岸那么容易。
  “派一队人由码头向外搜索,其余部队迅速集结!”朱一贵同样有些意外,但作为统帅的他却依旧下达了战时命令,让自己已经上岸的部队立即由码头向内陆进行搜索,同时集结陆续登陆的部队。
  “朱帅,张帅还在后面,是否……。”一个参军有些迟疑地说了一句。
  朱一贵眼珠子一瞪:“怎么?老子的命令不作数?”
  “这……卑职……卑职只是……。”那参军是张鲣派来的,原本是安排在朱一贵身边作为联络官。原本他只是想提醒一下朱一贵,此次作战的真正主帅是张鲣而已。可是在朱一贵的目光扫射下,那参军顿时觉得后背发凉,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
  “军情如火,兵贵神速,张帅那边本帅自会解释,贻误战机你知道是什么后果!”
  “是是……卑职这就去……。”参军连声应道,急急跑去传令了,等参军离开,朱一贵左右看了看,对身边的黄殿和吴外道:“你们两个过去瞧瞧,让各部抓紧时间,接下来究竟是吃肉还是喝汤就看我们的了。”
  “明白!”
  一听朱一贵这话,黄殿和吴外哪里还不懂他的意思?顿时兴冲冲地带着几个人就去收拢登陆的部队了。
  片刻后,朱一贵把先行登陆的四千余人部队临时编成了四个战斗单位,随后就亲自率军向北而进,根本不管还没登陆的另外四千部队甚至包括统帅张鲣和后勤辎重什么。
  当张鲣得知这个消息时,朱一贵早就领着部队一路势如破竹,也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见到这个结果,张鲣先是被朱一贵这番操作惊的目瞪口呆,接着又无可奈何,只能让后续部队抓紧登陆,同时派出一支部队跟随朱一贵前进的方向尾随其后,以防止朱一贵孤军深入太甚,从而吃亏。
  张鲣的担心其实没什么必要,自明军登陆开始,南港的朝鲜人全都一轰而散,甚至有不少朝鲜军将见明军大舰来袭马上就明白了出了什么事,虽然在平时这些家伙喝几两酒后就习惯自吹自擂,甚至还会骂上大明几句,以表示自己是朝鲜李氏王朝的忠臣。
  可到真正面对大明军队的时候,这些家伙早就吓得腿软了,天朝上国的威名一直压在朝鲜头上,何况这些年来大明是武功赫赫,无论在神州又或者海外,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面对这样的强敌,平日里只知道欺压老百姓的他们如何有胆量和大明强军对抗?
  就这样,当朱一贵带兵朝着内陆猛进,朝鲜方面根本就没组织什么抵抗力量,就算有几个自认为勇猛的愣头青领着人妄图阻拦朱一贵的脚步,但在朱一贵所率的部队面前根本就没什么用。
  朱一贵是什么人?如果要论起临阵指挥,在大明他足以排到前三,就连清军最精锐的部队他都丝毫不看在眼里,何况这些朝鲜兵?
  一排火枪过去,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朱一贵就干掉了这些弱鸡,然后连战场都懒得打扫,继续挥兵向北,仿佛一口就要从这冲到汉城一般。
第1037章
自谢于国事
  汉城,朝鲜的王都。
  往日繁华的汉城如今却变得残破不堪,街头巷尾到处可见血迹斑斑,甚至还有不少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尸体丢在角落无人收拾,凄惨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眼下,整个汉城的老百姓们不是逃出了此地,就或者胆战心惊地躲在家里,企图用薄薄的一扇门板来阻拦随时可能破门而入凶神恶煞的士兵,祈祷这兵灾早些过去。
  就连王宫周围,同样气氛异常紧张,城中老论和少论两派的交战依旧未分出胜负,眼下两派各占了汉城一半,相互之间多次交战,同时指责对方是乱党叛贼,都企图要灭掉对方。
  而在汉城的某一处,却是难得的平静。这里就是大明驻朝鲜大臣黄滔涣的官邸。虽然官邸外同样有着战斗过的痕迹,不过眼下却是被两派各自约束,双方不约而同地把此地划为了禁区,不允许任何部队进入甚至攻击此处。
  在宅中,身着道袍的黄滔涣悠然喝着茶水,而坐在他面前的人却是老论派的首领之一崔锡恒,对于崔锡恒大明这边不陌生,因为当初他作为朝鲜使臣到过大明,也是他代表着朝鲜国王签下了割让济州牧的条约。
  “黄大人,攻击此处乃少论派逆贼所为,下官向您保证再也不会发生这类事,还请黄大人放心。至于大人伤亡的下属,我朝会给予赔偿,同时奉上礼物给大人您压惊。”崔锡恒递上一张礼帖,黄滔涣微笑着接过看了看。
  礼帖中不仅有着寻常礼物,更重要的里面还写了白银五万两,黄金一千两。这可是不小的数目,看来崔锡恒这边出手很是大方,也足有道歉的诚意。
  黄滔涣翻着礼帖,微笑道:“这些都是小事罢了,贵朝的乱局本官也有耳闻,只是未想会闹到如此境地。不过崔大人,你刚才说少论一派是朝中乱党,但依本官的消息似乎有所出入啊!眼下王世子已发昭说你们才是乱党,这又是为何?”
  “那是少论派乱党的矫昭!”崔锡恒闻言变色,顿时急忙解释道:“王上有昭令,少论派乱党不容置疑。之前少论一派胆大妄为,暗杀朝中重臣其罪证确凿,之后又囚禁王世子,已犯下了不恕大罪,他们不是乱党又是什么?更可恶的是,少论派还派兵攻击大人行在,以下犯上,如此行径简直千古未有,还请黄大人明查!”
  崔锡恒一副慷慨激昂,如果不知道真相的或许就被他的表演给蒙蔽了。但黄滔涣是怎么样的人?哪里会为他这番话给打动?瞧着对方的样子,黄滔涣笑眯眯地看着他却不说话,让崔锡恒尴尬万分。
  “当日发生了什么,本官不想听,也不想追究谁的责任。”崔锡恒听到这话心中一喜,可还没等他高兴只听的黄滔涣继续道:“无论老论少论,本官丝毫不关心,但如今朝鲜局势到了如此,尔等有想过如何收场么?至于本官府邸遭袭,部下伤亡,这又意味着什么?想来崔大人也心知肚明,难道以为把责任推给少论一派尔等就能高枕无忧?”
  “黄大人……。”
  微微摆手,黄滔涣继续道:“崔大人在朝鲜朝中也是人物,何况当年崔大人是去过大明的,我天朝天子是如何人,想来崔大人清楚的很。此外,眼下之变虽是出于意外,但崔大人是个明白人,应该知道真正的起因是什么,难道这还需本官来为崔大人解惑?”
  黄滔涣的话让崔锡恒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正如对方说的那样,如今事闹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可以收拾的了。
  最初,这事件的起因是因为老论派首领金春泽的死,从而导致老论派群情愤怒,开始对少论派进行报复。
  可事后仔细想想,这金春泽的死真是少论派干的么?显然这里面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假如这件事真是少论派干的,那么为何在金春泽死后少论派不提前发动,从而把老论派一举歼灭呢?
  反倒是老论派先出了手,对少论派的几位重臣展开了屠杀,也正是因为如此少论派在面临死亡的威胁下不顾一切开始反抗,从而导致朝中两派分别胁持了国主和王世子,各自称为正统,指责对方为判逆,厮杀不休,闹到眼下的地步。
  打到现在,双方可以说已筋疲力尽,无论是老论还是少论,这两派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谁都暂时灭不了谁,谁也奈何不了谁。到这时候,一开始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两派主要人物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开始察觉到当时出事的问题了。
  虽然暂时还未查明真相,可再打下去对于两派没有丝毫好处。而且更要命的是大明驻朝鲜大臣就在汉城内,而且其官邸差一点儿就被乱战的士兵给攻破,如果不是两派即时醒悟并且制止的话,也许黄滔涣早就死在乱军中了。
  黄滔涣不是普通人,这可是大明的重臣,堂堂驻朝鲜大臣二品大员。一旦黄滔涣死在汉城,大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可想而知,这也是两派之后约束部下把此地划为禁区,并且分别派人来求见黄滔涣的原因。
  崔锡恒张了张嘴,好不容易开口道:“黄大人,朝鲜一向尊大明为主,如今的情况也是我朝鲜君臣所不想看见的,事到如此,还请大人给朝鲜指一条明路,下官感激不尽!”
  说着,崔锡恒以大礼向黄滔涣行礼,可谁想黄滔涣坐在那边纹丝不动,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黄大人!”崔锡恒悲切道:“我朝向来对大明忠心耿耿啊!今日下官前来别无他意只是……。”
  不等崔锡恒把话说完,黄滔涣就摆了摆手:“如今朝鲜如何,想来你心中比本官更为清楚。先不说你一人能否决朝鲜一国之事,就算是朝鲜国主也尚且无法做主。如此这些话,你让本官又如何相信?况且,此乱由何而出,想来尔等如今也明白过来了,这事能做得,但如何了解却是难上加难,除非……。”
  “除非什么?”
  见崔锡恒急切的样子,黄滔涣笑笑:“你两派中人自谢于国事,如何?”
  这句话如雷霆霹雳,震得崔锡恒目瞪口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第1038章
大救星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就连无视生死的沙场老兵都无法平静,何况崔锡恒呢?
  张口结舌的崔锡恒怎么都没想到在黄滔涣口中听到这句话,但仔细想想的确如此。眼下朝鲜的局势已无可收拾,无论是那一派最终胜利,那么对于这派而言同样不算是什么好事。
  囚禁国主和王世子,调动军队攻击政敌,把整个王城甚至朝鲜搞成这样,老论和少论两派到现在已把整个朝鲜李氏王朝的遮羞布全部扯了下来。君不君、臣不臣,无论怎么看,他们都没了回头之路。
  除非,一派胜利后彻底抹去朝鲜的一切反抗力量,并且取李氏王朝而代之。就像当年李氏王朝取高丽王朝而代之,但这样做的可能性会有么?答案自然是否认的。
  跌坐着的崔锡恒心中一片惘然,这不是他所希望的结果啊!可是……可是他眼下又能怎么办?难道跟随着这一切从而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同他的家族一起消散不成?
  崔锡恒心中不甘,能够有今日地位,他和他的家族是耗费了多少心血,又吃了多少苦头,战战兢兢几十年才拥有了这一切。可眼下,这些都要离自己而去,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想到这崔锡恒的眼中闪过了精芒,他再一次望向黄滔涣,不再以朝鲜臣子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向这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求助。
  朱一贵的攻击极为顺利,顺利的难以想象。
  明军自登陆后,采取的进军路线是早就预定好的,其实这条路线也就是当年万历年间日本在釜山登陆后向朝鲜腹地进军的路线,由釜山北进,然后先至大邱,再转向西北进入忠清北道的清州,随后向北入京畿道首府水原,当到达水原,汉城就近在咫尺了。
  当年日本登陆后以此路线一路北推,仅用短短十九日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随后继续北上直逼平壤。
  这一次明军登陆其速度相比当年的日本更为迅速,仅仅一日时间朱一贵就打到了大邱,当明军到达大邱时,此地守军没有丝毫反应,就连城门都是大开着的,城内更是一片混乱,没有丝毫组织。朱一贵见此顿时狂喜,指挥军队直接冲进城去。
  由于王城的巨变,现在朝鲜各地同样都是大乱,两派势力相互争斗,大邱也是如此。
  其实在明军打来之前,少论派的大邱府尹先下手为强,把诱引而来的老论派兵马节制使给一刀砍了,之后兵马节制使的部下为其报仇,发动城外军队攻进大邱,又把没来得及逃走的府尹给直接杀了。
  然后,群龙无首的大邱乱得不可开交,两派的低级官员为了自保各自拉拢士兵,在城中相互攻击。至于大邱的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吓得四散而逃,再加城中上乱兵放火抢掠,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当明军到来时,大邱哪里还能组织得起什么反抗?
  所以,当朱一贵进入大邱后非但没有遭到抵抗,相反无数朝鲜百姓对于天朝大军的到来是兴高采烈,欢庆鼓舞。
  在他们看来,现在朝鲜内乱,这来的大明军队一定是帮着朝鲜平乱的,在家中躲避兵难的百姓们个个是喜迎王师,明军入城时更是阵阵欢呼,甚至还有不少被兵乱害得家破人亡的朝鲜人主动为大明军队当起了向导,带着明军搜索城中乱军和那些该死的官员。
  除去这些,还有一些读书人见了明军更喜极而泣,自发组织起百姓为王师入城琼浆相迎,哭诉着地方百姓之惨状和乱军之残暴,以求明军为朝鲜百姓做主,平定叛乱,灭杀逆贼,还朝鲜朗朗乾坤。
  见到这一幕,朱一贵大为意外,可紧接着又同时心头大喜。要知道他手里的兵其实并不多,充其量也就四千余人而已。打大邱还马马虎虎,可要一路打到汉城去,这朝鲜兵就算不经打但几万几万的压过来他也吃不消。
  原本朱一贵准备拿下大邱后在此驻扎,等待后续部队到达后再继续前进。但现在的情况不仅让他出乎意料,更让他欣喜无比,他没想到朝鲜国中内乱如此之甚,更没想到朝鲜百姓对于大明又如此亲近。
  当即,朱一贵下令勒令全军贴出安民告示,部队整肃城中治安,严禁扰乱城中百姓,同时大开粮仓,救赈百姓,以安人心。
  朱一贵的做法让大邱百姓无不感激万分,更对于大明天军为之拥戴。随后朱一贵就地招兵,不仅把那些来不及逃手投降的朝鲜士兵归于部下,更在大邱招了两千多青壮,直接编入军中,以天朝平定朝鲜内乱为由继续北上。
  离开之时,朱一贵还在大邱随便指定了几个德高望重的地方乡老,令其尽快组织人员恢复生产,并交代他们后续明军即刻就能到达。这些乡老得此令自然一口答应下来,在组织的青壮帮助下继续稳定大邱,等待明军后续部队。
  而在大邱仅仅歇息一日的朱一贵这时候已带了万余人继续北上,接下来的几日里一连破几城,每城都是长驱直入,几无遭遇半分抵抗,等到朱一贵第六日抵达清州的时候,他的队伍已经超过了三万人。
  朱一贵行军速度实在太快,令跟在后面的张鲣怎么都赶不上。等到第八日,张鲣带着队伍来到清州时,当得知朱一贵在半日前已领着部队向水原进军了,而且这时候朱一贵的部队已膨胀到了五万人之巨。
  “这个朱帅……。”听到这,张鲣是哭笑不得,自登陆朝鲜到现在,作为主帅的张鲣居然一仗都没打过,从南港到清州一路上,他光忙着给朱一贵擦屁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