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656

  除了这个原因外,范毓馪比其他人更忠心耿耿的是因为他最喜爱和看好的儿子在南方被大明给收拾了,甚至导致范家南方的产业全部丢失,这样的损失让范毓馪是心痛万分,更对大明是恨得咬牙切齿。
  所以范毓馪是众皇商中最希望大清能够恢复往日的辉煌,把大明灭掉的人。为此他不仅全力支持大清的反攻,还领命帮着大清和罗刹国那边沟通,帮助大清从罗刹国购买火器以充军用。
  在这些事中,范毓馪是做的尽心尽力,甚至还在里面贴了自己不少银子。其他的不说,就拿上次乐输一事来讲吧,他范毓馪拿出了比其他人多得多的银子,这也足以证明了他是大清的忠臣。
  今天,上书房大臣兼兵部尚书,钦差大臣耿大人相请太白楼,其目的范毓馪是早就知道的,那就是要他们这些人再掏银子。对此范毓馪并不意外,因为现在大明已经开始举兵攻击山西了,面临大明的进攻,大清想守住山西必须要有钱粮,作为红顶商人,又是参与清军和罗刹国沟通的重要人物,范毓馪是知道这点的。
  所以今天他在赴宴之前就琢磨过了,这一次必须得掏些银子出来,至于数额起码在百万两左右。虽然这么大的数额如果在几年前的话对于范家来说不算什么,可是现在随着局势的变化,范家的产业缩水严重,这百万两已经很吃力了。
  不过范毓馪依旧决定出这笔钱,非但他要出,他还打算好好劝说其他几家当家人,让大家都多出点。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大清哪里有他们这些人?
第896章
叫苦
  轿子稳稳当当地停在太白楼前,下人在外面喊了一声,闭目养神的范毓馪睁开眼睛,整整衣冠就此下了轿。
  一下轿,范毓馪顿时微皱起眉头,往日的太白楼是宾客云集,而今天太白楼或许是被钦差大人包了的原因没了普通客人,而且四周还有兵丁把守着,虽然这些兵丁只是守在太白楼的左右前后,并未堵住酒楼大门,但看上去很是显眼。
  不过范毓馪想想也就适然,毕竟现在不同往日,明军已举兵二十万攻打山西,整个山西上下已入战时。作为首府的太原,防备严密些也是自然的,尤其是像今天这种场合,不仅钦差大臣耿相要来,就连大将军鄂尔泰也会到场,为了他们的安全自然要小心谨慎些。
  “介休公,您可来了。”范毓馪刚走进太白楼,就见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迎了上来,此人他自然是认识,而且还是儿女亲家,自然交情不浅。
  这位是晋商中的大家,常家现在的当家人常大春,常家在山西自前明弘治年时就开始经商,至今已有二百多年。虽然常家并不是八大皇商之一,可在地方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商贾之家。
  常家自先祖常威,对!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常威的常威,在山西开始经商以来,逐渐发家,靠着经营有道攒下了百万家产。如今传到常大春这一代,以常大春在商业上的天赋原本能更上一层楼的,只可惜这天下风云突变,常家非但没再进一步,这些年反而后退不少。
  其实不仅是常家一家,整个山西商贾大都是如此,除了有几家在感觉到大清靠不住直接先行南下投了大明外,其余留下来的商贾这几年都不如意。
  不要说常家了,范毓馪这边也是过的艰难,不过他的底子厚,再加上还有些其他的商道在手可以弥补损失,这才依旧稳坐八大皇商之首。
  “常兄,你来的可早啊!”见到常大春,范毓馪顿时堆起了满面的笑容,拱手道:“月余未见,常兄可好?”
  “好好,介休公的气色不错。”常大春笑着回了一礼,随后看看左右就一把抓住范毓馪的衣袖把他拉到了一旁。
  “我在此等你好些时候了,你来的也太晚了些。”到了一旁,常大春压低着声音说道。
  “我来的晚么?离着开宴不还有小半个时辰?常兄找我何事?”范毓馪有些疑惑道。
  “其他人都已到了,你是来的最晚的。”常大春伸指朝着楼上指了指。
  范毓馪顿时笑了起来,摇头道:“那得怪你们来的太早了些,何况耿相和鄂帅还得过一会再来,你们到的这么早又是为何?”
  “我说介休公,你就不要在兄弟面前摆官架子了。”见到范毓馪这副样子,常大春顿时埋怨了一句。他早早地就来到了太白楼,在下面等了范毓馪近半个时辰了,早就等着心急。现在,范毓馪依旧一副不急不慢的样子,这让常大春心中更急。
  “常兄不在上面坐着喝茶聊天,特意跑到楼下堵我,难不成有事要问?”猜到了常大春等自己的原因,范毓馪微笑着问。
  常大春顿时点头,又把声音压低了几分:“介休,此次耿相和鄂帅招我等来此所为何事,想来你早就知晓吧?”
  “这……。”范毓馪想了想,微微点头。
  “难道又是为钱粮一事?”常大春继续追问。
  范毓馪又点了点头。
  常大春顿时露出一脸的难色,对范毓馪说道:“介休,我常家是什么情况你自然是清楚的,虽说常家经营百年,但其产业却无法同你们几家皇商相比。而且这些年来又打仗,南边商路实在是不好做,至于北边就更不用提了。”
  说到这,常大春叹了口气,摇头道:“上一回报效朝廷,我常家咬着牙拿出了这个数。”伸出手常大春在范毓馪面前比划了一下,然后又道:“我常大春虽是商贾,但也知道忠于朝廷的道理,虽然这个数字比起介休来讲算不得什么,可是以常家的财力是伤了些元气的。原本打算着之后朝廷好了,再慢慢经商赚回来,可是这才过去多久,这又要让我等掏银子,介休啊!你说这……。”
  不等他把下面的话说完范毓馪就抬手制止了他继续往下说,神色严峻道:“常兄,依你的意思是今日不打算掏钱了?”
  “当然不是,当然不是!”常大春连忙摇头,但神色依旧露着苦色:“我等为大清臣民,朝廷有难自然报效,但我等却也需量力而行,这样下去实在是吃不消啊!介休,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少掏一些?我这边的确是比不了各大皇商,这家底子薄实在是受不起折腾。”
  “少掏一些?常兄,你打算出多少?”范毓馪冷冷的看着他问道。
  常大春先伸出一根手指,随后想了想又伸出第二根手指:“二万两,再多实在是掏不出来了。”
  “二万两?”范毓馪心中莫名火气,这常大春前面说的没错,他常家的确不如几大皇商有钱,可是这二万两也太少了。作为儿女亲家,他如何不知道常家的家底?
  别说二万两,就是二十万两常大春也是拿得出来的,他今天特意等着自己又和自己说这么一番话明显就是不打算多出钱,想让自己在耿额和鄂尔泰面前劝说一二。
  想到这,范毓馪心中很是恼怒,更要开口猛然间又把话咽了回去,然后看着忐忑不安的常大春问:“常兄,恐怕今日和你一样打算的人不止你一人吧?”
  “我……这……。”常大春张了张嘴,最后点点头叹道:“不瞒介休,其实刚才大家商议了下,都觉得这一次朝廷有些过了,这天下哪里有一年里摊派两回的道理?我们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今局势大家心里也都有数,一旦有变,我们这些人假如又失了家财,那以后又如何翻身呢?介休是我山西商界之首,又有着朝廷的官职在,所以大家希望我能提前和介休你商议一下,到时候帮衬帮衬说说好话……。”
第897章
如沐春风
  范毓馪的心顿时沉到了底,他在常大春说这些话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没料到这还成了真的了。
  虽然他不知道常大春口所说的这大家是否是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不过以他对这些山西商贾的了解恐怕就算不是所有人也是绝大多数人。
  其中不仅包括常大春这样的山西有名的商人,自然也包括了和范毓馪一样皇商。固然范毓馪承认,商人们的钱的确不是大风刮来的,谁的家产把是靠着几代人的辛苦经营慢慢攒下来的?
  别说常大春了,就连他范毓馪的产业同样也是如此。说句实话,所谓的皇商听起来似乎不错,出去也有牌面,在普通人眼里更是威风八面的人物,但实际上他们这些皇商的难处却是外人所不知晓的。
  像他范毓馪,虽然接了家业后靠着他经营的才能把范家带到了如此规模,但付出却是外人所不知的。无论是在之前康熙西征的时候,又或者各处受灾的灾年,范毓馪用自己的财力和能力为大清做了许多事情。
  这些年来,范毓馪花出去的银子何止上千万两?要不然如何又能换得这头上的红顶子?
  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为了范家的未来,同样也是为了朝廷。尤其是在他爱子在南方被大明给处决后,范毓馪更是铁了心地和满清站在了一起,不遗余力地支持满清和大明对抗。
  而现在,常大春的这番话让他猛然看到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并不是所有人和他想的是一样的。不仅是常大春这样的商人,就连八大皇商中的其余几家也都有了这种想法。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随着局势的改变,许多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正因为许多人觉得满清已不再具有和大明抗衡的能力,再加上现在大明又起重兵攻击山西,大家都认为满清对于山西恐怕要保不住了。
  一旦山西丢失,满清就彻底失去了山西这个地盘。但这仅仅只是对于满清而已,而这些山西商贾是绝对不会和下沉的满清一起陪葬的,他们已经开始在考虑之后的出路了。
  对于商人而已本来就是如此,尤其是山西商贾更是这样。这些商人们除了近百年发家的之外,那一家不是从前明到现在的?都是经历过前明灭亡,满清坐了天下的时代,所以对商人来说,朝廷更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家族的存在,只要家族在,这天下换一个皇帝不都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就算真的有银子许多人也不愿意掏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银子掏出来就等于打了水漂,根本就是有去无回。与其这样倒不如把银子牢牢捏在自己的手里,等到天下彻底变了,那么他们依旧还有这份本钱继续维持家业延续。
  从这点来讲,范毓馪并不否认他们的想法有错,假如自己处在他们的地步恐怕也会是这样想的。可是,范毓馪和他们不同,因为范毓馪是没有丝毫退路的,大清没了,他范家还能继续下去?要知道他范毓馪可是为了大清做下了许多事,立下了许多功劳,这些帐真要算起来,在大明眼里就是助纣为虐,罪行累累。
  见范毓馪一直不说话,常大春顿时有些急了,忍不住又问道:“介休,此事还请你帮上一帮,这并非仅帮我一家,而是帮山西的所有商家啊!当然了,介休请放心,我等也不会让介休难做,刚前大家都商议过了,这银子都会出,就是出的不能太多,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呵呵,常兄就不担心这青山还在柴就烧完了?”范毓馪冷笑着反问。
  “这哪里会,哪里会。”常大春嘿嘿笑道:“我们做生意的讲究细水长流,更讲究要做长久买卖。再说了,有些话无需我讲,介休也明白这个道理,你说是也不是?”
  “我不明白!”范毓馪顿时冷哼一声,看着常大春,目光如同刀子一般锐利,看得常大春不由得躲躲闪闪。
  想了想,范毓馪放缓了语气,叹声道:“常兄,如今朝廷有难,所谓匹夫有责。我等商贾当是报效朝廷之时,你们的难处我知道,可朝廷的难处你们又何尝知道?罢了,常兄好好想想吧,我希望常兄不要自误才是,话至于此,多说无益。”
  说完,范毓馪摇摇头,再也不理会常大春直接转身向楼梯走去,常大春愣了一下,抬头见范毓馪已经迈步上了楼,他刚想喊却又未再喊,急急跟着赶了过去。
  上了楼,的确如常大春所说的,今天来赴宴的十四家商贾除自己和常大春外其余十二家已经到了。
  这些人范毓馪自然是不陌生的,众人见到范毓馪来了后连忙起身行礼问候,范毓馪也露出微笑着众人一一打着招呼,甚至说上几句。
  大家在和范毓馪问候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跟着上楼的常大春,有些人还悄悄地跑到常大春那边询问他和范毓馪在楼下商议的情况。不过答案并不让大家满意,但对于范毓馪的这个态度,众人虽然有些失望,可表面上去没显露出来,依旧一团和气。
  坐了一会儿,约摸着一刻钟过去了,只听得楼下有人唱着钦差大臣和大将军到的声音。听到这声音众人连忙站起了身,静静等候着耿额和鄂尔泰的到来。
  很快,两人的身影就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走在前面的是耿额,鄂尔泰随后。见他们上楼,范毓馪作为山西商贾之首,又是红顶商人,自然领着所有人向钦差大臣和大将军行礼请安。
  “这不是介休么?好些日子没见了,看着还和当年一样精神。”见到范毓馪,耿额顿时笑着扶起他来,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说道。
  “有劳耿相牵挂,当日一见时隔好几年,耿相依旧风采。”
  “哈哈哈,我们都老了,哪里还有什么风采。”耿额笑着说道,边上的鄂尔泰在一旁道:“范大人这些年在山西帮了本帅不少,当年先帝爷也是多有嘉奖的。”
  “的确如此,介休的事我在京中也是知道的,辛苦你了。”耿额点点头道,范毓馪连声称不敢。
第898章
赞许
  耿额落坐主位,鄂尔泰在左手相陪,至于右手的位置耿额让范毓馪坐。范毓馪笑着谦让了几句最后还是坐了下来,可坐下后不知为什么,范毓馪的心中却有些隐隐不安。
  这个感觉从哪里来的范毓馪自己也不清楚,刚前还未有但现在似乎一下子涌了上来,同时一颗心跳的厉害。
  微微皱起眉头,范毓馪有些凝神,难道是因为之前常大春的那番话?又或者见了山西各家后各家表现出来的态度?
  不是,绝对不是!范毓馪很快否认了这个可能。没错,常大春和那些商贾的态度让他很是失望,同样也有些暗恼,但绝对不会是不安。
  那么这不安感又来自何处?范毓馪不由得看了一眼主位和次位的耿额和鄂尔泰,只见两位大人正和众人谈笑风生,话语中还提到了去年时乐输朝廷的事,颇有赞许之意。
  至于众商贾,此时也陪着小心答着两位大人的话,一切看起来似乎是那么正常。
  嘴角不经意的笑了下,范毓馪微微摇头,也许是这些日子自己忧虑国事精神有些恍惚吧,想到这他也不再去琢磨什么感觉了,静心听着耿额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