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656

  更重要的是,朝鲜不是吕宋,大明在吕宋的那一套在朝鲜是行不通的。一旦仅仅以目前的情报用来攻击朝鲜的话,恐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或者说师出无名。
  因为到时候朝鲜完全可以推卸责任,找几个替罪羊说是被蒙蔽,然后再派臣子前来告罪什么。甚至连换一个朝鲜王也是有可能的,反正如今的朝鲜国王李焞的身体已经不行,恐怕应该活不了多久,朝鲜国中改朝换代父夺子位,甚至弟夺兄位比比皆是,之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
  到时候找个理由软禁甚至流放老国王,再找个人登上王位,弄不好这件事就这样被糊弄过去可能性极大。
  其实,在见了汪文之后,邬思道就想到了这点,而他今天入宫见朱怡成也是要谈这件事。
  这一路入京的几天,邬思道对此事进行了仔细考虑,在他脑海中倒是有了一个主意,只不过这主意却有伤天和,一旦朱怡成用了,对于朝鲜国中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邬思道一直迟疑着不知道究竟是应该说呢还是不说。
  “先生如有想法直言就是,今日并非君臣相对,你我只是探讨问题而已。”似乎是看出了邬思道的迟疑,朱怡成开口说了这么一句。
第853章
东拉西扯
  “皇爷前不久招马功成入京,以用其攻掠西北,可有此事?”让朱怡成意外的是,邬思道一开口居然提起了西北而不是朝鲜,要知道朝鲜可在东北,他这时候说西北是什么意思?
  “是有此事,朕已令马功成领西北各军,先取山西,后攻关中。”这件事虽然外臣知道的不多,但在朝廷高层中不是什么秘密,何况邬思道也不是普通人,如此讲自然没有问题。
  邬思道点点头:“如此看来,皇爷是打算驱虎吞狼,意图西域了?”
  “先生说的没错,朕的确是这样想的。”朱怡成想不到邬思道就凭一句话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正常,邬思道如此聪明的人看不出来才是奇怪。
  当即,朱怡成直言不讳地说了下自己的打算,还有自己对马功成等一干武将的心思猜测,综合考虑后这才定下了这个战略部署。
  “皇爷高瞻远瞩,臣佩服万分。”邬思道微笑道:“马功成用兵向来谨慎,在军中威望足够,的确是最合适的统帅人选,何况一旦驱满清于长城之外,关中自然不战而入皇爷囊中,至于西南各省同样如此,就此神州全土终归于大明也。”
  “其后,我大明可借势攻入西域,收拢故地,当重现盛唐之世,以成万年基业,臣在此先贺皇爷霸业可成!”
  朱怡成摆摆手,邬思道这番话说的他心中暗暗得意,这些正是他想要做到的。以煌煌中华之力,创万年之基业,让大明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而自己也成为开创新时代的伟大君主。
  “皇爷估计如此谋划得需几年?”邬思道继续问道。
  “这……。”朱怡成一时间无法回答,攻击山西,拿下关中,这倒是他和马功成讨论过,快的话大概大半年时间,如果慢的也需要一年左右。如果再加上彻底收复西南各省,前前后后恐怕要两年时间。至于借势攻入西域,这就无法确定了。
  毕竟,打仗计划的再详细也只是参考,战场上变化因素众多,就算大明现在国力强盛,满清日落西山,但谁都无法保证就能一口气彻底达成目标,一旦其中发生些意外,其结果无法预料。
  朱怡成之所以选择马功成当统帅,取的就是一个稳字,这也是为了保证计划的成功实施。
  见朱怡成一时语塞,邬思道露出了笑容,接着又道:“如今吕宋已经拿下,接下来朝廷将好生经营吕宋,以臣之见,皇爷后续已决定再取柔佛?”
  “正是。”朱怡成这时候隐隐约约已经有些明白邬思道的用意了。
  邬思道微微点头,继续说道:“吕宋一地幅员不小,再加上吕宋土族甚多,要想经营此地非一日之功,需先解决土族后再徐徐图之。再者,一旦大明拿下柔佛,南海各岛基本就在大明控制之下,往后同西方各国的交往将更甚,虽然如今西班牙已不足为虑,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也向我大明表现出善意,但臣却想说上一句,所谓众矢之的不可不防。”
  见朱怡成默然无语,邬思道又道:“除去南海,新明也需小心在意,之前法兰西国联合西班牙攻击我大明在新明的领土,当时情况极为凶险,亏得后来几方势力产生变化,法兰西投鼠忌器之下回军自保这才同我大明停战,如不然新明之地前功尽弃也不一定。”
  听到这,朱怡成的脸色有些难看,当即道:“先生是否还想说吕宋异手后,新明恐怕会有战事?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总督府会再次开战?可是先生不要忘记,如今新明那边法兰西正防备着英国,而我新明海陆两军已压制住西班牙在墨西哥的军力。”
  “这仅是暂时而已。”邬思道仿佛没看见朱怡成的脸色,很是平静道:“臣闻西班牙国王同法兰西国王乃是一家人,两国渊源极深,为其王位之前法兰西国王甚至不惜得罪天下同整个西方各国开战,前后数十年最终还打成了平手?等吕宋丢失的消息传到那边,皇爷难道就不担心两国再一次联起手来?”
  朱怡成沉着脸,他现在彻底明白邬思道是什么意思了,邬思道说这些话就差没指着自己告诉他现在大明虽然强大,但四周敌人依旧众多,无论是在本土或者在海外,大明看起来强盛无比,可隐藏的敌人同样众多。
  朱怡成四处攻掠,其实已有隐患,一旦那一方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全局。毕竟大明国力再强也强不过天下去,就算是满清也依旧有数十万大军在手,要解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作为皇帝,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历史上的杨广就是前车之鉴。实际上,杨广这人雄才大略,并非是昏君,他的所做作为也是为了后世基业,只可惜他心太急了。正因为心急,杨广把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事一口气意图在短短十几年中完成,从而闹得天下大乱,最终葬送了隋朝的天下。
  之后,大唐继隋而治天下,大唐为何能后成为盛世,有很大程度就是吃了杨广的红利。对于这些,邬思道是一清二楚,而朱怡成也是明白的。
  “难道……自己真的心急了?”朱怡成一开始极为恼怒,就如同一人在兴奋之时边上跑来个人就把一盆冷水从头到脚给淋下一般。
  说句实话,当时朱怡成差一点儿就发了火,甚至打算质问邬思道这些话简直是危言耸听。可最终他还是忍住了,毕竟理智告诉朱怡成邬思道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而且这些隐患也的确是真正存在的。
  深深吸了口气,按捺着心头的情绪,朱怡成站起身来,独自在殿中走着,他的表情极为复杂。
  至于邬思道却依旧坐在那边,眼观鼻,鼻观心,并未向朱怡成那边看,静静地仿佛他不存在一般。整个殿中一下子静的很,只有朱怡成一声接着一声的脚步声传来,这脚步声就如同敲打在人的心中一般,显得那么沉闷。
第854章
任凭于他
  说句实话,在当初是否举兵攻击西南的时候朱怡成也曾经犹豫过,那时候大明已占了江南各省,再加上直隶也已入手,除去中原未定外,大明对满清可以说占了上风。
  不过那时候,出于许多考虑,朱怡成还是打消了派兵直入西南的打算,而是决定集中兵力解决中原,然后放任西南各方势力相互争斗。
  高进部当时能够进入贵州,一来是高进知道自己无法同大明争雄,意图转移西南。而另一方面也是朱怡成故意为之,放高进入西南去搅浑这潭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战略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朱怡成的放任导致西南三省现在乱成一团,打得不可开交。等到山西一下,关中的清廷向西而逃后,想来西南三省就能轻而易举地收复。
  但现在不比往日,随着一次次的胜利,大明是越来越强大。中原之战后,大明已成了天下之主,再加上海外的不断扩张,大明的军力可以说比当初膨胀倍于,朱怡成对大明的信心同样倍增。
  决定西北战略,朱怡成已确定了驱虎吞狼之策,意图再一次开疆拓土。而当拿下吕宋时,朱怡成的心气也到了顶点,在他看来大明之兴已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拦,他所思的帝国蓝图正在一点点成型。
  这也是朱怡成得知朝鲜有变后第一个想到对朝鲜下手的原因,何况当年朝鲜派臣子来请罪之时,朱怡成就起了打朝鲜主意的心思,当初无论是派驻朝鲜大臣或者是索要济州牧作为驻军地和军港的做法无非就是做好拿下朝鲜的准备。
  而现在,朝鲜自寻死路,作为大明藩国居然背着大明和满清势力眉来眼去,暗中勾结,作为宗主国以此讨伐朝鲜也是理所当然的。
  原本朱怡成以为自己同邬思道一提此事,深知自己心思的邬思道自然会表示赞同,可谁想今天邬思道居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这些话中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朝鲜,但话中的意思却非常明白,那就是劝朱怡成不要操之过急。
  “难道,我真的太急了?”朱怡成忍不住想到,同时脑袋里闪过后世的一句话,那就是太急了容易扯着蛋。
  也许邬思道说的对,眼下的大明虽然如日中天,可隐患同样也不少。就说海外吧,仅仅几年时间大明就把触手伸到了新大陆,并且在那边建立了新明。
  至于南海这边,随着吕宋的拿下,接下来就是柔佛,打下柔佛后,朱怡成的目标还有大洋州,也就是澳大利亚。
  这些地盘大明无论如何都要抢先拿下来,只有这样大明才能真正成为控制整个亚洲包括大洋州的帝国。
  但是打是容易的,以大明的军力打下这些地方并不难,尤其是大洋洲那边,充其量就是一些土人而已,只要探明航道,直接占领就行了。可拿下来之后,却需要许多精力和时间去经营,这些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其他的不说,就说西班牙在吕宋的经营,早在百年前西班牙就拿下了吕宋,上百年的经营却以后未能真正控制住整个吕宋,这固然是因为西班牙的殖民政策所至,但同样可以看出经营一地的不易。
  大明拥有人口的优势,这点相比西方国家强得多。不过大明的占领又和西方国家不同,大明对于海外领土是等同于大明领土,而不是简单的殖民,所以在其中耗费的精力和投入肯定也更大些。
  想到这,朱怡成心中有些松动,邬思道说的没错,这些都要耗费大明的力量,再加上大明的扩张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别看现在葡萄牙、英国、荷兰这些国家对大明比较友好,甚至其中前两者已和大明结盟。
  但是政治这种东西哪里能说得准的,今天是朋友说不定明天就是对手。葡萄牙这些国家暂且不说,英国这个国家表面是绅士,但实际上却是流氓。欧洲搅屎棍的大明可不是说说而已,在新明那边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作为大明的盟友,英国的新大陆的殖民地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同大明站在一起,反而坐视法国和西班牙联手攻击大明。
  虽然事后英国方面对此表示错在他方,并且给予了诚恳的道歉。而且新大陆的英国人之后也利用法国兵力不足的机会来了一招围魏救赵,从而逼迫法国人同大明签署了停战协议,并且草草结束了双方的战争。
  可是谁又能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再一次发生呢?一旦大明的力量直接危害到对方的时候,英国人或许……不!也许是肯定会调整策略,从而背地里出卖大明利益,和他们原来的敌人站在一起针对大明。
  假如那时候大明没有压倒性的力量,或是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话,随着事态的发展和时间推移,谁又能保证会朝那个方向转变?
  想到这,朱怡成的确有些担忧,心中的怒火已经全部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反省。
  “可惜了,如今正是讨伐朝鲜的机会,假如这一次不做的话,就不知道下次机会是什么时候。”朱怡成停下脚步,开口幽幽道。
  “此事皇爷又何必忧虑呢?”邬思道终于松了口气,别看他刚才一副轻松的模样,实际上他的心里是极为紧张的,万一朱怡成听不下他的话,甚至雷霆大怒的话,那么对于他来讲可是要倒霉的。
  幸亏,邬思道赌对了,他之所以敢说那样的话就是因为他清楚朱怡成不是昏君,而且能够听得进他的话。而事实也是如此,在短暂的愤怒之下,朱怡成最终没有发火,反而逐渐恢复了理智。
  见朱怡成把目光望向自己,邬思道道:“朝鲜国中乱局刚生,皇爷只需耐心等候皆可。臣建议我大明在朝鲜的力量逐步撤离半岛,好生经营济州牧即可,至于朝鲜王、朝鲜世子,各王子和朝中各党,让他们自行处置就行。再者,等关中事了后,在关外的满清难道还能坐得住?臣可是听说当年的十三阿哥眼下就在关外,已联合满清权贵正在整军,这个十三阿哥善于用兵,也是有眼光的人,想来或许会有点用处……。”
  朱怡成先是一愣,接着若有所思,很快他的脸上就浮现了笑容。
第855章
关外
  盛京,也就是后世的沈阳。
  在一处府邸中,身着便装的十三阿哥正坐在主位,静静听着左右几人的讲述。
  一晃就是一年多过去,如今的十三阿哥同当年已有些不同,相比在北京当阿哥的时候,现在的他面容刚毅,身上锋芒已敛,气度显得极是沉稳。
  坐在下首的是三个人,左手第一位的自然是盛京将军嵩祝,右手第一位的是辅国将军阿扎兰,还有一个是宗室永谦。
  嵩祝暂且不去说他,十三阿哥抵达盛京后他是第一个投靠十三阿哥的人,这自然和他的身份有关,作为雍亲王的奴才,十三阿哥同样也是他的主子,何况如今满清已西迁,根本顾不得辽东这边,以十三阿哥的身份地位,嵩祝权衡利弊后很快就站到了十三阿哥这边。
  至于辅国将军阿扎兰,这人是简亲王雅尔江阿的二弟,康熙四十一年三月授头等侍卫,封三等辅国将军。四十六年时,阿扎兰由于身体原因解退其职,随后回到辽东修养。
  阿扎兰在当头等侍卫时同十三阿哥就认识,两人因为年龄相近、脾气相投,交情很是不错,算得上是好朋友。可惜的是阿扎兰后来去职回辽东,双方就中断了联系,直到十三阿哥来到盛京后再一次见面。
  对于阿扎兰,十三阿哥是了解的,阿扎兰的身体虽然不如父辈那样强壮,平日里身子也不怎么好,不过他却是一个颇有才干的人,尤其是对于军事很有见道,要不当年康熙也不会直接授于他头等侍卫之职。
  如果阿扎兰不是当年因为身子骨拖累的话,以他的出身和能力必然是会被大用的,可惜的是阿扎兰在康熙四十六年得了一场大病,无奈只能主动去职休养,也正是这个原因,回到辽东后的这几年中,阿扎兰身体倒是恢复了不少,原本想再一次回京谋职,谁想到就迎来了天下大变。
  对于阿扎兰,十三阿哥极为看重,在拿到盛京军权后十三阿哥就私下找到了阿扎兰,邀请他出山为自己谋划。阿扎兰对此很快就同意了,这一来是因为当年的交情,二来也是因为目前满清日落西山,作为宗室自己不能袖手旁观。而其三,可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十三阿哥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承诺。
  要说起这个承诺,就不能不提庄亲王博果铎了,作为满清的铁帽子王,庄亲王博果铎可以说是地位尊荣,在关外也拥有极大的势力。
  可惜的是,庄亲王博果铎如今年老,却没有子嗣,等他一死后,庄亲王之位必然旁落他家。如果是在以前,由谁来继承庄亲王的王爵肯定是由皇帝来决定的,但现在的满清远在西安,根本顾不到辽东这边,建兴皇帝哪里做得了这个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