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656

  当年秦国只所以能以一国之力抗拒七国,进而统一天下,靠的就是关中特殊的地形,秦军由关中而出,可进取中原,如敌方势大,秦军就能退往关中,靠着险关据守,以拒强敌以国门之外。
  眼下,虽然早就不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由中原入关中也没有当年那么困难了。但是要想向陕西发动大规模地战斗,这地势依旧是无法避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张高蓟看来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说完这句话,张高蓟同时心中觉得疑惑,如果是之前也就罢了,可现在他同岳钟琪早已熟悉,深知岳钟琪的为将能力,像他这样的名将不会不明白这些,何况岳钟琪之前还曾经领军陕西,对于陕西地形更是一清二楚,怎么会抛出这么一个计划来呢?
  正当张高蓟等人疑惑不解的时候,岳钟琪反而笑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做过多解释,随后又说起了其他事,直到这场会议结束后众人也不明白岳钟琪究竟想干什么。
  几日之后,岳钟琪突然下令开始调集河南的兵力,把部队朝着洛阳方向集结,从这点来看似乎是打算真的要进攻陕西。见此,张高蓟心中极为不安,试图劝止岳钟琪这么做,可被岳钟琪以军令为由直接驳回。
  大明军中规矩异常严格,作为部下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遵守命令,哪怕这命令是错误的也必须严格执行。作为高级将领,张高蓟自然知道这点,何况岳钟琪是明军西部的总帅,朱怡成给予了他极大的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张高蓟忧心忡忡,正当他决定就算受处分也要制止岳钟琪这个不明智的决定时,没想到岳钟琪直接把张高蓟找了去。
第782章
布局
  “岳帅。”
  “坐吧。”见到张高蓟来了,岳钟琪招呼着他入坐,从神情来看岳钟琪一副风淡云轻的样子,一点都没要打仗前的紧张。
  “张将军,我知道你对于这次备战一事意见很大。”张高蓟刚刚坐下,岳钟琪开口直接说道,见对方神色一变要说什么,他摆了摆手道:“你先看看这个。”
  “这是……?”张高蓟疑惑地接过岳钟琪递来的东西,展开一看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这是一份手令,手令上明明白白写着由张高蓟为主将,统帅河南的两军人马,由洛阳西进函谷关,攻击陕西。这份手令中不仅有着岳钟琪的大印,更重要的是还有军机处董大山的签名。
  “岳帅,这……。”张高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同时心中又生出一个念头来,难道是因为他之前反对出兵陕西,所以岳钟琪估计下了这道命令把自己推在前头,企图要害自己不成?
  可这念头仅在他脑海中一闪,很快就被抛到了一边。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大明的军队不是满清的军官,从实际上来讲,大明的军队所有权属于大明天子,士兵效忠的是大明,而不是那一位将军。
  别说岳钟琪了,就算是比他级别更高的将领对于部队也只有指挥权而无其他权利,在大明想拥兵造反是绝对不可能的,各级将领,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再包括完善的参谋团成员,这些人组成了军队的基础,一旦领兵将领真的做出对大明不利的事,他们第一个就不答应。
  更不用说锦衣卫安插在军队中的人员,这些锦衣卫的探子谁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也许这个人一个小小的校尉,又或者是某个将领的亲兵,甚至还有可能是军中的厨子。
  平常,这些人和其他人没任何区别,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可一旦当他们觉得有问题的时候,那么他们就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岳钟琪又不是傻瓜,他虽然是降将,但在南京也是参与过高级将领培训的,并且又在总参谋部呆过一段时间,自然是清楚这些情况。何况,眼下岳钟琪已反了满清,其家族也被建兴皇帝灭了九族,可以说和满清仇深似海,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满清那边。
  在大明,岳钟琪被朱怡成重用,不仅给予他高位,还给了他极大的权利。那一个皇帝会如此对待一个降将,而且还是当年带兵使得明军在江北损失惨重的一员降将?
  所以说,只要岳钟琪没有发疯,他绝对不会做出背叛大明的事来。但是,这份手令又是怎么回事?他岳钟琪这些日子下达的军令和所作所为不是打算亲自领军攻击陕西?打进关中为自己报仇么?怎么突然之间又让他张高蓟担任主将了?
  更让张高蓟疑惑的是,手令中还有董大山的签名,这就更加奇怪。要知道董大山不仅是军机大臣,更是大明军中职位最高的将领,他在这份手令上签字就等于说这道手令已经得到了军机处的批复。
  “手令看明白了?”见着张高蓟这种表情,岳钟琪微笑着问道。
  “回岳帅,明白了!”张高蓟咽了下口水点头道。
  “既然如此你就立即准备一下,明日启程,洛阳那边的部队和辎重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你到了后尽快向关中发动攻击,能不能完成任务?”
  “回岳帅,末将一定完成任务!”虽然心中疑惑,但是主帅命令已下,作为军人的张高蓟依旧大声回答道。
  岳钟琪用一种奇异的神色望着他,嘴角挂着笑意:“那么你说说,你打算如何执行和完成任务?”
  张高蓟毫不迟疑道:“末将明日就出发洛阳,争取三日赶到洛阳,到达之后会尽快出兵,打满清一个措手不及,如末将侥幸拿下函谷关,就直取西安城,定为岳帅打下西安,灭其伪清!”
  “哈哈哈”岳钟琪顿时大笑起来,在张高蓟不解的目光中,他反问道:“如今正是冬季,这些日子关中已有几次降雪,行军极不好走。再者,函谷关易守难攻,清军必然驻扎重兵,虽说我军器械精锐,但要一气打下此关并非易事。何况你之前也说过,一旦我军攻击陕西,满清必然会由山西和四川调兵增援,到时候就算勉强拿下此关,恐怕全军锐气也失。”
  说道这,岳钟琪深深看了张高蓟一眼:“到那时候,就算有余力再向西进军也是困难重重,再者西安乃大城,城高墙厚,假如战局胶着,待清军增援抵达,更恐有被围剿的危险,对此你难道就不担心么?”
  张高蓟迟疑了下,斩钉截铁道:“末将乃大明军人,马革裹尸乃是平常,况且此战攻击关中,如能成功天下再无后患,区区危险有算得什么?末将必然尽力而为!”
  “说的好!”岳钟琪赞叹一句,点头道:“杨帅曾于我说,你张高蓟是一员猛将,果然如此。”
  张高蓟之前一直都是杨勖的部将,当年跟随杨勖南征北战,从一个中级将领一级级升到了如今的职务,这份功劳都是他一刀一枪拼杀得来的。
  听到岳钟琪提到杨勖对自己评价,张高蓟心中顿时慷慨万分,同时也有些激动。
  拍了拍他的肩膀,岳钟琪目光炯炯的看着张高蓟,突然间说出了一句让他极其意外的话。
  “为将者,光有勇并不够,有勇有谋,才是大将之才!此次让你统兵,其实另有深意,你可知晓?”
  “岳帅的意思是……?”
  “领军攻击关中是真,打函谷关自然也是真,如有可能直去西安也可以是真!但是至于怎么做,又做到那一步,这需你在战场上自行判断。假如进军困难,那就以保全实力为上,尽力同清军周旋,只要能牢牢给我盯着清军,让清军认为我军企图一气拿下西安就足够了!”
  这句话顿时让张高蓟呆了呆,他的脑袋里猛然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一般,很快他醒悟过来,目瞪口呆地看着岳钟琪,半天才道:“岳帅您的意思是其实出兵关中只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有这几份意思。”岳钟琪并不瞒他,当即笑着点头道:“我刚才说,战端一起,究竟如何打,打到什么程度,这得你来把握。假如你觉得把握极大,能够一气拿下西安,活捉建兴的话本帅自然也没异议,假如你能得此大功,本帅亲自为你向皇爷请功,到时候扬名天下,封侯加爵不在话下。”
  张高蓟尴尬地笑了笑,这虽然是句实话,要知道如果打下西安活捉建兴皇帝,这功劳几乎比当年新军拿下北京还大。仅凭此战,就能使得摇摇欲坠的满清彻底垮台,而作为主将的张高蓟扬名天下,封侯加爵更是自然的,就连青史也会因为这战大书特书。
  不过张高蓟心中也知道,要做到这点是根本不可能的。虽然他即将统帅两军攻击关中,但两军的军力对于关中的清军来将并没有太多优势,何况清军无论是地势还是其他都占有上风,仅仅要拿下函谷关恐怕就是一场恶战。
  再者,前面说了满清还能从山西和四川两地得到增援,一旦两地清军赶来,进入关中平原后的明军就将面临两面夹击,假如孤军深入被对方打个埋伏,从而切断后路的话,别说打到西安城下了,恐怕连西安城的城墙都没看见就得陷入困境。
  所以说,关中这一仗究竟能打到什么程度,张高蓟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不过现在没关系,因为岳钟琪对他说的很明白,实际上关中的攻击仅仅只是明军的一个策略罢了,岳钟琪处心积虑谋划了这么久,甚至连军中的许多高级将领都瞒着,他真正的目标究竟是在哪里?
  突然间,张高蓟想到了一个可能,顿时怀疑地询问岳钟琪,可是岳钟琪并没有说是,也未说不是,只是勉励他必须好好打好关中这一仗,只要他在关中打得越激烈,攻击越猛,对于全局就越有利。
  最终,张高蓟也不再多问,开始盘算着如此领军打这一仗。等张高蓟走后,岳钟琪深深看了离开他的背影,直到再也不见。
  回到后堂,一个身着普通的人正坐在那边喝着茶水,刚才在前面的岳钟琪和张高蓟的对答此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只是他一直都未露面,而是坐在这安安稳稳地喝茶。
  “杨帅,让您等了半日,实在对不住了。”见到此人,岳钟琪客气地打着招呼。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刚才岳钟琪提到的张高蓟的老上司,大明名将杨勖。
  杨勖什么时候到的南阳,除了岳钟琪和极少一部分人外,其余人都不得知,甚至他也未在公众场合中露过面,就连张高蓟也不知道。
  “东美,谢了!”面对岳钟琪,杨勖起身抱拳道。
  “你我都是为大明着想,何必如此生分。何况张高蓟原本就是一员猛将,此次攻击关中为全局重要一环,他正是合适人选。”岳钟琪笑着说道。
第783章
行子
  杨勖笑着点点头,随后坐下问道:“张高蓟明日启程,东美你自己是如何安排的?”
  岳钟琪微笑道:“这个不急,等他先启程吧,不过我走后南阳这边还得请杨帅多多上心才是。”
  “这是自然。”杨勖摆手道:“南阳这边尽管放心,东美此次南下尽管放心就是。”
  “杨帅亲自坐镇,我自然是放心的,只不过此次委屈杨帅了。”
  杨勖神色平常摆了摆手,当即同岳钟琪交代了一些事,至于岳钟琪这边同样和杨勖仔细说了之后的安排。
  这一次整个部署由岳钟琪进行主导,为了这次谋划他早就筹备了许久,而这一回贵州之变包括赵弘灿自称宋王一事给了岳钟琪极好的机会,作为这时代最出色的将领之一,岳钟琪知道一旦计划成功,这将给满清带来致命的打击。
  正是因为如此,当岳钟琪把自己的计划详细报给了朱怡成和军机处后,就连朱怡成看过计划后也有些吃惊,他没想到岳钟琪居然会整出如此大的一个战略部署,而且对于计划的细节和预判极其详细和准确。
  虽然这个计划需要调动的兵力和资源恐怕不亚于中原大战,但在得到总参谋部的推演结果后,朱怡成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计划的实施,同时给了岳钟琪全权实施的权利,并且下旨给军机处和总参谋部全力配合。
  正是因为如此,大明在中部和西南战区,这两大战区的指挥官因为这个计划坐到了一起,这也是杨勖会悄悄出现在南阳的原因。
  岳钟琪指挥的部队主要在河南中西部,湖北和湖南各一部。而杨勖的战区在湖北和湖南的另一部,再加上广东的一部。
  从这点来看,这两人是面对满清在西北和西南的主力,大明朝廷对于他们的职权范围内,双方原本就有协助作战的义务。而现在,朱怡成根据岳钟琪所提出的方案临时把这两个战区联合在了一起,并交由岳钟琪全面统帅,而原本作为一方主将的杨勖反而成了岳钟琪的副手。
  从这点来看,对于杨勖是有些不公平的。要知道在大明军中杨勖的地位不低,在之前,陆军中除了董大山、马功成、庄岩三人外,杨勖的地位甚至可以同新军最高指挥官林建章等同。
  再者,在为大明效力之前,杨勖就已是一镇总兵。投靠大明后,杨勖无论是在浙江战场还是后来的福建、广东战役,甚至明军攻击湖北、湖南乃至最重要的中原战场上,他都屡建奇功,可以说是大明军中有数的名将。
  从这点来看,无论从资历还是战功来看,相比岳钟琪,杨勖毫不逊色,甚至在大明军中拥有岳钟琪无法能比的威望。但这一次杨勖却成了岳钟琪的副手,甚至连他手下的部队也要听从岳钟琪的命令。
  对于这点,原本岳钟琪是有着顾虑的,他担心杨勖会有什么想法,可没想到当朝廷的密令下达后,作为副帅的杨勖丝毫没有耽搁,反而第一时间就悄悄来到了南阳和岳钟琪见面,并表现出作为一个合格副帅的姿态。
  这个结果让岳钟琪无比感慨,同时心中很是感激。尤其是当他和杨勖细谈几次后这才得知,当自己的计划上报后,朝廷方面曾经征询过杨勖的建议,而杨勖在详细了解了计划内容后毫不迟疑地就答应了下来,至于对他这个副帅的安排也没有丝毫反对意见。
  之后岳钟琪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当年杨勖和自己一样,当初作为一镇总兵的杨勖领命同明军作战,由于不听杨勖的劝告,年羹尧孤军冒进,最终吃了败仗,不仅丢了城池还为了自保把杨勖当成了弃子。
  作为将领,在战场上胜负也是常事,做了俘虏的杨勖只能暗叹自己倒霉。可谁想到,后来为了推卸责任,这年羹尧居然把兵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杨勖身上,然后上书清廷给他扣了一顶畏敌如虎,出战不利导致兵败的罪名,最终使得杨勖家中被清廷抄家,家里男子发往关外充军,而女子被充入教坊司为奴。
  也正是这件事,使得杨勖愤怒之下投了大明,从而成为了大明的名将。可以说,同岳钟琪一样,杨勖对于满清有着深仇大恨,再加上两人相似的经历和结果,这两人熟悉后反而比起其他人更能亲近一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杨勖而言什么功劳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为家人报仇血恨才是最重要的。而岳钟琪也恰恰是这样想的,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而且还索取军权,并非有什么权利欲望,因为这个计划仅仅靠他能力根本无法实施,而是必须这样做。
  如果从战绩来看,杨勖足以独当一面,但要从整个计划来看,岳钟琪才是真正合适的人选。毕竟岳钟琪对于关中、川中的情况远比杨勖更为清楚,而且指挥能力也更胜一筹,对于这点杨勖自然也是知道的。
  翌日,张高蓟领命前往洛阳,岳钟琪作为主帅大张旗鼓地为他送行。这份军令着实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些将领甚至觉得在冬季如此出兵实在是不智的行为,可军令如山,大家也不敢说什么。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内再也没有军令下达,而在第六天后,各级将领突然间接到了命令,当他们先后来到帅府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坐在主位上的不是岳钟琪,反而是杨勖的时候,所有人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