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56

  “黄大人……。”在偏房,孙达瞻已早把龙井茶喝成了白开水,坐立不安在房内转来转去半天,听到动静回头一瞧,见是黄秉中总算出现,他连忙上前沉着脸发问。
  “孙军门,本抚知道你来何事,如今桐庐被占,军粮丢失,本抚自会向圣上上折请罪。”黄秉中抬手朝京城方向拱了拱手。
  “请罪有什么用?粮食呢?关键是粮食!没粮食我的兵吃什么喝什么?误了大阿哥的大事你担当得起?”孙达瞻瞪着眼喝问。
  “粮食肯定会有的。”黄秉中淡淡说道:“本抚已从杭州征紧急调了3000石粮,等会就能运往临安……。”
  听到才3000石粮,孙达瞻差一点儿就要跳起来,这些粮只够他的部队吃喝几日?难道要他的兵饿着肚子打仗不成?
  “孙军门稍安勿躁,这3000石粮只是先数,后续还有五万石,除了这些数外,杭州各地会加紧征粮,定不会误军门大事。”
  孙达瞻先是一愣,接着仔细瞧了瞧黄秉中,只见他神色平常,一副胸有成竹似乎很有把握的样子,想了想点头道:“如此……那我就暂且先信黄大人一回,不过丑话可说在前头,黄大人千万不要忘记,这军粮要是一旦断了,大军必乱!如到了那时候,哼哼!恐怕黄大人你……。”
  “这个本抚自然知道,如黄大人没其他事的话还请尽快回临安安抚其部下,以免军心不稳扰乱地方才是。”
  “告辞!”
  孙达瞻也不多说,对方明摆着轰人了他还留着干嘛,何况3000石粮食还需他尽快运回去,至于后面的五万石,要是黄秉中到时候拿不出来,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走出巡抚衙门,孙达瞻先找人接收3000石粮,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临安,回到临安他就写了个军报交人连接送往大阿哥处。
  孙达瞻是武将不假,可他心里的小九九可不少,按大阿哥原来的计划,他的右路军是走杭州南下然后向西包抄,可现在桐庐失陷,如再执行原来行军路线,拦在去路上的桐庐就成了根硬骨头。
  既然这伙反贼能拿下桐庐,那么表示对方的实力绝对不可小看,何况占住桐庐反贼不仅获得了大量军粮,要知道桐庐还有许多军械物资也落入了敌手,这可本原是他孙达瞻的东西啊!
  此消彼长,暂时没摸清楚桐庐反贼情况,再加上缺少粮食的孙达瞻并未有把握和桐庐的反贼正面作战。为此,他手书一份报于大阿哥,把这些情况告知中路军,同时以右路军缺粮需等待的理由暂留临安,这样一来就算大阿哥要怪罪也绝对怪不到自己头上,而黄秉中会不会由此倒霉,关他鸟事。
  就此,右路军在孙达瞻的命令下直接就停在了临安不走了,一方面等待大阿哥的回复,另一方面天天朝着杭州催促后续军粮。而黄秉中也加紧要求各州府加快征粮速度,闹得杭州周边百姓是怨声载道,一些本勉强还过得去的老百姓被这么一弄就成了赤贫,而一些小有家底的富农也只能苦苦挨日,就连地主们日子也不好过,在官府各级强行摊派的压力下眼看着被拿走的粮食那是哭天抹地,捶胸顿足。
  除此而外,别忘记杭州大战后浙江还存在大量流离失所的流民,还有许多在战后被安置的原义军百姓。这些人除去手中沾血的义军各级头目外,大多都是浙江本地人,虽然无奈入了义军,但战败后朝廷考虑到以仁治天下,所以让各州府分散把这些人安置了起来。
  本来,如果没有后来的事,这样的安置是比较好的措施。要知道袁奇起义后他的大军基本都是当地强行征召的老百姓,这些老百姓许多人本就不想造反,只是被迫无奈。何况康熙皇帝一向讲究仁德,张云翼上报朝廷后康熙不但同意,同时还大度赦免了这些人的罪名。
  可谁想现在又出了这一出事,安置的这些人本已没了家园,现在又没了粮食救济后一下子就成了地方上的定时炸弹,当加急征粮越来越狠的时候,民间的暗流已开始蠢蠢欲动,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猛然爆发。
第73章
伟人谷
  “大哥!大喜啊大哥!”
  绩溪以东,这有片连绵的山地,大鄣山就是其中一处,大鄣山里面有个伟人谷,传说轩辕黄帝携容成子、浮丘公曾在此山中采药炼丹,而今袁奇的残兵败将就暂躲藏在此处。
  杭州一战,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袁奇在高进部的掩护下好不容易才突了出去,但身边的的兵马也只剩下了近万人。随后张云翼紧追不休,袁奇部士气低落是连战连败,如不是袁奇指挥有方早就被剿灭了。直苦苦挨到张云翼在阵中病死,袁奇才找到机会冲出包围圈远逃而去,此时他的人马已不满三千人,就连军械物资也丢了个一干二净。
  带着人马一头扎进了浙徽交界处的群山中,这里有古时的茶马古道,地势险要,人迹罕至,袁奇带着部下在山中绕绕转转,最终在这伟人谷暂且落下了脚。
  从手握数十万大军,意气风发围攻杭州的袁大王爷,到现在只带着三千残兵败将偷偷摸摸躲在山谷中的败将,说没有失落感是绝对不可能的。回想起杭州之战,袁奇认为自己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在杭州拖的时间太长了,如果当时无法一口利索地吞下杭州,他就应该早早带着主力弃杭州而去转攻他地,而不是在杭州城下无谓地消耗力量,最终被张云翼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果时光倒转,他袁奇再也不会犯下如此错误。可惜的是,这世界是没有后悔药的,如今清廷是不把自己剿灭誓不罢休,何况清军的主将张云翼虽死,但清军实力之强大是他无法抗衡的,一旦再被清军追上尾巴,那么袁奇的结局可想而知。
  这一日,袁奇早早起来,在营地的空处刚练完一趟拳,正要歇息下的时候,就听得王友三的大嗓门呼声传来。
  “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喜事!有大喜事啊!”王友三喘着粗气跑到近前,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狂喜:“南边出事了,祝建才已经拿下了桐庐县,清狗的几十万石军粮和军械物资全被在桐庐一锅端了,大哥你说这是不是大喜事?”
  “当真?”袁奇猛然一震,瞪着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王友三。
  “真!千真万确啊!”王友三兴高采烈地说道:“是江湖上的兄弟传来的消息,这消息绝对可靠!娘西匹!这祝建才真是走了狗屎运,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桐庐有这么多好东西的,奇了怪了,按理说他的人马不多啊,怎么就给他拿下桐庐又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呢?”
  袁奇同样面露喜色,王友三说的不错,这的确是件大喜事。祝建才占了桐庐抢了清军的大量粮草物资,那接下来清军对自己的围剿肯定会出问题。何况,此消彼长之下,义军定能利用这些物资快速壮大起来,到时候清狗再要对付义军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去!把兄弟们给召集过来!”袁奇果断地吩咐,王友三点头连忙去找人,不一会儿高进和其他几个头领就赶了过来,一同前来的居然还有周忠良,这个家伙也从杭州城外逃了出来,跟着袁奇部一直跑到了伟人谷。
  见人到齐,袁奇让王友三把桐庐的事告诉大家,当大家听了这件事后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王爷,这是喜事啊!”
  “天不灭我等啊王爷!”
  “哈哈哈!该死的清狗,让你们再追,哈哈,现在被端了后路没了粮草看你们怎么办!”
  众人是高兴的手舞足蹈,甚至有人喜极而泣。不过也难怪,从风云天下到现在的东躲西藏,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大家早过够了,眼下终于看到了希望,怎么不令人兴奋?
  “王爷!此时正是出山的大好时机啊!”周忠良同样面露喜色,他现在可是和袁奇完全捆绑在一起了,袁奇要是完了,他周忠良同样得死,要想活下去只有依靠袁奇。
  “对对!周学士说的没错,王爷,我们快快出兵吧!赶去桐庐和祝建才汇合,到时候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这天下鹿死谁手还得看王爷的!”
  “说的没错!王爷我们出兵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出兵吧王爷!”
  随着周忠良的话音刚落,众人急急醒悟,一个个急着劝说袁奇出兵,只有高进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老二,你来说说。”袁奇特意点着他问。
  高进笑笑道:“王爷您怎么说我怎么做就是了,我都听王爷的。”
  听到这个回答,袁奇的心里笑了,这高老二还是这副性子,不过他就是喜欢这样的高老二。
  “好!传我命令,全军埋锅做饭,吃饱了后准备开拔!我们出兵!”
  袁奇一声令下,众人雀跃不已,大家急急应了一声就赶着去准备了,只有高进离开前迟疑地回头看了袁奇一眼。
  “怎么了老二?”
  “王爷,桐庐被占对我等来讲虽然是好事,可是王爷您想过没有,这祝建才可是属狗的,这进了他嘴里的肉能吐出来给我们咬一口?万一……。”
  听到这,袁奇哈哈大笑起来,拍着高进的肩膀道:“老二啊老二,我还以为你真的是我说什么你就怎么干了。”
  “王爷,我这可是……。”一听这话,高进脸色一变急忙要分辨。
  这一下袁奇更乐了:“和你开个玩笑还急眼了,行了行了,老二啊,我们兄弟是什么关系?是过命的交情!再说你能对我讲这番掏心窝的话,做大哥的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不过老二,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去桐庐了?”
  高进一愣,有些不明白袁奇的意思,不就在刚才袁奇还下达了开拔的命令么?怎么一转眼就不认帐了呢?
  “祝建才是个什么货色我比谁都清楚,我们这些人要真是傻呼呼地跑去桐庐,到时候别说分口肉吃了,弄不好连我们的骨头渣都被他一口给吞了,去桐庐……呵呵,那是纯粹找死啊!”袁奇脸色阴沉地如此说道,见高进若有所思,他又道:“不过话又说回来,祝建才拿下桐庐等于在这天下的棋盘上搅了一下,形势大变!接下来丢了粮食的清狗必定会起乱子,到时候全天下的目光也全集中在桐庐了,这就给了我袁某人一个好机会,老二,你现在可明白了?”
  高进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地抱拳赞道:“王爷,在下明白了!”
  “明白就好,准备去吧!”
  看着高进离去,袁奇远远眺望着山谷那边连绵的山峰,目光又渐渐向空中移去,只见一只苍鹰正在天空在飞翔盘旋,见此,他不由得笑了……。
第74章
进王
  祝建才不是朱怡成,对于从后世来到这时代的朱怡成来讲虽然残酷的现实令他飞快地成熟起来,同时也逼迫着他做了一些原本根本不想做的事,可毕竟多年的教育和社会习惯还是有着一定底线,就如扩充军力来讲,朱怡成会先从自己的资源能力出发,然后考虑人道因素走一走强兵路线,注意!是强兵而不是精兵!朱怡成现在可没资格搞什么精兵,但力所能及情况下练些强兵还是可以的。
  可祝建才不同,八卦教出身的祝建才本就是个江湖草莽,对他这种人来讲只要能扩充实力一切都不是问题。何况杭州之战后,祝建才的部队也被打了个稀巴烂,身边就剩下了千余人,如果不是张云翼盯着袁奇紧追不舍暂时顾不上他这条小鱼虾,恐怕早就给灭了。
  这一回,占了桐庐的祝建才是彻底翻身了,当得知有小股败兵偷袭了桐庐,而且还意外拿下这地方后,离桐庐最近的祝建才闻讯片刻都没耽搁,带着人马不停蹄就来到了桐庐。
  见祝建才带兵气势汹汹地赶到,留守桐庐的上百个义军败兵吓得连夜跑了一干二净,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桐庐落到了他的手里,等再看见码头仓库那堆积如山的物资后,祝建才更是兴奋不已。
  有了大量粮草物资,再有了一个地盘,祝建才片刻都没耽搁,当即就以桐庐为大本营招募起了人手。仅仅数天的时间,他的队伍就和吹气球一般从千余人一下子扩充到了近万人,如果再算上裹胁的老百姓,仔细算算已经快超过一万三千多人了。
  手里握着这么多人,再加上大量物资的补充,祝建才已没了前些时候惶恐不安的样子,信心倍增的他仿佛又回到了兵临杭州城的时候。
  “侯爷,您喊兄弟们来是……?”
  稍稍整顿了一下队伍,重新拉起自己的老营,祝建才就把几个亲信给招了过来。现在的他住在廖焕之的县衙里,这就是他的官邸了。
  “下面兄弟们的情况如何?”穿着一身紫袍,祝建才坐在太师椅中,而他那把从不离身的大斧子就搁在椅边。
  “回侯爷,拿下桐庐后兄弟们不仅吃饱了饭,就连身上穿的手上家伙也全换了个新,您瞧瞧,大伙心里都高兴着呢。”回话的一个头目乐呵呵地显摆着他这一身战甲,这可是清军正规军的装备,别说和之前逃窜时食不果腹、衣不裹体比了,就连当初在杭州城下他们也没这么好的条件呀。
  “对呀侯爷,这都是侯爷您的本事,要没有侯爷您兄弟们还都在山沟沟里吃土呢。”另一人翘着大拇指笑道。
  众人皆眉开眼笑,你一句我一言地拍着祝建才的马屁,祝建才听得心中甚是得意,看来这老天待自己真是不薄,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这桐庐真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福地。
  哈哈大笑了几声,祝建才又问起兵马情况,当得知如今已手握万多人的时候,祝建才心中更是得意。
  “还是侯爷厉害,杭州之战后问那路英雄有侯爷如此风光的?想来袁王爷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东躲西藏呢,依我看啊!侯爷您才是我大明的顶粱柱,这天命在侯爷啊!在下建议,侯爷当称王,以统领天下英雄才是!”
  “对对!我同意!侯爷当称王!”
  “侯爷称王众望所归啊!”
  众人吹捧一番后具体提出让祝建才进王爵,对于这个建议祝建才是心头火热,早在杭州之战前祝建才就对袁奇称王极不服气,在他看来大家都是白莲一脉,从出身来讲自己那点比不上袁奇?
  更何况,祝建才当时手中实力也不差,说到头仅仅是运气不好罢了,如果他能提前把朱怡成握在手里,那大元帅和王爵的头衔就是自己的了,哪里还轮得上袁奇这个老小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