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656

  这也是今天朱怡成特意把费尔南多一起叫来见面的原因,虽然他对于威廉.亚当斯还是比较信任的,可毕竟相比费尔南多,甚至瓦斯康塞洛伯爵来讲,他还是有些年轻,所以直接用葡萄牙的表态来压制英国人,逼迫英国方面让步,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接下来的情况发展正如朱怡成所预料的那样进行着,威廉.亚当斯很快就把皇帝的回复带给了乔治.丘吉尔,一开始当得知大明拒绝了英国在吕宋的利益索取后,乔治.丘吉尔很是失落,可后来又听说大明愿意协助英国取得文莱的殖民地时,乔治.丘吉尔先是一愣,接着又不由得思索了起来。
  虽然文莱相比吕宋有些差距,可从实际的出产来讲文莱和吕宋并没有多少区别,只不过文莱的王朝反抗性比较强烈,西方国家曾经多次想占领文莱却没能成功。
  如果大明在这件事上可以帮忙的话,那么取得文莱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而且乔治.丘吉尔又听到葡萄牙王国也打算出兵协助的时候,心里顿时就算起了这笔帐,觉得这笔生意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如果能够做成倒也是不错的买卖。
  与此同时,威廉.亚当斯并没有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乔治.丘吉尔身上,英国和大明不同,英国的海外殖民尤其是远东地区是由东印度公司进行的,而东印度公司并非真正英国的官方机构,而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半官方商业集团。
  作为商业集团,自然对于商业利益的需求更大于政治利益,再加上威廉.亚当斯原本就出自于东印度公司,而他的叔叔又是东印度公司的高层。英国要在远东发动战争,东印度公司是一个根本就绕不过去的地方,因为战争所需要的军舰和士兵大多都是在东印度公司的名下,而乔治.丘吉尔作为英国在大明的公使,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女王陛下,可却代表不了东印度公司。
  利用自己的渠道,威廉.亚当斯先是说服了自己叔叔,然后又说服了东印度公司的其他几位股东,接着东印度公司在利益面前反而主动劝起了乔治.丘吉尔,让他必须看在商业的利益上就此和大明展开军事和政治上的合作,以扩大英国在远东的影响力。
  同时,葡萄牙王国的举动也让乔治.丘吉尔感到了迫切性,在这种情况下,他终于同意了大明的意见,十月下旬,当瓦斯康塞洛伯爵又澳门赶到南京的时候,三个国家进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会晤,会晤结束前,三方签了一份针对南海的协议,而这份秘密协议在后世被称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南京密约。
第777章
牢骚
  十月,江南这边还是一副秋高气爽的季节,而在陕西却早早就迎来了严寒。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使得陕西的气温一夜间极剧下降,倒也让满清上下为此松了口气。
  今年大旱,陕甘这边没降几次雨,粮食欠收,灾情严重。虽然不像前明那么赤土千里,易子相食如此恶劣,但满清治下依旧面临着严重考验。
  眼看着一年就将过去,建兴皇帝几乎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勉强熬过这场难关。而现在,终于下起了大雪,这就表示来年或许是个好年景。再加上玉米、蕃薯、土豆之类的高产农作物在这些年的推广,使得在灾荒之年依旧还少有些收获。除此之外,建兴皇帝发动了对西域的战争,随着赢得几场大仗,不仅给满清打通了西域的通道,更从西域那边获得了极需的物资,使满清朝廷恶劣的现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这些消息,使得建兴皇帝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更因为从西域掠夺的大量财务,也让满清财政得到了缓解,这可以说是今年以来他过的最畅心的几天日子了。
  可惜的是,没等他高兴几日,又一个坏消息传了过来,那就是赵弘灿自立为宋王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建兴皇帝勃然大怒,气得双手发颤。对于赵弘灿,建兴皇帝自认为从未亏待于他,在康熙年间,两广总督的赵弘灿在广东损兵折将,眼看着就要丢失广东,被康熙拿下问罪。当时,正是八阿哥的建兴皇帝悄悄提前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赵弘灿,从而使得赵弘灿逃脱一难。
  赵弘灿丢掉广东,跑到广西之后,也是建兴皇帝在朝中为他周旋,这才使得康熙当年吃了个哑巴亏,捏着鼻子承认了事实。
  从这点来讲,建兴皇帝可以说是赵弘灿的救命恩人,无论他当年是否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点是无可非议的。
  建兴皇帝登上大位后,对于赵弘灿更是笼络异常,而且还特意下旨嘉勉于他,更试图启用赵弘灿联合三省,为满清稳定西南局势,进而配合中原大军合攻明军。可惜的是赵弘灿却没那么做,反而为了地盘和贵州那边闹了起来,非但没有联合云贵两省在西南牵制明军主力,相反自己人这边打得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大局着想,建兴皇帝也未撤掉赵弘灿的职务,仅仅只是训斥一番而已。在建兴皇帝看来,这赵弘灿虽说有这样那样的不是,可毕竟还是有些能力的,有他在广西,可以替满清挡住明军对西南的进攻,仅次一点就足够了。
  但建兴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赵弘灿居然反了?赵弘灿的反叛就犹如一根棍子狠狠打在建兴皇帝的脸上,使得他在天下人面前颜面全无。更重要的是,赵弘灿反叛后,不仅向大明称臣,同时又联合了在贵州的高进部,意图全面占领贵州。
  一旦贵州陷落,那么接下来就是云南不保。等到那时候,满清西南的地盘就会全部丢失,这是建兴皇帝无论如何都不允许的。
  何况因为赵弘灿的背叛,使得建兴皇帝心中愤怒异常,他甚至想直接下旨诛杀赵弘灿九族,以去其心头之恨。可是,这道旨意他迟疑再三还是未下,倒不是建兴皇帝对赵弘灿依旧抱有什么幻想或者感情什么的,实际是因为在之前岳钟琪一事中的草率让建兴皇帝吃到了苦头。
  当初因为岳钟琪投靠大明,建兴皇帝暴怒之下并未听张廷玉和马齐之劝,下旨灭了他的九族。而这个举动使得朝中的汉臣们人人自危,更造成了地方汉员对满清的恐惧和离心。
  更重要的是,岳钟琪的叔弟二人也被牵连至死,他们作为满清军中干将,更是上过战场立过功流过血的,也因为此案被诛杀,这实在是让人心寒不已。
  朝中许多文武,无论满人还是汉人,在满清入关百年来早就很难说清楚相互的关系。虽说满汉不通婚,但不要说普通的满人,就连满人的贵族中娶汉军旗的女子也是比比皆是。
  再者,许多满人或者汉人的朝廷大员中,相互间各为师生子弟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一个汉臣往往有着满人的学生,而一个满臣往往也有着不少汉人的门生,这种情况更是不在少数。
  就因为岳钟琪一人所为,导致许多人被牵连进去,这引起了满清朝廷的极大动荡,这也是建兴皇帝始料不及的。
  假如这一次再因为赵弘灿的事,建兴皇帝依旧如同岳钟琪一般处置的话,恐怕满清就将彻底失去人心,再也控制不住政权了。
  建兴皇帝是个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那就绝对不可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到两次,所以这几日虽然有不少臣子上书要求对赵弘灿此事严惩不怠,而考虑再三的建兴皇帝最终只是下旨在名义上对赵弘灿包括其部所为定了性,并且为其罪进行痛斥,还声称只要取赵弘灿人头者,将官升三级,大肆重赏之类,但却没有对此事进行扩大化。
  建兴皇帝的这个举动,倒是让满清的汉臣们松了口气,至少许多人不会因为此事而被牵连进这件事里。但同样,因为这件事不同的处置方式,也让不少人为此非议,而这些人中就有着许多满清贵族。
  在这些人心中认为,建兴皇帝这样做完全就是妇人之仁,自北京丢失以来,满清的情况日渐越下,而现在许多汉人受了大明那边的蛊惑原本就对满清有些离心,正是因为如此更必须用强硬的手段杀一儆百。
  而现在,建兴皇帝非但没这么做,反而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高举轻放,摆出一副试图平衡的架势。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那就等于是告诉百官,就算你叛了大清也没关系,朝廷并不会因为你的罪而大开杀戒,这不等于是鼓励这些汉臣在一定的情况下作出不利于满清的选择么?
  上书房大臣耿额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既然在岳钟琪之案中已进行了严厉处置,那么对于赵弘灿也应该相同进行惩处。如今的大清已不是当年的大清,大清基业岌岌可危,在这时候作为大清的皇帝,建兴皇帝必须要以强力的手段和铁腕才能压制下不同的声音,这样才有机会让大清在风雨飘摇之下度过难关。
  而现在,建兴皇帝却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不仅让之前所为前功尽弃,更给了许多人侥幸的心态。这样做,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可惜的是耿额虽然是上书房大臣,但因为之前岳钟琪案中坚持要诛杀其九族,而事后因为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使得建兴皇帝对当初提议的耿额极为不满,从而使得他的权利已不如之前。
  “皇上如此所为,实是不智啊!”喝了一大口酒,已有几分醉意的耿额忍不住说道。
  “中堂……慎言!”坐在他对面的人连忙看了看左右,确认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人后,这才用低沉的声音劝道。
  “怎么?老子在自己家里说几句真话都不行?再这么下去,大清还是大清么?”耿额神色不满地看了对方一眼:“难道我不说,这就不是事实了?老范,你是明白人,你倒讲讲这个道理。”
  范时捷顿时神情尴尬,说起范时捷这人,他虽是汉人,但他这个汉人和满人已经无异,他的先祖就是大名鼎鼎的范文程,早在当年努尔哈赤的时代就跟随满人在关外出谋划策,到了皇太极登位后,范文程被皇太极重用,更被直接称为“先生”。
  之后顺治入关,范文程协助满清统一中原,制定了国家一系列政策,辅助幼主,封爵并授太傅兼太子太师,被称为文臣第一。
  到康熙时期,范文程去世之时,当年的康熙皇帝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谥文肃。在其墓前,还有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足以可见其地位之崇高。
  所以说,范家后人虽然依旧是汉人,但他们这个汉人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和满人已无半点区别。
  范时捷是一等子爵,历任参将、副将和总兵之职,之前在宁夏为总兵,而如今被调至陕西。
  由于现在朝廷攻略西域,为了稳定陕西局面,就把范时捷给调了回来,眼下他的职务的陕西提督,这个职务可谓不底,而且因为清廷西迁后,陕西已成了满清现在的政治中心,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担任这个职务,也只有范时捷这样出身的人才有机会。
  今年是耿额喊他过来喝酒的,范时捷和耿额的关系一直不错,再说耿额不仅是上书房大臣,还管着兵部,可以说是他的上司。
  老朋友老上司让他喝酒一聚,范时捷怎么可能拒绝?谁想到几杯黄汤下肚,这个耿额居然胡言乱语起来,这让范时捷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
第778章
大雪
  “中堂!”范时捷不敢太过大声,起身先走到门外张望了下,关上房门后回到桌前坐下道:“皇上如此,自然有皇上的用意,我等做奴才的只需按皇上的意思去办即可,何必说那些话呢?”
  “呵呵,老范,你是个滑头!”耿额冲着范时捷点了点,笑着说道:“就凭你刚才的那句话,你就是个明白人,既然是明白人,为什么又瞻前顾后?”
  范时捷暗暗叫苦,平时耿额一直都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而且对于建兴皇帝呀是忠心耿耿,当年康熙把耿额撤职查办,如果不是有建兴皇帝在,他耿额后来怎么又会官复原职,甚至入了上书房呢?
  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家伙喝了几杯酒就变得这个样子了,着实让范时捷觉得不对劲,难道不仅是因为岳钟琪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在?
  想到这,范时捷只能出言安慰他几句,谁想到耿额听到这些话,牢骚就更多了,借着酒劲发泄了一通,破口大骂张廷玉和马齐,说这两人简直就是误国误君,这太平治国和乱世治国哪里能一样?在如今这情况下,满清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手腕,以铁血治军的方式控制局面,这样才能上下拧成一股绳,对抗大明。
  如果依旧和当年坐镇北京之时那样做事瞻前顾后,考虑再三,甚至还要讨好汉人,这满清别说打回北京城了,恐怕到时候连现在的地盘都保不住。
  眼下,西南三省乱了起来,中原那边早就丢得一干二净,更要命的是岳钟琪这个白眼狼居然被大明皇帝重用,摇身一变成了明军对付满清的大将。现在岳钟琪在河南摩拳擦掌,就等着找机会一举攻进四川了,如果四川再丢了,满清接下来恐怕除退往西域就再无出路。
  耿额的这些话虽然是牢骚话,但范时捷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范时捷作为功臣之后,又是统兵大将,当然很清楚现在的局面,而且他认为现在的满清的确要做出改变,而关键的改变就是彻底放下当初君临天下的架子,从而把老祖宗的那一套捡起来。
  不过要这么做却难的很,这规矩已经定了,要再改可不是那么容易。何况当年定这个规矩的是是范时捷的爷爷,作为子孙,他又如何能出言否决呢?就算他心里清楚,假如范文程还活着的话,一定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还有个问题,那就是为君者的不同。建兴皇帝并非是昏君,如果说起能力来,建兴皇帝的能力是不差的,甚至可以说比历史上许多皇帝都强得许多。
  无论是他当皇子的时候还是后来当太子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手段都让人刮目相看。监国之后,建兴皇帝果断迁都西安,从而保留了满清的精锐,这对于大势而言也没半点错误。
  康熙死后,建兴皇帝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镇压了反对派,从而坐稳了皇帝的宝座,随后又仿造火器,编练新军,联合罗刹国攻略漠北取得大胜,再加上西域的战略,更使得满清熬过了今年这个灾年,使得满清在摇摇欲坠的情况下维持着局面。
  这些,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这也是建兴皇帝的本事。可是,他的过错也很明显,除了当初在江北、山东、中原等地的战略部署有问题,用人不当等等,对于广西的赵弘灿的迟疑不决也是一个让人指责的过错。
  其实对赵弘灿,范时捷不陌生,要知道他的兄长就是当年的广东巡抚范时崇,也就是现在依旧在大明劳改营接受改造的范学员。
  自当年广东丢失时,范时捷就对赵弘灿这人极为不满,在他看来广东之战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赵弘灿的原因。如果不是赵弘灿没有听蓝理的话,集合广东精锐部队同明军进行决战,也许孤军作战的蓝理也不会死,至于广东更不会丢。
  丢失广东,他赵弘灿罪责难逃,可就是因为当年八阿哥的建兴皇帝为了拉拢地方势力,私下保住了赵弘灿。可惜的是,这个赵弘灿最终还是反了,也就是说当年建兴皇帝下了一步臭棋,而后来又没有弥补这着,从而使得西南局势不可收拾。
  可以说从文治来讲,建兴皇帝作为一个皇帝是合格的,但是从武功来看,他却是不及格的。更严重的是,建兴皇帝没有一颗坚忍不拔的心,容易被感情用事,这对于上位来讲更是大忌。
  耳中听着耿额的那些牢骚话,范时捷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无力的念头。的确再这么下去,这满清还有希望么?
  想到这,范时捷心中一阵悲凉,当初气吞山河的大清居然落到了现在的局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就没有一个当年如同太祖、太宗那样雄才大略的英主带领大清走出现在的困境?
  想到这,一个人的身影突然间出现在范时捷的脑海中,对于这个人他是最熟悉不过的,可惜的是这人虽然有极强的能力,而且性格也是坚忍不拔,但是他的运气却差了些,最终未能得此大位。
  如果说,他是皇帝的话,也许可能带着大清走出困境吧?这个念头刚刚浮现出来,范时捷就用力摇了摇头,试图把这可怕的想法从脑海中抛去。
  这一顿酒,最后心情不佳的耿额是喝得不醒人事,看着已经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的耿额,范时捷不由得长叹一声。
  这些日子,已经被边缘化的耿额压力极大,而且因为赵弘灿自立宋王的事又满腹不愤,也许醉酒对于他来讲是一件好事,至少喝醉了,睡着了,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而作为清醒的范时捷却又有着一肚子的话,却又无法倾诉。
  找来耿额的管家,让他扶耿额回房休息。略有醉意但头脑清醒的范时捷走出了耿额的府门,他拒绝了戈什哈让他上轿的好意,借着外面的寒风独步朝着自己住处走去。
  在寒风中走了一会儿,来到一片空旷之处,只觉得四周一片苍茫,似乎有什么东西朦朦胧胧遮住了天地,抬起头,几片冰凉落在脸上,仔细一看,原来又下起了大雪……。
第779章
军情
  “岳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