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656

  消息的内容并不复杂,这是一份留守新法兰西部队发来的急件,就在几天之前,英国人突然间动员了几个团的精锐兵力,朝着新法兰西的重镇发起了进军。
  虽然在信送出的时候,战争还未正式开始,但从英国人进军的路线和他们的目标来看,明显就和当年的北方战役如出一辙,其目的就是要直接切断新法兰西的南北要道,以扩张英国人在北美的地盘。
  路易.亚力山大没有想到,英国人居然会在乌得勒支条约已经签署生效的情况下再一次挑起战争,这完全就是对法兰西帝国的羞辱,这是所有法国人都无法接受的,该死的!无耻的英国人,他们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第762章
谈判
  路易.亚力山大之所以会带领主力和明军开战,那是因为他知道乌得勒支条约已经签署生效,并且在正式开战之前他通过渠道试探了英国人,英国统帅尼科尔森子爵虽然没有明确反对或者支持,但也表现出了坐视不理的姿态。
  正是这个态度,路易.亚力山大这才会下定决心先解决掉明帝国,他可不想有一个强大帝国的力量在法国殖民地的边上,更何况根据情报,明帝国在北美的扩张似乎和英国安妮女王的允许有些关联,一旦让明帝国在北美站住了脚,原本就和英国人为了北美殖民地打了十多年仗的法国人如何不担心这两个强大的敌人会联起手来,把法国人从这片土地彻底驱逐出去。
  为了法兰西帝国的利益和未来,路易.亚力山大必须把这个潜在的可能扼杀掉,从而避免后患无穷。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阳奉阴违的英国人会在这个时候撕毁条约,悍然又发动了战争,要知道那份条约从签署到生效离现在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啊!
  如此短的时间内,英国人就做出了这样的举动,这怎么不能让路易.亚力山大暴怒不已,他唾骂着尼科尔森这个混蛋,作为一个贵族,难道他连贵族的荣耀都不要了么?
  可同时路易.亚力山大心里也清楚,现在英国人撕毁了条约,对新法兰西展开了军事行动,假如他继续带领主力和明军交战的话,一旦被英国人得逞,那么会给新法兰西带来严重的后果。
  更为可怕的是,假如英国人和明帝国联合起来,法国人的军事优势就不复存在,也许到那时候,伟大的法兰西帝国就将丢失在北美的一切,而他路易.亚力山大,就成了法兰西的罪人。
  想到这,路易.亚力山大甚至生出一股立即回军救援的冲动,但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兼政治家,他也很清楚这时候绝对不能慌乱,因为现在的法西联军还在和明军进行交战,假如马上撤退的话必然会被明军察觉出什么来,如果明军得知真相,趁着法军撤退的机会联合英国佬从后面狠狠来一下的话,同样会有严重后果。
  所以路易.亚力山大在撤退和救援之前必须先解决明帝国这边,当然这个所谓的解决和之前的解决是完全两个概念,他先要和明军平息战争,双方达成协议,以确保后方稳定后这才离开。
  仔细考虑后,路易.亚力山大急忙把法军中的高级军官招来商议,并很快拿出了对策,一方面让法军随时做好撤军的准备,而另一方面派出使者联系对面的明军,向对方放出和谈的信息。
  当天黄昏,马长宝就接到了法军使者带来的和谈信息,初听到这个消息,马长宝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虽然在前日的战争中,明军又一次守住了防线,并且给予敌人自开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伤亡,可是这场仗中明军的伤亡同样极大,不仅战损了上千人,就连作为偷袭主力的骑兵部队也伤亡了及半。
  这些伤亡可以说是明军很难承受的,马长宝知道一旦继续打下去,他根本无法保证接下来明军还能顶得住对方几次进攻。
  而且骑兵回来后还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法国人的龙骑兵的强大,那支他一直关注着的法军增援骑兵部队其攻击力简直有些让人意外,如果不是因为明军的骑兵撤退的早,再加上有殿后的部队用佛郎机进行掩护的话,恐怕骑兵部队根本就回不来了。
  如此强大的对手,更让马长宝忧心忡忡,他一方面又一次紧急向潘梦园发去求援信息,另一方面连夜再一次巩固阵线,甚至连他自己都做好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以身殉国的准备。
  可马长宝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法军没有再发起进攻,这其实也不意外,毕竟法西联军的损失也不小,可是等到第三天,严阵以待的明军依旧没有等来对方的进攻,反而在当天黄昏时候却等来一个代表法西联军最高指挥官的使者,而这个使者所带来的消息居然是谈判。
  “将军,看来前日的战场上我们把这些家伙教训的有些胆寒了!”一个团长兴奋地说道,甚至连身上的伤口都忘了疼痛。
  “我猜也是,这次我们的骑兵干的的确不错,只可惜当时没能冲进对方的大营里,要不然说不定这场仗就赢了。”还有一位校尉也是兴高采烈地说道。
  面对部下的兴奋,马长宝却不这么看,对于骑兵的偷袭战果他在战场包括回来后和陆离交谈过,他虽然知道这次偷袭得到了巨大战果,可实际上法西联军并没有伤筋动骨。
  而且根据陆离所说,法国军队的厉害的确名不虚传,原本他以为可以带着骑兵能够把对方搅个天翻地覆,甚至运气好些阵前斩将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攻击开始后,法国人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两部根本就没完成列队的法国人视死如归的主动朝着冲锋的骑兵迎了上来,用他们的身躯和血肉试图阻挡明军骑兵的脚步。
  当然了,他们最终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强大的骑兵面前,这些没有组织起来的士兵几乎是不堪一击,可是就是因为这些士兵的出现,给了法国人宝贵的十来分钟时间,在这短短的十来分钟中,慌乱的法国人很快就完成了对列,并且展开了反击。
  陆离讲,当时他根据战场判断,再继续冲锋已经无济于事了,面对已经列阵完毕的法军,骑兵已经不再有优势,所以他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而事后的结果也证实了他这个命令的正确性,假如不是明军骑兵跑的快,一旦让法国人的龙骑兵缠上,再加上法西联军的步兵部队,也许除了之前安排殿后的一些人外,其他所有骑兵部队包括他自己都要交代在战场上。
  “其他的不必多提。”马长宝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众人,这些人都是他最信任的部下,他一字一句道:“现在法国人提出谈判,关键我们是否要接受?”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下去,一时间营帐中变得一片肃静。
第763章
停战
  和谈还是继续打下去?这是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
  新明总督是潘梦园,马长宝只是前线指挥官,从这点来讲他并没有签署和谈协议的权利。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强敌在侧,要把消息递给潘梦园的话,一来一回就算是骑兵飞驰也要好几日。
  假如继续打下去,前面已经说过,以目前明军的残余力量根本就挡不住法西联军,而且拒绝和谈再开战端,马长宝也背负不起如此大的责任。
  “依我看,这事应该报于大帅,由他老人家定夺。”有人如此说道,而其他人听到这话同时也点了点头,并把目光向马长宝望去。
  “来不及了。”马长宝嘴角苦涩,反问道:“法国人只给了我们一日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能把消息送至大帅手中?”
  “这……。”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这时候,有人疑惑道:“将军,法国人在如此情况下突然提出谈判,这其中是否有诈?”
  吸了口气,马长宝道:“此事我也考虑过,但目前局势非常不利于我部,诸位,你们觉得一旦拒绝谈判继续交战的话,我军还能支持多久?”
  马长宝这句话一出,众人都不说话了,现场气氛一片宁静。作为军官,大家这些日子身临前线,拼死同法西联军交战,别说马长宝的那些部下,就连刚刚立了大功的陆离也异常清楚法西联军的强大。
  眼下,明军假如继续和法西联军交战恐怕连三日都支持不过,已经打得精疲力竭地明军无论从兵力还是士气各方面来看,都已经到了已要支持不下去的地步。
  一旦前线崩溃,明军战败,所带来的后果又是如此?这点所有人心里都知道,面对这样的局面,马长宝的内心中自然是倾向于和谈的。
  马长宝见众人不说话,他长叹了一声:“我虽不是大帅,但作为领军将军,也有便宜行事之权。兵法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何况如今局势危急,再打下去无半分把握。我自知诸位想法,此事由我已经决定同对方和谈,如有违背军令者,后果由我一力承担!”
  “将军!”
  马长宝见众人要劝,一摆手道:“就如此吧,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将军,我等愿同将军同进共退!”众人见此同时起身,并为自己之前的迟疑不决而感到羞愧难当,一起大声对马长宝说道。
  马长宝笑了笑,虽然他担下了所有责任,但是有了部下的支持,就算到时候上面怪罪下来他也不后悔。毕竟,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明,为了整个大局,而无半点私心。
  就这样,马长宝很快让人把法国人派来的使者请来,开始商谈双方停战的内容。
  在法国这边,路易.亚力山大虽然心急如焚,可是作为骄傲的法兰西贵族,他所开出的停战条件并不低,何况路易.亚力山大也不是傻瓜,他清楚的知道一旦草率地以优厚条件和明军和谈,反而不利于和谈的签署,毕竟法西联军占了上风,明军损失惨重,继续战争自然对法西联军有利。
  如果这时候开出优厚条件,以明军将领的智商不会看不出来其中会有问题,如果因为这样导致对方拒绝和谈,反而会使得路易.亚力山大进退两难。
  所以,和谈一开始,法国人趾高气扬地开出了令明军这一方难以接受的条件,不仅强行划分了明、法、西三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地盘范围,同时还向大明这一方提出擅自进入新法兰西势力范围,从而挑起这场战争给法西两国带来损失的赔偿。
  这狮子大开口的条件自然是马长宝无法接受的,当即马长宝据理力争,同时表现出了寸步不让的姿态。对此,法国人自然是暴跳如雷,声称一旦谈判失败,明军就要面对法西联军的怒火,伟大的法兰西军队将彻底踏平明军战线,并且把大明的力量从北美驱逐出去。
  可以说,谈判从一开始就带着浓烈的火药味,双方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直到第二日下午,法国人那边见似乎吓不住明军,这才稍微让了下步,而这时候马长宝也看到了和平停战的希望,为之一振。
  接下来的时间内,双方对于和平停战的条件进行了多次争吵和探讨,最终在第三日这才勉强达成了初步协议。随着协议内容的体现,双方最终以目前交战各自占据的领土为分界线,以划分所控制的区域。
  至于对于所谓挑起战争的赔款这些,因为大明这边的丝毫不让步,法国人也无可奈何,不过在双方交换俘虏方面倒是唯一一个进行的比较顺利的地方,双方都约定,协议签署当日,各自交换俘虏,以表示全线停战的诚意。
  最终,在路易.亚力山大原本预料的时间外增加了一天半的谈判过程,终于这份协议完成了,各自内心中带着急迫的心情,但表面上又要表现出很平常的神色,交战双方在战场中间的位置摆上了几张桌椅,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内,法西联军由路易.亚力山大带着自己的副官和双方约定好的卫兵人数,而大明这边自然是马长宝和他的亲卫,一起正式会晤签约。
  打到现在,双方的指挥官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见面。
  路易.亚力山大打量着面前这位明军将领,对方比自己高了半个头,身子却没有自己想象的魁梧,穿着一身有些奇怪的制服,但这身制服却让对方显得很有军人的气质。
  此外,东方人的面容不像西方人那样立体,在路易.亚力山大看来东方人的容貌都比较平,但面前的这位明军将军却不同,他的脸比较瘦,鼻粱也比一般的东方人高,再加上留着短须,更增添了几分武人的气息。
  更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马长宝那双如鹰一般锐利的双眼,当看见这双眼睛时候,路易.亚力山大这才明白自己交手的对手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或许也正是有这样的对手,才能在完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顶住了强大的法西联军这么多日子,甚至还差一点儿让伟大的法兰西军队损失惨重。
第764章
晚了
  停战协议签署后,标志的大明和法西联军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在签署完成的当日,按照法国人所说,为了表示法兰西军方的诚意,法国军队开始逐步撤离战场,而留在营地的士兵们也会陆续撤回,之后双方就将以划分的区域互不干涉,严格支持协议内容。
  一个多时辰后,当亲卫来报,说是法国人的确如约定的那样开始拔营离开,马长宝包括其他军官都终于松了口气。看来,这些法国人还是比较有信用的,既然法军开始撤退,那就表示对方的协议签署是有效的。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马长宝依旧让明军不要放松警惕,并且做好一切防线准备。直到又过了几日,等最后一批法西联军全部撤走后,明军这才意识到这场战争真的结束了,那些战后余生的明军,无论是普通军官还是士兵们,都为之感到欣喜不已。
  关于擅自签署停战协议的事,马长宝已经详细写了一份报告让人送至潘梦园。而这份报告到达潘梦园手中的时候已经是法西联军全面撤退后的第五日了,仔细看完这份报告,潘梦园许久都没说话,过了好久他长叹一声,让人去请新明通政使孙翰祥前来。
  孙翰祥虽然是文职,但他实际上出自于总参谋部,最初却是武职。在总参谋部时,孙翰祥就以谋划出长,又好文,是出名的“秀才”,在来新明之前他的职位已经做到了将军一职,相比潘梦园也仅仅低了一级,但从中枢和地方的区别来讲,孙翰祥的权利却丝毫不差。
  不过,为了考虑到新明的重要性,朱怡成特意挑选了孙翰祥,把他由武职转为文职,再从总参谋部调出直接授与新明通政使的职务。
  所谓的通政使,从官位来将是属于通政司的主官,而通政司负责的是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换而言之就是类似于领导办公室主任的角色。
  这个职位,品级不是太高,仅仅只有三品,但权利却不小,而且起到皇帝身边大管家的作用。之所以把他任免这个职位,并派往新明,朱怡成是考虑到新明扩张的特殊性,再加上新明暂时并没有真正设置州府的原因。
  所以讲,孙翰祥这个通政使其实就是朝廷摆在新明的文官首领,相比潘梦园这位新明总督,孙翰祥同样为皇帝直接负责,并协助总督府对于民治方面的工作。对于这点,潘梦园自然是一清二楚,何况朱怡成派孙翰祥来新明担任这个职务其实也算不得不信任他,反而文武双方有所限制,再用通政使来牵制他这个总督的一部分权利,并不算是坏事。
  再加上孙翰祥原本就出身军中,他和潘梦园之前的合作很是不错,平日里双方虽然为了避嫌很少私下见面,但至少关系融洽。
  接到潘梦园请他去总督府的消息,孙翰祥想也没想就急急赶了过去。如果是在平日,他或许还会先派人问一问是什么事,可是现在不同往日,随着法西联军和大明在北美开战,整个新明上下压力极大,作为新明职位最高的两人之一,孙翰祥第一时间就猜到潘梦园找他肯定是因为战事。
  “大帅,是前线那边的急报?马长宝那边如何了?”一见潘梦园,孙翰祥就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潘梦园点点头,但同时又摇了摇头,在孙翰祥有些不明白的神色中,他说道:“算是吧……。”
  算是吧?这是什么意思?孙翰祥不解地问道,这时候潘梦园苦笑了一声,先取出一份今天刚刚送到的信件递了过去道:“你先看看这个。”
  孙翰祥接过这信仔细看,看了一眼就明白这份信是从大明派往和英国人交涉的使者那边发来的,根据信中的内容所说,英国人终于出动了,以英国人的讲法,那就是英国和大明是盟友,英国方面绝对不会坐视大明遭受法西联军的攻击,为了双方的友谊出发,英国方面必然会遵守女王陛下和大明皇帝陛下签署的协议,以此来表示英国的诚意。
  这些毫无营养的话后,写信的人又写道,英国方面的确动员了几个团的精锐部队,并且已经对法国的新法兰西展开了军事行动,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派兵向正在交战的方向进军,反而向北方开进。
  对此,大明使者询问过英国人这样做的原因,英国方面的回复却是军事行动目标的制定自然有英国军方的自由,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减轻交战明军的压力,用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飞快地看完这封信,孙翰祥马上就明白了英国人的意图何为,作为一个曾经优秀的参谋将领,他如何不会明白英国人在打着什么算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