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56

  陈天安虽然是知府,知府在地方官的品级不低,算是中层官员,但知府只是文官,手中并没兵权,清朝可不像明朝那样搞什么以文御武那一套,文官武将之间的划分非常清晰,除了巡抚和总督这些封疆大吏有标营外,其余地方文官是没直接官兵指挥的,充其量也只有些护卫和衙役。
  如果不是这次陈天安受督粮职务,上面拨给他一部分绿营指挥的话,他能动用的人只是少数。而现在根据战况,陈天安手中的绿营基本全丢在这里了,就连桐庐县也剩不了多少人。陈天安兵败而逃,他逃向的方向正是桐庐县,此时此刻桐庐已没了兵力驻守,再加上兵败的陈天安定是惶恐不安,那么不正是一举拿下桐庐的大好机会?
  经历这一战,朱怡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再想躲藏已不可能了。不打桐庐等陈天安缓过气来上报朝庭,等待他的就是无休止的围剿。天下虽大却无自己藏身之处,朱怡成决定索性一搏,如能拿下桐庐那么自己的回旋余地将大出许多,就算之后官兵围剿他也有更多本钱周旋。
  朱怡成并未考虑太久,很快就下了决心。他连忙下令董大山立即带人追击陈天安,一举攻破桐庐县。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欲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董大山也未迟疑,除留下十多人看守俘虏,他立即带着大队人马朝桐庐追了下去,这时候朱怡成也不顾自身疲倦,强打着精神也带着护卫跟随其后,急急朝着桐庐前进。
第63章
下桐庐
  陈天安的青袍被生生撕去下摆,脑袋上的帽子早不知道掉了哪里去,就连辫子都跑的散了,披头散发的模样哪里还是刚前那位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知府大人?
  就连身边的钱铭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上累赘的盔甲早就丢了,穿着沾着血迹的白色小衣活像个苦力,两人一路跌跌撞撞越跑越慢。
  “本……本官……跑……不动了……。”
  脚下被泥坑绊了一下,要不是钱铭眼明手快拽住,陈天安差一点儿跌进沟里。他大口喘着粗气,肺里更像火烧似的,两腿犹如灌足了铅。
  “大人再坚持一下,只要进了桐庐我们就安全了。”钱铭也累的要死,但作为武将他的身体素质可要比陈天安强得多,用力搀起陈天安,一脚高一脚低地朝着桐庐赶,现在离桐庐还有三里地。
  “桐庐?安全?”陈天安苦笑一声,两行泪忍不住落了下来。真是命不济也!原本十拿就稳的计谋最后弄到大败而归的地步,眼看着仇人就眼前,胜利就在手中,可突然间风云变幻,一切就全不一样了。
  这一战非但没能灭掉贼子,反而把陈天安的兵全丢在了荒野,落得他和钱铭两人狼狈而逃的下场。从天堂掉如地狱,让陈天安心中满是悲愤。
  “大人!等回到桐庐大人可上书朝庭调兵围剿,今日这股反贼绝不简单,卑职断定定是反贼精锐!”
  “没错!”陈天安猛然醒悟,其实在交战时他已经瞧出了,如是普通的反贼哪里能和自己所带的绿营打成这样的?更何况,反贼援军到后更喊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这股反贼不仅是他陈家的仇人,更是朝庭的大敌。
  想到这,陈天安强提精神,在钱铭的搀扶下急急朝着桐庐跑,他要尽快回到桐庐把这消息给传出去,只有在朝庭支持下他陈天安才能报这大仇。
  等陈天安和钱铭跑到桐庐的时候已差一点儿断了气,两人狼狈不堪的模样引起了桐庐守门兵士的注意,当即就有两个官兵围了上来。
  “这位是常德知府陈大人!我是湖南绿营卫千总钱铭!快!快带我们去县衙!”
  “常德知府陈大人?卫千总钱大人?”一个官兵疑惑地打量着两人,认了半天都没把他们和官老爷连在一起,再说他们这些小兵从来没有见过陈天安和钱铭的模样。
  见小兵根本没按自己的意思放他们进城,反而围着他们摆出副警惕的样子,钱铭当即就恼了,正当他要大声喝斥的时候,稍缓过口气的陈天安拦住了他。
  从怀中取出件物事,陈天安向对方递去道:“这是本官的官官印!”
  小兵接过一瞧,虽然他不太认字,但这官印是什么样的还是见过,何况陈天安的知府官印无论级别还是做工远比县太爷的要好,这玩意可不会是伪造的,见到官印在手他吓了跳,慌忙双手递还,打千给陈天安行礼。
  “速速带本官去县衙,让人立即关上城门以防……。”
  话还没全说完,还没等小兵搀扶起他们,就听得耳边突然破空声响起,十几支竹箭从天而降,同时喊杀声一片响起。
  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在耳边响起,刚才看他官印的那小兵已身中两箭挣扎倒下,陈天安和钱铭运气算好没有中箭,可这一幕把他们吓得是胆战心惊,回头一望瞧见密密麻麻的贼军已追到了眼前,顿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两天手脚并用什么都不顾地朝城里拼命逃。
  “有反贼!快关城门!快关城门啊!”
  边跑,他们边大喊,可惜事发太过突然,再加上桐庐的精干已被陈天安这次从廖知县手里全带走了,留下来的仅仅是老弱病残而已。看守城门的官兵除了被射死射伤的外,其余人见此情况先是一愣,紧接着一哄而散,哪里还顾得上关城门啊。
  董大山带人猛冲进桐庐县城,一眼就瞧见依在狼狈逃窜的陈天安和钱铭两人,当即他大喜过望,带着人就追了上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擒住了这两人。
  “哈哈哈!陈大人,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吧?”抓住了陈天安,董大山瞧着被捆绑带过来的两人大笑问。
  “呸!反贼!要杀就杀,本官绝不皱眉头!”陈天安知道自己落入贼手已无侥幸,当即破口大骂。
  “杀?哪里有这么容易?”董大山冷笑道:“先给老子押起来等洪爷来处置,兄弟们!大家跟我走!杀清狗!复大明!”
  “杀清狗!复大明!”
  一片片喊杀声在桐庐县响起,董大山带着大队人马朝着县衙而去,被捆的结结实实的陈天安和钱铭两人脸色惨白,他们清楚桐庐已不保了,而落入敌手的自己最终的命运也已注定。
  和朱怡成预料中的差不多,根本没什么防守力量的桐庐县几乎是不堪一击,除了攻击县衙时稍稍碰到些小麻烦外,整个桐庐县仅用一个时辰都不到就落到了朱怡成的手里。
  当朱怡成赶到桐庐的时候,战局已经差不多结束了,不仅陈天安和钱铭被抓,就连县太爷廖焕之也没跑掉,桐庐上下各级官吏被一网打尽。
  拿下桐庐,朱怡成暂时没见被抓获的陈天安等人,直接让人把这些人全部收押大牢。眼下接收了控制桐庐才是最重要的,一道道命令从临时指挥部,也就是县衙发出,在董大山等人的执行下,直到夜半三更整个桐庐县才算彻底被掌握。
  第二日凌晨,从背靠山赶来的最后一支力量抵达桐庐,更加强了对桐庐的控制。一夜未睡的朱怡成当见到风尘仆仆的李娟儿时候又是感激又是惭愧。
  “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我恐怕……。”
  “只要洪大哥没事就好,这都是娟儿应该做的。”瞧见虽然受了伤,但精神头还算不错的朱怡成,李娟儿心里总算松了口气,紧接连忙喊来人亲自为朱怡成裹伤换药,看着忙忙碌碌的这小女孩,朱怡成心中感慨万千,低头在她耳边郑重道:“娟儿,我发誓这生定不负你!”
  “洪大哥……。”李娟儿耳根一红,连忙垂下头去,手中却没停,很快就替朱怡成换好了伤药。
  桐庐虽然是只是小县,但它的位置比较重要,是江上运道的中转点,这也是陈天安受督粮官来桐庐的主要目的之一。
  拿下桐庐,不仅切断了江上游和下游的运道,更重要的是陈天安从其他地方调集的军粮军械都在桐庐,由于桐庐的失陷,这些重要战略物资全部落到了朱怡成的手里。
  经过清点,堆积在码头仓库的军粮足可以供几万人用半年的,还有那些军械物资也足以装备五千士兵。这些堆积如山的物资更让朱怡成大喜过望,他万万没有想到拿下桐庐县居然还有如此意外之好。
  胜利的喜悦稍稍冲淡了之前遭受惨重损失的痛楚,有了这些物资,朱怡成决定立即扩军,和在陈家镇一样,竖起招兵旗,招来吃粮人……当然必要的手段还是需要的,一日之后,朱怡成就顺利扩军一千多,再加上原来手里的老兵,总兵员达到了二千人。
  这二千人远不是朱怡成的上限,但为了指挥顺畅和整体战斗力的考虑,朱怡成决定分批扩军,这仅仅是第一步。招来了兵员,他第一时间就对义军重新进行调整,并且让董大山派人抓紧对新兵的训练,同时对于同陈天安的一战进行自我反省,以避免今后再犯这种错误。
第64章
廖焕之
  田文勇和一干精锐的战死让朱怡成心痛不已,如不是李娟儿让董大山及时赶到,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战后,朱怡成对此进行了反省,此战的失误主要有几点。
  第一是情报不准确,朱怡成自以为在桐庐县衙埋下眼线,再加上控制住陈家镇上下,官府的一举一动全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但实际上朱怡成高估了自己,同时也低估了陈天安,在没有佐证的情况下就把陈天安抛出的诱饵当成了真实情报,莽撞下了决定。
  第二,在埋伏陈天安一战中,朱怡成并未派出大量探子彻底搞清对方动向,自以为是下达攻击命令,在这场战事中导致中伏。
  第三,战事一开,义军没有整体计划,更没留任何后手,包括预备队,而是一哄而上不顾一切的追击,最终全军被伏。
  此上三点是朱怡成在此战中犯下的主要错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小错。如果不是他之前的练兵有效,再加上田文勇等人拼死护卫话,或许等不到董大山前来就兵败身死了。
  可以说,此战最终胜的异常侥幸,也是这种侥幸令桐庐县防守一空,战后突袭桐庐获得成功。
  拿下桐庐县,朱怡成招兵买马,其实力大增。同样,田文勇等人的阵亡令朱怡成失去了心腹和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低级军官,在实力大增的背后,义军的整体战斗力并未有增强。
  这也是朱怡成仅仅招募部分兵员后就抓紧开始训练的主要原因,按照他的练兵之法,让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变成合格的士兵起码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要知道他之前练的兵本就是义军中的精锐,个个都是上过战场沾过血的。而在桐庐招募的这些新兵除了极少部分外,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要练成合格的士兵谈何容易。
  该练还是得练,而且还得尽快。时间可不等人,桐庐之变的消息封锁不了多久,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个月,朝廷那边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要知道桐庐是江中运粮要道,积压在桐庐县的军粮军械这些物资都是朝廷从其他地方调拨转运至浙江,以供围剿袁奇的大军使用。陈天安作为督粮官,主要负责就是把这些物资转运至杭州,而桐庐离杭州并不远,粮道一断,杭州方面过不了几日就会察觉。
  朱怡成为了尽快练兵几乎把所有的招全使了出来,比如说以老带新、加大奖惩制度、亲力亲为等等,这些乌合之众勉勉强强渐渐有了点样子,但离真正的士兵还差得远。
  时间,朱怡成缺少的就是时间,可惜他并没有这么多时间。除此之外,他还缺人,这个缺人说的不是缺普通士兵,他缺少能给自己做事的人才,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可以说现在的朱怡成除了董大山、王东等寥寥几个人外,真能用得上的半个都没。
  “你是桐庐知县?”坐在堂上,看着被押来的中年人,朱怡成和颜悦色的问道。
  那中年人是桐庐知县廖焕之,此人并非进士出身,而是举人。举人从道理上来讲是直接可以成为官身的,不过这仅限于清初时期,随着清朝统治的日渐月长,再加上科举制度的走上正轨,清中期后举人的身份就没那么好用了。不过现在只是康熙时期,所以廖焕之以举人身份成为县令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廖焕之的官袍早就被扒掉了,现在的他穿的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囚衣。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穿上自己县衙的囚衣一日吧,被抓获后廖焕之就被关进县衙大牢,直到今日才被提出来带到堂上。
  在堂下,朱怡成并未苛待廖焕之,虽然他还戴着刑具,不过总算没让他跪在地上,而是拿了个圆凳给他坐。
  低垂着头,廖焕之没有说话,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大胆!洪爷问话还不快快回话!小心皮肉之苦!”王东在堂上暂充衙役班头,带着几个壮汉列在两旁,见廖焕之一言不发顿时就喝了一声,而其余众人也同时以低沉和威严的声音喝起了“威武……”
  如此熟系的一幕,廖焕之不由打了个冷战。平日里作为县太爷的他可没少坐在堂上审犯人,那时候他可是威风八面啊,威武声响起,手中签子一丢想打多少板子就打多少。如今主次颠倒,他反而落到了阶下囚的地步,耳听阵阵威武声,平日这令他县太爷抖威风的场面如今却令他胆战心惊。
  “罪……罪官正是廖焕之。”
  廖焕之张张嘴,本想强硬一下做个忠臣,可当王东等人那几欲要杀人的锐利目光扫来的时候,廖焕之已到嘴边的话却临时改了。
  朱怡成听到这回答眼睛一亮,看来这个廖焕之并不是茅坑里的石头呀,既然能称自己为罪官,也许这人有戏。
  “罪官之说廖知县也太过了,你只是各为其主罢了,何况我等说起来和廖知县本无冤仇,井水不犯河水嘛。另外,如果真细细论起来,当日还得多亏廖知县帮忙才是。”
  朱怡成笑着说道,这些话在廖焕之耳中听的是尤其讽刺,同样也让他无比绝望。
  当日陈家镇的大案,正是廖焕之搞的欺上瞒下一套才勉强糊弄过去,非得把陈天寿一家之死丢给了杭州败兵流寇,而且还向朝廷自报其功夸大其词,说什么他廖焕之指挥有方,奋勇血战守住了桐庐县等等。
  本来,这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如果不出意外等到明年考核下来拿个卓越,他廖焕之就能升官去其他地方继续当他的官老爷。可谁想该死的陈天安暗中抓着这事不放,事后乔装打扮潜入桐庐县查到了真相,令廖焕之被陈天安抓到了把柄,在陈天安的威胁之下无奈只能配合他出兵设计围剿朱怡成。
  如果陈天安真把朱怡成一伙给灭了,他廖焕之或许只是丢官罢职的结果,可要命的是陈天安这混蛋志大才疏,不仅兵败,甚至连整个桐庐县都给搭了进去。想到这,廖焕之是心里又委屈又愤怒,好好的太平日子不给过,现在可好,一锅端落入贼手,一切全完了啊。
  现在,朱怡成特意点出了自己当日谎报经过,这就让廖焕之更绝望无比,他恨自己当日轻信小人,同时也恨自己一念之差做出如此决定。眼下自己已在贼手,任凭怎么都分辨不清了。
  “本官……本官其实……本……”张开嘴试图分辨一二,可说了半天廖焕之也不知道如何分辨,何况这种分辨在现在的情况下还有用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