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656

  “近日我大明似乎有些不太平呀。”一个身着普通的男子说道。
  “不太平?没有吧。”坐在他边上另一个胖胖的男子皱眉:“眼下满夷已被赶出了中原,这天下眼看着就得大定了,何来的不太平?”
  “我说老王,老蒋指的是官场。”胖子话音刚落,另一个瘦小的汉子顿时就笑了起来。
  胖子顿时恍然大悟,哈哈一笑,随后用不屑一顾的表情道:“这叫什么不太平?依我看啊!这才是太平!”
  “老王你不会是酒喝多了说胡话了吧?”那老蒋疑惑道:“眼下这南京城里乱哄哄的,每天都瞧着有人被抓起来,听说南边闹的还厉害,一个州府上下当官的还有那些吏员被抓了十之八九,弄的官府办事的人都没几个了。我们这些人都是做小买卖的,原来去其他州府办事到衙门登记最多一个时辰,可现在倒好,排半天的队都轮不上,白白耽搁了做买卖的时间,这还叫太平?”
  “你呀你……。”胖子老王顿时摇起了头,满面的鄙视:“我说老蒋,你就贪这几个时辰的时间?如果不知道的也算了,我们哥几个谁还不知道谁呀!你做的那点买卖一个月辛苦下来能赚一百元不?弄的你一月能获利百万似的,这排队你就排吧,半天算得了什么?”
  “耽搁半天买卖难道就不是钱?”老蒋顿时就急了,当即反驳道。
  “你懂个屁啊!”胖子老王见老蒋还不开窍,忍不住骂道:“眼下朝廷这样是为了什么?你别一天到晚眼珠子里就那些小钱,这朝廷的事也不好好打听打听。福建大案你知晓么?你晓得朝廷为什么突然抓了那么多当官的?”
  “这个……听说福建那边有官员贪了些钱……。”这老蒋是标准的小生意人,对于其他事平日很少关心,当即想了想道。
  这话音刚落,胖子老王就哧笑起来,那边上瘦小的汉子也忍不住笑着不住摇头,瞧着他们这副样子,老蒋有些不明白了,连忙追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呀你,老蒋,你大字不识几个也就算了,这平日里至少找人给你读读报啊!你瞧瞧,这事报上登了好几天了,你居然连这都不清楚。”
  听瘦小汉子这么一说,老蒋的脸顿时有些挂不住,对方说的没错,他的确不怎么认识字,所以做了买卖也只能做些小买卖。
  “好好好,就你能,你认识的字多,文章写的好行不?你怎么不去考进士当大官呢?”老蒋忍不住回了一句,接着又憋不住心里的好奇追问道:“你们倒是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就贪了些钱么?这当官的有不拿钱的?犯得着这样兴师动众?”
  “老蒋呀,说你糊涂你还真是糊涂。”胖子老王这时候忍不住说了他一句,接着在老蒋期待的目光下讲起了福建案的来龙去脉,随着他的讲述,老蒋的眼珠子是越瞪越大,最后惊愕得嘴张的合不上,满面都是不可思议。
  “这……这是真的?”
  “这还有假?”胖子老王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听说皇爷知道这事是气得不行,直接在金銮殿上发了火,点了几员重臣,赐下了尚方宝剑,当场就把几个贪官拉出去直接砍了脑袋。”
  “这个我知道。”他们的谈话引起了旁桌的注意,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兴致勃勃地插着嘴道:“听说那些贪官当时吓得瘫在地上,大呼万岁饶命,可我们万岁爷是何等人?那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主,当场大喝一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然后大喝一声‘左右何在?’紧接着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涌入殿中,万岁爷伸手一指,锦衣卫当即把这些人拿下,然后领着尚方宝剑直接拖出殿中押到宫门,一个个绑了用剑咔嚓咔嚓就砍了这些官的脑袋,这脑袋落到地上直接滚出三丈远,这脖子里的血呀喷得到处都是,尸身倒地,这人一时间却未死透,还在地上瞪着腿呢……。”
第669章
众议
  这汉子分明就是平日说书听多了,道听途说的内容再加上他的联想是讲得眉飞色舞,仿佛当时他就在一旁瞧着一般。而听着的众人也个个瞠目结舌,神情中又带着几分兴奋和激动,甚至有个年轻人恨不得化身当时的锦衣卫,亲自提着尚方宝剑去看这些贪官的脑袋。
  至于在不远处的朱怡成自然也听到了这些话,诧异之余也难免哭笑不得。至于陪同的侍卫,他们当然知道当日的情况,此时此刻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一般,但是嘴角情不自禁微抽,努力憋着肚子里的笑。朱怡成也不管他们,继续侧耳听着,他更关心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好奇这大明百姓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件案子的。
  “好!杀的好!”
  “万岁爷真是替我等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杀的好啊!”
  等那汉子绘型绘色地说完,众人顿时爆出一片喝彩,就连之前那老蒋都涨红着脸拍手叫好,大声道这些贪官的确该杀。
  “福建贪腐案一出,简直是触目惊心,不仅是那些当官的胆大包天,还有那些奸商更不是东西!”
  “这位兄台说的是!”一个商人打扮四十多岁男子凑上前道:“这些人简直就是猪油蒙了心,他们还以为这天下是满靼子的天下呢?当今圣明天子在,如何能受他们蒙骗?此外,那些奸商的确不是好东西,我如今大明好不容易有圣天子废除四民,大开商贸,我等行商之人才有出头之日,可他们倒好,不思君恩,反而搞起了官商勾结,专走这些歪门邪道!简直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大锅好汤!世人说起我等商人都说商人贪利而无义,可实际上我等商人那一个是容易的?起早贪黑,辛苦行商,靠着物品流通赚辛苦钱,这天下眼下刚刚让我等商人能挺直腰杆子做人,如今却出了这等的事,依我看,这些奸商比贪官更可恶!”
  这番话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赞同,众人七嘴八舌地骂着这些奸商。其实这个时代,中国的商人大多数是极为讲规矩的,同时更注重诚信。无论大小商人,都知道无信不立的道理,至于同人交往之间也异常注重品德,一些富商在发达之后出巨资报效家乡更是比比皆是。
  相比后世所谓的提倡狼性,搞福报压榨,如今的商人远不知道比后世那些商人品德好了多少倍。但是人无完人,商人群体同样也是如此,奸商从来就有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些奸商的存在导致世人对商人产生误会,并有商人贪利而无义,还有无商不奸的说法。
  如今的大明商业气氛可以说是自始皇帝以来最为开放的,甚至超过了号称商业最发达的宋朝还多。再加上大明对于四民政策的调整,使得商人这个特殊群体已经逐渐站上了主流舞台,迸发出难以想象的潜力。
  所以相比此次案件中的奸商,最为痛恨的不是普通百姓,反而是这些安分守己,老老实实赚钱的商人。对于这些商人看来,这些奸商就是害群之马,是挖商人根基,害了大家的王八蛋。
  此外,朝廷这一次大力反腐,同时让所有百姓感到高兴。在老百姓眼里,一个清明的朝廷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尤其希望“青天”存在的原因。
  所谓的青天,代表着为百姓做主的官府,有了青天百姓就有希望和盼头。各重说书、戏曲,无不有类似的场面,而现在朱怡成以皇帝之尊进行反腐肃贪,这更令所有大明百姓为之兴奋和崇拜。
  “当今圣上不愧是我大明太祖之后,这各朝各代也只有当年太祖爷如此,而今又有当今圣上如此,这真是天下人之大幸,我大明之大幸啊!”一个看起来像读书人的男子由衷感慨道,他的话引得在场所有人连连点头。
  “又抓了一个!又抓了一个!”
  正在这时候,一个年轻人突然间从外面跑了进来,兴奋地大喊着。
  众人连忙围了上去,追问情况,年轻人倒了碗水喝尽,抹了抹嘴道:“锦衣卫和三司的老爷们刚刚把应天府的孙经历给抓起来了。”
  “孙经历?”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其中有一人忍不住道:“孙经历怎么被抓了?他如何卷入此案?”
  “对啊!平日里也不见过孙经历有行不法之事,他为官不错,往日碰上见着他也是和和气气的,这样的人也会贪腐?”另外一人似乎同这个孙经历打过交道,有些不信地说道。
  “这可难说,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姓孙的管着西市,定是私下没少捞好处,如果不是这样,朝廷为何抓他?”一个声音带着幸灾乐祸说道,听了这句话大家倒是微微点头,孙经历官位虽然不高,可西市就是他管着的,西市几百家商户,他也不需要特别贪,私下每家收点好处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落了网吧。
  “哎,孙经历可惜了……。”前面说话的那人叹了一声,不由得摇了摇头,看来他对于这个孙经历还是有所好感的,至于他今日被抓感到惋惜。
  过不了多久,外面押着孙经历的差员由曹家老店门口经过,顿时许多人跑出去围观,朱怡成并未出门,仅是站起身来远远看了眼,只见一个身着七品官服,却去了乌纱的男子被锦衣卫和三司衙役押着,显得有些狼狈不堪从门口走过,而他行过的一路上,许多人冲着他指指点点,这孙经历一脸的愤怒和委屈,一张脸涨得通红,想叫嚷什么,可惜口中被塞了麻核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押解很快过去,人群也随之散去,曹家老店又恢复了刚才的热闹,众人就着孙经历被抓一事又热烈地谈了起来。
  朱怡成听了一会儿,发现众人对这个孙经历感观还算不错,对于他被抓大多都表示惋惜,听到这,朱怡成有些若有所思,招来一个侍卫对他交代了几句,那侍卫点点头很快离开,接着朱怡成又在店内坐了会儿,等吃完鸭肉后放下了筷子,这才起身离开。
第670章
邬思道入宫
  回到宫中已是傍晚时分,在外面逛了一圈,又听了那些百姓的谈论,朱怡成的心情好了许多。其他的不说,至少对于反贪腐的决策他已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在大明百姓眼里,他这个皇帝是合格的。
  这就如同后世的民意一般,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朱怡成也因此放下了心,随后拿起奏折慢慢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有人来报,说是朱怡成派去查事的侍卫回来了。
  让人进来,那侍卫先行礼后汇报了查问孙经历的情况,根据他调查的消息,孙经历的确收了商户的好处,也正是因为如此被锦衣卫查实后由三法司联合抓捕,并且押入天牢。
  不过,孙经历牵连进贪腐案有些倒霉,因为他收取的好处并不多,相比福建那边的天文数字,孙经历过手的连九牛一毛都称不上,而且根据查实,所谓的赃款仅只有二百三十元而已,折算下来约等于他两个月的俸禄。
  这些钱在普通人眼里或许是笔不小的数字,但对于一年拿千多元俸禄的孙经历并不算什么,可恰恰就是这笔钱,孙经历被同僚揭发,从而落网。
  “赃款查实了?”朱怡成问。
  “查实了,不过……。”
  “不过什么?”
  那侍卫迟疑道:“根据孙经历和商户的交代,这笔款子是商户借于他的,并不承认是贪污或敲诈所得。”
  “借给他的?可有借据?”朱怡成问道。
  侍卫摇头道:“并无借据,也正是如此孙经历和商户无法证明这是一笔借款,而且当时也无中人,再加上出首的人一口咬定这是孙经历得的好处,所以三法司决定先收押后再慢慢审讯。”
  听到这,朱怡成不由得皱起了眉,也就是这孙经历是否真正贪污还不确定,这笔钱是如何性质也仅只有双方一面之词而已。
  如果在平日,这种案子根本不会大办,毕竟孙经历是朝廷命官,办理牵涉到官员的案子一向比较谨慎,可是如今却不同,现在朝廷正在大办贪腐,由于福建案法,这件案子的牵涉越来越广,人员也越来越多,朝廷上下,甚至包括大明的老百姓都看着这件案子,再加上朱怡成对这案子的重视,三法司甚至锦衣卫那边谁还顾得上之前的规矩?
  朱怡成知道孙经历也许是个倒霉蛋,这种平日里不大不小的事牵连进去,而现在被关入天牢,什么时候查清楚谁都不知道。就算事后查清楚了,恐怕他也再难以为官了。
  一时间,朱怡成迟疑了下,随后交代侍卫给三法司那边递一句话,让他们尽快先查明孙经历的情况,如果没有真凭实据的话,就尽快放了此人,朝廷办案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放过一个好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坏人,他朱怡成可不想因为自己肃贪的原因被某些小人所利用,借着朝廷此案打击对手,为自己捞取好处甚至政治资本。
  等侍卫走后,朱怡成心中有些不安,他想了想让人去军机处要来关于逮捕人员的名单和一些案情细要,虽然这些东西军机处每日都有汇报,不过都是粗略的,他想看看在这场案子中是否有自己所担心的事发生。
  翌日,朱怡成起了个大早,继续在偏殿忙碌,午饭草草用过后他按着皇后所交代的在御花园散步,御花园的景色不错,可朱怡成却没有丝毫流连美景的念头,边走边想着心思,不知不觉就来到靠近湖边一处凉亭。
  或许是走的快了些,朱怡成感觉有些热了,虽然还仅是初夏,但南京的天气热的早,在殿内还好,但在太阳下这温度着实有些毒辣,朱怡成索性走进了凉亭,在石墩上坐下,感受着湖面吹来的微风,整个人凉爽了许多。
  “皇爷,邬先生求见。”正当朱怡成刚坐下没多久,一个小黄门就来报。
  “邬思道?呵呵,他今日如何有空来见朕?”朱怡成顿时笑了起来,看看四周想了想道:“直接把他带来此处,弄些茶和果子过来,我要同邬先生一同赏湖观景。”
  不过时,茶和果子等先端了上来,朱怡成喝着茶,品着鲜果,眺望着微微起伏的湖面。正当他看着有些入神的时候,一阵车轮的声音传来,转头望去,只见邬思道坐在一张轮椅上,被一个小黄门推着来到了凉亭。
  “臣邬思道见过皇爷……。”见到朱怡成,邬思道示意小黄门停下,随后努力起身行礼。
  “好啦好啦,你腿脚不便还是坐着说话吧。”朱怡成摆摆手,让邬思道不必如此,不过邬思道还是在小黄门的搀扶下站起身行了个礼才坐下,随后推着来到朱怡成的面前。
  “皇爷厚恩,但礼可不废。”邬思道笑呵呵地解释了一句。
  “你呀。”朱怡成知道他的脾气,这家伙平日里别看一副淡然的样子,其实却是一个绝顶的聪明人而非狂徒,对于朱怡成的底线在那里他拿捏得非常清楚,虽然许多时候和朱怡成聊天谈话都是一副朋友的样子,但应有的礼仪他是绝对不会忽略的,哪怕是朱怡成已经明确告诉他不必拘理的情况下。
  这恰恰就是邬思道的聪明之处,他非常清楚和皇帝当朋友只不过是表向,作为孤家寡人,皇帝是没有真正的朋友的,假如他仗着皇帝的信任肆无忌惮的话,那么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也只有这样,他能够长时间的得到皇帝的信任,并且让皇帝对自己另眼相看。
  “这轮椅不错。”朱怡成笑着指了指他,随后目光落在邬思道的轮椅上赞了一句。
  “皇家研究院的新品,这帮兔崽子拿我当招牌也不给我打个折,花了我足足三百银元,可不便宜。”邬思道轻描淡写地回答。
  这句话顿时让朱怡成哈哈大笑起来,以邬思道的身份,他如果想要这种轮椅直接向皇家研究院讨要就是,何必花钱呢?不过邬思道并没这么做,而是花钱买了这副轮椅,还在朱怡成面前装出一副表面不在乎其实很肉痛的样子,顿时令朱怡成心中大乐。
第671章
进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