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656

  除此之外,还有北京周边各处的驻守部队,这些部队要以精锐相比当然不如丰台的新军,但是作为地方驻军也算马马虎虎,至少可以一战。
  庄岩听的很仔细,边听他微微点头,其实张昭所说的这些作为总参谋长的他自然是清楚的,不过他今天把张昭叫来除了听取汇报之外,还有另外一事。
  “中原大战已开始了,军报你已看过了吧?”
  “回庄帅,卑职来前已看过军报了。”张昭正色回道,虽然他的回答平静,但从他的神色来看却是有些失落的,要知道当初明军偷袭天津卫,随后直攻北京城,他张昭都是不折不扣的主将,更在打下北中国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功劳。
  可是现在,友军在南边打得火热,可是他却在丰台无所事事,虽然说军人的职责是服从,战端一开,北京的安危同样重要,但作为军人,那个军人没有建功立业的想法?更何况是如此大战?
  “怎么?有想法?”张昭的表情早就落在庄岩眼中,他笑着问。
  张昭顿时挺了挺胸道:“回庄帅,卑职没想法是不可能的,不过卑职心里清楚自己的职责。”
  “说的不错!”听到张昭的回答,庄岩赞赏地夸了他一句。说实话,新军将领中以张昭和贾成最为优秀,此二人被称为新军中的双雄。不过相比之下,张昭行事更为沉稳,这也是当初庄岩和林建章商议后把张昭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贾成是一员猛将,是新军的一把尖刀的话,那么张昭是能有成统帅的潜力,而且从这几个月张昭驻扎丰台,训练部队的情况来看,的确也证明了这点。
  “今日把你招来是另外有事。”庄岩收敛起笑容,正色说道:“昨日接锦衣卫报告,你先看看这个。”
  说着,庄岩把手边的一份东西递了过去,张昭急忙接过细看,这里面是锦衣卫关于察哈尔清军和蒙古各部的情报,随着前些时候锦衣卫指挥使张冉抵达北京后,进一步加强了北中国的情报网络,同时针对之前怀安之战的变数展开了专门的调查。
  关于沙皇俄国的介入,张冉从南京抽调了一批精干人手,专门进行这方面的情报收集,很快就初步查明了清军在察哈尔的动静,并且了解到清军已在联合蒙古各部似乎着手准备一场军事行动。
  相比中原,察哈尔那边虽然动静不是很大,但大明方面却不敢丝毫放松。要知道无论是山西、察哈尔还是其余蒙古各部,只要越过边墙就能直接进入明军控制区,一旦让清军集结起这股力量的话,是不容小视的,更何况其中还有沙皇俄国的影子在其中。
第631章
守备之职
  之后,锦衣卫进一步加强了对察哈尔方面的情报,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锦衣卫所获得得情报并无法做到详细,只能通过表象来推算清军的举动。
  可就在不久前,锦衣卫突然发现察哈尔的清军和蒙古各部有了异动,大量清军和蒙古骑兵突然开始集结,起初锦衣卫还以为这些部队是打算由大同向北京进军,可谁想到之后的消息令人费解,清军和蒙古骑兵的主力并没有东进,反而向北而去,一开始锦衣卫还以为清军打算绕过张家口一带从其他方向进攻北京,所以锦衣卫为此向北京守备处发来警告,庄岩得知后顿时也紧张起来,但他很快就判断这种行军方式似乎很不合理,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可不是当年前明末的大明,在北京城大明有新军驻扎,再加上各处驻军,清军搞这种花样非但达不到出乎意料的奇袭之策,更会让明军以逸待劳,给予对方痛击。
  故此,庄岩让锦衣卫进一步监视清军举动,同时又着手开始布置各处防御。但很快,锦衣卫的进一步消息就传来了,清军并没有绕道大同从其他方向来打北京的迹象,反而直接朝着更北方向去了,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要去漠北。
  当这个消息传来后,庄岩顿时陷入了沉思,他一时间也搞不明白清军这么做的目的所在。
  毕竟,在草原之上,锦衣卫根本不可能像在神州各地如鱼得水,一个陌生人出现在茫茫草原上要打听敌方的动静是极难做到的,虽然锦衣卫已有探子潜入了清军之中,并跟随清军一起行动,但由于级别太低根本就接触不到清军的真正秘密,再加上随着清军进入草原深处,传递消息也是难上加难。
  “庄帅您的判断是……?”张昭很快就看完了情报,他的表情也显得有些迷惘,一时间搞不明白清军这么做的用意。
  庄岩摇摇头:“情报不明,动机不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察哈尔出的清军和蒙古各部眼下的方向是漠北。”
  “问题是他们去漠北干什么?”张昭皱着眉头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想到原因。
  如果说这支清军的统帅觉得大清已无药可救,带着部下直接脱离清廷,准备跑到漠北甚至更远处另找出路的话,恐怕在场的两人怎么都不可能相信。察哈尔的清军是清廷的几大精锐之一,而且还有蒙古各部的兵力在,这支兵力虽然数量不如在中原的清军,可要从战斗力来讲,恐怕还有甚于三分。
  再者,除了清军和蒙古骑兵外,这支部队中还有当初在怀安和明军交过手的俄国军队,这样一支由三方势力联合起来的部队如此行军必然是有针对性的目标的,绝对不会轻易出动。
  但他们眼下不应该进攻北京,由此来钳制和支持中原之战么?而现在反而朝着北边越跑越远了,这种举动令人实在无法琢磨。
  “不管如何,清军如此举动定有深意,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传来。”庄岩正色说道:“以我的感觉,清军或许过不了多久会南下,但什么时候南下,目标是不是北京城,这暂时还不知晓,所以你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请庄帅放心,卑职定做好准备,不怕清军不来,只要他们来了,卑职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张昭顿时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道。
  庄岩的神色极其严峻,摇摇头道:“张将军,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你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我?”张昭不明白的反问。
  庄岩点点头,直接说道:“中原已经开战,中原之战事关大局,林帅已多次来函催促我尽快南下,所以北京城我是呆不住的,这几日我就将南下同林帅汇合,所以由你来负责北京,包括直隶北部一带的防务!”
  这句话一出,张昭顿时愣住了,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庄岩就正式宣布由张昭暂领北京守备之职,统帅北京和丰台三万精锐部队,同时对于北京周边各地的驻军拥有指挥权。
  也就是说,庄岩直接把他在北京的权利全部移交给了张昭,甚至可以说张昭一跃成了除直隶南部的部队外,对于北中国包括北京和其北方战区的最高指挥权。
  “庄帅……这……。”饶是张昭平日胆大,被这个命令也惊得呆住了,要知道他的级别仅仅只是将军,还远远未到统帅全军的地步。如此重担一下子压在他的身上,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此命令是我同林帅商议决定的,董大帅也同意了,并报于军机处得到了圣上的批复。”庄岩见张昭有些蒙了,顿时解释了一句,同时用力拍拍他的肩膀道:“不必厚此薄彼,这些日子你干的不是不错么?说起来这些年你也历练出来了,再者这只不过是个名头罢了,要知道你这个守备前面还有一个暂待,好好干!只要守住地盘不失,等中原尘埃落定,到时候就是大功一件!”
  张昭脸上的表情先是错愕,接着变成了诧异,随后又有些惊恐和不安,但随着庄岩的鼓励,他的脸上有慢慢浮现出了红晕,最后他身躯微微颤抖,神情激动却坚定地大声称是。
  当日,庄岩同张昭聊了许久,主要是同他交接守备的工作。随着中原之战的开始,林建章那边正是急用人的时候,而庄岩作为总参谋长,同时又是负责北部战区的最高指挥官之一,在这种时候必须尽快南下,协助林建章指挥这场决定作用的大战。
  所以庄岩留在北京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董大山前些时候已经同张冉一起回南京了,张昭也需尽快肩负起守备的重任。
  两日交接,翌日傍晚,庄岩就离开了北京城直接南下,这时候已正式接任守备的张昭亲自送庄岩出城,在城外庄岩又一次叮嘱了张昭,让他必须记得自己的话,时刻留意如今动向不明的清军,替大明守住北大门。
第632章
黄河
  庄岩风尘仆仆南下,当他赶至安阳也就是彰德府时,明清两军已在汤阴大战数日。
  随着清军不断增兵,这才勉强在汤阴守住了防线,再加上明军稳扎稳打,林建章此战为确保万无一失,并没全军冒进,而是耐心调兵遣将。
  “林帅!”
  “哈哈哈,你可来了!”见到庄岩,林建章顿时大喜,拉着他的手就往里走。
  入座,来不及等茶水上来,林建章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北京那边的安排。庄岩简单地说了一下,对于张昭的任免他们之前早就商议过,主要再讲了些细节方面,尤其是庄岩提到了锦衣卫送来关于北方清军和蒙古骑兵的奇怪异动。
  “这的确有些不寻常。”作为北中国的最高指挥官,林建章接到这情报的时间仅只是稍晚于庄岩,如今两人碰面,自然就商谈起来。
  “这一路南下,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庄岩抬手端起刚刚上来的茶,沉咛道:“我思来想去,清军北进漠北应该有大事发生,而这大事极有可能同漠北蒙古有关。”
  “你是说清军联合漠北蒙古三部意图南下打北京城?”林建章脱口而道,可话刚一说出口,他又摇头道:“这不对,如果只是联合南下攻击北京清军根本无需北上再跑一趟,漠北三部直接南下集结不更简单?”
  “的确如此!”庄岩点头道:“所以……我猜测清军北上是找漠北蒙古三部的麻烦!”
  “内讧?”林建章顿时皱起了眉目,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察哈尔的清军联合各部蒙古骑兵北上漠北到是说得通,可是在眼下这种时候,中原大战如火如荼,清军在这种情况下非但不增援中原之战,反而跑到漠北打蒙古三部去?这又是奇怪之极。
  难道清军就不担心一旦中原战败,大明彻底掌握神州?而到时候清军几乎等于丢失了整个天下最重要的腹心之地。
  这种举动,从战略目标来看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就从战术角度来看也奇怪的很。这也是庄岩一直都没想明白的原因,毕竟大明的锦衣卫虽然强大,能够监测到清军的动向,但对于清军内部或者说高层的决策还未能做到了如指掌。
  事实的确也是如此,漠北之事,尤其是包括十三阿哥和沙皇俄国的协议,这些都属于清廷的机密,真正知晓内幕者寥寥无几,锦衣卫能耐再大,一时间也不可能打听到这些内幕。
  庄岩摇了摇头,喝了口茶放下茶盏道:“这还暂时未知,不过依我判断,清军这么做肯定另有意图,但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就无法知晓了。不过林帅放心,假如清军真是内讧,对于中原战局倒也是件好事,至少我们不必担忧北边的清军,只需安心打好这一仗即可。”
  “呵呵,这倒也是。”林建章顿时笑了起来,随后道:“如今刚才四月,至六月还有些日子,只要一切顺利,六月前解决中原之敌这天下就算定了,等中原之战打完,到时候北方的清军再南下也无济于事。”
  庄岩点头表示赞同,为了准备中原之战,北中国的明军,包括南方的明军已经准备了大半年,而现在由林建章首先发动,主要也是现在已到了开战的时候。
  一直以来,打通南北,彻底解决中原清军是明军的主要任务,但是中原之战要打并不容易,先不说中原的清军重兵云集,明军虽然作战力强,部队也比清军精锐许多,可从兵力上来讲却比清军少。
  眼下中原双方兵力已近百万,但如果说各方总兵力比较,明军兵力只占了其中三成而已。
  假如仅仅是数万人交战,明军完全可以依靠其火器和训练有素的部队轻易战胜相等数量或者更多的清军,但在敌人的兵力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有坚城和工事为依托的情况下,这种仗就不是那么好打的了。
  更何况,随着多年交战,清军同样在战斗中不断成长起来,尤其是隆科多、岳钟琪这些清军的高级将领,他们的作战经验丰富,又是极有能力的名将,尤其是后者,在江北之时假如不是因为淮安之变,明军想拿下江北根本没那么容易,就算是眼下,岳钟琪的主力依旧未损,其战斗力不容忽视。
  再加上在中原作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黄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的母亲河,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华文明的产生。
  同长江相同,黄河孕育着这片土地和两岸的百姓,使其文明自远古至今繁衍,甚至相比之下,黄河比长江更为重要。
  但黄河在给中华带来文明和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它的子民们带来了灾难,尤其是黄河泛滥,更是每朝每代最为忧心的事,远的不说,就说近百年吧,无论是在前明时期还是在满清入关之后,或者说在朱怡成拿下南京复兴大明后的现在,黄河泛滥成灾已是常态,长的每隔几年就会闹灾,短的甚至每年都有,就在去年的时候,黄河还有过决堤的现象,导致方圆千里损失惨重。
  当初林建章在邯郸以北止步,一方面是考虑到战线拉长兵力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顾虑黄河的原因。如果他当时继续南下,就将面临这两个问题,在兵力不足,后勤无法确保的情况,假如一口气打到黄河边上,一旦清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掘堤,那么林建章的主力必然就会陷入困境,到那时候他的新军别说打仗了,甚至很有可能在黄河边上被滔滔河水冲得七零八落,从而不败而败。
  所以林建章在打到邢台就停下了脚步,可以说是极为正确的。这时代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理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就算是在后世,日本侵华的时候,那时候的战争模式已早就和冷兵器时代不同,已完全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可就算已经拥有半机械化的日本精锐部队,在黄河面前也无奈止步,不仅损失惨重,而且还差一点儿陷入了绝境。
  关于这点,明军方面当然有所顾虑,而选择这个时候展开中原之战正是这个原因。
  黄河有汛期,同样也有的枯水期,而黄河的枯水期一般在每年的冬天和四至六月左右。冬天开战,不利于大军行动,同时对于后勤的压力也是极重的,何况明军也需要时间做好万全准备,所以明军选择开战的日子就放到了四月,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按照林建章的想法,如今趁着黄河枯水期的机会开战,这可以极大避免清军狗急跳墙之时以掘黄河对抗明军。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清军掘开黄河堤岸,对于明军最多也只是造成些麻烦而已,但在汛期就完全不同了,到时候千里泽国,别说打仗了,就连寸步都难行。
第633章
圣上万岁
  林建章和庄岩在对北方清军的举动基本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暂时放下了心中的顾虑,紧接着专心面对如今的中原之战起来。
  随着战端的开始,明清两军以河南为中心形成了两大战区,其一自然是开封至洛阳一线以北,也就是汤阴、新乡、焦作、晋城一片区域。而另外一个战区就是南边的明军,以南阳为目标,双方大打出手,随着时间推移战况越演越烈。
  此时,董大山已回到南京城,正向朱怡成汇报在他北京时的情况。虽然北上之后,董大山一直有奏折来往南北,可回京后面圣述职还是必须的程序。
  董大山在朱怡成面前详细讲述了他在北京的一切细节,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于怀安所出现的俄国军队的调查结果,此外还有如今中原开战的后续安排。对此,朱怡成虽然早就知道这些,不过依旧听得非常仔细,时不时还细问几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