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656

  “老爷为何烦恼?”
  良子迈着小步轻轻进门,见蒋毅这副样子柔声问道。
  蒋毅摇摇头,叹了口气:“还不是金正元,刚给我出了个难题。”
  “金大人为难老爷?”良子诧异道。
  “这倒不是,他金正元虽然在琉球位高权重,但我也不惧他,充其量有些麻烦而已,只不过……。”蒋毅想了想后,把金正元托付的事说了出来,指着面前的东西道:“刚前答应的时候没细想,如今倒是有些后悔了。”
  良子恍然大悟:“原来老爷担心的是这个,不过妾以为也不难。”
  “哦?你倒说说如何不难?”蒋毅好奇道。
  良子掩着小嘴笑道:“这金正元求老爷的无非是要给大老爷送信,再把这奏折递给天子而已。老爷烦恼的是担心这信和奏折的内容,一旦让大老爷甚至天子不悦,惹上麻烦而已。”
  “没错!”蒋毅点头道:“就是如此,事后想想,这金正元的信和奏折肯定不一般,如是平常,琉球作为外藩完全可以经通事处递交即可,何必找上老爷我?哎!也是老爷我刚前被银子迷花了眼,一时间没想到这个,大意了!实在是大意了!”
  说到这,蒋毅满脸懊恼,良子却不以为然,说这事其实解决也简单,只要看看信和奏折的内容就行了,如果真的只是平常的内容,帮金正元一个忙也无妨,假如里面有问题,蒋毅也可另做打算。
  可话虽有道理,但要知道内容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无论是信还是奏折都是密封的,还上了火漆印。要知道内容,这火漆印就会破坏,弄坏了这,这东西如何还能送出去?
  得知蒋毅如此顾虑,良子顿时笑了,告诉他自己有办法。在蒋毅的许可下,良子先拿起信看了看,接着又看了看奏折,随后很有把握地说可以在不破坏火漆印的前提下得知其中内容。
  之后,良子取来煮茶的茶具,用碳煮起了清水,随后又找出针、小刀和剪刀等等东西,等茶壶里的水沸后,良子小心翼翼地先拿起了那封信,然后把信的另一边封口凑到壶嘴冒出来的热汽上细细熏着,边熏边仔细观察,同时不断翻动封口的位置,烤了一会儿后,她拿起针轻轻挑动封口,然后再熏……重复几次后,封口终于化开了,良子再拿小刀慢慢挑开,在不损火漆的情况下把信打开了。
  “这也行?”蒋毅在一旁看着,直到良子把信从里面抽出后,忍不住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都是些小花招,老爷可别忘了,我家当年在战国时也是一方诸侯。”良子笑着说,眉目中满是得意。
  取过信,蒋毅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但看完信中的内容后他却更疑惑了。金正元给蒋瑾的那封信从内容来讲并没什么大碍,正如金正元所说的那样写了不少仰慕蒋瑾的话,同时还表露出对天子和蒋瑾的尊重。当然,信中还提到了给朱怡成的奏折,也只是说奏折是外藩国相上表给天子而已,至于其他就再也没说了。
  看过信,蒋毅非但没有放心,反而心中更加不宁。他神色阴沉不定望着那封奏折,好一会儿决定看看奏折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也好彻底放心。
  过了小半个时辰后,良子用老办法同样打开了奏折,可这一次蒋毅看完奏折后脸色顿时大变,拿着奏折的双手更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面目扭曲,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看得煞是吓人。
  “老爷……。”
  “把它们弄好,此事不得向任何人提起!”蒋毅神色变幻了几下后吩咐道,良子也不多问,细心地把信和奏折按原样弄好。等弄好后,蒋毅取过细看,发现并无不妥后这才暗松了口气。
  把良子打发出去,等良子刚走,蒋毅一张脸就黑成了碳。心中大骂金正元,如果金正元如今在自己面前的话,蒋毅甚至恨不能把他拖过来爆打一顿。
  谁想,金正元,或者说琉球的这些人如此大胆,居然打起了大明官员的主意,而且这官员的身份更不普通,而是有尚书衔,在琉球为太傅的何显祖。
  何显祖的身份显赫,虽说蒋毅从来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却非常清楚何显祖的不一般。更重要的是,作为蒋瑾的族侄,他曾经在蒋瑾处得知何显祖来琉球是朱怡成安排的,也就是说在琉球何显祖代表的就是天子。
  就算蒋瑾身居高位,从权利和地位而言高不是何显祖能比。可是何显祖代表的是朱怡成,是大明!以蒋瑾的聪明,绝对不会无意义地去惹这样的人。何况,蒋瑾是何等人?在大明官场能做到如此地位当然不是普通人,金正元打的什么算盘就连蒋毅都瞧出来了,况且蒋瑾呢?
  再者,金正元弄这一出,不仅是把蒋毅拖下水当枪使,同样也是耍了蒋瑾,这简直是胆大包天。如果这事自己稀里糊涂去办了,那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一想到这,蒋毅就汗流浃背,吓得不行。
  “好算计!呵呵,居然算计到我和叔叔头上了,这金正元好大的狗胆!”蒋毅咬牙咒骂道,小小一国的国相竟敢如此,简直是狗胆包天啊!
  你不仁,我不义!气坏了的蒋毅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天夜里就派人偷偷找到了何显祖,随后就把这事给告发了。
  蒋毅也是聪明人,他当然不会说自己用小花招得知了真相。而是说金正元意图收买自己,企图用自己的关系私下给天子递奏折,他蒋毅作为大明忠商,自然心向大明,顿时感觉到此事有问题,为不打草惊蛇,他蒋毅灵机一动故意答应了金正元,以稳住对方,随后再来报告。
  蒋毅说完这些后,就把那信和奏折甚至送他的银票全留了下来,其他的什么都没多讲起身告辞。何显祖很是客气地把蒋毅悄悄从后门送出,等回到书房,看着那些东西,顿时冷笑起来。
第532章
有罪
  “臣有罪……。”
  蒋瑾跪在朱怡成面前诚惶诚恐,实际上大明的君臣关系还是比较简单,并不像满清,如果在满清那边,皇帝就是主子,臣子全是奴才,至于那些汉臣就连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在满清皇帝面前,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动则都得磕头。
  但在大明却不是如此,如今的大明先不去说,就说前明吧,在前明皇帝、臣子之间争斗自明一朝从未有断绝过,甚至在许多时候臣子的势力还超过了皇帝,也就是相权压过皇权。
  为了抗衡和改变这种局面,明朝的皇帝无奈动用太监搞出了司理监批红制度,从而形成皇帝和内宦勾结同相权进行争夺和平衡的政治特点。这种制度执行之后,皇权在两者之间左右逢源,以掌控朝政,而三者也在这种情况下达到了微妙的平衡状态,使得大明甚至可以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依旧维持国家运转。
  如果这种结构一直不变,也许前明会度过难关,只可惜崇祯皇帝刚愎自用,不仅自废武功,就连锦衣卫也一并丢到了一旁,从而使得臣子之权声势大振,党争激烈,导致权利失控。
  到了最后,崇祯皇帝终于明白过来,只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所以说,崇祯死前大骂臣子皆可杀不是没有道理的,就连后世历史学家谈到大明灭亡时也不否认明亡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明亡于党争却是重要原因之一。
  蒋瑾虽然不是军机大臣,可他在大明朝堂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不要说他这样的身份,就连普通朝官见到朱怡成也无非只是行礼而已。而他今天却以如此姿态跪在朱怡成面前自称有罪,自然是有原因的。
  “你起来吧,此事同你并无关系。”朱怡成一眼就瞧出了蒋瑾这么做的原因,不过作为皇帝的他虽然知道原因,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臣御下不严,虽未造成大错,但臣其责难免,还请皇爷责罚。”蒋瑾并未起身,反而磕头回道。
  朱怡成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罚你半年俸禄。”
  如此处罚,蒋瑾心头终于松了口气,当即谢恩。
  说起这事,还得讲之前在琉球的蒋毅,当蒋毅发现金正元的图谋后,立即找到了何显祖,不仅把金正元给他的那些东西全部交给了何显祖,事后更是向蒋瑾送去了一份急信,在信中原原本本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当接到这信后,蒋瑾看完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后怕之余又是恼怒又是侥幸。
  恼怒的是蒋瑾根本就没想到人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这远在海外的金正元等琉球臣子居然大胆到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头上,差一点儿让自己陷入困境。如果这件事不是蒋毅稍有聪明,假如直接把书信和奏折真的送到自己这的话,就算不落入朱怡成之手,那也不是区区小事。
  作为朝廷要员,大明的重臣,蒋瑾可不是普通人。朱怡成对琉球的企图他是一清二楚,更明白何显祖的在那边的用意。另外,通事处、锦衣卫这些人又是吃素的?也就是金正元这些人不清楚,如今的琉球早就被这些机构侵蚀得千疮百孔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全在别人的眼里,蒋毅如果走错这步,那么很快情报就会摆到某些人的面前,而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侥幸的是,亏得蒋毅留了个心眼,没把事弄到糟糕的境界。但就算这样,蒋瑾也丝毫不敢怠慢,要知道他一直以军机大臣为目标,甚至把目光盯上了首席军机的位置,假如这件事无法彻底解决和消除影响的话,对他未来的必然会有影响。
  这也是蒋瑾为此直接向朱怡成请罪的重要原因,而现在朱怡成金口已开,以罚俸半年为这件事画上了句号。这样一来,蒋瑾也算得上从此事中脱身了,将来也不会有任何人再拿这事做文章。
  “起来吧,坐着说话。”朱怡成抬手道。
  道了声谢,蒋瑾从地上爬起,坐到了早就为他准备的凳子上。
  “对于琉球一事,你既然已经清楚了,倒不如说说?”
  听得朱怡成如此问,蒋瑾当即道:“琉球小国,当年投靠满清为虎作伥,皇爷仁德,事后并未追究其责,反而派何大人前往安抚,并扶持其国主,为其稳定国内局势,向日本索回其北方更岛,近年来,海贸大兴,我大明更为琉球带去繁荣,如今琉球同当年相比已有大不同,可以说国家富庶,百姓安居乐业……。”
  说到这,蒋瑾话锋突然一转,脸上露出怒色:“我大明作为父母之国,如此扶持琉球,但其国尔等非但不思君恩,反而狼子野心,如此之为实为不耻,当为中山狼也!依臣之见,琉球其国已不可留,国相金正元等人更是大逆不道,谋反之实确凿,当发兵灭其国,诛其族!”
  蒋瑾这番话说的咬牙切齿,看来他心中是把金正元,甚至琉球全恨得不行。当然,蒋瑾说这些话在政治上也算得正确,毕竟他早就知道朱怡成内心中一直想把琉球直接并吞了的,所以琉球早晚都要成为大明的一份子,而现在金正元自己惹出了麻烦,金正元是国相,那就是琉球国的麻烦,顺水推舟,以此为理由灭掉琉球也是很自然的,这出师有名,其他藩国就算知道也不会说什么话,而且还能就此达到并吞琉球的目的。
  蒋瑾甚至考虑好了,只要灭了琉球,这金正元是万万不能留的,甚至连和金正元有关的人都要严厉处置。死是一定的,怎么死才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出自己一口恶气。
  不过,听了蒋瑾这番话,朱怡成并没说什么,只不过脸上挂着高深莫测的浅笑,同时似乎又在思索什么。
  殿中,一下子宁静了下来,蒋瑾也不敢问,只好微低着头等待朱怡成开口,但等了好一会儿,朱怡成都没说话,他忍不住微微抬眼向朱怡成望去。
第533章
终生无望
  朱怡成见蒋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总算是开了口,不过他并没有对此最终表态,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打着哈哈随意说了几句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工部的事上去了。
  见此,蒋瑾虽心中有些失望,但同时也总算定下了心来,至少这表示朱怡成没有要追究此事的想法,这件事算是揭了过去。
  等蒋瑾走后,朱怡成依旧坐着,而在不远处的角落里,一个人影悄悄闪了出来。
  “刚才的话都听见了?也听清楚了?”朱怡成端起杯茶喝了口问。
  “回皇爷,臣听见了,也听清楚了。”锦衣卫指挥使张冉毕恭毕敬道。
  朱怡成问:“此事你如何看?”
  张冉垂手道:“回皇爷,蒋大人所言并无虚假,同锦衣卫的奏报基本一致,应该可信。”
  朱怡成点点头,实际上在蒋瑾来前,关于这事锦衣卫已得到了消息,同时通事处也通过海外渠道把事情经过报到了朱怡成这。虽然蒋瑾的话和各方面的消息内容中有些小许出入,但大致情况并不差。至于这些小出入,朱怡成心里也清楚的很,无非就是蒋瑾用些春秋手法以减少自己职责而已。
  蒋瑾的主动汇报算是及时,朱怡成特意安排先来一步的张冉去在一旁听,一来是为了证实蒋瑾所说和各方的消息做个对比,二来也是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
  张冉作为朱怡成的忠犬,掌握锦衣卫,可以说算得上是心腹中的心腹。而且张冉跟随朱怡成多年,非常明白朱怡成的心思,如果换个人有私心的话,或许会替蒋瑾说些好话,又或者借此添油加醋给蒋瑾落井下石,而张冉不同,对于这种事他丝毫不敢有半分个人感情,实事求是,有一说一,这也是他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后领悟到的生存之道。
  蒋瑾此人,能力是有的,功劳也不小。要不,朱怡成也不会一直重用他,甚至得居高位。可以说,除了军机处的几位外,朝中地位最高的就是蒋瑾了,而且随着朱怡成对科学方面的扶持和军事、商业等各方面的需求,工部的地位是越来越高,权利也越来越大。
  在许多人眼里,甚至包括蒋瑾自己在内,都觉得他以后进军机处是十拿九稳的,而且取代廖焕之成为首席军机更是毫无疑问。可谁都不知道,其实在朱怡成的心里,蒋瑾是绝对不可能成为首席军机大臣的,甚至入军机的机会也是微之又微。
  对于蒋瑾,朱怡成早就有所定论。蒋瑾此人是个干臣,却无法成为如同廖焕之一般的首席军机大臣。因为蒋瑾和廖焕之不同,廖焕之虽说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廖焕之是一个聪明之人,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就算掌军机半个家的权利,在许多问题上廖焕之绝不独断,而是扮演了朱怡成的秘书和助理角色,为朱怡成分忧而已。
  军机处和前明的内阁不同,虽然它们成立的起初是一样的,在职能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朱怡成成立军机处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分皇权,而是要巩固皇权,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前明的皇帝、内阁和司礼监三权牵制的问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军机处的定位决定了廖焕之的角色问题,廖焕之心里也清楚的很,这也是朱怡成放心把廖焕之放到这位置上的原因。再者,廖焕之的个人野心和欲望并不大,他一个当初的小小知县,而且还是被朱怡成俘虏的阶下囚到现在的地位,对于他来讲已是莫大的幸运了,从这点来讲,廖焕之是个知足之人。
  但蒋瑾不同,蒋瑾此人能力有,可野心也有,而且他还是一个比较容易嫉恨的人。这样的人,执掌一部做个能臣没有问题,可一旦入了军机处又坐上了首席军机大臣的位置,这对于朱怡成和整个大明来讲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可怜,蒋瑾一直以为下一任军机非他莫属,实际上朱怡成早就把他打入另册。或许在爵位和虚衔上朱怡成会照顾他一二,并给予他一些荣耀,但绝对不会让他入军机。
  这些,朱怡成从来没有同人说过,就连皇后李娟儿也不得知更不用说别人了。
  “张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