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656

  到了那时候,八阿哥就彻底完蛋了,至于他的八爷党也将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就是四阿哥和他十三阿哥了,当然了,他十三阿哥有自知之明,皇帝他是当不来的,这皇帝到时候让他一向佩服的四哥当就行了,而他自己只要能继续领兵,然后带兵复仇就心满意足了。
  可盘算虽然好,但这世界却是多变,机会没有等到,等到的却是康熙突然去世的死讯。
  当八阿哥派人告知康熙暴病身亡,并“请”四阿哥去行宫的时候,两人被这消息惊得目瞪口呆,只可惜并没有留给他们什么时间,四阿哥必须马上动身进行宫守灵,在这种情况下四阿哥只能交代十三阿哥耐心等着自己回来,谁想这一等就是这么多天。
  听到八阿哥已经当了皇帝,而且定年号为建兴的时候,十三阿哥两眼发直,一屁股就做在了椅子里。
  “这……怎么就这样了呢?怎么会这样呢?”十三阿哥心中不服,这老八有何德何能?而且为了权利甚至软禁自己皇阿玛,简直就是国贼。这种国贼居然登上了大宝,这老天何其不公也!
  “这朝中难道就没人反对,这天下就没忠臣了么?皇阿玛死的如此蹊跷,谁都不说一句话么?”
  见十三阿哥如此,四阿哥也不意外,他摇头道:“反对?谁来反对?是马齐还是张廷玉?又或者是庄亲王、康亲王和鄂尔泰几个?你别忘了,这些人可全是老八的人,何况老八都把佟国纲搬出来了,佟国纲是什么身份?他又代表着什么人?难道你会不知?”
  “我……我不甘心!”十三阿哥愤愤不平地捏着拳头砸在大腿上,神情中满是痛苦。
  四阿哥说的没错,这些人无不是朝中的重臣,每个人都是跺一跺脚能让大清抖三抖的角色。有这些人的支持,再加上建兴皇帝还拿出了康熙的遗诏,另外八阿哥原本就是储君,这些已足以让他当皇帝了,就算有人心中不服又如何?
  就像四阿哥一样,难道他就服了?别看这些日子在守灵的时候四阿哥规矩的很,可他平静的表面之下却藏着一团怒火,但对此又无能为力。
  当初,康熙还活着的时候,也许他们还有机会,而现在八阿哥已成了建兴皇帝,君臣之位已定,说起来他们再也没有半点机会了。多年的梦想彻底成了泡影,这让四阿哥如何能受得了?也就是他定力好,再加上能忍,这才没让人发现他真正的想法。
  “守灵的时候,老三悄悄和我说,皇阿玛之死另有蹊跷,弄不好就是老八干的。”正当十三阿哥绝望的时候,四阿哥突然间说了这么一句话。
  “什么!此事当真?”十三阿哥仿佛落入水中人突然抓到了根稻草,急忙追问。
  “皇阿玛死的的确蹊跷,按照常理,以老八的为人应该不会做这种事。可是偏偏老三说的信誓旦旦,所谓空穴来风,必然有因,再说了,如果这事真的和老八脱不了关系,那么也许可以在其中做些文章。”四阿哥冷笑着说道。
  “四哥说的一点都不错!”十三阿哥顿时面露喜色道:“一个大逆不道,居然谥父的太子如何可以登上大位?一旦此事披露出去,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做?四哥,这可是唯一的机会啊!你问过老三了没有?他手中有无证据?或者他说了皇阿玛究竟是如何被害的?”
  “问老三?”四阿哥不屑一顾道:“老三这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读几本书弄的一肚子酸气,所谓秀才造反说的就是他。这种事如何能向他打听?闹不好反而折腾些事来。”
  “可是……。”
  不等十三阿哥继续往下说,四阿哥就摆手道:“无妨,你四哥虽然大不如前,但手下还是有些可用之人,这件事容我细细打听,另外既然老三这样说的有板有眼,就让他冲锋在前吧,反而对我们来讲不是件坏事。”
  听到这,十三阿哥算是明白了四阿哥的用意,越想越有道理,当即点头表示赞同。
  “对了,过几日我送你出城去。”四阿哥突然间说道。
  “送我出城?四哥你……。”
  “不要瞎想。”四阿哥和颜悦色道:“一直呆在我这也不是件事,老八当了皇帝,如果我猜的不错接下来对我的防备就会小许多,等那时候正是你离开的好机会。”
第518章
八卦
  “可是四哥,我这时候离开西安又能去哪里?”听到这个建议,十三阿哥顿时脸带苦色道。
  他一个打了败仗的王爷,眼下朝廷的处置还没有下来,这当然是看在他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一旦大摇大摆地出现,那么建兴皇帝肯定要追究他的责任。
  躲在四阿哥府中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也算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了,再说刚才四阿哥也讲的明白,康熙之死很可能和八阿哥有关,如果用这事做起文章,并查明真相,然后公布于众的话,他这个皇帝位弄不好就坐不稳了。
  到时候,他们的机会就要来了,等解决了这所谓的建兴皇帝,那一切都不会再是问题,他十三阿哥也就能正大光明的现身了。
  “这天下何其之大,哪里去不得?”四阿哥意味深长地说道。
  “可这如此之大的天下,我除了四哥你这又能去哪里呢?”十三阿哥苦笑着摇头。
  “糊涂!”四阿哥神色一板,顿时道:“西安是个绝地,你我两人都呆在这根本就无回旋余地,一旦出事如何有退路?我是不成的,不知有多少双眼盯着我,再说现在也根本走不开。但是你却不一样,原本你当初在直隶领兵,手握十万大军,同我一东一西是最好不过,只可惜……。”
  十三阿哥顿时羞愧难当:“四哥,我辜负你的希望了,我当时如果不是猪油蒙了心,能稳妥些的话也不会门头沟遭受如此大败,弟弟对不起起四哥你啊!”
  “这过去的事就不用说了。”四阿哥摇头叹道:“此事你有责任,可责任不全在你,四哥同样用错了人,要不然你也会不因此中计。”
  “四哥,这和你无关,是我……。”
  “好了,这事过去了,不必再说。”四阿哥斩钉截铁给这件事画了个句号,接着又道:“虽然出了意外,导致如今这个局面,但是也不是全无希望。离开西安后,你直接北上,去蒙古。”
  “蒙古,四哥你的意思是……?”十三阿哥顿时一惊,似乎想到了什么。
  “对的!”四阿哥点点头,十三阿哥迟疑了会,对于蒙古,之所以四阿哥会如此提出建议自然有他的道理。
  十三阿哥的生母是敏妃章佳氏,镶黄旗人,在历史并不出名,而且这封号也是死后才被康熙封的。但实际上敏妃的来历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知道究竟的人并不多。
  民间相传,十三阿哥的生母实际上是蒙古人,而不是什么普通旗人,旗人的身份是个掩饰,因为他生母是喀尔喀蒙古的公主,因为一些不为人之的原因这才隐去了姓名。
  喀尔喀蒙古是漠北蒙古最强大的一支,尤其是准噶尔被打残后,如今喀尔喀蒙古已取代了对方当初的地位,成了一方霸主。现在,喀尔喀蒙古的大汉是十三阿哥的亲舅舅,所以说十三阿哥去蒙古是最好不过的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只要得到喀尔喀蒙古的支持,那么就等于给四阿哥拉来一支强大的武力。
  另外,十三阿哥的一母胞妹嫁到了蒙古,虽然前些年因为难产而死,可生下的孩子如今是翁牛特部杜棱郡王博尔济吉特氏的掌中之宝,再加上对公主之死的愧疚,十三阿哥也能借势说动对方为己所用,所以说四阿哥会如此交代。
  十三阿哥最终点头答应了这事,虽然在他内心中不想去触碰蒙古那边,这是因为他生母的原因。可是为了四阿哥,为了大清天下,他还是决定听从四阿哥的意见去蒙古。
  四阿哥见十三阿哥同意,心中也松了口气。只要十三阿哥能帮他在蒙古拉到援军,那么他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了,而且接下来的手段也可慢慢施展。
  果然不出所料,正如四阿哥所断定的那样。当建兴皇帝登位,君臣确定后,对于各位阿哥的监视的确缓和了许多。毕竟,这些阿哥都是皇帝的兄弟,作为皇帝总是要有点天子气量的,再说已经尘埃落定,皇位已经有主了,他们也没有任何能力再想这些事了。
  趁此机会,四阿哥悄悄把十三阿哥送了出去,随后过了些日子,不知道怎么的,在西安城里突然间传出了一个消息,这消息说康熙之死是有蹊跷,康熙身体一直很好,突然间就这么死了,那是因为被建兴皇帝谋杀的。
  原本,建兴皇帝软禁了老皇帝康熙,打算是用慢性毒药慢慢处置,谁想到康熙懂医,一眼就识破了所下的药。由于康熙很是小心,又假装中了毒,所以建兴皇帝也不在意,只是耐心等着老皇帝毒发而亡。
  可这事不知道怎么被建兴皇帝得知了真相,这一下建兴皇帝就恼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亲自向老皇帝下了毒手,直接弄死了康熙。
  还说,康熙死的时候是死不瞑目,而且七窍流血惨不忍睹。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是亲眼所见一般。另外,还传说为了掩盖真相,建兴皇帝还杀了几个知情人,这些知情人有某某某和某某等等,有名有姓,不容得人们不信此事。
  中国人,平日里最喜欢就是八卦,尤其是像这样的八卦消息。哪怕故事中的人物是两位皇帝,一位是刚刚去世的老皇帝,而另一位是新皇帝。转眼间,这消息就传遍了西安城,甚至传到了周边去,或许用不了多少时间,这消息就要传遍天下了。
  而当建兴皇帝几日后得到消息,知道了这个传言后,顿时气得鼻子都要歪了。虽说康熙的死有着意外,这说句实话建兴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要杀康熙,可这种话又如何同天下人解释?何况他作为皇帝也无法解释,当即建兴皇帝下旨严查此事,谁想查来查去后,这谣言的源头居然被查到了,而让建兴皇帝意外,而且又气得咬牙切齿的是这谣言的源头居然是老三,也就是自己的好三哥,三阿哥那边传出来的。
第519章
响彻云霄
  潘梦园终于回来了,当远航舰队归来的时候,整个港口传来一片沸腾之声。多少年了,虽然如今的大明已跨入了海洋时代,可是大明商人的脚步暂时只到印度洋,相比郑和时代的大明还有着极大的差距。
  但现在,大明的舰队又一次完成了可以媲美郑和时代的壮举,大明的远航舰队不仅抵达了前所未闻的新大陆,甚至还在新大陆设置了城市和港口,这对于已开民智的大明人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在港口,到处都是欢腾的人群,其中更有不少商人。随着大明海贸的兴起,大明商人已不再满足小小的东亚地区了。在之前,大明通过澳门联通了欧洲,紧接着又和英国签署了协议,大明的商业覆盖已达到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现在已有不少商人已把触角伸到了印度洋,甚至还准备延着当年郑和的脚步继续向西。
  新大陆的确定,和大海另一头的城市和港口,这些无比吸引着有冒险精神的大明商人,其实不仅是商人,就连许多普通人对此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中国人一向热衷于土地,当得知新大陆那边居然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而且还没多少人的时候,很是自然地就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还是在官方没有披露已经在新大陆发现大量矿产资源,尤其是银矿和金矿的前提下。看着这些沸腾的人群,朱怡成甚至能想到一旦这些消息被披露出去的话会带来如何疯狂的反应。
  潘梦园的舰队其实提前就到了北海道,在做最后休整的日子里,已经派出快船前往南京报信,所以对于潘梦园何时归来,又在新大陆获得了什么,朱怡成已提前一步知道了。
  远航舰队的成功,给了朱怡成极大的信心,而且根据潘梦园信件中的描述,朱怡成基本可以确定他到达了什么位置。更让他满意的是,不仅收获了他所需要的物资信息,更是因为他建立了太阳城并且同当地的印地安人获得了合作。
  相比野蛮的西方,大明才是真正的文明人。西方世界对美洲土族的屠杀,这是历史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黑点。但对于大明来说,大明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做,汉人无论是人口基数还是文化都远远超过那些印地安人,更重要的是汉人又所有民族都没有的,堪称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同化性。
  汉家文化,包罗万象,无论是什么民族只要给汉人机会,那么它的结果必然是融入汉人之中。其他的不说,历史上的那些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那一个不是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可是现在他们又在哪里?
  除了一些远走他乡的部落外,其余大多数已经和普通汉人没什么区别了,就算是元朝时期的那些色目人,这些人在大明生活多年,几代人后也成了真正的大明人,哪里还记得起自己最早的家乡在何处么?
  就算是满清,假如不是历史发生了改变,未来的满清同样也会被汉话。也许满清皇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特性在传统上有所坚持,但普通满人早就变得和汉人没有丝毫区别了,甚至连自己的满姓都弃之不用。
  所以讲,在汉人的面前,这些印地安人根本就不是什么事,何况印地安人的容貌和汉人的差异并不大,就算稍有区别,但在强大的汉文化影响下,朱怡成可以确信根本用不了百年时间,印地安人就会完全成为汉文明的一支。
  朱怡成为了向天下表示他对远航舰队的重视,特意举行了高规格的迎接仪式,而且还亲自前往码头。
  如此盛况,更是让南京城的百姓们欢呼不已,当巨大的战舰顺着长江缓缓出现在所有人眼前时,四周传来了阵阵呼喊声,甚至有许多人情不自禁地高喊大明万岁!永业皇帝万岁!海军万岁!的口号,就连秦淮河的姑娘们也蜂拥而来,挥舞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兴奋地如同雀跃的鸟儿一般。
  迎接仪式是参考当年郑和的前例,庄严而又威武,不过和郑和归来时,随同南洋诸国的国主(其实就是稍大些的村子的村长差不多)不一样,潘梦园的舰队所携带的大多都是从北美收集的矿产物资或者农物等等,另外还随行着近百个印地安少男少女,这些人都是印地安部落之间战争的“胜利品”,为了感谢大明对于他们的帮助而奉献的礼物。
  这些少男少女中自如是女多男少,毕竟作为礼物女人是最为合适的,这在所有地方都有这样的惯例。她们此时此刻也在船上,黑色眼睛睁得老大,望着面前越来越近的南京城,这样的巨城别说见过,就连她们的先人连做梦都没梦到过。在她们看来,这几乎是神的奇迹,这世界怎么会有如此巨大又如此繁华的城市?
  更不用说,那些数不尽的人了,这一日所见到的人恐怕比老家所知道的所有部落的人加起来都多。而且听带她们来到这里的大明海军官兵讲述,这南京城只是大明一个城市,相比南京,同等规模的城市还有许多,而整个大明的人口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给予印地安少男少女们的震撼是可想而知,当得知她们以后会在这片土地生活,甚至有可能和在码头上的那些人一样穿上漂亮得如同彩霞般的衣服,心中就激动不已。
  潘梦园的旗舰渐渐靠上了码头,等船停靠后,过了会儿,潘梦园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身着戎装的他精神抖擞,大步从船上下来,而在不远处,朱怡成含着笑容望着向他这边走来的潘梦园。
  等潘梦园快走到的时候,朱怡成这才向前走了几步,以作出迎接的姿态。这已经是作为皇帝对臣子极高的礼仪了,从古礼来讲,只有出征得胜回来的大将军才有这样的待遇,而现在这种待遇居然在潘梦园身上出现。
  “臣潘梦园,领陛下旨意扬帆东渡,不负陛下期望,圆满归来复命,臣祝陛下威名四海,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万岁!”
  随着潘梦园的下跪,跟随在潘梦园身后的众人一起跪下齐呼,紧接着是朱怡成身边的文武百官,很快码头同时沸腾起来,一声接着一声万岁连成一片,响彻云霄。
第520章
遥远的亲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