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656

  “回皇爷,臣未接汇报。”
  朱怡成想了想道:“虽说包家和严家未知对方身份,情有可原,但此事重大却未第一时间汇报,却是存了私心呀。”
  “皇爷说的极是,臣也是如此之想。”
  “这样吧,你替朕跑一趟宁波,敲打敲打这两家,这些年大家的日子都过的好了,可这人心却始终不满,这可不是件好事。朕不是小气的人,为大明办差只要忠心不二,朕自然有赏,但这国家二字,国在前,家在后,无如国,这家自破!把这句话替朕带过去,如他们明白自然知道怎么做,如果心有侥幸的话,你应该知道如何办。”说到这,朱怡成眼中闪过一道寒光,这些年他大力扶持商界,使得商人地位不断上升,可这些商人拿了国家的好处,受了大明的红利,却未清楚他们所得的东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如今大明正由最初的封建社会朝资本主义开始转变,虽然这个转变才刚刚开始,但资本就开始露出了其丑恶的一面。以包家和严家两家当家人的聪明,他们肯定不难猜出对方的身份,虽然他们没有答应对方,似乎是守住了为大明忠心的底线,可是却为了商业利益却未主动告发对方,这点是朱怡成绝对无法允许的。
第469章
宁波包家
  几艘庞大的远洋商船缓缓靠上宁波港的码头,如今的宁波港已扩展到后世北仑,也就是现在的定海东。
  随着宁波商业的急速发展,之前最初的宁波港早就不堪重用,而且由江而入,虽然更靠近宁波,可江海毕竟不同,随着远洋商船的越建越大,这些大型海船已不合适由江入港,所以在朱怡成南京复明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在宁波修筑新港,而北仑就是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了。
  现在的北仑已不是之前小渔村的模样了,当年施世骠进攻宁波,就是在北仑登陆,那时候的北仑除了几座破破烂烂的渔村外基本都是滩涂和荒地,而现在的北仑虽比不上上海的繁华,却同样有着大港的气息。
  相比上海的商界,北仑这里更多的是仓储区域,一片片新建的仓房占据了码头周边很大一块区域,无数商品在这里进行储存、周转,从而流向四面八方。
  随着码头的兴起和仓储的完善,北仑自然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小镇,再加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北仑的居民也不断增多,这里自然也随之繁荣起来。
  这几艘远洋商船是属于宁波包家的,包家作为宁波之前就存在的几大商家之一,如今的包家更是发展迅猛。
  先不说之前明军守浙江或是攻击福建,包家可以说是有船出船,有人出人。尤其是在南海之战后,包家靠着为大明运输军粮物资,并协助当初的大明水师击败了葡萄牙舰队后,大明对于作出贡献的包家给予了极大嘉奖。
  如今,包家不仅有着爵位在身,而且包家还获得了香港一地的商权,一跃成为同王家、叶家平起平坐的大豪商。而在不久之前,包家还帮着大明海军进行了北击天津卫、北京城的运输任务,当北京城被明军攻下后,包家更是声势大振。
  包家的当家人当然还是那位包洋生包老爷子,可实际上如今包家已渐渐分为两支,一支是宁波包家,另外一支是香港包家,香港包家的当家人是包洋生的大儿子包宏辉,这位包大少爷可是宁波的风云人物,他不仅是包家的下一代家主,更是香港包家分支的开创者。
  包宏辉在南海之战结束后被受封为新安市舶提举司之职,如今新安已改名香港,这个名字还是朱怡成的赐名。包宏辉在香港的地位几乎等同于叶家在上海的地位,而且包宏辉同大明军机大臣、海军司令王东的私交甚至好,再加上包宏辉和澳门的费尔南多同样有着极好的关系,所以说在南海一带,包家的船队简直通行无阻,势力强大。
  随着香港的建设和发展,包宏辉已逐渐把包家的重心放到了南海,至于留在宁波的老家生意交给了他两个弟弟打理,再加上包家老爷子包洋生的身子骨还不错,这些年包宏辉很少回到宁波,一直在南边。
  这一次包宏辉是突然接到老家的一份信才赶回来的,这封信是包洋生写的,信里的内容很是简单,只是写着包洋生年迈体弱多病,这些日子一直想念包宏辉,希望他尽快回老家宁波见上一面什么的。
  接到这份信后,包宏辉第一时间就感觉到老家似乎出了什么事,不过信中内容含糊其词,却又未能写明,问了送信人,送信人却回答说包洋生老爷子的身体很好,这更让包宏辉有些紧张,正好有支船队要北上宁波,包宏辉立即就安排了手中之事,带着几人直接登船回到了宁波。
  “少爷,您可算回来了。”包宏辉刚下码头,就见到老夏急急迎了上来。
  老夏是包家的老人了,当年南海之战时,老夏带领船队和葡萄牙战舰周旋,也是第一个把消息带回来的人。如今,老夏年龄大了,已不再跑船,把差事交给了他儿子去做,至于老夏自己用他的话来说忙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歇歇了。
  所以,现在老夏在宁波老家为包家做些码头上的管理工作,这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清闲和安全,这也是包宏辉特意考虑到老夏的想法给安排的。
  “半年多没见了,老夏你身体怎么样?还好吗?”见到老夏,包宏辉上前和颜悦色问道。
  “少爷,马车我安排好了,还请少爷尽快上车回家吧。”老夏破天荒地没和包宏辉寒喧,反而一把抓住他的手就急急向外走。
  见此,包宏辉心中顿时一沉,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追问,而是等了上马车,马车驶出码头朝着宁波城而去时,这才问起了这事。
  “家里究竟出了何事?”
  “哎……。”老夏摇摇头,叹道:“少爷,其实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可是这些日子家中情况有些不妙,听说似乎是老爷和二少爷做了什么,就在前些天,这张指挥使来了宁波,亲自登门拜访了老爷,老爷这才写急信让您回来的。”
  “张指挥使?哪个张指挥使?”包宏辉顿时一愣,连忙追问。
  老夏掀开帘子,探头朝着外面望了望,这才压低声音道:“锦衣卫指挥部张冉……。”
  “什么!”包宏辉顿时脸色大变,锦衣卫指挥使张冉怎么会突然找上他们包家?难道自己父亲和二弟做了什么大事不成?不对呀,包洋生一向谨慎小心,而他的二弟包宏伟也不是胆大包天的人,这些年帮着家里的生意一直战战兢兢并无过错,他们又能做出什么事来?
  可如果不做出什么事,张冉又怎么会找上门来的?要知道张冉可是朱怡成的忠狗,更是锦衣卫的指挥使。虽说如今的锦衣卫已成了纯粹的情报机构,但是锦衣卫依旧有着极大权利,而且张冉作为指挥使突然出京来到宁波,这其中如果没有朱怡成的允许是绝对不可能的。
  难道说,朱怡成这个大明皇帝是看中了包家的财产,要对包家下手不成?刚想到这,包宏辉又马上否定了,现在大明对于商人的地位重视不同往日,整个朝廷都在鼓励商业,包家作为豪商之一,不仅控制着大量海贸船队,而且还有着香港的贸易商业权,如果动包家,这会影响到大明的国策,要知道仅凭包家的海贸每年就能给大明国库带来计以千万的税收,这还不算上下游的采购和贸易方面。
  再者,包宏辉作为包家下一代家主,如今不仅是香港市舶提举司,身上还有着大明的爵位在。要动包家起码也先从自己下手,怎么会直接找到包洋生呢?就算是用这种办法引诱自己回来,那么在自己下船的时候就不是老夏来接他了,而是锦衣卫等着自己了。
  如此可见,这件事绝对不是想象的这么简单,包宏辉一时间有些不明白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肯定是出了大事。
  “除了我包家外,张冉还去找了那家?”
  “这我就不清楚了,张指挥使来前是化妆潜来的,而且这事知道者极少,我也是因为老爷让我来接少爷您这才知道此事,而且老爷关照过,除少爷您外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事。”老夏压低声音回道。
  听到这,包宏辉这才稍稍放下了心,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切或许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现在,包宏辉只希望尽快回到家中,找到自己的父亲和二弟好好问一问究竟出了什么事。
  北仑离宁波城并不近,虽说已经修筑了北仑至宁波的道路,而且包宏辉他们的马车也是最新的西式四轮马车,跑起来速度快,也舒适。
  但直至下午时分,包宏辉这才入了宁波城,终于回到了包家老宅。
  包宏辉回到包家老宅并没大张旗鼓,更没从正门而去,老夏直接让车去了后门,在后门下车后,包宏辉进了家中,然后问了问父亲在什么地方,随后急急就朝着后院方向走去。
  “父亲,我回来了。”等到了后院,一眼就瞧见正从屋内走出来的包洋生,包宏辉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辉儿,你可算回来了。”包洋生神色有些憔悴,但精神似乎还不错,见到包宏辉他露出了期盼的笑容,急急上前走了几步。
  “父亲,缓些……。”包宏辉连忙上前一把搀住包洋生的手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包洋生上下打量着大半年未见的这个儿子,眼中有了些湿润。
  “父亲您的身体还好吧。”包宏辉问。
  “还好还好。”包洋生点着头,父亲两人边说边往屋里去。
  进了屋,不等下人上茶,包宏辉左右瞧瞧见没外人,这才问起让他回来的事。包洋生先是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让包宏辉暂且等会,紧接着喊人去把二少爷包宏伟叫来。
  片刻,包宏伟来了,见到大哥包宏辉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父亲,大哥!”
  “坐吧。”包洋生淡淡说道,指着一旁让包宏伟坐下,包宏伟刚刚坐下就听得包洋生道:“伟儿,你大哥回来了,你替为父把那事讲一讲吧。”
第470章
包宏辉的决断
  包宏伟刚才见到包宏辉的喜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懊恼和忐忑,随后就开始讲述了起来。
  在包宏伟的讲述下,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包家自包宏辉南下香港后,宁波老家这里的事基本就由包洋生负责,作为包家家主,包洋生虽然长袖善舞又精明强干,可毕竟年龄大了,而且随着这些年包家的兴旺发达,包家的产业也越来越多。
  正因为如此,包洋生就开始逐渐让二儿子和三儿子协助自己处理宁波老家的商业,甚至包括上海、南京这边的生意。其中二儿子包宏伟其能力虽不如包宏辉那么强,但也算是做买卖的一把好手,所以家族中大多对外生意的打理现在基本是由包宏伟出面。
  两月前吧,包宏伟的一个生意合作伙伴找上门来,说是要有笔大买卖要和包家谈。起初,包宏伟并不以为然,可谁想到对方提出要见一见包老爷子,还说这笔买卖很重要,必须要由包老爷拍板。
  因为这个生意合作伙伴这些年和包家合作了多次,双方一直合作不错,包宏伟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过不多久,对方亲自来宁波拜访,包洋生和包宏伟就见了对方一面,同时也好奇究竟是什么好买卖。
  谁想到,对方这买卖居然是要想购买火器,而且不是普通的火器。对方的目的是需要如今大明新军的新式火器,不仅是实物,甚至还想要制造方法,如果能有制造这种火器的工匠那就更好了。
  为此,对方开出了极优厚的条件,同时暗示只要包家能帮这个忙,还能在之后双方合作的商业上进行让利。
  但是,这个要求让包洋声和包宏伟吓了一跳,别人不知道,他们包家难道还不清楚么?普通火器购买大明有着严格的规定,至于新军的新式火器更是机密中的机密,就连包家这样的商家都搞不到,何况是别人?
  而且,这不是能不能搞到的问题,对方虽然打着保护商路的借口,但包洋生是什么人?做了一辈子买卖的生意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问题?再加上对方虽然和包家有商业合作,但是对方的合作商品和商路明显都在北边,也就是说对方极可能是清廷派来的人,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见着大明新军火器锐利,企图用这种方式搞到制作新式火器的办法。
  虽然已经心知肚明,但包洋生和包宏伟并没有直接揭穿对方,毕竟他们骨子里是商人而已。商人是什么?商人图的是财,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所谓和气生财嘛。不合作,也不需要直接撕破脸,多一个朋友也就多一条路。
  也不能说包家父子这想法不对,实际上许多商人都是这样的想法,但是他们恰恰忘记了自己所处的身份和地位,甚至包括他们财富的来源。
  就这样,包家父子找了个借口婉言拒绝了这件买卖,表示实在是无能为力。随后好吃好喝招待了一番,就把对方给送走了。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谁都没想到这事居然惹了大麻烦!
  不久之前,锦衣卫指挥使张冉突然到访,不仅问起了当初那件事,甚至还带来了朱怡成的一句话,这使得包家大为惊恐不已,所以这才有包老爷子写信急急让包宏辉赶回来的事发生。
  “张指挥使带了皇爷那句话?”包宏辉眉头紧锁,他没想到居然是这种事,不过细节他必须问清楚。
  “大哥,张大人说,皇爷讲国家二字,国在前,家在后,无如国,这家自破,让我包家好自为之……。”包宏伟的声音越说越低,说到最后脑袋垂了下去。
  “什么!”包宏辉顿时大惊,吓得站了起来:“张指挥使当真如此说?”
  包宏伟点了点头。
  “你找来的那人叫什么名字?同我包家做的又是什么生意?你快快道来!需不得有丝毫隐瞒!”
  “那人自称方翊畴,是个直隶商人,同我包家已做了两年的买卖,主要经营辽参、皮毛、牛马牲口等物,另外还经营瓷器、丝绸、铁器等等……。”
  “你……你们实在是糊涂啊!”一听到这,包宏辉百分之百就能肯定对方的身份,这绝对是北地大商。如果是普通的走私商人如何能做这种买卖?
  要知道这些商品可不是一般商家能做,没有清廷的关系连接触都无法接触。这种商人不仅是大商,还肯定有清廷皇商的背景,如果只是普通的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可偏偏对方找上门来居然要做那种买卖,这买卖是能做的么?这是杀头买卖!
  包家和大明是一荣皆荣,如今包家如果没有大明的支持如何有今天?张冉带来的那句话,分明就是朱怡成对包家极度不满的态度,而且还说的如此清楚,更表示朱怡成对此事的愤怒。
  如果当时,包洋生和包宏伟就扣押住对方,直接报官,包家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可谁想到他们以商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这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私下通敌之过了。
  和包洋生、包宏伟不同,包宏辉不仅善于商业,更有着极强的政治敏感性,他知道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就会给包家带来灭顶之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