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656

  但等郑思齐和蔡应瑞先走后,国相金正元却暂时主动留了下来,见两人离开,这才低声对程顺则说起了私下话。
  在四人中,金正元和程顺则的私交是最好的,有些话不便在人前讲,但在私下却没问题。
  “依本相看,大明此举或还有另一层深意。”
  “国相的意思是?”程顺则微皱眉头问。
  “日本!”金正元手向北指了指道:“此次大明前来我国,但随后就将向北前往日本,大明同日本之间虽说源远流长,但也有万历年间的之仇。如今日本虽幕府锁国,但对于周边却未丝毫放松,而今大明重兴,作为上国正统,日本国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再者,我琉球地处紧要,同日本又近,大明之前在我国驻军依本相来看不仅是防范清廷,也有对付日本之意,所以大明如此所为,其意颇深呀。”
  “国相此话有理!”程顺则抚着长须微微点头,他虽然身有江户官职,但实际上还是琉球之臣,从内心来讲他是向着母国的。之所以担任江户官职,并经常前往江户拜见幕府,说白了这只是小国自保的策略而已,这点金正元是非常清楚的,也是他们两人早就私下商定的。
  对于琉球来讲,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大明,而是日本,尤其是已占据了北方五岛的萨摩藩。近百年来,萨摩藩历来就是琉球之大敌,对于琉球多次征伐,甚至攻入王城,大掠七日,把当时的国王都给抓到鹿儿岛,过几年后这才放归。
  不仅如此,萨摩藩的岛津氏还在琉球那霸设立“在番奉行”,以监视琉球内政和监督贸易和进贡。这现象自大明在琉球驻军后才变得稍为缓和,这也是琉球上下对于大明驻军并未有太大意见的主要原因,在程顺则和金正元这些比较亲近大明的人眼里,与其让萨摩藩把持琉球倒不如让大明一起参与的更好些。
  “既然如此,倒是可以做做文章,如果这篇文章做好了,也许我国就能摆脱萨摩藩,重新拿回失土也不一定。”程顺则两眼一亮,顿时说道。
  “本相也正有此意,如今王帅恰好就在我国,本相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不如等明日何大人正式入宫后,我等同何大人私下见上一面,然后再……。”金正元的话音越说越底,而程顺则却连连点头,神色中带着一丝期盼。
  第二日午后,作为新任太傅的何显祖进了王宫,虽然国王还小,他这个太傅暂时还履行不了做老师的责任,但是一些程序还是必须要走的。何况何显祖到王宫还有其他事,他需了解一下琉球的朝廷运作,同时和太后搞好关系,以便将来在此立足。
  但没想到,这此入宫倒是有个意外之喜,等出了王宫后,何显祖第一时间就找了王东,同时把他入宫的见闻告知了王东。
  “何大人的意思是说,琉球国相想让我大明替他们收复北五岛?”王东颇感意外。
  “正是如此!”何显祖笑道:“这里是国相的奏折,让本官替为上表圣上,王帅,你来看看吧。”
  从怀里取出一份奏折来,何显祖递了过去,接过翻开细看,看了没多久王东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原本以为此事还需费些功夫,没想到刚一瞌睡就来了枕头,好!太好了!”
  有了这个东西,大明的底气就十足了,再加上本来王东就要没也要给萨摩藩找点麻烦,眼下更是理直气壮。
  就如王东所说的那样,原本他以为要取得琉球配合需要费些功夫,但谁想到来的如此简单。看来不仅是王东,就连朱怡成都把事情想到稍微有些复杂了,毕竟小国寡民,他们的选择并不多,而做出这样选择也是理所当然的。
  几日之后,大明驻琉球的驻军先是在那霸同几个日本武士“不小心”在街上产生了些冲突,几个士兵伤亡,驻军指挥官大怒,派兵出动,直接把位于那霸的在番奉行给围了,但谁想萨摩藩设在此处的在番奉行的人不甘束手就擒,十几个不怕死的武士试图冲出包围,经过一番厮杀后被精锐的陆战士兵围住当场打死,然后剩余人员全部抓获投入大牢。
第372章
长崎
  萨摩藩设在那霸的在番奉行被封,人被投入大牢后大明丝毫没有理会此事,王东在完成补给后就带着舰队离开了琉球,扬帆朝着日本而去。
  不过王东没有前往萨摩藩,而是直接向长崎港方向,在王东看来,萨摩藩只是日本一藩而已,一个小小的萨摩藩无论在政治还是地位上同他是根本不相等的,直接找他背后的主子,也就是如今的德川幕府才是正道。
  如今的日本,倒和琉球国极为类似,在位的中御门天皇就不去说他了,反正在日本天皇只不过是象征而已,而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征夷大将军。
  就在几月前,前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宣刚刚去世,这位刚刚当了三年不到将军虽被称为“名君”,可惜身子骨却不怎么样,五十出头就走完了一生。
  德川家宣去世后,继承将军之位的是德川家继,现年仅四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娃娃。但同琉球不一样,前将军德川家宣虽然在位时间短,但其人极有魄力,而且政治手段也高,在位时不仅罢免了前将军的侧用人柳泽吉保,同时提拔了间部诠房和新井白石,推动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正德改制”从文治、财政、外交等各方面进行入手,使得日本社会逐渐趋于平稳。
  王东的舰队走的不急,解决了那霸的在番奉行后,等消息传出去之后这才动身。如今随着大明海贸的发展,来往大明、琉球和日本的商船不少,在那霸发生的事很快就随着商船传到了日本。
  当王东还在路上的时候,江户的间部诠房和新井白石等人就接到了这消息,惊愕之余不由得暗暗担心。
  小将军初立,正德改制还在推行,德川幕府内部的压力可不小,不少地方大名和幕府家老们反对正德改制的不在少数,如不是依靠德川家宣的遗命和间部诠房、新井白石等人的威望,根本就压不住这些人。
  如今,琉球出了这样的大事,再加上大明海军舰队已在前来长崎的路上了,听闻消息大明海军最高指挥官为此事极为恼火,大有兴师问罪之意,这使得他们深感不安。
  经过紧急商议,间部诠房和新井白石决定派老中井上正岑前往长崎同大明接触,同时向萨摩藩那边传令,要求萨摩藩不得擅自出兵,保持克制,避免同大明海军产生冲突。
  命令虽然发了出去,但萨摩藩那边会如何反应幕府实在是心中没底,虽说德川幕府掌握全日本政权,但对于地方大名,尤其是萨摩藩这样的强藩,实际上约束力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
  要知道当年关原之战时,萨摩藩是属于西军一方,按理说在战后应该是被清算的,但实际上战后,德川幕府由于萨摩藩在大战时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战力而震惊,所以导致萨摩藩依旧保持强藩地位,再加上萨摩藩的位置遥远,幕府也无法直接伸手,双方仅是保持一种合作的方式,这也是种下了未来倒幕时期萨摩藩作为倒幕先锋的因果。
  同老中井上正岑一起前往长崎的还有两人,一人是松平信庸,另一人是户田忠真,此两人都是寺社奉行,也是担任老中的后续人选。让他们同行,一来是协助井上正岑,二来也是因为他们各自除了幕府官职外,同样背后还有大名支持,属于幕府中坚力量。
  由琉球到长崎,海路并不远,如果全速航行的仅两日就能抵达。但王东的舰队磨磨蹭蹭,犹如巡视一般足足走了五日才到达长崎,当强大的大明海军驶近长崎的时候,长崎的日本人看见如此规模的大舰吓得不轻。
  作为海洋国家,日本的航海不算落后,可日本自战国结束后,尤其是侵略朝鲜之战失败,大规模的舰队就很少见了。也就是这些年中,随着大明的崛起,海贸的不断发展,前来日本的大明商船开始增多,但相比那些商船来讲,大明的这些战舰规模是前所未有的,甚至连南蛮,也就是西方国家的大船也无法相比。
  这是当然的,现在大明海军的战舰完全是按照欧洲最强大的战舰所打造,至于其他随同战舰本就是属于葡萄牙舰队的二级、三级战列舰,这样的舰队不要说远东了,就摆在欧洲也算是一支强军,小小的日本如何能见过这样的舰队?
  同忐忑不安的日本人相比,在长崎的大明人却是个个趾高气扬,兴奋不已。随着大明国力的不断提升,再加上朱怡成对于商业和海贸的扶持,如今大明商人早就今非昔比。
  现在,来往日本的商家大多都是商团性质,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于宁波商会,此外还有其他各地的商团组织,就算是一些小规模的商家,往往也是组成联合,动不动就是几艘甚至十多艘商船同时行动,而长崎作为日本唯一的对外港口,这里的中国商人也是最多的。
  大明舰队在长崎出现,引来大明商人的雀跃欢呼,许多大明商人更自发地组织了人手前往港口进行迎接。刚刚抵达长崎的井上正岑看着这一幕,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站在高处默默无语。
  “井上大人,是否要去港口一晤?”户田忠真在一旁轻声问道。
  井上正岑叹了口气道:“港口风浪太大,恐怕我这身体受不了,这样吧,你同信庸先去看看,如见到明国将军,请他前来行在品茶。”
  说完后,井上正岑转身就走了,见他就这么离开,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明白他的用意。不过这次前来是井上正岑为正使,既然正使已经如此交代了,那么他们也只能听从安排。
  德川幕府虽然闭关锁国,但在长崎这个港口还是比较开放的,而且随着正德改制,再加上这些年同大明的贸易发展,长崎港的管理十分完善。当大明舰队出现在长崎之外的时候,当地的市舶官员就已驾着小船迎了上去,按照流程先确认对方身份,随后由市舶官员登船指引入港。
第373章
老狐狸
  “贵方老中井上正岑大人在行在等我?”
  上岸后,自然有地方官员前来迎接,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作为幕府使臣当然也在其中,不过得知幕府老中井上正岑并未来到港口,反而在行在等候的时候,王东倒是略有诧异。
  “正是如此,井上大人体弱受了风寒,不便前来迎接,井上大人让我等转告将军,他在行在等候将军大驾光临,如有不敬之处还请将军阁下原谅……。”
  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伏在地上,毕恭毕敬回道。而王东身边的副将顿时怒喝一声:“我王帅乃上国大将,井上正岑只是你们将军属下,非但不来亲自迎接,反而要我王帅自行前往,难道是欺我大明无人不成?”
  “下臣不敢!”松平信庸急忙解释道:“各位将军有所不知,当得知大明将军前来的消息,我幕府丝毫不敢怠慢,老中井上大人同下臣几日连夜由江户赶来,但井上大人平日本就体弱多病,这一路颠簸下来更是无法起身,故此派我等先来迎接将军,还请将军等多多原谅!”
  “的确如此,非我等不敬将军阁下,实是如此。”户田忠真同样解释道。
  “就算这样又如何,尔等……。”副将怒火冲天,正要继续喝骂,但却被王东制止了。
  “无妨。”王东神色淡然道:“常言说得好,长者为尊嘛,井上大人受风寒不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已在行在等候,那本帅就过去见见井上大人,起来吧,前头带路即是。”
  “谢将军阁下!”听到此言,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这才松了口气,等站起身时才发现自己后背已全湿了。
  长崎是日本唯一的开放港口,来往各国商人不少,尤其是中国商人,所以长崎许多地方有着浓郁的唐风,更有不少专门的唐人町,也就是中国商人居住的区域。
  穿过热闹的街市,如不是来往之人的打扮和口音不同,甚至令人感觉身处国内一般。约半个时辰后,王东等人来到一处宅院,这所宅院占地不小,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据说是在日本战国时期一位豪商所建,算下来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迈步进入宅院,穿过回廊,前面豁然开朗,一处幽静的亭院展现在众人面前,而在亭院的正前屋檐下,一个老人正端坐在那边,在他面前摆着茶具,边上的小炉中炭火正旺,炉上摆着一个泥壶,若有若无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
  “大明国将军前来有失远迎,在下幕府老中井上正岑,在此见过将军大人,现水刚沸,大人不如前来同井上一同品此茶如何?”
  井上正岑脸色红润,声音洪亮,精神更是好的很,哪里有半分受了风寒的样子?只见他笑盈盈地望着王东这里,手上却慢条斯理地摆弄着那些茶具,仿佛只是见一个老朋友那么随意。
  见到这一幕,王东这方的人顿时脸有怒色,而刚才口口声声说井上正岑身体不适的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却是尴尬万分,就连他们都没想到井上正岑会弄出这么一出来,这老家伙究竟想干什么?
  王东的脸色也不好看,原本他来之前总是以为无论如何井上正岑总会做做样子,但谁想这人如此大胆,居然摆出这么一副姿态。一时间,王东的右眉角微微跳了跳,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王东生气的预兆,不过王东最终还是把怒火压了下来,鼻孔里冷哼一声,让众人不要跟着,径直大步走去,来到了井上正岑面前。
  “你好大的胆子!”王东冷冰冰道:“如此所为,也真不知道是你胆大呢?还是狂妄?难道你就不怕本帅一怒之下先砍了你的脑袋,然后再带兵荡平此城不成?”
  “将军如果有此意直接做就是了。”井上正岑微笑着回答道,手中的茶具却没丝毫停顿,而且一双手稳的很:“将军远道前来,自然就是客,如将军是恶客也不会来此见我,而将军如今来了,那表示将军是有事要同我等谈,不知井上猜的对还是不对?”
  “对又如何?不对又如何?”王东寒着脸反问。
  井上正岑坦然自若,回道:“如是前者,将军无须理会,尽管摘了下臣脑袋既是。大明泱泱大国,军力强盛,将军的舰队更是我国无船可挡。但如是后者,还请将军先饮此茶,再谈他事,到时候井上自然会给将军一个交代。”
  说完,井上正岑把调好的一盏茶双手齐眉举上,奉于面前的王东。
  井上正岑这种人王东还是头一回遇见,一时间他迟疑了下,在迟疑的同时,身上的杀气倒也淡了几分。沉咛片刻,王东什么话都没说,接过井上正岑的茶一饮而尽,随后在他面前坐了下来。
  等王东坐下后,井上正岑暗提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别看他表面平静,实际上心也是悬着的,他这么做就是赌一把,赌一赌王东,也就是大明舰队的真正来意。
  如大明海军来者不善的话,一来不会到行在来见他,二来也不会坐下同他品茶,既然王东这么做了,那表示大明并没有攻打日本的打算,也就是说大明此次真正的来意还是可以商榷的。
  此外,井上正岑这样做还能体现幕府尊严,对于幕府的老中来讲,他此次是代表德川将军,王东虽然是大明大将,但并非大明皇帝亲至,作为主使,井上正岑如果一开始就摆出俯首听命的样子,那么天下大名又如何看待幕府?幕府又如何有威严统治整个日本?
  见王东终于饮了他奉上的茶,并坐了下来,井上正岑暗暗庆兴自己赌对了。当即又调了盏茶奉上,随后向外挥了挥衣袖,示意众人先退下。
  幕府这方的人见此当然连忙退下,至于王东这边的人却未动,对此井上正岑只当是视而不见,不过王东想了想也示意他们退下,很快这个亭院也就井上正岑和王东两人了。
  等人走完,井上正岑这才整整衣冠,起身后直接朝着王东大礼参拜,以示赔罪,随后起身又坐了回去,继续调了盏茶,这一次他并未马上喝,而是在各自面前摆好后静静坐着。
  王东是将领,对于官场这些不是太熟悉,但他此时也明白过来了井上正岑的用意,见他这副姿态,心中暗暗冷笑。
  “井上大人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王东冷冷道。
  井上正岑笑着摇头:“将军阁下名不虚传,井上刚前得罪了,如将军心依有怒气的话,等事谈完,井上可随意让将军阁下处置,如何?”
  “哼!”王东冷哼一声:“这就不必说了,此次前来,本帅找你幕府有些事要谈,既然井上大人是贵国将军所派使者,自然就先谈谈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