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656

  “下国小臣,参见王大帅!”
  见过潘梦园,王东在潘梦园的陪同下往前走,走了没几步琉球众臣就从一旁闪了出来,离着老远就跪倒行礼。
  相比平时一直冷着脸的潘梦园,王东要平易近人的许多,他笑呵呵地上前,自然有旁人为他介绍这些人的身份。王东一一把他们搀扶起来,和颜悦色地说了些勉励的话,无非是让他们忠于大明,好好治理地方等等,见王东对他们如此客气,国相金正元、王叔尚乙、议政大夫郑思齐等人顿时感激淋涕,大表忠心。
  “上国天使前来,我国上下得知后无不欣喜万分,我王在宫中更是再三交代微臣好生招待,今夜宫中特此设宴,还请王大帅同诸位大人一同前往,以表我王之诚意。”金正元恭恭敬敬地说道。
  这话听起来不错,从字眼里也没什么问题,可实际上就是个笑话。要知道现在琉球之主尚敬才是一个二岁的娃娃,连话都说不利索哪里会有如此安排?不过王东倒也没在意这些,既然来了,总要给琉球方面一点面子,再说了他来琉球除了路过之外,还有其他事要办,王宫设宴正中他的下怀。
  “如此甚好。”王东很是欣慰道:“本帅此次前来,一则是路过补给,二来圣上有旨意给琉球王,到时候就在王宫宣旨如何?”
  “这自然依王大帅之意就行,臣等听从安排。”金正元等人连忙回道,但同时有些忐忑,因为他们现在刚刚知道大明皇帝居然有旨给琉球王,这究竟是什么旨,是好是坏?
  似乎看出了他们的想法,王东笑着说道是件好事,具体是什么事等会他们就知道了,这才让这些人心神稍安。
  离开码头后,王东等人径直就去了大明驻琉球的基地,这里是琉球王国特意划给大明的一片区域,原本就是一个镇子,在大明接手后,把这些重新规划了一下,如今已是一座小城的规模,里面一应俱全,王东他们入住也方便的很。
  稍稍休息了下,然后沐浴换了袍服,王东等人就往王宫那边而去,早就得知消息的琉球众臣已在王宫等着了,当王东等人来到时,琉球百官排着整齐的行列前来迎接。
  “贵国国王,太后现在何处?”换了身一品朝服,王东趾高气扬地问道。
  “回大帅,我王同太后正在在宫中,还请大帅移步。”金正元连忙回道。
  点点头,王东带人迈步入宫,进宫后一眼就见到了抱着小国王的太后已在里面等待着了,这个年仅才十八九岁的女子,神色中有些惊惶,毕竟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大明会下什么旨给她的儿子。至于国王尚敬,正躺在他母亲怀里,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正望着王东。
  直到这时,王东这才揭开迷底,原来他所宣之旨居然是大明皇帝朱怡成册封琉球国王的旨意,当得知是这件事后,琉球上下不仅是松了口气,更是欣喜若狂,要知道在前任国王过世后,小国王登位到现在,琉球虽说已改朝换代,但作为属国,未经君主国的正式策封,毕竟还是名不正言不顺啊!
  而现在,大明终于册封了琉球王,而且还由王东这样的重臣亲自送来圣旨,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如此,表示大明已承认了琉球属国身份,而且对于琉球之前同清廷勾结的罪过也已一笔勾销。
  就连那位小姑娘太后,神色中的惊惶也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惊喜和欣慰,更以太后之尊,在王东宣读旨意之时,带着文武百官,怀抱着小国王跪领圣旨。
  等圣旨读完,太后从王东手里接过圣旨后,琉球上下是喜气洋洋,大声称颂大明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但这还没完,王东紧接着又拿了份旨意出来,这份旨就没有刚才册封的那么正式了,旨意的内容大致就是朱怡成对小国王爱护有加,作为属国的琉球自永乐年间就已归属大明,所以朱怡成还给了琉球一个恩典,那就是特意给小国王送来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将会指导小国王学习和成长,使其学圣人之言,行圣人之德,将来也为琉球之英明之主。
  对此,琉球众臣,乃至包括太后更无异议。尤其是那为小姑娘太后,虽说她的儿子是国王,也是前任国王的嫡子,但毕竟年幼,再小的国家也是有权臣的,无论是国相还是王叔甚至那些大夫们,自登上太后之位,小太后就一直忐忑不安,生怕那一天自己和儿子出什么事。
  而今,大明不仅正式册封了自己儿子,从这点来讲自己儿子的国王之位已不可动摇,现在又给自己儿子找了位老师,这更给他上了又一道护身符,有老师的保护,那些朝臣自然就不会过分,这对于她和小国王来讲都是件好事。
  但太后这么想,其他人却有另外的想法,比如国相金正元、王叔尚乙、议政大夫郑思齐这三人,作为朝中势力最强的三者,他们当然不希望有个王师存在,可这是大明皇帝的旨意,又无法拒绝,所以对于这事,他们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至于朱怡成给小国王指派的王师,这一次也跟随王东一起来了。这人不是别人,而是当年的浙江布政使,现礼部侍郎何显祖。
  何显祖官职不低,算是朝中大员,而且这些年来做事也算尽力,在礼部干的不错。何况他还是进士出身,写的一手好文章,从这点足以当小国王的老师。
  再加上何显祖做人八面玲珑,治政能力虽不强,但极能体会圣意,对于官场的套套更是一清二楚,这一次朱怡成把他派到琉球是有大用的,何显祖也心知肚明,他非常清楚只要办好了这差,等再回大明时,就是他真正飞黄腾达的时候。
第370章
大明之策
  何显祖作为王师,礼部侍郎之衔还在,他只是朱怡成出于关怀小国王特意派遣的老师而已。不过琉球国太后得知何显祖身份后不仅大喜过望,还直接封了他一个琉球的官位。
  琉球国实施的是六色冠区分等级制度,同时以九品十八阶划分,作为“大儒”的上国要员何显祖,这官位当然不能低了,所以何显祖一个太傅是理所当然的。这太傅之位虽然尊贵,但实际上这弹丸小国的太傅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不过何显祖却很是高兴地接受了此位,还以臣子之礼正式拜见了太后和小国王。
  作为官场老油子的何显祖在这种场合中长袖善舞,很快就同许多人打成一片,再加上何显祖相貌堂堂,举止有方,看得年轻的太后更是两眼发光,心中暗喜。
  王宫中的宴会当然是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并完成,宾主双方和气一团,上国属国犹如一家。等宴会结束后,王东等人回到驻地,先是用热毛巾擦了把脸,随后让人上了茶水。
  “何大人,今日之宴,你如何看?”王东喝了口茶,脸上的醉色稍缓了些,开口问道。
  “国小君弱,无非如此。”何显祖笑眯眯地说道:“我这个王师看来有些出人意料啊!观今日国相、王叔等人虽笑容满面,恭敬有加,但心中却是暗中防备,不过也怪不得他们,如是我,自然也会如此。”
  “哈哈哈!”王东闻言顿时大笑起来:“以何大人之才,这些小事当然不在话下,以后此地之事就拜托何大人多多用心了。”
  何显祖正色向西拱了拱手道:“出京时皇爷曾经有过吩咐,王帅尽管放心,再说我大明在此有驻军,只要潘将军协助,一切不会有问题。”
  “好!”王东一合手,笑着对一旁的潘梦园道:“何大人此话你可听明白了?”
  “回大帅,末将明白了!”潘梦园连忙答道。
  当即何显祖客气了一番,以后他常在琉球,虽然他地位极高,又是上国派遣的要员,但有驻军协助,一切会顺利许多。也就是潘梦园将是他的助力,这点何显祖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这一次和王东一起来琉球,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借军中之力来行此事,这样一来其阻力会小的多。
  琉球虽然是小国,但小国并不简单,实际上琉球的政治极为复杂。如果不是何显祖担任太傅的话,按照惯例,小国王的老师极有可能是程顺则。程顺则此人是琉球大儒,在其国声名远扬,更同朝中几个重臣互有交情,其人还担任着永禄大夫一职。
  今天王宫宴会,程顺则也在其中,但他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关键就是原本手到擒来的王师莫名其妙被何显祖占去,却又无可奈何。
  说起程顺则,这人精通汉学,多次来前大陆游学,曾在福建呆了不少时间,甚至还去过北京见过康熙。从这点来讲,程顺则的儒学水平并不底,名望也高,担任国王的老师是足够的了,但程顺则不仅是琉球之臣,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他还是江户庆贺掌翰史,也就是说他在德川幕府中同样担任官职。
  实际上,琉球的现状注定了要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摇摆,作为大明的属国,但琉球却离着日本更近,而且日本的萨摩藩强行割占了琉球北部五岛,更对其地盘虎视眈眈。
  夹在两国之间,琉球上下也有些无奈,只能依靠这种方式来进行自保。不仅要对大明行属国之忠,同时也要和德川幕府搞好关系,以避免遭遇灭国之灾。
  从一个国家的立场来讲,这是无可置疑的,毕竟琉球只是一个小国,无论是大明还是日本都是得罪不起的。仅仅一个萨摩藩就能压得琉球喘不过气来,更不用说能轻而易举就灭掉琉球的两国了。
  但是,对于大明这边,朱怡成却不这么认为,你琉球作为大明属国,表面恭顺,却暗地里玩着平衡一套,这难道不是把大明当成傻瓜么?尤其是目前大明已开始向海洋进军,作为太平洋重要的基地,琉球必须归于大明,只有这样大明才能牢牢控制住琉球,并以此为基础震慑日本。
  聊了一会儿,何显祖先行离开,等他走后王东这才对潘梦园交代起了事。
  除了协助何显祖在琉球的任务外,王东告知潘梦园此次试航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要在北海道拿下一块基地,以作为大明海军向海洋伸入的跳板。
  对于如何做成这件事,在出发之前总参谋部和海军有过商议,决定还是进行两手准备。一手,是王东将由琉球至日本,到长崎后再去江户,同德川幕府进行交涉,以琉球北部五岛之事为由,在政治上先取得主动。
  二来,就是舰队直接北上,强行在北海道占据一块地盘。毕竟现在北海道并不归属日本,对于日本来讲北海道还是化外之地,从法理上这样做是没问题的。
  但又要考虑到如今在北海道的松前藩,所以大明那边还做了些其他安排,那就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拉拢松前藩为己所用,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整个北海道归于大明就丝毫不成问题了。
  至于潘梦园这边,将在王东的舰队实施正常试航的同时先行出发北海道,随时做好出击准备。王东可不会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德川幕府身上,他要双管齐下,一举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增强潘梦园的舰队实力,王东还会把他舰队中的一艘三级战列舰调归于潘梦园临时指挥,有了这艘战舰再加上琉球舰队的力量,对付一个小小的松前藩根本不在话下。
  “你在琉球已有些时日,对于北边的萨摩藩可有了解?”王东交代完后,又问了一句。
  “回王帅,萨摩藩前些年占据了北五岛,其气焰嚣张之极,不过我大明海军驻扎此地后,对方却老实了许多,这几月中并未有什么异常举动。”
  王东想了想,说道:“这几日派人去探查一下,尤其是派几艘船到那边转转,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王帅的意思是……?”潘梦园若有所思地问道。
  王东点头笑道:“没什么意思,既然是邻居,多多来往也是应该的嘛,不过邻居是否欢迎我们这些客人,就看他的反应了。”
  话音刚落,潘梦园恍然大悟,同时也露出了笑容。
第371章
那霸之变
  程顺则坐在上首,在他下首的是国相金正元、议政大夫郑思齐和中议大夫蔡应瑞。虽然从官位来讲,永禄大夫的程顺则不是最高的,可他在众人中名望无人可比,再加上他还是前国王的老师,就是那位年纪轻轻就被活活吓死的前琉球国王尚益的王师。
  “此次上国突然派重臣担任王师,不知是何意。”蔡应瑞见气氛肃穆,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这又有何难猜!”郑思齐冷笑道:“自清廷战败以来,我琉球重归大明,但在大明眼中虽尤是属国,但之前事从两主之责是无论如何都推卸不了的。此次大明皇帝册封我王,只是从法理承认我王之王位,但对于我等防范却未放下。要不大明也不会在我琉球驻兵,又派遣如此重臣前来担任王师,这无非是要避免我琉球国再投清廷罢了。”
  “大夫此话虽然有理,但我琉球仅是小国,何必需上国如此?如上国防范我国,仅驻军即可也。”蔡应瑞摇头道,他觉得这事不那么简单。
  “你的意思是说?大明有吞并我国之意?”郑思齐问道,可话出口又摇了摇头:“以大明之国力,想吞并我国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何况我国自永乐年间就是大明属国,至今已经有三百载也,更为大明不征之国,蔡大人应是多虑了吧。”
  “这……。”郑思齐的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一时间蔡应瑞也无法回答,但这此大明如此安排,难道真的像表面这么简单?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也许真是想多了吧。
  “国相如何看此事?”思索了片刻,蔡应瑞开口向国相金正元问。
  其实在王宫时,金正元就在琢磨这件事了,在他看来,大明也许暂时没有吞并琉球的意思,但借王师影响和控制琉球的目的却是显而易见的。要不,大明也不会把何显祖这样级别的官员派到琉球担任王师。小国王如今年幼,王师太傅之位尊贵,何显祖作为王师能自由出入王宫,以后必然会对朝政产生极大影响。
  作为小国,并无太多选择,就算是他们这些国相大夫又能如何呢?国小兵弱,随便任何一国都能欺负,更不用说大明如此强大的国家了。眼下,金正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多想也是无益。再说了,假如真的琉球并入大明倒也不是件坏事,从他们这些琉球之臣来讲,能为大国之臣,无论身份和地位都将高出许多,更能为自己家族的未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虽然有句老话叫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国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看似威风凛凛。但作为琉球国的国相,这个位置并不好坐。
  琉球虽然是小国,国中势力却复杂之极,其中王族、国相、寨社三足鼎立。王族就是尚姓王室成员,比如说王叔尚乙就属于王族成员,除此而外还有王族的其他人员,这些人有的在朝中担有职务,有的只是名分。
  至于国相,也就是金正元了,国相由国王任命,协助国王处理政务。从这点来看位高权重,可在琉球,势力最大的并非王族,也非国相,而是寨社,所谓寨社,就等同于中华的士族阶级,由琉球贵族和地方势力组成,这些人数量最多,力量也最强大,在朝中乃至地方所占的位置极多,其他的不讲,如今坐着的四人中,除金正元外,其余三人全是寨社成员。
  由此可见,整个琉球的政治形态是比较奇怪的,其真正权利并不在国王和国相手中,而是在寨社手里。这倒有些类似于朝鲜,朝鲜的两班贵族轮流把持朝政,朝鲜国王位尊但对两班又无可奈何。
  如果国王强势,国相自然也权利大。但假如国王弱势的话,那么国相说白了也就是摆设。
  金正元作为国相,他虽非寨社之人,但在琉球根基并不浅,而且他同寨社中不少人关系不错,所以这个国相当得还是比较稳妥。在他内心深处,既不想让何显祖威胁到自己国相的地位,可同时又期待何显祖的存在使能够吸引寨社的目标,从而自己的国相之位坐得更踏实,如此矛盾的心理,正是金正元现在内心的体现。
  “上国之圣意,那是小国之臣能随意猜测的。依本相看来,上国陛下这么做应该只是出于关怀我王罢了,正如郑大夫刚才所说,本相觉得无需大惊小怪,只需做好臣子本分就是了。”金正元微笑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又带着惋惜的表情对程顺则道:“只是此事委屈了程先生……。”
  一直没有说话的程顺则风度极好,神色中丝毫看不到半丝委屈,反而带着笑容:“国相何必说如此话,我王有上国大儒教诲,此乃天下的喜事!据说这位何大人不仅是礼部侍郎,还曾在清廷为地方大吏,担任过浙江布政使一职。任职大明后,深受上皇重用,首次科举还曾担任过考官,有如此人物为我王王师,是我国之幸也!”
  这一下,就连最为吃亏的程顺则都没什么意见,其他人还能如何说呢?各自又聊了会儿,就此散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