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656

  蒋瑾连忙回答:“回皇爷,实际上矿山人手已有不少,不过这些人的来历您也清楚,其效率并不太高,而且还需加派不少人手进行严管,再加上这些年由于病弱所淘汰的,所以说并非长久之计啊!”
  蒋瑾把话说的很婉转,不过朱怡成和廖焕之都听得明白。这些人,基本都是当初在江南的八旗俘虏和包括在南京的八旗族人。这些人数量的确不少,而且除了些妇孺外,基本都被拉到太平府开矿去了,这几年下来,死伤者不在少数,对于大明来讲,这些八旗俘虏本就是免费的劳工,用起来当然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不过,对于这些人的管理,直到现在一直是实施军管,所以工部投入的管理人员也极其庞大,从这点来讲,实际上投入和产出的回报并不乐观,对此蒋瑾也是比较无奈。
  “此事廖大人和工部沟通一下,尽量妥善解决。”朱怡成如此说道,廖焕之连忙应了一声,表示他明白了。
  既然提到了俘虏,朱怡成顿时就想起了还在劳动改造的那批满清官员们,一直以来,这些人的存在朱怡成差一点儿都要忘记了,如今天不是说到马鞍山一事,恐怕他还想不起来。
  既然想到了,朱怡成当即就询问这些人的改造情况,不过对于此廖焕之也不是很清楚,一时间无法回答。朱怡成当即让他回京后收集和整理一下这些资料,然后报上来看看,算算自南京拿下也有好几年了,这些满清官员现在的情况究竟如何,作为大明皇帝的朱怡成似乎也应该关心一下了。
第365章
希望
  范时崇和邹鹤年算是彻底领教了“劳动改造”的威力,自被送进这里后,什么读书人的面子、尊严之类全都不再有用了,用管教的话来讲,只有好好改造才是唯一的出路是一点都没错。
  一开始,作为丢失广东的罪魁祸首,范时崇和邹鹤年在这的日子很不好过,无论是呆在这的顽固派还是先进派,甚至于那些管教们,对于他们两个的态度极为糟糕,每日里吃不好睡不好,还得面临无穷无尽的“反省”和“自我改造”等等,但随着日子逐渐过去,这两人也慢慢摸到了些门道,摇身一变向先进积极靠拢,从而慢慢改变了现状。
  就像今日,穆费勒又收到了范时崇和邹鹤年写的“报告”,这种报告穆费勒以前也写过不少,其中的内容无非是揭露满清黑暗和罪恶,同时对自己助纣为虐的罪行进行自我批评和反省等等。
  作为先进积极分子的穆费勒,眼下已不需要再写这些东西了,受管教的安排,穆费勒还负责帮助范时崇和邹鹤年这些后进分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督促他们进步。所以这种报告一般先由穆费勒审阅后再交到管教处,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信任和权利。
  穆费勒是非常珍惜这种信任和权利的,所以当他看完这两份报告后,当即严厉地作出了批评,批评范时崇和邹鹤年还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历史罪行,更没挖掘出自己真正的错误并意识到这些错误的来源。
  像训灰孙子一般把范时崇和邹鹤年狠狠训了一顿,而这两位手中拿着纸笔,认认真真地把这些话全给记录了下来,并向穆费勒保证自己一定听取意见,彻底深挖思想,好好改造,早日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穆费勒!你来一下!”远远地传来管教的喊声,闻声后穆费勒语重心长地又叮嘱了范时崇和邹鹤年几句,这才结束了和他们的谈话。
  快步来到门口,房门已经打开了,一位平日于穆费勒关系不错的管教正笑眯眯地等着他。
  “张管教,学员穆费勒前来报道!”穆费勒站得笔直,大声说道。
  “老穆,你跟我来一趟,有人要见你。”张管教和颜悦色地拍拍穆费勒的肩膀,为他掸去肩上根本就不存在的灰尘,笑着说道。
  “见我?”穆费勒顿时一楞,这倒是希奇了,在这个地方会有什么人要见自己?一时间穆费勒神色中满是疑惑。
  “是好事,放心吧。”张管教轻声说道,接着让穆费勒随他来,穆费勒下意识地跟着张管教来到走廊,顺着走廊往外走,很快就出了大院,经过一条通道后来到一处建筑,这里是管教所住的生活区,穆费勒知道这却从来没有来过,边走边心中忐忑不安,虽然他极想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却还是忍住了好奇,默默跟随张管教继续往前走。
  在一处厢房,张管教让穆费勒在外稍等,然后先进去通告,等了会后,张管教出来了示意穆费勒进屋。穆费勒推门进了屋里,刚刚站定后,那扇门就被张管教在外面给掩上了,而在屋中,一个身着便装的男子正坐在那边静静看着自己。
  “报告管教,学员穆费勒报道!”穆费勒下意识地先立正喊道,同时心中暗暗猜测这来人究竟是谁。
  那男子看起来年龄并不大,身材中等,面容普通,但一双眼却非常明亮,目光炯炯,犹如能看透人心一般。坐在那边虽未起身,却自有一股气度,穆费勒是曾经当过佐领的人,自然是有所见识的,这一看就知道这人不同普通管教,显然身份不简单。
  “你就是穆费勒?”那人打量着穆费勒,开口问道。
  “回管教的话,学员正是穆费勒!”
  “我也姓张,你可以叫我张先生或者老张都行,坐吧。”张先生指指一旁的椅子,这张椅子是早就摆在他对面的,看来是特意给穆费勒安排的,而在边上桌上,还有一盏冒着热气的茶,看来也是为穆费勒准备的。
  “是!”穆费勒在那把椅子坐下,双手摆在膝前,毕恭毕敬。
  “放轻松些,今日找你来是有些事同你聊聊。”张先生微笑着让穆费勒不要紧张,随后开始说了一番话,这番话无非就是穆费勒的简历,包括他的个人和家庭情况等等。
  说完后,张先生问道:“这里面有什么错误没有?”
  “回张先生,没有错误,一应属实。”穆费勒回道,同时心中忐忑不安,这一见自己面先询问自己的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这些张先生不清楚么?不应该啊!自己的情况早就交代得一清二楚了,没有丝毫隐瞒。
  张先生微微一笑,随后问起了穆费勒在这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于这些穆费勒并不做丝毫隐瞒,当即是问什么答什么,态度非常端正,让张先生极为满意。
  “对于满清,你如何看待?”张先生突然间问了这个问题。
  穆费勒心中微动,神色却依旧平常,当即就认真地讲述他对于满清的看法和观点。在经过这么多日子的教育和学习,穆费勒早就认清了形式,已从内至外明白了满清的罪恶,当即也同样做了回答,同时深刻地对自己之前的罪行进行了自我批判和认识。
  “听说你一直认为满清必然灭亡,并以身为满人为耻,可有此事?”张先生又问道。
  穆费勒丝毫不回避这事,当即向张先生说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羞愧和无奈。
  “你能这样想是好的。”听完后,张先生和颜悦色地安慰道:“这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不过这人却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虽然在之前,你走错了道路,走到天下百姓的对立面,但这一切却是可以改正的。现在,你不就是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了么?只要安心接受改造,彻底改变自己的思想,终究会成为一个对天下百姓,对大明有用的人嘛……。”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话其实那些管教们也同穆费勒讲过,但今天从张先生口中说出,更让穆费勒感到无比的激动,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当即,穆费勒向张先生作出了保证,保证自己一定会继续改造,以彻底完成自身的转变。这样的态度得到了张先生的认可,接下来张先生又同穆费勒聊了些其他事,就像是拉家常一般,但无论张先生问什么,穆费勒都是知无不言,至于那些他不是很清楚的方面,穆费勒也会坦然告诉张先生。
  这次会面,大约持续了一个时辰才结束,等从这间屋子离开,穆费勒也没搞明白把自己叫来的真正原因,至于那位张先生究竟是何人,他也不知晓。
  原本,以为这事过去就算过去了,无非是管教的一次谈话而已。但穆费勒却怎么都没想到,几日过后,管教告诉他有人来探望他,而当穆费勒再一次被带到这间屋子的时候,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里面等着他的居然是自己的妻子。
  作为驻防八旗,穆费勒的家人当然是在南京八旗城区的,穆费勒的一家除了自己的妻子外,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此外,穆费勒的岳父一家同样也在八旗城区,其中包括他岳父、妻弟和小姨子三人,至于穆费勒的本家却不在南京,而是在关外,所以在进到这里后,穆费勒唯一的牵挂就是他妻儿和岳父一家的消息了。
  转眼就将近三年了,这些日日夜夜,穆费勒无时无刻不想念着他们,更期盼能够和家人团聚。
  当今天一眼见到妻子的时候,穆费勒顿时愣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看见自己的妻子也愣愣地望着自己,两人对视着好半天,这才试探地向对方伸出手去,仿佛害怕这只是一场梦,担心一旦触及,这梦境就破灭了一般。
  当终于四手相握,感受到从手中传来的温暖和熟悉时,他们才确信这并不是梦,而是真正的事实。巨大的喜悦让穆费勒夫妻情不自禁,更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你……你怎么来了?家里可好?孩子们,阿玛……不!父亲和小弟小妹怎么样?他们还好么?”穆费勒带着颤抖地声音问道,此时此刻他心中有无数地话要向妻子说,而他的妻子同样也是如此,感受着丈夫给予温暖而安全怀抱,这么多日子的期待终于没有白废。
  穆费勒和其岳父一家如今虽早就被迁出八旗城区,但他们一家还算过的不错,由于穆费勒的职务再加上他妻儿老小和岳父一家只是普通人,平日也无什么劣迹,现在都被安置在金坛一带,而且更换了汉姓,在大明相关部门安排下还授了十几亩地,过的还算安稳。
  得知这些消息,穆费勒极为高兴,尤其是当知道自己的两个孩子现在已穆为姓,过的和普通大明百姓别无两样,甚至还因为大明朝廷的照顾已在地方幼学进学时,穆费勒更是心中兴奋异常,同时对于大明是感激万分。
  夫妻相见,这是喜事,为了他们的见面,院里特意安排了这个住处,也就是说穆费勒夫妻能够在一起呆上整整一日,直到明日午间才走。这一日里,是穆费勒这些年来最为幸福的时刻了,他甚至忘却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和妻子之间有着说不完的话。但再幸福的时间也总有过去的一刻,当第二天,妻子准备离开时,穆费勒的心情渐渐变得有些低落,而当妻子叮嘱他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同样送他妻子离开的管教也用着鼓励的目光向自己点头的时候,穆费勒心中又燃起了无限的希望,从而再一次振作起来。
第366章
后宫有请
  朱怡成坐着静静听着张冉的汇报,张冉说的很仔细,所以汇报时间也较久,听完后,朱怡成想了想问:“他家人的情况属实?”
  张冉一愣,神色有些尴尬道:“不敢欺瞒皇爷,实际是用了些手段的,不过请皇爷放心,至少目前穆费勒的家人正是这样。”
  朱怡成这才微微点头,之前拿下南京和苏松后,对于满清俘虏他是做过交代的,除了像噶礼、曹寅、李煦、费尔勒这些大员,家属有特别安排,至于其他人的家属都是统一处置的。
  其中,许多中下级满清官员的家属过的并不好,但相比那些被拉去太平府挖矿的却是强多了。至于穆费勒,因为他家人大多都是妇孺老弱,所以才没丢到太平府去,但也只是找了一处监视安置,平日里靠着干一些活勉强度日而已。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所以朱怡成在听取汇报的时候敏锐察觉到了这点,这才有那么一问。果然不出所料,张冉的答案应证了自己的猜测,至于张冉用了什么手段,朱怡成也没兴趣打听,反正锦衣卫自然有他们的办法,只要结果没问题就行。
  “除了穆费勒外,还有其他候选人吧?”
  “回皇爷,正是。”张冉连忙回道:“不过相比下来,穆费勒是最为合适的。但请皇爷放心,对于其他人,微臣也已做了安排,随时也可启用。”
  朱怡成露出笑容,微微点头道:“这事干的不错!对于那边的情况锦衣卫需随时跟进,对了,尤其是对几个重要大员还得抓紧了,如果能把他们利用起来,可算是一件大功!”
  “微臣明白,请皇爷放心,微臣一定做好此事。”张冉心中喜滋滋的,这可是皇帝的夸奖,虽说朱怡成一向对臣子比较宽容,更在许多方面不拘小节,但朱怡成对于锦衣卫这样的机构却是一直严厉有加。至于这原因,作为掌管锦衣卫的张冉自己心中非常清楚,难得有朱怡成的夸奖,他这心中也彻底放心了。
  穆费勒的改造还是非常成功的,同样在不久后,穆费勒,或者说类似穆费勒这样的满清官员即将成为锦衣卫手中的棋子,这对于大明的北方计划是极为重要的。
  如今江西那边的战况还算顺利,拿下九江后,明军已扫平了九江周边地区,同时为吸引清军并给祝建才解围,明军向西攻到了湖北一地,而今祝建才部已同明军接上了头,暂时驻扎黄梅,同黄州府的清军形成对峙,也就是说祝建才在遭受极大损失后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对于湖北一地的战略,明军主要是以稳固为主,这是考虑到江西还未全部拿下,明军必须保证后方的目的考虑。而在湖北,眼下高进部也在调动兵力向东北进军,清军的主力方向虽然放在黄州府,但在明军的压迫下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在江西战场,杨勖的五万大军已从韶关打到了吉安一带,这推进速度不能说慢。但在江西清军反应过来后,明军逐渐感到了阻力,尤其是越近南昌,这阻力也就越大。
  从这方面来看,拿下江西至少还需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明军上下对于攻取江西是非常乐观的。毕竟,现在的江西不仅南北两处重地已牢牢握在了明军之手,更重要的是周忠良和鲍坚这两位仁兄,当得知明军从韶关北攻江西的消息后,一时间全傻了眼。
  眼下,江西能战清军也就是南昌一部,只要解决了这部清军,周忠良和鲍坚不足为患。而最关键的却不是在江西,依旧是在湖北。隆科多在湖北的兵力不少,其部下也极为精锐,黄州府的清军已有攻击黄梅的迹象,万一朱一贵挡不住的话,那明军就只能暂退江西,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战局。
  天下局势变化莫测,孙子兵法开篇就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朱怡成的明军虽在江西占有优势,但眼下已同清军主力直接接触,接下来还有大仗要打。在这种情况下,朱怡成不能不小心谨慎。伟人曾经也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样的话,大明初复不久,虽说如今实力一日比一日强大,但相比北边的清廷还尚有不足。所以朱怡成已决定向江西增兵,以增强黄朝云手中的兵力,不仅要巩固住江西战场的优势,同样也要牢牢把隆科多挡在湖北。
  除此之外,在战场外的工作也有不少,无论是汪景祺的宣传部还是张冉的锦衣卫,他们同样在做的许多工作,其目的都是为这场军事行动而服务着。
  张冉走后,朱怡成又来到了地图前,紧缩着眉头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他的目光在江西、湖北甚至包括广西几片区域看了很久,随后渐渐转移到江北一带。然后越过江北,直接向上,最终落到了北京城。
  拿下北京,收复故都,这是朱怡成梦寐以求的,但眼下还未到全面北伐的时候,至少也要等江西和湖北这一仗打完才行。但是,朱怡成却已着手开始布局安排了,但具体的策略却一直都位确定,因为许多不确定因素所至,一直都让朱怡成下不了决心。
  “皇爷,娘娘让奴裨来请皇爷……。”站在地图面前,也不知过了多久,小黄门的声音把朱怡成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朱怡成顿时转身,略有急迫问道:“娘娘让朕过去?难道……。”
  “请皇爷放心,娘娘身子无碍,只是说有事要请皇爷移步后宫。”小黄门回道。
  朱怡成松了口气,开春后,李娟儿不小心受了凉,前些时候病了一场。不过她的身体一向不错,再加上有太医院医治,这些日子已经大好了。朱怡成原本以为她病情有什么反复,一时间乱了方寸,当得知只是有事找他的时候,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只是午后,离着晚膳还早得很,也不知李娟儿让人传话找自己为何。但朱怡成也没耽搁,放下手中的事就急急去了后宫,等到了李娟儿的宫门时,却听得里面有人在说话,还传来些许笑声。
第367章
双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