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796

  李三坚见李元庆跑远了后,便像做贼似的,左右看了看,走进了一个花园之中的一个四角小亭子,坐在石凳上后,伸手入怀。
  坏了,李三坚心中暗道,忘了带地图了...
  相府老夫人符二娘将李三坚关进相府养病,并闭门谢客,不许李三坚见任何人,养病养了许多日子了,因此这些日子,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李三坚几乎就是不了解的。
  李三坚又怎能放心得下?于是今日就让八夫人种佩竹去叫人,自己偷偷于相府后花园等候。
  一炷香之后,大宋户部尚书崔永梽,工部侍郎、权知建康府事刘安节,仓部郎中曾公明,皇城司提举燕四四人也是如做贼一般,在种佩竹的引领之下,自相府后门溜进了后花园...
  “下官等拜...”崔永梽、刘安节、曾公明、燕四欲叙礼拜见,却被李三坚挥手打断。
  “商议大事要紧,这些缛节就免了吧。”李三坚打断崔永梽等人后,就吩咐种佩竹、李元庆道:“八娘,你去安排些茶水,元庆,你去书房将地图取来,小心点,休要惊动你大妈妈,嗯,还有你那亲娘。”
  种佩竹、李元庆应了一声,就转身去了。
  “燕提举,你先说说军情。”李三坚请崔永梽等四人坐下后,就吩咐燕四道。
  “是,相国。”燕四闻言说道:“襄阳已经克复。”
  “襄阳已经克复?”李三坚欣喜的问道。
  襄阳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襄阳控扼汉水中流,西连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号称“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其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李三坚用人不当,失去了襄阳,使得大宋处于被动之地位,李三坚一直懊恼不已。此刻收复了襄阳,李三坚心中的这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襄阳收复,镇江、建康府等地安然无恙,李三坚也就保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大宋也几乎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李三坚北伐收复失地之举,也就可以放胆进行了。
  “克复了...”燕四点头道:“章阚、符鳞、张顺、阮小二等将奉相国令,引得胜之舟师,顺江西进,直趋襄阳,于襄阳附近江面再败虏军舟师,而失去舟师蔽护的襄阳,是难以坚守的。许翰、吕师囊又引军反攻,水、陆夹击,一举克复了襄阳及其附近的州府。”
  “许翰、吕师囊?”李三坚闻言冷笑道:“此二人也算是将功折罪了,崔相公,你以为如何?”
  “相国说的是。”崔永梽点头道:“不过失地之责,不可不究,否则难以服众,但现在不能追责。”
  “崔相公考虑周全,此言甚妥。”李三坚点头道。
  “燕提举,你接着说。”李三坚随后对燕四说道。
  皇城司、八目军为李三坚的眼睛、耳朵,燕四、戴宗等当然不敢懈怠,特别是“苗刘兵变”之后,李三坚对燕四、戴宗等严厉斥责,燕四、戴宗等更不敢懈怠了,用尽一切办法,用尽全力打探消息。
  “左丞李纲、统制官韩世忠、舟师正将郑泰等奉命领军反击,大败虏军完颜宗弼所部,并将其困在了黄天荡。”燕四接着说道。
  “金兀术被困住了?结果如何?”李三坚闻言又是欣喜的问道。
  金堂堂四太子完颜宗弼,若是被黑旗军击杀甚至生擒,那么必将会使军心大振,天下臣民必将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相国,结果是此贼跑了。”燕四实在不想告诉李三坚这个消息,可又不得不实话实说。
  “跑了?如何跑的?”李三坚顿时大失所望。
  “金贼宗弼利用老鹳河故道,开渠三十余里,连通江口,于次日冲出黄天荡,仓皇北撤。”燕四答道。
  “原来如此。”李三坚闻言连连摇头道:“此乃天意,天不绝此人也!”
  李三坚是已经改变了历史,但某些细节或者某些人的命运是无论如何都是改变不了的。
  崔永梽见李三坚满脸失望之色,于是劝道:“相国说的是,此人命不该绝。不过此贼虽逃走,但却是损兵折将,仓皇而逃,李纲、韩世忠、郑泰等已取得大胜,此为不争的事实。”
  “他龟儿子跑得了和尚,跑不脱庙,跑的了今天,跑不脱明天,先人板板的,还有两路大军等着他呢,也许还能捉住他龟儿子呢。”刘安节也开口道。
  刘安节浓浓的川蜀口音,使得李三坚等人听了后,感到特别提劲,于是闻言均笑了起来。
  刘安节说的很有道理,完颜宗弼仓皇北逃的路上,还有岳飞、闵武炎两路大军等着他呢,还有无数的大宋军民等着他,如此一来,完颜宗弼必将会是凶多吉少。
  “闵武炎闵统制那里的消息是,在我朝沦陷之地的军民协助之下,一路向西,已经连续克复了兖州、济州、开德府、滑州等数十个州府,并兵临大名府城下,克复大名府也指日可下。”燕四继续向李三坚禀报军情道。
  “元庆,回来的正好。”此刻李元庆正好取了地图过来,于是李三坚吩咐道。
  李元庆闻言就奔过来,将地图递给了李三坚,地图平铺在了亭中石桌上后,李元庆便爬在桌上兴奋的看着这张几乎包含大宋所有州府的地图。
  “八娘,带他下去。”李三坚皱了皱眉,吩咐种佩竹道。
  小儿口风不严,如此军机大事,岂能让他参与?李三坚心中暗道,如此关键时刻,更要小心金人的细作。
  李元庆极为不舍的被种佩竹拖了下去。
  “元庆...”李三坚见状对他说道:“等你长大几岁,爹爹会让你参与此等军国大事的。”
  李元庆这才欢喜的走出了花园。
  “姚舆、费景阳所领大军到了何处了?”李三坚随后看着地图问道。
  姚舆、费景阳所领大军,就是李三坚击败完颜宗翰所部的主力大军,人数最大,为黑旗军精锐主力,因此姚舆、费景阳所领大军的动向是此次反击金军的关键所在。
  “克复了蔡州、唐州等州府,此刻正领军与虏军残部于郾城对峙。相国,燕四放胆直言,虏军此时已成丧家之犬,断不是我大军对手,待我数路大军合围,定能再败虏军。”燕四答道。
  “嗯...”李三坚闻言点头道:“虽然如此,也不可掉以轻心,功亏一篑之事,我等当尽力避免。”
  “相国所言大是。”众人闻言一起拱手道。
  “西北战况如何?”此次此刻,大宋各地捷报频传,姚舆、费景阳、岳飞、花荣、李纲、闵武炎、韩世忠、章阚、郑泰、司马威等路兵马,只要小心在意,已是大局已定,不会出什么大的乱子,而此时李三坚最担心的就是西北战事了。
  张浚经略西北,是否能够率军击败金军完颜宗辅、完颜娄室所部?
  “西北目前还无大的战事,不过据在下所知,大战一触即发。”燕四答道。
  “嗯,派出金牌信使,命张浚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功者便是大功一件。”李三坚闻言沉吟道。
  只要张浚等死守西北,不与金军正面决战,落个不胜不败就行了,待东方战事大定,李三坚再回过头来收拾西北金军便是。
  “燕四遵相国命,即刻派出金牌急脚递。”燕四拱手应道。
  “诸君...”李三坚点点头后对崔永梽等人说道:“我大宋自宣和年间以来,对外战争是屡战屡败,丧师失地,不堪言之。靖康年间,京师陷落,二帝北狩,我大宋臣民是受尽了耻辱,此刻为我大宋收复失地,一雪前耻之良机,望诸君戮力同心,共赴国难。”
  “吾等愿随李相国,戮力同心,共赴国难。”崔永梽等人一起应道。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
  大宋建康府相府后花园,宰相李三坚与户部尚书崔永梽等人好一通计议,梳理目前战事,颁下了许多相国令。
  “虏军强于骑军,我军强于步卒,如此情形,直到目前为止,仍是没有改变,且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仍是无法改变,因而我等当以善策应对之...”李三坚对崔永梽等人说道:“军中目前士气高涨,这是件好事,但也会犯轻敌、冒进之错。我等需深知事情,方知通变,目前我等已握主动之机,掌握了可胜之道,此刻当更加小心持重,方为万全之举,不能因骄横、疏忽而痛遭不测。”
  “善!”崔永梽等三人闻言顿时从心里佩服李三坚,不约而同的拜服,并一起应道。
  李三坚能为大宋宰相,执掌国政,果然并非完全是由于运气,而是李三坚确实有超乎常人的本事,崔永梽等人心中暗道,在此大胜之际,李三坚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更加的冷静,仅在这一点上,就非常人所能及的。
  “挥师直捣会宁府,不过为激励将士之言罢了。”李三坚随后又说道:“长途奔袭,非我军之优势,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为上策也!大军一旦受挫,粮饷等将难以为继,也许会功败垂成。因而本相以为,北伐克复失地之计,当分三步,命李纲、韩世忠、岳飞、花荣所部兵出两淮,尽取山东,斩断金军右翼,特别是沿海州府,需尽取之,此一也;其二就是,姚舆、费景阳所部挥军北上,克复京师,尽取河南;其三,命闵武炎所部骑兵弃大名府,挥军南下,直取潼关,以斩断金军左翼。命舟师北上,袭扰金沿海诸州府,不许金一船一人出海,并运送军械、粮饷等给养。如此,天下大势,尽在吾掌中也!”
  “吾等遵相国令!”崔永梽等人一起应道。
  “相国...”曾公明开口说道:“大名府指日可下,如此弃之,岂不是可惜了啊?”
  “大名府为一座大城。”李三坚闻言摇头道:“虏军必然在此地驻有重兵,而闵武炎所部大都为骑兵,因此指日可下,谈何容易?与其于大名府城下空耗我不多的骑军,不如挥师南下,直取潼关。”
  “相国...”刘安节闻言说道:“龟儿子金人大名府驻有重兵,难道潼关就没得吗?”
  “有,靖康二年,虏军挥师南下,先取的便是潼关,从而切断了我关陇大军勤王之路,金人又岂能不知潼关之重?”李三坚点头道:“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大名府与潼关,让本相来选择的话,我宁可放弃大名府,拼尽全力,攻取潼关。况且只要我等取下潼关、山东、两河,他大名府的虏军守得下去吗?早晚必落我手中。”
  “兵事你娃在行,你说了算数就是嘛。”刘安节闻言嘀咕道。
  李三坚闻言白了刘安节一眼后说道:“燕提举,即发金牌快马,晓瑜诸部。”
  “燕四明白,相国放心便是。”燕四应道。
  这个世上的信息传递,主要就是飞鸽传书与急脚递,因飞鸽传书不太靠谱,为了保证朝廷的决策尽快送到各部手中,一般都是采用飞鸽传书与急脚递两种方式,书信当然采用的是密语,以防被金军细作探知。
  “诸君,知道李某不顾一切的,引诱虏军于江南决战的原因吗?”李三坚随后问向四人道。
  四人闻言一起翻了个白眼,这仗都打到这个程度了,还不知道李三坚的原因或者目的?不过是诱敌深入而已?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四人一起心中暗道。
  “翰韧你...还有他意吗?”四人之中,燕四为李三坚的心腹亲信,刘安节、曾公明为李三坚的挚交好友,但三人却不是最了解李三坚的,最了解李三坚的非崔永梽莫属,是崔永梽与李三坚共事最久,知道李三坚做什么事情,绝非只有一种原因或者一个目的,于是崔永梽问道。
  “土地!”李三坚看着四人说道:“这就是今日本相寻你们来的主要原因。”
  “土地?”四人闻言一齐惊问道。
  土地问题可是个敏感问题,一个处置不当,必将会影响大宋的根基,影响大宋的江山社稷,甚至远甚金军入侵。
  “土地!”李三坚点头道。
  “何方土地?江南还是江北?”曾公明问道。
  “既是江南,又是江北,先江北,后江南。”李三坚答曰。
  “相国你打算解决土地之事?此事牵一发而头为之动,一子落错而满盘皆输,你可要慎之又慎啊!”崔永梽看着李三坚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