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796

  熟铜棍,顾名思义,为熟铜所铸,势大力沉。山寍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双手挥舞着熟铜棍,一扫就是一大片,挡者无不骨断筋折。
  山寍勇猛,众禁卫、院子顿时士气大振,或跟随者山寍冲杀,或于宫墙之上,鼓噪呐喊,以助军威。
  “嗵...嗵...嗵...”
  “呜...呜...呜...”
  正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又一阵的鼓号声,站在高处,还可见无数火把摇动,就像点点繁星一般,似乎是来了勤王之师。
  乱军不辨真伪,不知虚实,只好鸣金收兵,如退潮的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
  “吴淼山,逆贼已退,为何不冲过去,击败叛军,护卫太后、陛下?”
  建康府府尹刘安节远远望见叛军退了下去,于是焦急的对建康府都巡检吴淼山吼道。
  黑夜之中,刘安节等人是无法看清叛军的具体情形的,但可以从火把发出的亮光判断,叛军已被击退。
  刘安节身为建康府府尹,听闻城中叛军作乱,当然是心急如焚,差点给急死,且刘安节还异常恐惧,若是行宫被叛军攻占,太后、陛下有失,刘安节也只有以死谢罪了。辜负了挚友加同年李三坚的重托,刘安节也只有自刎这条路了。
  因而刘安节惊闻遽变,慌忙就带人赶来,可刘安节手中无兵,或者是手中无可战之兵,手下皆是乡兵、捕快、弓手、巡检等等,这些人平日里捕捉贼盗等等什么的,是马马虎虎,还说得过去,可上阵厮杀,与正军拼杀,就不是他们所能够为之的。
  刘安节、吴淼山等人只拼凑了数千人赶来救驾,并依吴淼山之策,虚张声势。
  “刘府尊...”刘安节心急失措,不禁令吴淼山感到一阵心烦意乱的,于是没好气的对刘安节说道:“叛军势大,贼众至少两万人以上,我等这点人马过去,是羊入虎口,与送死无异。因而不如坚守此地,虚张声势,威胁叛军侧翼,令叛军不敢放胆攻打宫阙。”
  “可若是宫中死守...我等万死难赎其罪啊!”刘安节闻言急道。
  刘安节又不是痴呆之人,心中也明知吴淼山之策为当下最佳策略,可关心则乱,因此刘安节有些乱了分寸了。
  “刘府尊勿忧。”虽吴淼山心中也没底,但还是安慰刘安节道:“在下已经联系上了山指挥、丹木提点了,宫中暂时无忧,因此府尊,我等只需拖到天明,事情必有转机。”
  “可万一,万一...哎...”刘安节左右为难,焦灼不安,思前想后的,也无更好的办法了,只好跺了跺脚,拿起李三坚送给他的千里眼,观察宫墙与叛军的动静。深夜之中,虽有千里眼,刘安节等人也是看不太清楚的,不过还是聊胜于无。
  “相府怎样?”刘安节看着看着,忽然想起李三坚的相国府,于是转头问向吴淼山道。
  叛军作乱之时,建康府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行宫与相府。
  “府尊,潘见鬼已经带人去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在下没有他们的任何消息,因而在下也不知。”吴淼山长叹一声后答道。
  “哎,这可如何是好啊?”刘安节闻言又是急得唉声叹气的。
  “潘亲从官回来了。”一柱香过后,有人喊道。
  刘安节、吴淼山闻言大喜,一起挤到潘见鬼面前问道:“相府怎样?”
  “有大军相助,相府无虞。”潘见鬼气喘吁吁的答道。
  大军?哪里来的大军?刘安节、吴淼山等人闻讯后,是既欢喜又是大感疑惑不解的。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终于赶到
  “速速打开宫门,否则必将这些人等,斩于阵前!”
  苗傅、刘正彦、苗瑀和马柔吉等乱军攻打宋太后孟氏、宋帝赵谌驻跸的行宫,山寍、丹木皇宫禁卫、院子拼死抵抗,而刘安节、吴淼山所部不断袭扰、威胁叛军侧翼,同时苗傅、刘正彦又收到了攻打相府的张逵被一伙不知来自哪里的兵马斩杀,其部也大败而逃的消息,这么一来,就表明了建康府城中,除了叛军之外,还有其他军队的,从而使得苗傅、刘正彦等人是顾此失彼的,如此种种原因,使得叛军久攻不克,大宋行宫是稳如泰山。
  距离天亮是越开越近了,一旦天亮,勤王之师也许回赶到建康府,如此叛军必将大事去矣。
  因此苗傅、刘正彦、苗瑀和马柔吉等也是心急如焚,于是病急乱投医,将被叛军捉住的崔永梽等数十名文武官员执于阵前,欲用他们威胁宫中。
  崔永梽虽被堵上了嘴,但却是丝毫不惧,对苗傅、刘正彦等人怒目而视。
  苗傅、刘正彦等叛将行此举当真是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成活马医了,不要说这数十名文武官员了,遇到心狠之人,就算是你将满朝文武大臣,一个不漏的绑来阵前,也不会威胁到皇室半分的。
  一国之太后是什么?一国之皇帝又是什么?是这个世上一个国家的象征,是大宋的象征,太后、皇帝有失,那么大宋几乎就等于亡国了,如靖康年间的赵佶、赵桓及太后、皇后等人。
  “苗傅、刘正彦,一步错,步步错,汝等要错到何时方肯罢了?”
  不过大宋太后孟氏是个心慈手软之人。
  孟氏等宫中之中岂能不知宫外发生了遽变?外面闹得天翻地覆的,若还不知道,孟氏等人可真的是瞎子、聋子了。
  孟氏不但知道宫外发生了遽变,通过皇宫禁卫等还了解的较为详细,此时宫殿,欲安抚、鼓舞诸守宫城之战士的士气,正好遇见了此时,于是就在宫墙之上开口大声呵斥道。
  孟氏是在一名腰悬长剑的女道等人的陪同之下,走上宫墙的,而此名女道长得却貌美如花的...
  皇帝赵谌在宫中,并非上宫墙。
  “微臣等叩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宫墙之上的火把众多,将宫墙上下照射得亮如白昼,太后孟氏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上了宫墙,苗傅、刘正彦等叛将望见,如见救星,纷纷拜道。
  苗傅、刘正彦等人叛乱,始终是打着“清君侧、正寰宇”的旗号,因而见到太后孟氏出来了,就必须以臣礼相见了。
  同时此时苗傅、刘正彦等叛将心中是越来越感觉不妙,感觉到大势已去,感到颇有些后悔,特别是一些盲从之人,因此此刻在太后孟氏面前分辨一二,说不定能够得到赦免。
  至于大宋宰相李三坚那里,他们就不指望了,落在李三坚手中,他们必然没有一个能够有好下场,必将会是个个死于非命,且死得惨不忍睹。
  “苗傅、刘正彦,汝等今日何故如此啊?”孟氏随后温言问道。
  孟氏声音不大,但宫墙上下是鸦雀无声的,是一片寂静,而苗傅、刘正彦二人又骑马上前,因而孟氏的话,苗傅、刘正彦二人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宫墙之上也有无数霸王弓指着他们,一旦有何风吹草动,立即就万箭穿心。
  “太后,微臣等只为我大宋江山社稷。”苗傅闻言大声答道。
  “嗯,愿闻其详。”孟氏微微点头道。
  孟氏又岂能不知苗傅、刘正彦等人所为何来?无非就是行李三坚之举,挟天子而令诸侯,无非就是为了攫取权利而来。
  而太后孟氏又一次的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又一次的将要成为他人的玩偶、傀儡。
  与苗傅、刘正彦等人等人相比,太后孟氏宁愿成为李三坚的玩偶、傀儡,宁愿由李三坚继续把持朝政。
  无论怎样,李三坚毕竟为一名文臣,满腹的孔孟之道,是满腹经纶,因此他再怎么过分,也不会有大的出格之举的,也许也不会有叛逆之举的,在李三坚把持朝政的这段日子,李三坚对大宋皇室是执礼有加,恭恭敬敬,谦恭有礼的,对太后孟氏更是有求必应。
  况且小状状岂能危害小道道...
  若说李三坚有叛逆之心,篡位之举,起码太后孟氏是不相信的。
  若是苗傅、刘正彦等粗鄙武夫攫取了大权,把持了朝政,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谋权篡位,只在眼前,太后、皇帝等人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自有宋以来,宋君主等只信任文臣的通病也落在了太后孟氏身上。
  因此此刻太后孟氏的想法与刘安节、吴淼山等人差不多,就是尽量安抚这些叛将,尽量拖延时间,拖得越久越好,拖得越久,就对孟氏等人越有利的。
  “奸相李三坚使一名黄口小儿继位登基为帝,臣等为匡扶我大宋江山社稷,不得不行此下策。”苗傅答道:“太后,大宋江山社稷姓赵,而不能落于旁人之手啊,因而臣等奉康王为帝,只为‘清君侧、正寰宇’啊。”
  “哀家岂能不知江山社稷姓赵?”孟氏闻言冷笑道:“黄口小儿?陛下乃是北狩官家亲子,为我大宋太子殿中,继位登基,乃是名正言顺,天下无人有异议,只汝等有二话。”
  “为伪太子也!非谌太子殿下本人,谌太子已经被虏贼掳往北地了,此地又何来太子殿下?定是奸相李三坚自民间寻一个黄口小儿冒充太子殿下的,”苗傅闻言摇头反驳道。
  “苗傅...”孟氏闻言指着苗傅怒道:“伪太子?冒充?你看哀家也是冒充的吗?哀家也是伪太后吗?清君侧?清君侧,汝等竟以下犯上,逆天悖理,这是清君侧吗?实为大逆不道也!”
  “臣等不敢...”苗傅闻言面呈惶恐之色说道:“胡虏南侵,奸相李三坚却不思退敌之策,撺掇今上南逃,令我大宋江北之地尽失,太后,奸相昏庸误国,却窃居高位,使天下颠沛至此,天下臣民皆怨怒之,微臣等请诛此贼,以谢三军,以谢天下!”
  既然无法拥立康王赵构为帝,于是苗傅就打算转而求其次,除去李三坚,只要除去李三坚,苗傅等同样能够把持朝政,尽攫大权。
  孤儿寡母的,对付他们就容易多了。
  “不思退敌之策?”孟氏闻言微微摇头道:“李相国目前不辞辛劳,不避斧钺,亲自领军拒敌,这是不思退敌之策吗?况且即便李相国有罪,也罪不至死,即便为死罪,也当不得‘诛’字,不杀士大夫,为列祖列宗之祖宗家法,流贬海岛便是,请将军们回营候旨吧。“
  为了安抚众叛将,为了拖延时间,孟氏隐晦的答应了他们,贬黜宰相李三坚。
  “今天之事皆是臣一人所为。”苗傅闻言摇头道:“与他人无干,望太后、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即刻下旨诛杀奸相,如若不然,臣等决不离去。”
  苗傅、刘正彦等越来越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太后孟氏明显有敷衍、拖延之意,因而苗傅语气、态度也是越开越强硬,明目张胆的开始逼宫了。
  “哀家知道将军们的忠义,哀家现在就下旨,迁你苗傅为承宣使、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御营副都统制,其余军士皆赦其罪,速速回营吧,以免胡虏乘虚而入。”孟氏闻言说道。
  目前孟氏垂帘听政,是可以下懿旨的。
  “臣等若是只想升官,只需依附奸相即可,又何必来此?”苗傅说了一句后,便纵马而回,拔出腰刀,对众乱军高呼道:“奸贼不除,社稷难安,太后昏庸,我等杀进宫去,清君侧、正寰宇,杀啊!”
  承宣使、御营都统制?官职是不小,可与宰相相比,与大权相比,就微乎其微了,况且不除掉李三坚,不将朝廷大权握在手中,苗傅等人早晚会死于非命的。
  此时天空已经露出了一丝朝霞,天马上就大亮了,因而苗傅、刘正彦等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立即攻下宫城,否则后果难料。
  “清君侧、正寰宇!”
  “杀啊!杀进宫中!”
  “不进则斩!”
  “嗵...嗵...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