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3/796

  完颜宗翰当然知道大江南岸的宋军为大宋宰相李三坚所统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年李三坚率部突袭金军浚州大营,后被完颜宗翰吓退,如此之人,还有何惧?李三坚再怎样也是个文人士子,而文人士子,大都只会纸上谈兵,真正到了战场之中,就惶惶然,不知所措了,况且宋接连大败,还有何士气可言?所谓败军之军,何以言勇,就是这个道理。
  不得不说,长期对辽、对宋战争的胜利,使得金自上而下弥漫着一种轻敌或骄横自傲的心理,包括完颜宗翰。
  “多谢大元帅!”廖六等将闻言大喜,一起拱手施礼道。
  ...........................
  “元帅,药师所部全军覆没,药师兵败身死,首级已悬于南朝大营营门之前。”接到完颜药师所部的消息后,高庆裔赶紧跑到完颜宗翰面前禀报道。
  “全军覆没?”完颜宗翰闻言惊道。
  完颜宗翰使完颜药师将兵万余渡过大江,目的就是包抄黑旗军的后路,侧击黑旗军,目前看来此举是失败了。
  完颜宗翰命人冒险过江,侧击黑旗军,当然不止完颜药师这一路,不过完颜药师这一路兵马是最多的,其部全军覆没,其他的也就凶多吉少了。
  完颜药师死不足惜,其麾下兵马也不是金军的精锐,可惜的是金军擅长的长驱直入,利用其骑兵,包抄后路或数路夹击的战略宣告失败,目前欲击败当前宋军,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正面攻击了。
  “孤军深入,覆没也在情理之中啊。”高庆裔闻言叹道:“元帅,南军不可小觑啊。”
  若说金自上而下弥漫着一种轻敌或骄横自傲的心理,那么高庆裔为为数不多的保持头脑清醒之人。
  “言之有理,不过还是再等等吧。”完颜宗翰闻言点头道。
  高庆裔的意思还是退军了事,管他宋有何阴谋诡计,直接班师回国,不过完颜宗翰仍是有所不甘。
  ...........................
  宋江南东路镇江府
  镇江府,古称朱方、丹徒、铁瓮城、京口、南徐州、润州等,宋政和三年,升润州为镇江府。镇江府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及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上,境内宁镇丘陵和茅山丘陵延绵起伏,山川似锦。金山绮丽,焦山雄秀,北固山险峻,丰姿各异,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
  镇江府以长江为天堑,诸山环列,阻其三方,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其地理形势险要,自古为江南用兵之地,被称作东南锁钥。镇江府也为漕运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禀李相公,金军前锋阿里、蒲卢浑所部铁骑已过焦山。”镇江府城墙之上,一名宋军探马向宋尚书左丞,建康府、镇江府留守李纲禀报道。
  “紧闭城门,不许进也不许出,命各部准备迎敌。”李纲全身披挂,闻言站在镇江府城头之上下令道。
  此时金军完颜宗弼所部已经攻陷了扬州、高邮等地,将兵直驱镇江府,一旦金军攻陷镇江府,大宋的长江防线也必将土崩瓦解。
  镇江府不保,建康府也保不住,因而李纲必须死守镇江不失。
  李纲奉命镇守建康府、镇江府、扬州、高邮等地,并听从了李三坚之言,主要也是必须力保建康府、镇江府不失,扬州、高邮等地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弃,并不断派出奇兵袭扰金军,使得金军进军途中是异常艰难。
  金军东路军统帅,元帅监军完颜宗弼攻打楚州等地,是久攻不下,于是又采取了金军攻打太原、河间、中山三镇的策略,分兵围住了岳飞、花荣所部,自己亲自领兵长驱直入,直取扬州、高邮、建康、镇江等地。
  完颜宗弼所部虽攻取了扬州、高邮等地,但却是损兵折将的,且受到了宋军不断的袭扰,因而直到建武三年五月底才渡过了大江,准备攻打镇江府,其后再直驱建康府,欲再次攻灭宋朝廷。
  李纲下令死守镇江府,于是镇江府之中兵马往来不断,众厢军、乡兵、弓手等将箭镞、石块、火油、火药、滚木礌石等搬上了城头,准备迎击金军。
  镇江府城内是人喊马嘶的,显得异常的喧嚣热闹,不过因李纲等人早有准备,因而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的。
  ...........................
  宋江南东路建康府
  金军完颜宗翰所部与李三坚大军对峙于铜陵、、太平州,胜负难料,金军完颜宗弼所部已经打过了大江,金军游骑四出等消息,使得建康府城内是人心惶惶,一夜数惊,各种流言蜚语是层出不穷的,有宋铜陵、、太平州大军已战败,李三坚兵败身死,镇江府不保,大宋不保,甚至还有李三坚已归降金军的消息等等,使得建康府军民是异常的惊慌失措。
  刚刚被李三坚稳定、提振的宋军民的信心此刻再一次被动摇了,而且是摇得天翻地覆的。
  大宋宰相李三坚是否真的已兵败身死?是否真的降了金军?是否能够领军击败强敌?等等等等,在建康府,在整个大宋残存江山社稷的乡野田间、酒楼、茶肆等处为众人所议论,流言四起,令人惶恐。
  至于三姓家奴完颜药师所部被宋军全歼等消息,此刻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建康府行宫西南总领所
  所谓总领所,也就是负责建康府、镇江府、两淮、大江等地驻军的钱粮、军械等事务的衙门,在此宋、金大战之际,其作用当然极为重要,其地位也在转运司之上。
  总领所下有分差粮料院、审计司、都茶院、御前封桩甲杖库、大军仓、赡军酒库、市易抵当库、惠民药局等衙门。
  总领所如此重要,当然此地驻有重兵。
  “我等同为大宋御前军,为何俸禄、军饷、军械、料钱等相差如此巨大?”
  “就是,就是,朝廷对我等如此不公,何也?”
  “今日必须有个说法,否则我等定不会善罢甘休。”
  “还有何说法?不过是嫡、庶之分罢了,家族有嫡、庶之分,御前军也同样如此,俸禄、军饷、军械、料钱等皆是紧着他们,而我等天天吃糠咽菜。”
  “正是,正是,今日朝廷如此不公,我等不服!”
  “反了,反了!”
  “反什么反?胡说八道,我等今日清君侧,以正视听!”
  “然也,朝廷无能、奸佞之辈当道,我等今日清君侧,以正视听!”
  “...............”
  建武三年六月某日傍晚时分,宋建康府总领所衙门之外的驻军军营忽起骚乱,无数宋军士卒拿着兵刃,忽然涌到了总领所衙门门前,挥舞着兵刃,大声怒骂、呵斥,总领所衙门有胥吏、兵丁稍微劝阻、阻拦,便被砍死在地,横尸于衙门之前,血流满地,余者皆被吓得缩回了衙门之内,并紧闭大门。
  可总领所衙门大门只是一个普通的木门,大门紧闭之后,乱军便抬着撞木撞门,只数下,大门即告垮塌,半扇大门被撞飞,另外半扇大门被撞得忽煽忽煽的。
  “尔等意欲何为?”
  正当众乱军欲涌入总领所衙门之时,户部尚书、总领所总领官崔永梽便领人走了出来,指着众乱军呵斥道。
  崔永梽嘴唇干裂,眼睛里满是血丝,人也整整瘦了一圈,头上也是青筋暴露,是心急如焚。
  金军大军逼近,大宋是危在旦夕,此刻正是宋、金决战的关键时刻,可怎料却有乱军作乱,可谓是祸不单行、福不双至,如此怎不令崔永梽等人是心急如焚?如火烧眉毛般的,如毒药入腹一般。
  外有强敌,内有乱军,大宋灭亡只在眼前了。
  “崔相公...”一将闻言提着一柄锋利的大刀上前,笑呵呵的对崔永梽说道:“小的们愤世道不公,愤朝廷不公,来讨个公道,来讨个说法来了。”
  “是你?”崔永梽闻言指着此将怒道:“苗傅,乱贼,你要何公道?要何说法?”
  苗傅祖父苗授,父亲苗履皆为宋朝廷重臣,苗履甚至为宋神宗皇帝元丰年间的殿前司都指挥使。
  靖康年间,信德守臣梁扬祖以兵万余勤王,苗傅与杨沂中、田师中等将皆隶麾下。
  宋朝廷退至建康府之后,苗傅也领军来到了建康府,而因此刻战事紧张,黑旗军人手严重不足,因而朝廷便命苗傅率军驻守建康府,可怎料此时苗傅等人却率军作乱。
第一百一十三章
祸不单行(下)
  “杀,杀进去!”
  “速速杀进去,不可耽搁了!”
  建武三年六月某日傍晚时分,无数乱兵聚集在建康府康王府门前,并杀进了宋康王赵构的府邸。
  宋建武元年,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拥立赵构于应天府登基称帝,可怎料半路杀出了一群程咬金,于是宋太子赵谌继位,赵构称帝不成,却反被李三坚囚禁,一直被软禁在了康王府中。
  当时曾经有人劝过李三坚,除去康王赵构,永绝后患,可当时李三坚一时心慈手软,从而酿下了今日大祸。话说当时的李三坚也不完全是心慈手软,他也顾忌自己的名声,康王赵构并无大错,是不能将他害死的,非但如此,李三坚还要保护康王赵构,护得他安全,否则无论赵构是何死法,无论是什么原因,世人都会吧这笔账算在李三坚脑壳上的,李三坚也难逃世人悠悠之口,被人非议。
  康王府的守卫或者是负责看管赵构的康王府兵丁、皇城司院子,只二百余人,乱军忽然杀入,康王府的兵丁、皇城司院子猝不及防,纷纷被砍翻在地或被杀散,乱军便涌入了康王府。
  康王府的下人、奴仆、婢女等人顿时被吓得四处乱跑乱窜,尖叫连连,一片鸡飞狗跳的模样。
  “康王何在?”乱军中的一名将领,领人当先闯入了康王府,提着一柄锋利的长刀揪住一名康王府下人问道。
  “我...康...康...他...他...”乱军凶狠的模样,早已将这名下人吓得魂不附体,吓得已经尿了裤子,结结巴巴的他了半响,也未他出个所以然来。
  “噗!”将领极不耐烦的一刀结果了这名下人。
  “康王何在?”将领又是一把揪住了一名婢女,挺着血淋漓的长刀凶狠的问道。
  “在...在...殿下在祠堂...”婢女倒也机灵,不机灵的话就与刚才那名下人下场一样,是横尸于地,于是女婢虽然也是被吓得浑身如筛糠般的乱抖,但还是指了指左侧康王府祠堂说道。
  乱军将领便一把将婢女推倒在地,领人向康王府祠堂奔去。
  “砰”的一声,乱军撞开了祠堂大门,将躲在祠堂之内的康王赵构及服侍的两名老内侍吓了一大跳。
  “康王殿下,微臣武德大夫、濠州知州、御营十七军副统制刘正彦惊扰了殿下,请殿下恕罪!”赵构惊惶失措,还未开口想问,乱军将领刘正彦便半跪在了地上,拱手自报家门道。
  “你...你们...来此何为啊?”赵构将刘正彦等乱军还算是有礼。使得赵构稍稍安心,于是开口问道。
  “李贼使一名黄口小儿为帝,为篡逆之举,微臣等心怀忠义,愿拥立殿下登基继位,以正乾坤。”刘正彦拱手答道。
  “哦...这...刘统制,今上可是以太子的身份继位的,何来篡逆之说啊?”赵构闻言说道。
  登基继位,成为天下九五至尊,号令天下,赵构如何不想?赵构做梦都想,当年被李三坚等人坏了好事,赵构当然对李三坚等人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将李三坚等人碎尸万段。可李三坚军、政大权在握,赵构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3/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