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7/796

  “便宜截留?”李三坚闻言冷笑道:“本相定会让他们付出便宜截留之代价,待章阚等人回来后,这种事情定会得到改观的。”
  章阚在“计速房”议事的第二日,便带兵、船赶往福州了。
  “相国,目前朝廷国入,淮西不足五百万缗,米不足六十万石,淮东与西同;川蜀钱千余万缗,米三百余万石,大江以南诸路钱两千余万缗,米六百万石,河北、京东、京西几无,共约钱四千余万缗,米千余万石。”崔永梽接着说道:“不过相国,朝廷初至建康,因而今年押解至建康的钱、米只大江以南诸路,其中福建路等地还借故截留,因而实得钱不足千万缗,米不足五百万石啊。而此时大战在即,可谓是日费斗金,这些许钱、粮,实在是难以支应啊...”
  “崔公勿忧。”李三坚闻言点头道:“目前本相已于江南富室筹得钱三千万缗、米千万石,可解燃眉之急。不过诸君,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来的钱、粮总是要归还的。”
  “相国说的是。”众官闻言均是欢喜的称赞道。。
  相国果然是相国,所谓未雨绸缪,人家早就考虑到这个难处了。
  就是不知相国他是找何人借的?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一齐暗道。
  “不过本相所筹钱、米可不能算在本相头上,如此之多的钱米,本相就算砸锅卖铁、鬻妻卖子也还不起啊...”李三坚随后诙谐的说道。
  “哈哈,这哪能啊?哪能让相国你来还这笔钱?”
  “相国勿忧,下官、末将等愿与相国一同还债!”
  众人闻言不禁笑了起来。
  众人均是知道李三坚这句话决不是说笑,是真的还不起这些钱、米的。
  此时的李三坚虽为宰相,其俸禄为朝廷最多的,李三坚家中还有一些产业,但李三坚为清官廉吏,从不盘剥百姓,从未收受贿赂,同时李三坚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老娘、八名妻妾还有三子三女,今后也许更多...还有一众侍女、家仆、家丁、门子、马夫等等,因此目前的李三坚过日子是搓搓有余的,可要拿出一大笔钱、米出来,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坐在“镇水亭”之中的许多人为李三坚门生故吏、挚交好友、亲戚,大多数人是清楚李三坚的处境的。
  李三坚摆摆手后微微一笑道:“岂能让你们偿还?这些钱、米当为朝廷所借,本相为其名曰‘国债’。本相打算继续借国债,不但向江南富室借,还可借于普通百姓。”
  “相国,百姓的日子已经较苦了,还要强借于百姓?”工部侍郎、建康府府尹刘安节问道。
  “非也!”李三坚闻言摇头道:“非强借,乃是自愿,朝廷决不强借。”
  “可有人愿借钱、米与朝廷吗?”刘安节又问道。
  “所谓债,必有息钱,只要给予一定的息钱,不怕无人不借。”李三坚微微一笑道:“朝廷行国债之举,乃是为了抗敌保国大业,天下义士多矣,必有人倾囊相助,国债还有一个益处,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借了国债之后,他们便与朝廷绑在一起了。当然,本相还是那句话,债务总是要归还的,待朝廷财政得到缓解,必将如数奉还。”
  众人闻言均是半信半疑,怀疑是否真的有人肯借钱、粮与朝廷。
  所谓国债也就是向民间借钱、粮等等,以往朝廷也不是没借过,如预买、和籴等等,也是强借于民,可还不还就看执政者的心情了,其中大都为赖账不还,已经闹得民间怨声载道了,同时朝廷是名誉扫地。
  此时李三坚虽说是自愿,但是否有人愿借,却是未知之数的。
  “诸位同僚。”李三坚随后对众人说道:“我大宋江山社稷,风雨飘零,是岌岌可危。可愈到此时,我等愈应行宽仁之政,以仁为本。愈当精兵简政、节约开支,行‘量入为出’之政,轻徭薄税,与民修生养息,此一也;我等为官之人,更应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更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更应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更应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此二也。如此方能匡扶社稷,如此才能得道者多助也!”
  “善!”众人一起应道。
  “在此国难之际,若有人行坑害百姓等危及江山社稷等事,本相决不轻饶。”李三坚随后淡淡的说道:“陈宾王,你为朝廷御史中丞,有纠察百僚之责,此时更不可放松,不但要监官,还要监军,发现任何不当之事,当立即上奏朝廷。”
  “下官遵命!”陈过庭拱手道。
  众人见状又是感到身上一阵寒冷,是不寒而栗的,李三坚的意思众人已经听明白了,那就是李三坚所谓的仁政,只是仁民,而不是仁官,一旦有人犯在他手上,必将会受到严惩,如此次章阚领兵去捉拿福建路帅臣卢可文,捉回来之后,李三坚必将会大开杀戒。
  “金人是否南下,何时南下,取决于金,而不取决于我。”李三坚随后说道:“可该过的日子总是要过的,因此发展商业、兴修水利、开埠兴舶、筑桥铺路等事,不可不为。这并非本相本末倒置,而也是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也是为了抗击虏寇。此前已经说过,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军器等等,同时这场仗是一场大战,旷日持久,非短期内能够结束的,因而不行此举,我大宋如何能够支撑?”
  “善!”众人一起应道。
第七十九章
直捣黄龙
  “李相国,下官举荐一人。”“镇水亭”之中,崔永梽开口对李三坚说道。
  大宋宰相李三坚行战时宽民严官之策,行战时严厉财政之策,加强朝廷财政事务,加强户部的权利,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等等,于是崔永梽举贤荐才。
  “何人?”李三坚闻言问道。
  “河间张悫...”崔永梽答道:“张诚伯,元祐六年进士及第,累官龙图阁学士、计度都转运使等。”
  “元祐年间的进士及第?年龄是否太大了?”李三坚皱眉问道。
  “相国...”崔永梽闻言瞪了李三坚一眼后急道:“此人极善理财,论钱谷利害,犹指诸掌,才胜下官十倍。如此,岂能以年龄论之啊?”
  “哦?呵呵,既然崔公如此看重此人,本相又岂能不用?”李三坚闻言连忙笑道。
  于是不久之后,崔永梽擢为朝廷户部尚书,张悫擢为朝廷户部侍郎。
  ...........................
  “靖康之变,为国之大耻,同时我大宋江山社稷也因此岌岌可危,是风雨飘零。在此国难之际,本相愿与诸君勤俭恭身,共渡难关!”
“镇水亭”之中,大宋宰相李三坚最后起身,对众官拱手说道。
  “下官、末将等愿与相国勤俭恭身,共渡难关!”众官一起起身施礼道。
  “呵呵,诸君回去好好睡一觉吧,不过本相需给你们提个醒,也许这是最后一个囫囵觉了,我等想睡,可金人不许。”李三坚笑道。
  李三坚与诸官在“计速房”中,接连议了四个白天,三个晚上,众人均是感到异常的疲惫不堪。
  ...........................
  “相国...”众人都回去歇息去了,可李三坚却不敢歇息,仍是看着“镇水亭”中巨大的沙盘沉思,于是李纲又折返回来,开口对李三坚说道:“纲一直担心一人。”
  “哦?何人啊?”李三坚看着沙盘,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
  “总领西北之事的张浚。”李纲答道。
  “张浚?怎么了?为何担忧他?”李三坚闻言转头看着李纲问道。
  张浚忠心为国,素有忠义、大义之名,李三坚对此人印象还是不错的。
  “张浚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且此人志大才疏,不可为将。”李纲坦然答道。
  李三坚闻言沉默不语。
  李纲素与张浚交恶,特别是朝廷处死张邦昌等人的事情之后。
  与张邦昌等人一同为处死的有一名名为宋齐愈的人。宋齐愈,原为开封府朝廷谏议大夫,靖康年间,金人欲立张邦昌为帝,张邦昌等宋廷降官当时皆一时不敢言,而宋齐愈却首书此事以示众,此为张邦昌僭越称帝。此为大臣失节之大过,助谋逆举事,实犯了仁义纲常之大忌,因此为李纲所恶。
  当时议斩张邦昌等人时,李三坚倒想留下此人,原因为宋齐愈此人倒是极有才,曾经在朝堂之上驳倒了李纲的“三论”。
  可最后在李纲的坚持之下,朝廷最后还是将宋齐愈与张邦昌等人一同处死了。
  而张浚与宋齐愈皆为川蜀之人,平日里来往甚密,关系极好,因此张浚就对李纲是怀恨在心。
  张浚随后弹劾李纲“阴为惨毒”、“国贼”等,甚至还弹劾李纲“通贼”等等,这些当然为无稽之谈、无中生有,朝廷或者说李三坚就置之不理,但两人的关系就愈发恶劣了。
  那么此时李纲提及张浚,是否也是报复之举?李三坚心中暗暗猜测道。
  “你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李三坚随后问向李纲道。
  李纲想了想后,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先不谈他了。”李三坚点点头后,指向沙盘之上的一个地方问道:“此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伯纪你以为当使何人为将?”
  “此处地势平坦,为易攻难守之地,当使智勇双全之人为将。”李纲看着沙盘沉思良久后答道。
  “伯纪所言甚是。”李三坚点头赞同道:“我已考虑很久了,觉得岳飞岳鹏举可担当此重任,伯纪你以为如何?”
  “岳飞岳鹏举?”李纲想了想后答道:“岳飞此人作战勇猛,也善领兵,可大兄啊,此人太过年轻,如此为一镇之守,还肩负重任,是否能够服众?是否能够守住此地?”
  “在此危难之际,我等当不拘一格降人才。”李三坚摇头道:“我觉得岳鹏举定能担当此重任的。”
  别人不知道,李三坚可是知道的,岳飞为一名战无不胜的“沙场名将”,如此他领兵防守如此险要之重地,定是能够完成如此艰巨之重任的。
  至于年轻,不能服众等等,李三坚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如给予他“临机处断”、“先斩后奏”等权利,剩下的就靠他自己的本事了。
  用一城一地让他施展才能、咤叱风云,还是勉强能行的,可总览全局是万万不行的,李三坚仍是这样的想法。
  “大兄说他行,他应该能行吧。”李纲点头道。
  李纲也是颇为欣赏岳飞的,因而就表示赞同。
  ...........................
  “岳飞!”李三坚看着单膝跪在“镇水亭”中的岳飞说道:“本相使将,我老黑旗军将士都是知道的,就是只论结果,无论过程。此地位置极为重要,不能有半点闪失,本相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但结果是必须守住此地,并且本相不会给你太多的兵马,你可愿往?”
  “相国,飞甘愿立军令状,若失此地,飞提头来见。”岳飞双手抱拳大声说道。
  此时的岳飞是云里雾里,脑壳嗡嗡的,大宋宰相李大相国现在又将岳飞,由一名小卒直接提升为一镇之太守,一军之统制,岳飞便能独引一军与金作战了,且李三坚还将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了他。
  因而此时的岳飞的心情是又激动,又感激,同时还是异常的兴奋,异常的纳闷。
  “提什么头?”李三坚闻言微笑道:“本相要你的头何用?本相希望你与你手下将士能够活下来,见到我大军直捣黄龙的那一日。”
  ...........................
  “相国回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7/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