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796

  “主人,相公,大帅...”山魁、济空等人见状顿时大惊,拔出兵刃,纵马上前,护在了李三坚的周围。
  “好箭法,好一员猛将!”完颜宗翰喝退欲上前的完颜宗弼等金将,并夸赞了花荣一句后后,骑在马上看着浑身是水,模样极为狼狈的李三坚笑道:“李相公恕罪,此皆为手下擅动,粘没喝绝无取相公性命之意。”
  “哼,我们走!”浑身湿漉漉的李三坚哼了一声后,翻身爬上了马背,就与花荣、山魁、济空等人返回了黑旗军阵营,并勒兵缓缓而退。
  粘没喝,好戏才刚刚开始,李三坚回头看了一眼金军,心中暗暗冷笑道。
  金军并未追来。
  ...........................
  “元帅,宋军阵脚已乱,为何不趁机掩杀?将其全部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完颜宗弼提刀问向完颜宗翰道。
  “哪里是阵脚大乱?李三坚此人用兵还是颇有章法的,虽然退却,但却是从容不迫的退去。”完颜宗翰闻言摇头道。
  “元帅太高看这个南蛮了,不过是一介书生而已,又知道什么厮杀作战的?兀术愿领军追杀,必能大败宋军。”完颜宗弼说道。
  “不许!”完颜宗翰瞪着完颜宗弼说道:“我大军刚刚击退了宋将宗泽所部,并连夜奔袭至此,已经成为了疲师,如何还能继续作战?而李三坚所部以逸待劳,且均为骑兵,就算是你击败了他,你有把握全歼李三坚所部吗?被他引到了南面,中了埋伏,就大事不妙了。”
  完颜宗翰随后还刀入鞘,接着说道:“目前南朝二帝等人均在我手中,而此地仍有宋军出没,因而我等当速速返回上京,以免夜长梦多。”
  此时的金军个个是满载而归,劫掠了大量财物、骡马、女人等,强盗抢足了财物,当然个个是归心似箭的,金军已经没有了战心,因此返回金京师,是为上策。
  金军虽攻破了宋东京开封府,覆灭了宋宗室,但此时的宋河北、河东、京畿等地未被金人完全占领、收服,河北、河东、京畿等地等地是抗金烽烟四起。同时也是乱成了一锅粥,各方势力均是蠢蠢欲动的,群雄并起,个个欲逐鹿天下。
  现在整个大宋就像一个烂摊子,就将这个烂摊子甩给他们自己吧,待他们自己折腾得差不多之后,金军再大举南下,攻取宋的全部江山,当然也包括江南。
  江南富庶,远甚江北,江南女子美貌秀丽甲于天下,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人早已是馋涎欲滴了,整个金朝早已是馋涎欲滴了,恨不得立即饮马江南。
  至于李三坚,虽善于把握战机,且用兵颇有章法,但却是一个迂腐书生,言谈举止便能看出来,如此就不足为虑了,完颜宗翰心中暗道。
  李三坚当时还露出了迟疑之色,如此不禁令完颜宗翰有了一丝希望,若是能够招降李三坚,那么就事半功倍了。
  一些人别看嘴里说得漂亮,但只要逼迫他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并以死相胁迫,一样会乖乖的归降的,如太原知府张孝纯,什么宁死不屈、誓死不降?最后还不是归顺了大金。
  完颜宗弼闻言悻悻而退。
第四十六章
应天府
  宋有“四京”,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也就是洛阳,南京应天府与北京大名府。其中东京开封府为宋京城,其他三京为陪都。
  其中南京应天府,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曾在此地任归德军节度使,只不过当时并未称作应天府,而是被称作“宋州”。
  应天府实为帝业肇基之地。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皇帝亲自驾临应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仪式,建应天府为南京,改圣祖殿为鸿庆宫,并赐宴三日,又下旨修建归德殿,接着规划京城和宫城,自此南京应天府就成为宋较为重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
南京应天府有宋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应天府书院也是位居宋四大书院之首。
  应天府商业繁荣,人口众多,平日里来往商旅甚多,熙熙攘攘的,是异常热闹。靖康元年,金军大举南下,战火在宋大江以北四处燃起,百姓纷纷难逃避难,受此影响,应天府也就变得较为萧条了。
  同时应天府附近的宋兵马日渐增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康王,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此刻正在南京应天府。
  靖康二年四月某日,应天府城外来了万余兵马。
  此万余兵马皆为骑兵,黑色旗帜遮天蔽日的,黑压压的骑兵行进在道路之上,腾起了铺天盖地的尘土。
  应天府的宋军探知之后,慌得紧闭四门,并派出了数波探马,前去探听这万余骑兵到底是金军还是宋军,若是宋军,那么到底是宋军的哪路兵马。
  ...........................
  “军师,师叔他此举到底是何意啊?”万余骑兵的统帅姚舆一边策马缓缓而行,一边问向一旁的黑旗军军师费景阳道。
  姚舆奉命领万余黑旗军精锐骑兵来到应天府,目的李三坚早已交代清楚了,那就是“劫持”康王赵构,但“劫持”赵构的目的是什么,姚舆并未弄清楚,或者说不敢向那方面去想。
  “事情到了此时,姚叔兴你还不明白相公的用意吗?”费景阳闻言叹道。
  “不就是区区一名郡王吗?何须如此的劳师动众的?”姚舆问道。
  李三坚只带走了三千骑兵,而将其余数万兵马全部留了下来,因此姚舆感到有些不解,为何李三坚对赵构如此重视?难道真的是因为赵构的河北兵马大元帅身份吗?
  “区区一名郡王?这可是大宋唯一的嫡系皇嗣了...”费景阳看了姚舆一眼后说道:“金人攻破了京师,二帝北狩,那么姚叔兴以为目前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
  “哎,军师,姚某愚钝,你有话直说便是,何必绕弯子啊?”姚舆瞪了费景阳一眼后说道。
  “乃是立新帝,以延续赵宋宗祠。”费景阳闻言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截了当的答道。
  “立新帝?师叔他...他...他...欲行董卓之事乎?”姚舆闻言大惊失色,结结巴巴的问道。
  果然如此,李三坚的用意,果然是姚舆不敢想的。
  “董卓播厥凶虐之徒,怎能与相公相提并论?”这次轮到费景阳瞪了姚舆一眼后说道:“不过你猜的没错,相公确实有此意,挟天子而令诸侯,相公不做董卓,却欲行曹孟德之举。”
  “这...这...这...”姚舆惊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什么这、那的?”费景阳笑道:“你师叔之才,你这个当师侄的,难道不清楚吗?天下由相公治理,好过那些个无道庸才百倍、千倍。”
  费景阳当年被宋官府欺凌,家破人亡的,被迫落草为寇,做了海贼,早已是恨透了宋朝廷、官府。此时此刻的大宋局势,对于李三坚、费景阳等人来说,就是千载难逢之良机。费景阳是恨不得李三坚直接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可如此可能吗?答案是否定的,天下之人仍是以赵宋为正统,因此李三坚、费景阳等人就转而求其次,控制赵构,并拥立赵构为大宋新帝,而控制了赵构,便是控制了大宋这个支离破碎的天下。
  这是李三坚与费景阳密谋许久的策略,是费景阳竭力相劝的结果,当然李三坚也是有这个想法,否则费景阳再劝也没用。
  “军师说的也是。”姚舆闻言不由得点头道:“这好好的一片江山,被他们这些人折腾成什么样子了?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民不聊生,我大宋宗祠被金人捣毁,二帝北狩,受尽凌辱。哎,直娘贼,姚某从师叔之意便是。”
  “呵呵,这就对了。”费景阳闻言笑道:“天下之事,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哎,军师啊,休要掉书袋了...”姚舆随后又问道:“应天府之事如此重要,可谓是事关大局,为何师叔他又为何亲领三千兵马北上?”
  “你真的不知?”费景阳反问道。
  “不容金人如此从容离去,衔尾击之,不过是借口而已,师叔他必定另有其用意的。”姚舆答道。
  “呵呵,姚叔兴不愧跟随相公多年。”费景阳闻言笑道:“相公他这是去撞大运...”
  “撞大运?”姚舆边想边诧异的问道。
  “嗯,撞大运。”费景阳点头道。
  撞大运?撞什么大运?姚舆是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半响,也想不出李三坚到底是何目的,于是姚舆干脆不想了,接着问向费景阳道:“军师,我部兵马只万余人,而据某所知,应天府的兵马可是有十余万之多啊,如之奈何?师叔他为何不将我黑旗军所有兵马均调至此地?”
  “人多有何用?”费景阳闻言说道:“其大都为新募之流民,怎堪称‘军’、‘兵’?且多为败军之将,败战之兵,早已被金军吓得如惊弓之鸟一般,你自己看看,我等不过万余兵马,他们却被吓得拉起吊桥,紧闭城门了。”
  “哈哈,果然如此。”姚舆举起千里眼看了看应天府城门后,不由得大笑道。
  “你问相公为何不将所有兵马调至此地,也是这个道理。”费景阳放下千里眼后说道:“数万兵马一起到了应天府,反倒是会令他们惊惧,会令康王等疑心的,事情反倒会适得其反的。姚叔兴,我等可是以‘护驾’的名义来到应天府的,如此,不如留下一些兵马于拓城、亳州一带,以保证我黑旗军粮道畅通。”
  “军师高见,姚某拜服。”姚舆闻言叹道。
  “非也,此乃是相公之谋略也!”费景阳摇头道。
  “师叔运筹帷幄,军师辅之良策,我黑旗军何愁不胜?”姚舆拍了一句马屁后又问道:“大军行至应天府之后,又当如何?”
  “只能是见机行事了。”费景阳答道。
  “军师所言甚是。”姚舆点头道。
  两人说话间,万余黑旗军骑兵很快就行至应天府城下,并于城下列成阵势,排列得整整齐齐的。
  “城下何路兵马?”一将于城头之上大声问道。
  “何路兵马?难道你没长眼吗?”姚舆闻言顿时有些生气,城内探马都出来几波了,他们应该早已了解到这是大宋黑旗军前来应天府护驾,可为何还如此的明知故问?
  城下黑旗军的旗帜除了黑狼旗之外,就是大宋的旗帜,身份已经表示得再明白不过了。
  姚舆、费景阳等人拿着千里眼看了看城头之上的这名将领后,方才恍然大悟。
  应天府城门之上的这名宋军将领就是刘光世,曾经被李三坚狠打了数十大板,并将其赶出了江南。
  刘光世号称西北名将,可却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与他老爹刘延庆一样,镇压方腊倒是无往而不利,是屡立战功,可与金军作战,却是屡战屡败,丧师失地的,除了逃跑就是逃跑。
  不过刘光世比他老爹刘延庆要好些,刘延庆在东京城破之时,率军逃命,结果被金军追杀,随后被金人杀死在了龟儿寺。
  而刘光世当时金军围困开封府之时,率军三千勤王,当听说城破之后,扭头便走。后听说康王赵构奉旨建立了大元帅府,于是刘光世领兵前往济州,于济州南新兴镇遇到正前往南京应天府的康王赵构,因其率军拥戴赵构,而当时赵构手下兵马甚少,因此被赵构任命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
  刘光世当年被李三坚狠狠打了数十大板,此刻对于黑旗军又能有什么好脸色?而刘光世明知故问,姚舆也是忍不住开口骂叫骂。
  “姚舆,休要猖狂,本将知道是你,你为何前来应天府啊?”刘光世闻言也是指着城下的姚舆问道。
  “本将为何前来应天府,是你该问的吗?”姚舆大声说道。
  “本将乃是元帅府五军都提举,奉命驻守应天府,为何就不能问?”刘光世闻言怒道。
  “哈哈,好一个逃跑将军,还有颜面驻守应天府吗?”姚舆哈哈大笑道。
  “姚舆,休得胡乱说,你倚仗谁的势,如何敢羞辱我?”刘光世被姚舆骂得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指着城下姚舆怒道:“小心老子乱箭射杀你。”
  “乱箭?你放一个试试?你敢放箭,爷爷我就敢攻城!”姚舆毫不示弱,大声回骂道。
  于是双方统帅在城墙上下叫骂不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