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796

  赵构先是不禁脱口而出,夸赞李三坚,随后就是太子赵桓。
  太子赵桓生母显恭皇后王氏早逝,从而在宫中失去了靠山,李三坚可以说是王氏给赵桓留下的托孤之臣。
  宋帝赵佶是喜三子郓王赵楷的,而不喜赵桓。
  赵佶曾经询问过李三坚此事,李三坚对曰,废长立幼,为取祸之道,当慎而为之,再加上朝中其他大臣的反对,因此赵佶于政和年间,立长子赵桓为太子。
  赵桓对此怎不对李三坚是感激涕零?而此时赵桓失去了宫中靠山,为坐稳太子之位,所依者无非就是其父宋帝赵佶及朝中诸臣的支持,因此赵桓必须力保李三坚。
  李三坚为何人,为宋帝赵佶的心腹大臣,此时赵佶已经是满脸喜色,因此赵桓出班立主重赏李三坚。
  只不过此事却被赵佶第九子广平郡王赵构抢了先,因此赵桓对赵构是怀恨在心。
  赵构不过为一名贱婢所生,什么东西,也敢取媚于父皇?赵桓心中暗恨道。
  “李翰韧之事当真?”赵构随后满脸喜色的问道。
  “陛下...”此时已迁官为御史中丞的陈过庭闻言出班奏道:“李经略一支孤军,孤悬于塞外,奋战于西贼腹地,西贼畏之如虎。此事早已是天下皆知,,独独陛下不知也!”
  “李翰韧终不负朕也!”赵佶闻言叹道:“朕却对他...朕心中实在是有愧于他。”
  赵佶随后狠狠的瞪了童贯一眼。
  童贯顿时汗流浃背,只伏地不起,不敢抬头。
  ...........................
  “陛下...”后宫之中,童贯磕头如捣蒜,对着怒气冲冲的赵佶泣道:“此事实为西贼细作之反间计,奴婢也中了贼子奸计,李...李经略...之事也是奴婢误...会...他了。”
  “刘法、李翰韧是否真的违了军令?”赵佶闻言冷冷的问道。
  “确实如此...”事情到了此时,童贯必须硬撑到底了,否则欺君之罪,可是能要了他全族性命,虽童贯为阉人,但他家族之人可不少。
  于是童贯答道:“此事西军皆知,奴婢不敢欺君,只不过此事刘法为主,李...李经略...他...也是奉命行事。”
  “李翰韧奉了何人之命?”赵佶又是冷冷的问道。
  “是奉刘法之命。”童贯对曰。
  赵佶闻言冷冷的看着童贯,将童贯看得浑身冷汗,不敢抬头。
  良久良久之后,赵佶叹了口气,开口问向童贯道:“李翰韧引军大败西贼大军,西贼此刻定是乱做一团,可否命边塞大军大举进兵,攻灭西贼?另外就是,李翰韧已于西贼腹地奋战多日,定也是凶险万分,因而无论如此,定要接应于他。无论如何,也要接朕的兄弟,李翰韧他安然回来,否则朕心难安。”
  童贯闻言呈苦思状,良久之后方才答道:“陛下,李经略麾下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十数,而西贼全师何止数十万?因此传言李经略大败西贼大军,兵临兴庆府城下,不过是坊间传闻而已,据奴婢估计,李经略不过是流于西贼腹地而已,此刻谈攻灭西贼,为时尚早且不合时宜。陛下,此时克复燕云十六州在即,奴婢已命大军东移,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奴婢便挥师北进,克复燕赵,因而此时万不可再生事端。”
  若真按赵佶所想,若真的攻灭西夏,这其中的大功、首功必将落在了李三坚身上,童贯的封王之梦也许就会落空,因此此为童贯所不愿也。
  不过此刻确实是宋、金海上之盟已成,依盟约,宋大军就要挥师渡过白沟河,与金联手,攻辽克复燕云十六州了。
  “卿之言也不无道理。”赵佶闻言点点头道:“可李翰韧他...岂不是凶多吉少了?若如此,朕必将背负骂名啊。”
  “陛下,夏使臣已至京师,奴婢已安排其至馆驿。”童贯想了想后说道。
  “夏使臣?所为何来?”赵佶闻言问道。
  “陛下,夏使臣只为求和而来。”童贯微微一笑后答道:“奴婢恭喜陛下了,夏已俯首称臣矣!”
  “果真如此?”赵佶闻言大喜,连忙问道。
  倨傲的西夏终于肯低下头颅了,俯首称臣虽比不上攻灭西夏,但也算是前无古人了,也基本上算是宋的心愿得偿了,赵佶之前的历代君主可基本没做到呢,也算是赵佶继帝位之后的一大功绩,因而此刻的赵佶是欢喜万分。
  “陛下,微臣不敢欺君。”童贯闻言答道:“微臣已与夏使商谈过,夏僭帝愿恢复旧时赐名赵乾顺,俯首称臣,并让地千里。”
  夏主李姓为赐姓,是唐僖宗李儇所赐,夏景宗李元昊叛宋自立之后,便放弃了赐姓,改名为嵬名曩霄,其后又反反复复的在李姓与嵬名之间来回更换。此刻夏帝愿恢复李姓,就表明了夏愿称臣于宋了。
  “此为卿之功劳也。”赵佶闻言喜道:“李翰韧也是功不可没。”
  “微臣不敢居功。”童贯闻言大喜,连忙谢道。此刻的童贯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进了肚中。将要大祸临头的童贯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就化险为夷了。
  “可李翰韧又当如何?”赵佶随后叹道:“朕总不能任其孤悬于塞外吧?”
  赵佶欲克复燕云十六州,立不世之丰功伟业,那么必然依仗童贯。
  目前宋军数量当然不少,约逾百万,可真正身经百战,有战场厮杀经验的,真正能打的实为西军,赵佶欲克复燕云十六州,也就必须依仗童贯了,毕竟童贯经略西北多年,西军之中的许多将领皆出自其门下。
  再者就是赵佶不想也不能让东京开封府等地的精锐禁军北进,克复燕云十六州,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东京开封府的精锐禁军,如高俅统领的三衙之精锐禁军都北上了,那么赵佶又拿什么拱卫京师?又拿什么保证自己的安全?因此赵佶此次对童贯便是不奖不罚,功过相抵...
  童贯势大,必须有人制约于他,必须有人与其分权,而目前看来,李三坚就是最佳人选了,与西夏数战之后,名扬天下,在大宋西军之中必然也是颇具威望了,这也就是赵佶欲召回李三坚的主要原因。
  当然前提是李三坚是有命回来...
  李三坚为赵佶的潜邸之臣,君臣二人已十数年了,李三坚对赵佶的忠心,对大宋的忠心,此时已不容置疑,因此赵佶欲以李三坚制衡童贯等人。
  最为关键的就是李三坚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士子,以文人士子统军乃是宋之祖宗家法,因而此时赵佶在潜意识里是信任李三坚的。
  至于什么兄弟情谊,不过是冠冕堂皇之言罢了...
  “陛下可命夏,使其返京便是。”童贯闻言建言道。
  李三坚在夏腹地这么折腾,夏人定是对其是恨之入骨,因此哪里就这么容易放过他?童贯心中暗暗盘算道,就算是是宋朝廷要求夏放人,夏人也不一定能轻易放过他,夏人完全可以当面答应,背后下黑手,在李三坚及其黑旗军返程途中,将其全部杀死,然后将此事推到山贼、马匪的身上便是。
  “诏刘安节进殿。”童贯如释重负般的走后,赵佶下旨道。
  ...........................
  宋东京开封府,通议大夫、龙图阁学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军州事李三坚宅第。
  “砰!”的一声,李三坚宅第大门刚刚打开一条缝,开封府陈留县县令曾公明肥胖的身体便挤了进去,大门推开,差点将门房推了个跟斗...
  李府门房一个趔趄,吓了一大跳,稳住身形之后慌忙拦在曾公明面前问道:“曾县令,这大清早的,你这是...?”
  曾公明为李三坚的故交,也是李府的常客,对于这些,门子当然是知道的,因此大清早的曾公明求见,门子才会放他进来的,可没料到他居然如此性急,大门还未完全打开,便闯了进来...
  “你家主子之事,快快闪开,老夫人何在?”曾公明边说边一把推开了门子。
  曾公明年少之时便与李三坚相识相交,可谓是竹马之交,只差八拜了,虽以往有些磕磕绊绊的,但到目前为止,仍是亲如骨肉。这段日子以来,曾公明无时无刻的不牵挂着李三坚,但曾公明仅为一名小小的县令,有心帮忙,却是有心无力。
  不过曾公明一直都是在想方设法的竭力打探李三坚之事,此时得到消息,便不顾一切的闯入了李三坚的宅邸。
第一百九十九章
满门皆赐
  宋东京开封府,通议大夫、龙图阁学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军州事李三坚宅第。
  曾公明大清早的便求见李三坚之母符二娘,风风火火、大吼大叫的,将符二娘及李三坚的众位夫人全部惊醒了。
  符二娘及李三坚的众位夫人稍加洗漱之后,便于客堂面见曾公明。
  “东林,这大清早的,到底为何事啊?”符二娘见到曾公明后问道,蔡绒雪、王雯、徐婷婷、蓝瑶瑶、陈璎珞五位夫人一起来到了客堂,并一起看向了曾公明。
  李三坚的四夫人蔡樱雪将要生产,因此在房中歇息。
  “老夫人...”曾公明身子肥胖,因此是跑得气喘吁吁、挥汗如雨的,坐下来喘了口气粗气后道:“翰韧兄他有消息了。”
  “什么?坚儿他有消息了?他在哪里?难道回来了?他怎样了?”符二娘闻言顿时大吃一惊,同时也是激动不已,慌忙站起身来,走到曾公明身边连连问道。
  蔡绒雪、王雯、徐婷婷、蓝瑶瑶、陈璎珞五位夫人也是大吃一惊,同时也是欢喜、激动不已,一起走到了曾公明的身边。
  这段日子以来,符二娘命府中紧闭大门,闭门谢客,除了一些亲近之人,是不见任何人的,因此符二娘等人消息闭塞,不知昨日东京开封府百姓议论之事,当然就不知李三坚的消息了。
  “老夫人,诸位嫂嫂,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吗?”曾公明闻言答道:“此前传言翰韧兄北而投敌,乃是一派胡言,实际情形为翰韧兄率军北上,与西贼大军厮杀,孤悬于塞外,浴血杀敌于西北。翰韧兄乃是我朝孤胆英雄也!公明对他实在是...”
  “什么?坚儿他...他...目前怎样了?他还好吗?”符二娘闻言不喜反忧,满怀担忧的问道。
  此前传言李三坚投了西夏,虽然坏了大节,但毕竟还有一条命在,可此时李三坚居然仍是在率部与敌奋战,还是在西夏腹地,如此李三坚就性命堪忧了。
  与其如此,符二娘宁愿李三坚真的投敌了,投了西夏,反倒是能够保全性命。
  符二娘丧夫丧子,与李三坚相依为命至今,李三坚就是符二娘的天,是符二娘的地,是符二娘的全部。李三坚一旦有事,符二娘也断无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了。
  在这个世上,为了全大义名节,从而罔顾自己孩子性命之母亲毕竟为少数的。
  符二娘只是一名普通的母亲,一名普通的黎家妇人。
  “老夫人放心便是。”曾公明见符二娘担忧,于是拱手说道:“目前得到的消息是翰韧兄安然无恙的,且率军数次大败夏军,在西贼腹地攻城略地的,西贼畏之如虎也!”
  “朝廷对此有何说法?”李三坚之妻蔡绒雪闻言也是担忧的问道。
  李三坚暂时无恙,且并未投敌叛国,那么蔡绒雪等人此时就能够抬头做人了,可李三坚毕竟在西夏腹地孤军奋战,身处险地,是凶多吉少,蔡绒雪又怎不担心?
  李家门第的顶梁柱便是李三坚,李三坚兴,李家兴,李三坚亡,李家亡。
  “嫂嫂...”曾公明闻言答道:“经公明多方打听,今上于朝堂之上怒斥了童贯等人,为翰韧兄正名,并下旨,需想方设法,使翰韧兄等人回来。”
  符二娘、蔡绒雪等人闻言方才稍许放心,但即便如此,仍是没有完全放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