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796

  在赵佶身边伺候的人,多少是有些文采的,否则早就被赵佶撵出去了...
  “知道为何人所作吗?”赵佶点点头接着问道。
  “是李经略...李大官人?”李彦答道。
  看情形,事情已经得到了缓和,说不定李三坚不但无罪,还能被重用呢,李彦察言观色之后,不知不觉对李三坚用上了敬语...
  在皇帝身边侍候的人,也是极善察言观色的,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朕岂非不惜才之人?”赵佶点点头说道:“你来说说李翰韧他是否有反意?”
  “哎哟,官家啊,军国大事,奴婢怎敢多嘴啊?”李彦闻言慌忙答道。
  “只管说便是,朕赦你无罪,不说的话,就去自领廷仗吧。”赵佶看着李彦说道。
  “这...”李彦闻言无奈之下,只好犹犹豫豫的说道:“奴婢觉得...奴婢觉得...李经略并无反意。”
  “哦?何以见得?”赵佶接着问道。
  “官家,但凡反贼是巴不得天下大乱啊,天下大乱,他们才好浑水摸鱼呢,若是...若是...李经略他有反意,又何必上此道奏疏啊?”
  “你也想谋反?”赵佶微微一笑后问道。
  “啊...!!!?”李彦闻言顿时发出一声惨呼,“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丧着脸说道:“就算是杀了奴婢的头,不,就算是杀了奴婢全家的头,奴婢也不敢啊!”
  “呵呵,起来吧。”赵佶点头对李彦说道:“你倒也是个明白人。”
  李三坚谋反?赵佶也是不信,赵佶自始至终都未相信过,赵佶曾经教授过李三坚文章,可谓是李三坚之师,这个世上弟子反师父之人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的。但李三坚被人弹劾谋反,赵佶就必须要弄明白这件事情,若是李三坚有一丝反意或者这方面的行为,必然会被赵佶诛杀。
  是以儆效尤,是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
  连累曾布的赵谂、赵恢两兄弟,赵佶始终认为两人不过是一介狂生,根本不相信他们会是反贼,可仍是将此二人诛杀,是宁可信其有。
  李三坚的恩师苏轼也因“乌台诗案”,差点身首异处,随后是查无实据,并且有人搭救,苏轼方才脱困。
  宋对文人士大夫是宽于刑责的,但对谋逆之事却是毫不手软,下刀子是异常的凶狠,无论你是何人。
  李三坚之事也同样如此,是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赵佶也因此下旨,将李三坚槛送京师。
  与反贼后裔勾结,劫掠朝廷纲船,赵佶对于这两件事情必须要弄清楚。
  这也是赵佶回忆起与李三坚从前的情分,才耐着性子想弄清楚这两件事情,否则早就下诏斩了李三坚了。
  于是赵佶考虑良久后,对李彦缓缓的说道:“你放出风去,就说朕要严办他,此后你就四处留意一下,特别是留意福建路,留意泉州之事。”
  其他地方也还罢了,李彦放出风之后,必然有人替李三坚说情,对此赵佶不难料到,赵佶主要想知道福建路到底有何反应?
  “奴婢遵旨!”李彦闻言慌忙应道。
  真是天威难测啊!李彦心中暗叹道。
  此前李彦认为,李三坚几乎已经脱困了,将会无罪开释,并得到重用,可此刻的赵佶仍是准备继续试探李三坚。
  “当...”的一声轻响,赵佶坐回宝座,又敲击了一下钟磬,钟磬发出一声脆响之后,无数嫔妃、歌姬、舞姬、才人、采女、宫女等人又涌进了雪香阁之中。
  此前一直平静的雪香阁,于是又变得热闹起来了,歌舞升平的,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李彦躬身施礼而退。
  ........................
  “小猴崽子,你给咱家站住!”
  李彦出了雪香阁,便一头撞上了大宦官梁师成,于是匆忙施了一礼后,转身就准备离去,但却被梁师成叫住了。
  于是李彦只好陪着笑,转身躬身施礼道:“孙子见过干爷爷,万福金安。”
  梁师成为内侍杨戬的干爹,而杨戬却是李彦的干爸爸,于是梁师成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李彦的干爷爷...
  “哼,免礼吧,咱家可受不起这大礼。”梁师成冷哼道。
  “孙子给爷爷行礼,这不是应当应分的吗?”李彦尴尬的赔笑道。
  “你且住口吧。”梁师成板着一张满脸横肉的脸,冷冷的说道:“咱家不在的时候,你这个小猢狲窜上蹿下的,好不得意嘛?”
  平日里,一般来说,都是梁师成在赵佶身边伺候的,赵佶下手诏,也是由梁师成传递的,宫外的一切消息也是由梁师成负责传给赵佶听的,可今日梁师成忙于修建艮岳等事,也就耽搁了。
  梁师成忙完艮岳等事后,就紧赶慢赶的赶了回来,却一头撞上了李彦自雪香阁出来,同时李彦兴冲冲的,想必自己不在的时候,是李彦趁机接近了赵佶,也许此时还得到了赵佶的旨意?
  因此此时梁师成此刻是又嫉又恨。
  宫中内侍如同嫔妃、宫女,得宠之时,是权势熏天,而失宠之后,却是落了魄的凤凰不如鸡了。
  失宠、落魄之后,其他人必将会是墙倒众人推,是一拥而上,骑在头上拉屎拉尿的,因此宫中内侍也是如同嫔妃、宫女等人一般,首要之事就是固宠。
  而其他内侍,如李彦接近赵佶,就有可能得到赵佶宠信,而也有可能令梁师成失宠,因此梁师成平日里如防贼一般防着其他内臣。
  “哎哟,爷爷说哪里话?”李彦闻言慌忙说道:“官家叫人,您老又不在,总不能让官家叫不到人吧?因此孙子就...”
  “哼!”梁师成又冷哼了一声道:“官家有何旨意?”
  “这...”李彦支支吾吾的。
  “你这奴才的奴才,奶腥未退,头上胎发犹存,就凭你也想瞒着咱家?”梁师成见状怒道。
  “是...官人吩咐要严办李经略...李三坚。”李彦闻言连忙答道。
  目前梁师成可是权势熏天,若是不老实的,没准被梁师成随便找个由头,就将李彦活活打死。
  “严办李三坚?”梁师成喃喃自语道,随后就向雪香阁之内走去,忽然见到李彦想溜,于是就开口又喊住了李彦:“小猴崽子候在那里,等咱家出来,还须好好问问你呢。”
  “我...”李彦闻言顿时不敢再走了,站在冰天雪地之中,脸上皆是无奈、愤怒、羞恼、恐惧等复杂神情。
  谁知道梁师成何时出来?在冰天雪地之中站上几个时辰可是要冻死人的。
  可梁师成下令,李彦也不敢不从。
  不过好在一个时辰之后,在李彦被冻得晕倒在地之时,内侍杨戬闻讯赶了过来,见李彦躺在地上,再不救的话,就要被活活冻死了,于是慌忙吩咐手下将李彦抬进屋中,并用冰雪擦拭李彦的身子,才将李彦救了回来。
  “干爹,干爷爷他...”李彦醒转之后,有气无力的对杨戬说道。
  “狗屁的干爷爷,今后休得叫他爷爷,直娘贼,你们怕他,咱家可不怵他。”杨戬闻言怒道。
  “干爹,儿子就是气不过他抢了干爹的艮岳差事,因此...”李彦说道。
  “好儿子,你做得对。”杨戬点头赞许道。
  扳倒了蔡京等人,梁师成也会受到牵连的,梁师成一倒,杨戬、李彦等人便会上位了,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第三十六章
小人得志
  宋政和三年
  朝奉大夫、龙图阁待制、知福州军州事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福建路管勾安抚使李三坚因花石纲一事,上疏朝廷,却得罪了蔡京、朱勔之流,从而将被宋帝赵佶处死的消息,如一块大石头般的,丢进了大宋这个池塘之中,激起了无数波涛、涟漪。
  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朝野上下惊了个目瞪口呆的。
  宋是不以言获罪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大夫等等,不会因一句谏言,而将人处死,此为宋之祖训,可此时居然要处死一名敢于言事的官员,这是有宋以来几乎从未有过的事情,怎能不令人大跌眼镜?
  一般的官吏、一般的斗升小民只知李三坚因上疏一事,从而获罪,而不知李三坚被人弹劾谋逆一事的,因此许多人对李三坚抱以同情,同时也只能抱以同情,也有人是异常愤怒,当也仅限于此,而几乎就无人敢站出来为李三坚说话。
  朝中此时,能为李三坚说话的曾布被贬黜之后,是早已亡故。赵挺之为了与蔡京争权夺利,也曾经为李三坚据理力争过,但此时赵挺之也早已被蔡京撵出了朝廷中枢,且人也于大观元年病故。
  就算赵挺之在世,此刻也不敢为李三坚说话了,原因就是一般官吏不知李三坚涉嫌谋逆,而朝廷重臣却是有所了解的,因此赵挺之就算是活着也会选择明哲保身的,生怕受到牵连。
  此时朝中与蔡京并相的何执中,倒是李三坚的故交,当年在端王府之时,同为赵佶出谋划策。但此时何执中年龄已六十九岁了,年老体衰,同时按宋七十而仕之制,还有一年就“光荣”的致仕了,哪里再会搭理李三坚之事?再加上李三坚有谋逆之嫌,因此此时何执中,明哲保身方为上策。
  至于王黼之流,就更是如此了,王黼之流虽因争权夺利,从而与蔡京等人有隙,但也不会冒着受到牵连的风险而为李三坚说话的。
  一般朝中一般官吏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尽皆选择默不作声,明哲保身。
  李邦彦一家早已宣布李婉婷已死,与李三坚、徐婷婷撇清了关系。
  至于开封府一般的庶民百姓,当然是有同情李三坚的,同时也有异常愤怒的,但却是毫无办法,此为朝堂之事,岂是他们这些斗升小民所能够参与的?
  伏阕上书?庶民百姓唯一能够采取的办法就是伏阕上书,但伏阕上书与当日在南薰门观看李三坚到来是不同的,弄不好安个聚众图谋不轨等罪,可是要引来大批捕快、巡检、官差等等,甚至会引来大宋禁军的。
  不到万不得已,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一般庶民百姓是不会行此举的,李三坚之事还远远达不到的。
  甚至是只要有口吃的,也有庶民百姓乐得围观,但凡这种事情都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的。
  李三坚之事,史称“政和奏疏案”。
  “政和奏疏案”就如一个池塘之中投入一块石头般的,其所泛起的波浪、涟漪向着宋地四面八方,蔓延开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