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796

  后乔氏真的受宠,将赵佶伺候舒爽了,因此被册封为贵妃。乔贵妃也信守诺言,将韦氏荐与赵佶。
  其实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衣不如故,人不如新,宫中女子再受宠再美貌,也终有厌烦的一天,为了固宠,贵妃乔氏就将韦氏荐于枕席之间,毕竟两女曾经同为姐妹,而赵佶的女人甚多,多的无法计数,因此多了一人,赵佶留连于贵妃乔氏之处机会就要多一些......
  皇妃韦氏此时已于大观四年十月立为皇后,政和元年二月举行了册封之仪,成为了大宋皇后。
  赵构之母韦氏侍寝之后,就再不见赵佶的踪影,可就这么一夜,韦氏便有了身孕,并于大观元年生子赵构,韦氏也因此进为婕妤,大观二年又升为婉容。
  婉蓉韦氏并不受宠,基本上陪赵佶睡了一晚,就再也见不到人了,而在宫中是母凭子贵,同时也是子凭母贵的,这是相辅相成的。韦氏不受宠,赵构当然也就不受待见,几乎就没见过其父皇赵佶,周围的内侍、宫女等等见韦氏母子不受宠,当然也不是那么恭敬、热情了......
  赵构在宫中的日子无比清淡,且无聊之极,于是今日在一名内侍一名宫女的陪同之下,偷偷的溜出了宫,欲看看东京开封府过年的热闹、喧嚣。
  此时旦日刚过,新年尚未过完,东京开封府百姓仍是沉浸在过年欢庆热闹的气氛之中,虽大雪纷飞,但欢乐喜庆的气氛却未减半分。
  东京开封府大街之时,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
  好一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物康阜、四方仰德之景象。
  过年,富有富过,穷有穷过,富人或忙着采购各种过年年货或领着家人四处游玩,穷人也是四处奔波,边看热闹,边寻找跑腿、帮闲等机会。
  开封府有座大型勾栏,名曰“得月楼”,里面有说书、说经、猜谜、卖艺、杂耍,有傀儡戏、影戏、杂剧等表演,还有妓馆以及沿街拉客的妓娘,围绕熙春楼有酒楼、茶社、歌馆以及小吃摊、小商贩,唱曲声、叫卖声、拉客声以及吵闹声此起彼伏,一片嘈杂、热闹的场景。
  宋普通百姓过年,皇宫之中也要过年的,可哪里有宫外如此的喧嚣、热闹?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
  赵构此时年才六岁,在宫中之时,在宫中的规矩,在母命之下,不得不做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可到了街上之时,顿时就露出了孩童的天性,见到如此热闹的场景,不禁拍手欢笑,开心的跑来跑去,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
  “哎哟,殿下......小主人......你慢点,慢点啊!”陪同赵构出宫的一名年老内侍举着柄雨伞,慌得追着赵构乱跑,欲替其遮蔽风雪,可赵构人小,脚步可不慢,老内侍跑得气喘吁吁的,却也追不上。
  只片刻间,赵构身上便落满了白雪,白雪覆盖,将赵构染得如一个雪人般的。
  “曲中官,那里,那里.....”赵构忽然见到前方有一处地方,围了无数百姓,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于是赵构就飞奔而去,老内侍和宫女慌得气喘吁吁的追了过来。
  “越海渡江,毁桥梁,穿城郭。。。指取内币如囊中物,每一发取,辄数十百万计。外计所蓄,虽封桩禁钱,无问名色悉取之。。。空竭县官经常以。为应奉,数以亿万计。所贡之物,豪夺渔取,毛发不偿,深山大泽,穷岸断谷,江湖危险,人迹不可到之地,苟有一花一石,实生其间,必作威福,逼胁州县,期于必取,间有力不可致而官吏申白者,辄大怒,詈以‘不奉上’之名归之,官吏畏惧此名,不免驱动百姓,极力攻凿,得而后已,由是致人往往颠簸陷溺,以殒其身者,不知其数。东南之民,怨入骨髓,欲食其肉,而勔父子炎炎未艾,天下扼腕.......
花石纲等事不止,蔡京、朱勔父子不除,则不出数年,天下必乱。臣中奉大夫、龙图阁待制、知福州军州事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福建路管勾安抚使司事李三坚伏乞陛下,立斩蔡京、朱勔父子,废止花石纲,则陛下幸甚!社稷幸甚!天下万民幸甚!”
  赵构等人跑到这群人身边之时,只见一名太学生如说书般的,大声朗读着李三坚的奏疏。
  声音抑扬顿挫的,且极为洪亮,读者激昂,听者动容。
  “痛快!痛快!痛快!”
  “骂得好,骂得好啊,痛快淋漓,痛快淋漓啊!”
  “大是,大是也,老夫许多年未见过如此淋漓尽致的文章了,真乃是篇天下奇文也!”
  “何止是奇文啊,简直是篇讨贼之文也!只可惜......只可惜......哎......”
  “只可惜什么啊?兄台你吃鸟粪了?说话吞吞吐吐的......”
  “啪,小猢狲,不知道隔墙有耳吗?某可不敢说呢。”
第三十一章
天壤之别
  宋政和三年正月某日,又是一个大雪天。
  漫天雪花,飘飘悠悠的落将下来,将世间万物都染成了一片银白色,似乎能够洗涤世间一切污秽、龌龊般的,使得人世间变得无比纯洁。
  漫天大雪、北风凛冽,却挡不住开封府士庶百姓议论朝政的热情。
  “李大官人果然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以往在开封府是如此,现在在福州也是如此啊。”
  “谁说不是啊?花石纲害民不浅,可又有何人敢提此事啊?只有李大官人敢愤然上书朝廷,请斩蔡京、朱勔之流,啧啧啧,胆儿可真大,某说起此事,心中却是乱跳啊...”
  “去去,就你那鼠胆,只配搂婆娘睡觉去。李大官人胆量当然大了,为我圣朝一等一的,李大官人当然也是好官,只可惜...哎...只可惜啊!”
  “只可惜什么啊?这位兄台,为何说话吞吞吐吐的?”
  “还能是什么?做下如此大事,还能有何下场?被抓了,某听说还是皇城司之人亲自去福建抓了人,听说近日就会回到开封府呢。”
  “哎,为何忠直之士,总要蒙冤?当年某记得李大官人当年为师鸣冤,可是上了三道奏疏呢,当年幸免于难,可这次却...却未能逃脱啊。”
  “这世道...这世道...哎...”
  “唉声叹气,又有何用?”
  “不然又能怎样?难不成,难不成还...啊?”
  “蔡相公可是他的泰山大人呢,他想杀蔡相公,岂不是忤逆不孝、大逆不道吗?”
  “砰!哎哟,何人扔的臭鸡蛋?”
  “砸不死你个老咬虫...人家李大官人可是娶的蔡确之女,蔡京只不过是蔡确之女的假父,李大官人早就登报撇清关系了,两人早就闹翻了,是势同水火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
  众百姓是议论纷纷,唉声叹气的,虽激于义愤,但却是无可奈何。
  开封府虽为大宋京城,但也不能免于花石纲之祸,只不过没有东南那么严重罢了,百姓们对花石纲早已是切齿痛恨,但斗升小民如何与天斗?除了发泄发泄不满之外,根本是毫无办法。
  李三坚的一道奏疏,痛骂了花石纲及蔡京、朱勔之辈,奏疏自朝堂之中泄露出来之后,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开封府百姓的愤慨,听闻李三坚因为此事被皇城司捉拿之后,更是群情激愤,纷纷为李三坚鸣不平。
  但也仅限与此,无人能够搭救李三坚,无人能够为李三坚洗清冤屈,百姓只能对李三坚抱以同情。
  “中官,李大官人是何人啊?”年近六岁的赵构听到众百姓议论,不由得抬头看着老内侍问道。
  在百姓口中,李三坚就如同英雄豪杰般的,而孩童总是崇拜英雄豪杰的,无论是斗升小民家的,还是皇家的。
  “嘘...”老内侍闻言慌忙低声劝道:“殿下,别打听了,让你父皇知道了,可了不得啊,天色不早了,走吧。”
  “父皇...?”赵构闻言嘟起嘴说道:“父皇是什么样子的,我都没见过...你就告诉我谁是李大官人吧。”
  “他...从前是个状元,老奴曾经记得他是元符三年,也就是你父皇登基的那一年的状元郎呢。”老内侍见赵构说的可怜,于是只好低声说道:“后在开封府为推官、判官,为了一件案子,杖毙了当朝国公呢,后就被贬到福建路泉州为官,并且为官清正,为百姓所赞誉呢。”
  “状元郎?清官?那么他为何被皇城司的人抓啊?”赵构闻言问道。
  “哎,你就别问了,快回去吧,晚了,婉容娘子就将怪罪老奴了。”老内侍劝道。
  “李大官人已经到了南薰门外了...”
  “什么?今日就到了吗?”
  “是啊,有人都看见了皇城司的车马了呢。”
  “快走,快走,去看看,去看看。”
  正当赵构等人打算回宫之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于是乎,众百姓均往南薰门涌去,都想去看看往日状元郎、今日的李青天之风采,当然也有幸灾乐祸之人,想去瞅瞅名闻天下的李三坚如今落魄的模样。
  “中官...”赵构抬头牵着老内侍的手,摇了摇后求道。
  “哎...”老内侍无奈,将赵构抱了起来,也向南薰门走去。
  赵构与母亲韦婉容幽居深宫之中,像今天这样的机会实为极为少见的,就让他今日玩个够吧,老内侍心中暗道。
  当然差不多之时,老内侍就会将赵构强行抱回宫中的。
  .....................
  冷,真冷,真他娘的冷。
  坐在囚车之中的李三坚身子缩成了一团,看着巍峨高耸的南薰门,看着漫天鹅毛大雪,心中暗暗咒骂道。
  鹅毛大雪自半空飘落,落到囚车之上,很快就积满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厚厚的积雪随着囚车摇动,不停的自囚车之上扑簌簌的往下落。
  凛冽北风夹杂着雪花灌进囚笼之内,将李三坚手脚几乎都冻僵了。
  费景阳、山魁、蔡樱雪三人默默的骑马跟在李三坚身后。
  在两浙路之时,费景阳处理好福州之事后,就赶上了李三坚等人,皇城司的皇差们也并未在意。
  话说两人与三人又有何区别?
  当年李三坚赴京参加礼部试,也几乎是在这个时候入的京,天气也是如此这般的寒冷,也是如此这般的漫天飞雪,可当时毕竟还有马车,实在冷得受不了,还可以躲入车中暂避风雪,哪里像现在这样,囚车四处漏风,根本是挡不住风雪的。
  当年李三坚离开东京开封府!也几乎是这个时候,也是漫天飞雪,但当时为赴任泉州,车马随从的,与此刻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当年赴任泉州走的也是开封府的南薰门,没想到此刻成为了阶下囚,走的同样是南薰门。
  这一来一去的,却是天壤之别!
  李三坚缩在囚车之中,向着几乎冻僵的双手,一边哈着热气,一边想着心事。
  不过无论怎样,李三坚也是回到京师开封府了,可以见到自己的许多故人与亲人了,如外公符贵等人,刘安节、曾公明等挚交好友,就是不知他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受到牵连?李三坚不无担忧的想到。
  当年自己意气风发、得意洋洋的,此刻一副落魄的模样,他们会不会笑话自己?李三坚随后自嘲的想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