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796

  “这个世道,李相公想必比我等清楚,是奸贼当道,小人横行,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方十三以为打动了李三坚,于是接着说道:“李相公久负盛名,此刻已是名闻天下,百姓誉相公为青天大老爷,可李相公却为奸贼所害,沦为了阶下囚,如此不禁令人唏嘘不已。此刻李相公已然是得罪了蔡京、朱勔之辈,还想全身而退,行陶渊明之事?天下之大,何处为世外桃源也?天下之大,何处有相公的容身之地?天下之大,却放不下相公的一张书桌。”
  方十三喝了酒后接着说道:“方某料相公此次定是凶多吉少,因此方某等人欲搭救相公脱困,你看如何?”
  “搭救?如何搭救?搭救之后,又当如何?”李三坚闻言,喝了口闷酒之后,沉吟道。
  方十三所言不无道理,李三坚心中暗道,自己侥幸不死,获罪之后被朝廷罢官免职,是打算携家人隐居某处,可就如方十三所言,天下之大,哪里有李三坚及其家人的容身之处?自己与家人隐退之后,料蔡京、朱勔、梁师成之流定也是不肯放过自己,定当是不停的追加迫害。
  李三坚几乎被方十三之言打动了。
  此时方十三、吕师囊等人欲搭救自己,怎么搭救?无非就是杀了这些个皇差,然后使自己脱困,可此举乃是反叛之举,为大逆不道的谋逆大罪。
  方十三、吕师囊等人杀官造反,搭救自己,那么自己及家人也同样成为了叛贼,被朝廷拿住之后,便只两个字,那就是“诛杀”,夷三族、灭满门。
  自己想跑早就跑了,李三坚心中暗道,在福建路福州之时,不比目前的机会好?寻一艘海船,远赴海外,寻一处海岛或海外邦国隐居,可如此一来,必将会牵连自己的母亲、家人,必将使得她们颠簸流离的,之所以如此,李三坚才不愿行此下策,才会老老实实的随皇差进京,听候朝廷处置。
  现在想逃之夭夭,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凭山魁与蔡樱雪的本事,料这些个皇差也拦不住自己的。
  果然正如李三坚所料,李三坚开口相问之后,吕师囊身体前倾,几乎在李三坚耳边,对李三坚低声说道:“寻一处僻静之地,将这些个官差.....咔嚓掉,其后救下相公,我等再命人接了相公家人,躲藏起来。李相公,当年吕某请你入明教,今日吕某还是如此,就请相公入了明教,我明教定能护得相公及你家人周全。”
  “入了明教之后,又当如何?”李三坚点头又问道。
  “入了明教,你便是我明教的法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方十三接口道:“李相公是为大丈夫也,大丈夫当历经磨难而不屈,留得此身做一番惊天动地,名垂青史的大事,如此方为男子汉大丈夫当为之事。”
  方十三喝了口酒之后,又道:“男子汉大丈夫当昂藏七尺,立身于天地之间,除了仕途,除了跻身于一班害民之贼当中,难道就无其他道路可走?孔夫子不得势,尚且说到,礼失而求诸野,这些道理,想必李相公比我等清楚吧?拿我等江湖之人话说,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在你之下吧?李三坚平静看着方十三,心中暗道,做一番大事?何等大事?无非是造反而已。
  此刻的李三坚虽已无对朝廷效忠之心,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但无效忠之心,心灰意冷,也并不是说造反啊,造反可是要夷三族、灭满门的。李三坚可不愿拿母亲符二娘、妻妾蔡樱雪、蔡樱雪、王雯、徐婷婷、蓝瑶瑶等人的性命冒险,如此比杀了李三坚还难受。
  母亲在父亲李清死后,含辛茹苦的将自己养大,然后养了一名反贼出来?母亲符二娘非给气死不可......
  此时的母亲符二娘、妻妾蔡樱雪、蔡樱雪、王雯、徐婷婷、蓝瑶瑶,妹妹李囡,再加上还未出生的两个孩子,就如九个秤砣般的,吊在李三坚的颈项之处,令李三坚寸步难行......
  不过方十三、吕师囊等人的英雄之气,还是有些感动了李三坚。
  欲为一番大事,仅凭此心,便非常人所能及也。
  大事?造反?方十三?李三坚此刻想到此处关节,心中不由得吓了一跳,冷汗已经自头上、背上,自全身冒了出来,瞬间就打湿了身上的衣衫,再加上冷风一吹,顿使李三坚坐立不安的。
  宋之宋江、方腊起事造反,不就是在此时吗?不就是在宋徽宗时期吗?虽从前李三坚对历史不太了解,但一本《水浒传》还是熟读于心的。
  难道面前的这个方十三就是方腊吗?
  从前李三坚还以为宋江、方腊是施耐庵杜撰的,可没料到果然有这个人,面前的这个方十三十有八九就是名闻天下的方腊了,李三坚心中暗道,只不过此时他们还未正式起事,不过是一些农夫罢了。
  既然如此,李三坚更不会跟随他们了,更不会跟随他们起事造反了,要知道宋江、方腊可是造反失败了,被宋廷镇压,随后就是全军覆没、死无全尸。
  无论怎样,还是自己的小命要紧,还是母亲符二娘等家人重要。
  不过万一自己加入他们,说不定能够改变些什么?李三坚随后转念想到,此刻的李三坚是思绪万千、万般纠结......
  那么方腊在睦州,宋江又在哪里呢?李三坚心中暗道。
  吕师囊,吕师囊,李三坚早该明白他们的身份了,在《水浒传》之中,吕师囊不就是方腊手下一名悍将吗?杀得宋军是落花流水的。
  可面前的吕师囊哪里像个悍将的模样?身材倒也较为魁梧,国字脸,可却长得白白净净的,倒像个富室员外之类的。
  李三坚对知礼的吕师囊还是有些好感的,远胜于面前这个方腊方十三。
  “李相公,李相公......”吕师囊见李三坚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于是诧异的问道:“入不入明教,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方十三、吕师囊等人万没料到,李三坚是对他们的结局是了如指掌......并且已知道了他们的图谋。
  “明教?”李三坚稳了稳心神,缓缓的说道:“李某不才,多谢两位如此看重。李某对二位宏图远志也是甚为敬佩。但李某乃是个平庸之人,一向是胸无大志,方才方兄所言,说李某以天下苍生为念,心恤天下百姓什么的,李某倒是不以为然也!李某此生只为家人,家人安,李某安,家人危,李某亦危,此所谓甘当平庸吧。至于吕兄所言入教一事,李某今日答复就是,往日不入明教,今日也是不入,无论怎样,李某决不入明教,不但是明教,什么佛教、道教,李某从来不信,也从来不入。”
  李三坚声音很轻,但神情却是异常的坚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先不论造反一事,就说这明教,也就是摩尼教一事,李三坚对此是极为反感的。
  朝廷此时并未严令禁止摩尼教,对其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同时普通的斗升百姓也加入摩尼教以寻求精神寄托,以摩尼教相互协助等教义来获得互相帮助,是抱团取暖。
  但对于这种妖言惑众、蛊惑百姓、愚弄百姓所谓的明教,李三坚一直以来是甚为厌恶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摩尼教早晚会成为朝廷重点打击的对象。
  不过李三坚在福建路为官之事,其治下也是有摩尼教的,只要不闹出什么乱子,李三坚基本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原因也是不言而喻的,普通贫困百姓想寻求精神寄托,李三坚又何必阻止?
  “不过二位放心,今日我等之间的谈话,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决无第四人知道,李某向来是以义信为先,信乃立身之本也。”李三坚随后又道。
  李三坚还是有些敬佩他们的英雄之气的,因此打算替他们隐瞒,由着他们去闹便是,同时万一他们想来个杀人灭口什么的,岂不是自己又多了许多麻烦?
  “哎,既然如此,方某就不多说了。”方十三闻言才稍稍放心,说道:“不过方某还是再一次提醒李相公,此次你回京,其后果......”
  “后果如何,李某无法预料,但李某始终坚信天下自有公理,公道自在人心。”李三坚打断方十三之言道。
  “李相公,你与可儿之事,方某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可谓是青梅竹马,若你今日或今后入了教,方某就将此女还给你如何?李相公,考虑考虑?”
  此时的方十三仍是不死心,妄图诱之以色。
  李三坚好色之名,也是久负盛名......
第三十章
群情激奋
  兄弟如手足,女子如衣衫。
  李三坚又一次的领教到了这个世上对女子的歧视。
  于是李三坚指着方十三怒斥道:“你将李某当做什么人了?岂能为夺人之妻之事邪?”
  李三坚说罢拂袖而去。
  “两位指挥,为何还不启程?”李三坚逃也似的离开了方十三、吕师囊,走到余应物、刁千赐二人面前问道。
  “哦......哦.......好,好。”余应物等人闻言慌忙放下吃喝,连忙说道。
  刚才不是三人相谈甚欢吗?为何现在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好像谁欠他八百两银子般的,余应物等人心中暗暗纳闷......
  李三坚自行走到囚车之前,准备爬上囚车之时,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对着陈可儿挥了挥手。
  “三哥......”陈可人走到李三坚面前,低头轻声道。
  “令尊可好?”李三坚问道。
  陈可儿之父陈慥为李三坚恩师苏轼好友,当年与李三坚有一面之缘,多少还是有些故人之情的。
  “爹爹......爹爹.....他......”陈可儿支支吾吾的,他了半天也没他出个所以然来。
  “令祖父公弼公,政严而不残,治污吏,捕盗缉贼,心系百姓。”李三坚点点头后缓缓的说道:“是为清官良吏也。恩师在世时,也曾经说过,令祖父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必极其志而后已,李某望你好自为之。”
  李三坚说罢,爬上囚车,钻入了囚笼之中,就不再理会陈可儿了。
  李三坚是在委婉的提醒陈可人,不可堕了其祖之名声。
  陈可儿的祖父,姓陈名希亮,字公弼,
陈希亮嫉恶如仇,不虑个人的祸福荣辱,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
  “皇使办事,闲杂人等回避,上路了......”
  皇城司二十名皇差大声吆喝着,簇拥着囚车向着宋东京开封府方向扬长而去。
  皇差们果然没有付酒菜钱,还是李三坚心中不忍,示意蔡樱雪给了客栈些许钱钞......
  陈可人满脸羞愧之色的看着囚车逐渐远去。
  寒风瑟瑟,显得站在风中的陈可儿有些凄凉。
  ...........................................
  “哥哥,此人既然不肯为我所用,不如杀之.....”
  李三坚等人走后,方十三的一名手下对方十三说道。
  “不可,万万不可。”吕师囊闻言连忙劝道:“此人为百姓誉为青天,是久负盛名,如此贸然杀之,对我等大事不利啊。”
  方十三闻言看了陈可儿一眼,点了点头。
  ..........................................
  宋政和三年正月初,东京开封府
  宋帝赵佶荫子定王赵桓、嘉王赵楷为太保。荫广平郡王赵构为检校太保。下诏因天赐元圭,遣官员册告裕陵、永泰陵。荫燕王赵俣为太傅。追赠王安石为舒王,子王雱为临川伯,配享文宣王庙。吴居厚被罢免,擢观文殿学士郑居中为知枢密院事。荫越王赵偲为太傅,荫子赵楗为韩国公。
  广平郡王赵构为宋帝赵佶第九子,今年才六岁。其母韦氏原为端王府端王侧妃韦氏之侍女。赵佶登基为帝,韦氏也跟随韦氏进宫,为宋帝赵佶御侍,也就是宫女。宫中日子清淡,于是韦氏便与另外一名宫女乔氏结拜为姐妹,相约富贵之时,不能忘了对方。
  宫中所谓富贵无非就是侍寝,将皇帝伺候舒爽了,便可能得到册封,有了册封之后,地位当然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宫中不受宠的宫女是比比皆是,其结果无非就是两种结果,其一就是因年老色衰,被放出宫去,寻一良人家嫁了;亦或在宫中孤老终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