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796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这些人早已形成了一个利益团体,是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于是乎,李三坚就如捅了一处巨大的马蜂窝一般。
  而宋帝赵佶也是如此,蔡京三度复起,最终决定的便是赵佶,赵佶也不止一次夸赞蔡京施政有方,使得国库充盈,若是赵佶准李三坚所请,岂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届时,赵佶的脸往哪里搁?皇家颜面何在?
  李三坚奏章虽是弹劾蔡京、朱勔等人,但却是直指宋帝赵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蔡京、朱勔背后的主子便是赵佶。
  这也是蔡京看过奏章之后,感到欣喜的主要原因,暗骂了赵佶,李三坚还能有何好下场?
  只不过蔡京感到万分纳闷的便是,奏章是如何递交到赵佶手中的?要知道蔡京此时早已控制了一切言路,正常渠道的奏章,都是要经过蔡京之手的。
  因此赵佶也是愤怒异常,这也是赵佶第一次开始厌恶、恼恨李三坚了。
  最为关键的是,若准李三坚所奏,赵佶眼前的一切均会化为乌有的,如延福宫及其宫中的奇花异石、飞禽走兽、奇珍异宝等等,赵佶如何舍得?
  要知道赵佶是将这些玩意视若性命的。
  “陛下,陛下啊...”朱勔被救醒之后,“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膝行至赵佶面前,抱着赵佶的小腿是大声嚎哭,鼻涕、眼泪沾满了赵佶身上的道袍下襟。
  “陛下啊...”朱勔一边大声嚎哭,一边说道:“臣本一微贱商贾,而陛下不嫌微臣,命臣寻些山石之物。臣便是肝脑涂地,也要为陛下办成此事。臣在外不过是取些废弃山石,又如何扰民了?山石长在山上,生在水中,外面之人根本是不屑一顾的。微臣等人只不过亲自开山挖石,在水中捞起石头,然后在花些钱雇三两民夫,运至京师,怎么就扰民、害民了?怎么就危害江山社稷了?微臣受此不白之冤,请陛下替微臣洗清冤屈。”
  “知道了,知道了,卿先起来说话。”赵佶温言道。
  赵佶也是觉得李三坚所言是言过其实了,是危言耸听。
  赵佶是喜欢假山奇石,而这些假山奇石,在俗人眼中也就是些荒石,根本是不入眼的,而在赵佶眼中却是神奇之物。
  如此荒石放着也是放着,取来自己欣赏,就成了害民之举了?一派胡言,言过其实,危言耸听,赵佶心中暗道。
  “陛下,要说危害江山社稷,祸国殃民之贼,不是别人,乃是那奸贼李三坚。”朱勔抽抽噎噎的说道,就如一名受够了气的小媳妇一般:“陛下,微臣有三件事情,需禀明陛下,第一件事情就是臣侄汝明,与应奉局之人于福建路福州开山掘石,却被那李三坚打了,并将他们撵出了福州,陛下,汝明等人乃是奉旨办差,此举与抗旨无异;第二件事情更是大逆不道,政和二年十月,三艘纲船在崇明岛被海寇劫掠,押船兵卒死伤无数,三艘满载贡物的纲船被劫掠一空,后经两浙路缉盗官查明,劫掠贡船之海寇乃是福建路舟师假扮的,乃是那奸贼李三坚见财起意,差人劫了纲船,此举与造反无异;第三件事情,就是奸贼李三坚与反贼侬智高后裔勾结,欲坏了我大宋江山。”
  “陛下,微臣叩请陛下拿下此贼治罪。”朱勔随后在地上磕头道。
  “反啦,反啦!”赵佶听完后终于大怒,拍案起身大怒道。
  赵佶脾气一直以来,都是较为温和的,能够宽于对待臣下的,也是很少发怒的,可此时涉及到江山社稷,涉及到反叛之事,于是不禁发了脾气,发了怒。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宋再是宽于刑罚,但涉及到谋反,下手也是毫不手软的,是毫不容情的。
  于是乎,众人仿佛听到一声龙吟虎啸之声,仿佛看到一片血雨腥风。
  蠢材就是蠢材,一点都沉不住气,蔡京心中不由得暗暗摇头道,待将顾龙云等人押至京师之后,再提及侬智高后裔之事,其效果将会是更好一些,可此时朱勔气急败坏之下就提出了此事,无凭无据的,岂能使人信服?李三坚也完全可以矢口否认,并反告朱勔诬陷,而诬陷大臣谋反的罪名也是不轻的,也是有可能被杀头的,最起码也会罢官流放。
  劫掠大宋纲船一事,倒是可以据此拿下李三坚治罪,蔡京心中暗道,别人不知道,蔡京可是知道的,此事绝非李三坚所为,定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朱勔所为,不过只要是手脚干净,做得逼真一些,将这屎盆子扣在李三坚脑壳上,也是很不错的。
  众臣是战战兢兢的,不敢有任何动静,只符宝郎李邦彦发出一声惊呼。
  赵佶见状转头看了李邦彦一眼,冷冷的问道:“符宝郎有何话要说吗?”
  “陛下,微臣死罪,请陛下恕罪,那奸贼李三坚居然谋逆造反,当立即羁拿治罪。”符宝郎李邦彦吓得慌忙伏在地上答道。
  符宝郎李邦彦,即为李三坚的妾室徐氏之亲兄李邦彦。
  大观二年,太学生李邦彦,赐同进士出身,授官秘书省校书郎,试任符宝郎。
  此时宋朝廷已废科举,由学校升贡,因此蔡京之流有多了条生财之路,而李邦彦家中为富商大贾,因此升贡要比科举容易得多,因此李邦彦就有了进士出身。
  所谓符宝郎,即为掌宝玺,并掌金银令牌之官职,官职不大,却极为重要,因皇帝随时要用印,因此符宝郎是抱着皇帝御玺跟着皇帝到处乱跑的。
  李邦彦与其亲妹李婉婷,李婉婷现在改名为徐婷婷。李邦彦与徐婷婷自幼兄妹感情较好,此时徐婷婷是李三坚的妾室,李三坚也就是李邦彦的妹婿了。当年李邦彦家中反对这门亲事,可李邦彦还是颇为赞同的,因此此时李三坚出事,李邦彦还是打算在适当时机,在赵佶耳旁吹几句耳旁风,为李三坚说两句好话。
  可李三坚此刻居然有谋逆之嫌,如此一来,李邦彦还敢为李三坚说话吗?忙不迭的欲撇清与李三坚、徐婷婷的关系了。
  身家性命、自己的前程与亲情相比,亲情就靠边站了,况且李邦彦早就想拜到蔡氏门下了...
  今日过后,李邦彦之家就宣布李婉婷已死,正式撇清了与李三坚、李婉婷的关系。
  所谓墙倒众人推,大概就是如此吧,这众人之中当然也包括亲人。
  “何卿家,你以为如何?”赵佶闻言点点头问向与蔡家并列宰相的何执中道。
  此时的赵佶最信任的大臣,大概除了蔡京,就是同为赵佶潜邸之臣的何执中了。
  不过何执中此时年龄已老,且较为平庸,因此何执中的这个宰相基本上就是个摆设。
  “陛下...”何执中似乎是正在打瞌睡,昏昏欲睡的,猛地被赵佶唤了一声,于是就打了个机灵,想了想后说道:“陛下,李三坚为陛下‘老臣’了,因而臣以为李三坚谋反之事,是有待商榷的,不过李三坚此时掌一路之钱粮、兵马,还是当谨慎从事也。”
  何执中当然与李三坚是较为熟悉了,在端王府之时,两人关系也是较为良好的,李三坚谋反之事,何执中当然是不相信的,一个寒门士子,无门无派的,没有氏族大家的支持,他拿什么谋反?凭福建路一路之力吗?
  若李三坚真的领福建路谋反,那么朝廷必将会以雷霆之力,迅速剿灭的。
  因此何执中是打死不信李三坚谋反的,不过此时的何执中还有三二年就致仕了,此刻又何必跟自己找麻烦事?又何必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因此何执中说话模棱两可的,又将“锅”甩给了赵佶及其余诸臣。
  不过何执中还是给赵佶稍稍提了个醒,那就是李三坚为赵佶“老臣”,为他的潜邸之臣。
  老滑头,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王黼心中暗骂了何执中一句后,开口奏道“陛下,臣以为无论怎样,人总是要回来吧?回来之后,一切由陛下定夺便是。”
  王黼今年三十余岁,便居高位,原因就是依附蔡京,打击政敌,蔡京才投之以桃报之以,助王黼登上高位。
  “传旨,着皇城司槛送李三坚至京师,尽法处治。”赵佶闻言点点头下旨道。
  “也不必太过为难于他。”过了半响,赵佶又开口吩咐道。
第二十一章
狼狈为奸
  “中贵爷爷,小的此次进京也给您老捎了一船物件,望中贵爷爷笑纳。”
  诸臣出了延福宫,朱勔单独留下,缀住了梁师成,瞅个机会开口对梁师成说道。
  “你小子...”梁师成今年也就四十余岁,只比朱勔大不足十岁,却被朱勔一口一个爷爷叫着,心中倒是有些欢喜,于是对朱勔笑道:“我等为陛下办差,当尽心竭力,同时也不可有损陛下名头之举啊,凡事当小心在意,事事当如履薄冰也。”
  有损陛下名头?你他娘的比我更狠,朱勔心中暗骂道。
  梁师成深得宋帝赵佶恩宠,还居然得到了进士出身,一名阉人成为了进士,使得天下人均是瞠目结舌的,进士何时如此不值钱了?
  此时的梁师成不但在宫内有官职,在宫外也是任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等官职,身兼数十个官职...
  其中一份最重要的官职便是负责传旨,官职不大,却极为重要,可谓是个肥缺,赵佶颁布的每份制、诰,几乎都是由梁师成传出宫外,梁师成甚至能够模仿赵佶的“瘦金体”,制、诰的真假也就无从分辨了。因此此时的梁师成可谓是权势熏天,使得朝中文武百官几乎个个迎奉于他,其中想得到升迁的官员更是如此了。
  蔡京当然也是迎奉梁师成,王黼更是以父子之礼执之,朱勔也是以爷孙之礼执之。
  权势熏天,有了权,当然就会有钱,梁师成以权谋私,所得美宅、良田、园林、金银珠宝等等是不计其数,说富可敌国都算是少的。
  “爷爷说的是,小的今后定会当心的。”朱勔不动声色,满脸堆笑的接着说道:“中贵爷爷,小的冒昧的问一声,您老此次遣何人去福州拿人啊?”
  赵佶诏命皇城司前往福州拿下李三坚治罪,也就是命梁师成派人前往福州。
  梁师成在皇城司当中也是有官职的。
  所谓皇城司,即宋禁军官司名。旧名武德司,位于东京开封府左承天门内。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消息。
  皇城司依祖宗法,不隶台察,又依旧制,三衙管军,未尝内宿,殿前一司虽统摄诸班禁卫,而皇城一司亦判然不相关,亦汉南北军相统之意也。其不受三衙辖制,乃直属皇帝的衙门,也就是说,皇城司直接听令皇帝,其他人均是无法节制。
  皇城司主要官员就是勾当皇城司公事十员,以武臣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任。
  梁师成就是勾当皇城司公事其中的一员。
  “你这是何意?”梁师成闻言诧异的看着朱勔问道。
  “哦,中贵爷爷,是这样的,怎奈那厮太过可恨,因此小的请爷爷半路就将其...”朱勔随后恶狠狠的挥了一下手掌。
  “什么?难道你想半路就将其...?”梁师成闻言惊道:“官家可是说了,不可太过为难他的。”
  “哎哟,我的爷爷啊。”朱勔闻言慌忙说道:“这一路之上千山万水的,谁又能保证一路平安呢?谁又能保证没个病、灾什么的?到时候病死在了路上,摔死在山崖之下,官家最多问两句罢了,还能怎样?难道还有人为其伸冤,为其分辨不成?他自己也无口分辨了,要分辨就去阎王爷那里分辨去吧,嘿嘿,中贵爷爷啊,你自己思忖下吧,此人到了京师,若是官家心软,今后为难的可不止小的一人呢。”
  梁师成闻言,异常犹豫的点了点头。
  皇城司在拿人之后,也经常有人犯半路死去的,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可李三坚...梁师成就犯了难,有了些犹豫。
  梁师成得了势之后,是善待苏轼后人的,吩咐家中仆从,若是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和苏过来访,一定要尽心接待;若是有求助的意思,多少钱都给,不用再行请示。
  按说李三坚为苏轼之门生,梁师成也会善待他的,同时以往李三坚与梁师成还是有些交情的。可此时李三坚居然欲废止花石纲,并请斩蔡京、朱勔父子,如此以来,李三坚欲为难的可不止蔡京、朱勔父子,也是将梁师成等人囊获在内。
  李三坚与废止花石纲,梁师成在花石纲中得到的好处也还罢了,可李三坚今后会不会欲废止修建艮岳?会不会欲废止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会不会清君侧?请斩蔡京、朱勔父子,今后会不会请斩梁师成等人?
  要知道梁师成可是修建艮岳等的都监呢,梁师成的摇钱树可是在其中的。
  一条线儿上的蚂蚱,十有八九就是如此了,梁师成心道,如此看不清形势之人,如此不识时务,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梁师成如何能够保他?如何能够继续善待于他?
  此时的梁师成也是异常的恼火,恼火李三坚不识时务,妄自尊大。
  怪只怪他太没眼力见儿了,梁师成心中暗道,李三坚啊李三坚,害死你可不是我梁师成,而是朱勔这个泼皮,回头俺梁某定会给你好好上柱香、烧些纸钱的。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