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796

  “我。。。少爷,小的是客户,家中实在是养不活这么多的孩子啊,另外就是这个。。。这个是此地的习俗啊,孩子没有生在富贵人家,转世就能够投个好人家了。”农夫苦着脸说道。
  “什么狗屁习俗?”李三坚闻言怒道:“如此习俗悖逆天道、有伤人伦,完全为为伤天害理之事。”
  李三坚随后想到其因家中贫困,无法善养,于是不由得放缓语气后说道:“既然家中已有二子一女,为何还要继续生啊?生了养不起,还要溺死,岂不是。。。?小儿何辜?被尔等害了小小的一条性命,况且孩子难道不是你们亲生的吗?为何如此的心狠?”
  李三坚说完之后,忽然感到自己问得有些浅薄了,这个世上大多数人是只知生,而不知道避孕的。
  其实避孕的办法还是有的,只不过世人大多数不知而已。
  “孩子他爹爹,我们听少爷的话吧,不害她了,我们回家吧。”农妇抢过已经被吓得哇哇哭泣的女婴,抱着怀里一边安慰一边对农夫说道。
  “这。。。孩子他娘,哎,回去之后,我们拿什么养活她啊?”农夫仍是犹豫道,唉声叹气的。
  宋百姓主户可分五等,而农户可分为乡村下户与客户,下户为乡村主户的第四、第五等户。
  按有地无地,又可分为有地农户或无地农户,按占地多少又可分为富裕农户、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
  富裕农户是指乡村主户中的第三等户的中下层;自耕农是指乡村主户中的第四等户和第五等户的上层;半自耕农是指主户中的第五等户的中下层;佃农就是指乡村客户。
  李三坚面前的这对农夫夫妇就是佃农或者称之为客户,也就是靠租种他人土地为生的农户,为最下等的农户。
  佃农却是占了宋农户之中的大多数。
  而客户在养活一家人之前,还要负担佃租、田赋、丁税、杂税、力役等等等等各种苛捐杂税,可谓是负担沉重,他们能够保证家中之人有口吃的,都算是老天开眼了,而家中多出的人口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造成福建路“不举子”之事屡禁不绝,与朝廷,与官府有很大的关系,也不能全怪福建路的恶习陋俗。
  李三坚想到此处,看着衣衫褴褛的农夫夫妇,长长的叹了口气后问道:“你姓什么?”
  “小人姓贺,家中排行老二,因而被人称作‘贺二’。”农夫贺二据实答道。
  “贺二?你听好了。”李三坚沉吟片刻后对贺二说道:“孩儿是无辜的,不能够害她的性命,无论怎样,尔等不可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了。”
  “少爷。。。你到底是何人啊?”贺二闻言抬头看着李三坚问道。
  他应该是哪家官老爷家中的衙门?贺二心中暗道,虽李三坚衣着平凡,但气度却是不凡,因而贺二不敢无礼,也不敢顶撞,只是开口问道。
  “是啊,你到底是何人啊?”
  “人家家中的事情,与你何干?”
  “真是吃饱了撑的,管这闲事!”
  “耽搁了投胎的时辰,你赔得起吗?”
  贺二胆小怕事,可围观的众人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纷纷开口指责李三坚道。
  一些人甚至撸起了袖中,准备给这个妄自菲薄闽地千百年习俗之人些许教训。。。
  “少爷可是泉州李太守呢。”李三坚正在考虑是否表明身份之时,长随石头怒视着众人抢先开口道。
  李太守?泉州知州李三坚?围观的众人顿时就楞住了,怯怯的看着李三坚,再无人敢七嘴八舌了。
  李三坚为泉州知州已久,泉州之人许多人已经知道他们的父母官为一名年轻汉子,可当面见到,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太守居然如此年轻,居然能够在此地遇到他?刚才指责李三坚的人心中不由得懊悔不已,同时也是惊惧不已,生怕李三坚秋后算账,将他们全部拿下治罪。
  不过众人之中仍是有人不相信李三坚的身份,于是惊疑不定的看着李三坚。
  “看清楚了吗?”石头见状,取出官牌,得意的立在了众人面前。
  “小人贺二,拜见李老爷,知州大老爷,小人眼睛瞎了,冒犯了大老爷,大老爷饶命啊!”贺二见到官牌之后,吓得浑身哆嗦,双腿一软,就跪在了李三坚的面前。
  贺二之妻也是抱着女婴跪在了李三坚的面前。
  “小人等有眼无珠,冒犯了大老爷,知州大老爷恕罪!”众人均跪在了李三坚的面前,其中尤以方才指责李三坚之人磕头磕得响。。。
  “都起来吧!”李三坚神色温和的对贺二等人说道。
  贺二等人闻言又是磕了几个头,才哆哆嗦嗦的爬起身来。
  “贺二,本官方才的话听清楚了吗?”李三坚随后对贺二接着说道:“伤天害理之事不可为之,孩子抱回家中好好养大,同时本官免你家中所有人之丁税,其他杂税也可适当减免,过后本官即行文晋江县,命其给你们一些钱米。”
  “多谢大老爷了,多谢大老爷了。。。”贺二闻言已经激动得说不出来了,又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只是一个劲的磕头、致谢。
  “你先起来说话。”李三坚扶起贺二后接着对他说道:“求人不如求己,若种田养活不了一家人,你可前往城中务工,据本官所知,泉州城内有许多作坊正在招人手,为何不去尝试一番?”
  泉州官府鼓励经商,鼓励开办各种作坊,因此此时的泉州各种行开办的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这也是李三坚缓解因土地兼并,从而造成了大量流民的办法之一。
  “可小人没手艺,他们会要小人吗?”贺二支支吾吾的问道。
  “没手艺不能够学吗?”李三坚怒道:“长个脑子干什么吃的?”
  贺二闻言被吓得哆哆嗦嗦的不敢接话。
  李三坚呼出两口长气后,对贺二说道:“你可以先去,有何难处,本官许你直接来本官住处求助。”
  “多谢大老爷了!”贺二闻言哽咽的说道:“大老爷就是小人一家的再生父母啊,我。。。”
  贺二之妻也抱着女婴不停的拜着李三坚。
  “孩子还没名字吧?”李三坚随后看着农夫怀中可爱的女婴问道。
  “没。。。有,她是个女子,要什么名字啊?”贺二答道。
  “女子也是人,为何就不能有名字?”李三坚闻言又是怒道:“本官今日就偏要给她取个名字,她姓贺,名玉奴,她是冬日出生,本官希望她像一支腊梅般的,欺雪傲霜,坚强的长大成人。”
  玉奴为梅花的雅称。
  “玉奴,玉奴,你一定要记清楚恩人的模样。”贺二之妻拿起贺玉奴的小手向着李三坚拜道。
  。。。。。。。。。。。。。。。。。。。。。。
  “哎,李知州,你可以救一人,可以救二人、三人,但你可以救四人、五人吗?你可以救许许多多的人吗?”
  李三坚本打算去趟晋江县县衙,可出了这么一件事情,使得李三坚兴趣大减,意兴索然的与石头一同返回泉州城,路上石头对李三坚说道。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苦难甚多!”李三坚闻言灰心丧气的说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
提前泄露
  宋崇宁二年,泉州官府颁布了一条政令,内容就是严禁“不举子”之俗,若有人犯之,以杀伤罪论处,同时若家中有三子之上者,可适当减免丁税等杂税,并且官府还给予一定的钱米,帮助贫乏不举子之家渡过难关。
  泉州官府鼓励失去土地的农户进城务工等为谋生手段,以最大可能保证他们基本生活所需。
  新置“举子仓”,目的就是专门用来资助贫乏不举子之家。
  泉州官府以上种种措施,极大的缓解了泉州的“不举子”之恶俗,同时也救了许许多多的婴儿,为泉州百姓交口称赞。
  不过泉州“不举子”之恶俗也只是缓解,并未根除,原因就是并未触及产生“不举子”现象的根本,那就是苛捐杂税。
  从目前来讲,李三坚等人也只能这么做了,也只能尽最大努力缓解“不举子”之恶俗。
  税赋之制,为朝廷之制,李三坚等人也只敢打些“擦边球”,但不敢对其做大幅度的修改,否则就会蒙受“违制”之罪名。
  李三坚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之至,同时也有些灰心丧气的。
  大宋之积弊是长年累月的累积而成的,非一人之力,非一夕之功所能够革出的。
  “山魁,你去寻些十余岁的,无家可归的少年,切记,这些人需精挑细选,需身体强壮、脑袋灵光之人。”泉州州衙设厅之内,李三坚吩咐泉州黑旗军魁字营指挥使山魁道。
  “是,主人。”山魁应道。
  山魁不知李三坚此举的用意,但山魁并未开口想问,山魁对于李三坚之命从来都是无条件的服从。
  “李知州,我等只需尽力而为就行了,不必如此灰心丧气。”山魁走出设厅之后,泉州通判崔永梽安慰李三坚道。
  此数日间,李三坚均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崔永梽都是看在眼中的。
  李三坚摇了摇头,低头看着州衙公案沉默不语。
  泉州之事只是其一,此时的李三坚除了心忧泉州之事外,还在担心京师,担心徐婷婷。
  李三坚此时有了些后悔,后悔不该同意徐婷婷前往京师为自己打点。
  因三道奏疏之事,就算是朝廷怪罪下来,将李三坚罢官免职、贬黜流放,又能如何?
  真若如此,李三坚倒也可以放下这些烦心事,日子说不定还能够过得逍遥自在呢。
  既然如此,徐婷婷又何必前往京师?
  不知道朝廷目前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不知徐婷婷、蔡樱雪二人此刻到了哪里,她们一路之上,是否顺利?是否是平平安安的?
  李三坚抬头看着北面,心中暗暗想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