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796

  “回去吧!”李三坚无奈之下,只好翻身上马,挥鞭说道。
  “三郎,俺知道东坡先生他为何要坚持返京。”此时骑在马上到许彪忽然开口道。
  “你?你知道?你知道什么啊你?”李三坚没好气的看着许彪说道。
  “俺当然知道!”许彪仍是不服气的说道:“不过是舍不得高官厚禄而已,东坡先生坚持返京,应该是为了官复原职吧?要不然那么着急忙慌的回去作甚?这个世上之人,又有哪个舍得高官厚禄嘛?”
  “啪!”李三坚气得虚挥了一下马鞭后呵斥道:“你个夯货,瞎咧咧什么?胡说八道的,少他奶奶的废话了,赶紧赶路。”
  李三坚虽不知道苏轼为何要坚持返京,但李三坚明白苏轼坚持返京,决不是为了什么高官厚禄、官复原职。
  这么多年了,苏轼宦海沉浮,早已将这些事情看淡了。
  那么苏轼病情如此严重,还坚持返京的原因是什么?
  苏轼这个年龄的人或这一类的人,都有一种情节或者说是执念,那就是朝廷对他不仁,可苏轼却不能对朝廷不义,只要朝廷需要,苏轼就要为朝廷出谋划策,而且还是尽心竭力、殚心积虑的,就算是白衣,亦是如此。
  忠君爱国之念已经深入了他们的骨髓。
  还有就是落叶归根,苏轼为川蜀眉州人,可其祖籍却为河北栾城人氏,因此苏轼在外漂泊多年,此时是想早一日落叶归根了。
  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呢?李三坚心中暗暗猜测道。
  哎,想那么作甚?李三坚心中暗道。
  此时李三坚只希望苏轼一路顺风,平平安安的回到宋东京开封府。
  宋东京开封府名医甚多,也许有名医能够治好苏轼的病。
  “本就如此嘛!”此时的许彪仍是不服气的嘀咕道。
  “啪!哎呀!”
  “山魁哥,你抽我作甚?”
  “抽的就是你这个多嘴多舌的!”
  “山魁,你。。。你个黑厮,来来来,俺与你大战三百回合!”
  “。。。。。。。。。。。”
  于是一行七八骑,向着泉州城池疾驰而去。
  而令山魁、许彪等人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此时的李三坚显得异常的焦急,众人只见李三坚是打马如飞、纵马狂奔,都快跟不上他了。
  府尊相公他到底有何急事啊?众人心中一起想到。
第七十五章
顾此失彼
  泉州李德俊住宅
  “爹爹,爹爹,大事不好了!”李德俊之子李茂拿着一封书信跑到李德俊面前,焦急的说道。
  “茂儿,何事惊慌啊?”李德俊见状诧异的问道。
  “婷妹妹她。。。她。。。她走了!”李茂将书信递给李德俊后,气喘吁吁的说道。
  “婉婷她。。。?”李德俊闻言慌忙拆开书信,细细的看了一遍后,将书信放在桌上,长叹了一口气,沉默不语。
  送上门给人家,可人家却不要,换做自己也会走的,李德俊心中暗叹道。
  “爹爹你。。。你为何不说话啊?”李茂见状诧异的问道:“爹爹快点使人将婷妹妹追回来啊?”
  “追?追什么追?”李德俊闻言怒道:“事情到了现在,你难道还不死心吗?”
  李德俊随后长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茂儿,你与婉婷之间是绝对不可能的,婉婷她。。她可是你的堂妹啊,依宋律,你们是不可能成家的。就算爹爹想办法,可婉婷她。。。她可是那人的人,你是争不过的。”
  “爹爹,婷妹妹什么时候就成了那狗官的人了?不过是你是想将婷妹妹送给他做小,可那狗官却是不收而已。”李茂闻言啰啰嗦嗦的说道:“婷妹妹也定是因为此才离开的。。。”
  “住口!”李德俊怒道:“什么狗官?现在李知州之名在泉州是家喻户晓,声名是如日中天,小心隔墙有耳,得罪了李知州,我看你该当何罪?李知州不追究你,你也难逃众人悠悠之口。”
  李三坚迅速的平抑住了泉州米粮价格,并开仓赈粮,救济百姓,泉州众百姓此时才明白了李三坚的良苦用心,并为此前非议李三坚,冤枉李三坚感到异常羞愧难当,因此此时李三坚的名声在泉州众人口中,被一致称赞,为民做主、心恤百姓之名是如日中天。
  “啊,快来人啊,有人闯门!”
  “啊?原来是李知州啊,请恕小的眼拙!”
  “李知州稍候,容小的进去禀报!”
  “嗳,嗳,李知州不必性急啊,喝杯茶稍候,小的给您泡壶福建名茶啊!”
  “。。。。。。”
  李三坚来了?还急匆匆的闯门而入?李德俊听到动静之后,慌忙问向李茂道:“婉婷往哪里去了?”
  “下人们讲,往北面码头去了!”李茂也没考虑那么多,应声而答道。
  须臾,“狗官”李三坚尘被满面的站在李德俊面前,手里还拎了个马鞭,施了一礼后,问向李德俊道:“李员外,恕本官冒然闯入贵府,请问婉婷现在何处?本官此三日无时无刻。。。”
  “走了,刚走没多久,现在去追还来得及。”李德俊不等李三坚将话说完,慌忙说道。
  “往哪里走了?”李三坚闻言也是慌忙问道。
  “往北面码头去了,李知州,在下与你一同前。。。啊?李知州,你慢点,等等在下啊。”
  李德俊话未说完,李三坚已经转身一溜烟的跑得没影了。。。
  。。。。。。。。。。。。。。。。。。。
  泉州北面一处码头为南安江码头,此时一艘木舟解开了缆绳,正缓缓的离开了码头石墩,向着江中央驶去。
  正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行数人纵马疾驰而至,为首的一名身穿宋官员常公服的年轻官员,挥鞭向着木舟大声呼喊道:“婉婷,慢行,请容李某说两句,船家,快将船划回来。。。啊!!!!”
  年轻官员所骑的官马奔驰速度太快,奔到码头石墩之处时,官马受惊,猛地止住了马蹄,一个骤停,就定在了石墩之处,而马上的年轻官员却因为惯性,再加上心不在骑马上,于是就被甩下了马鞍,发出一声惨叫,“扑通”一声就落入了江中。。。
  “啊。。。。。。?”
  “府尊相公落河里啦!”
  “快快,快快捞起相公啊!”
  “俺说三郎啊,不就一名小娘子嘛,你至于吗?”
  年轻官员众随从被吓了一跳,慌忙跳下马鞍,呼喊的呼喊,下水捞人的捞人,是忙成了一团,撑船的船工听闻是堂堂李大知州掉落在了江中,也是慌做一团,也是慌忙帮着将李三坚从南安江中捞了上来。。。
  。。。。。。。。。。。。。。。
  “李大官人,是在寻小生吗?”
  李三坚躺在南安江码头之上,还在不停的、大口大口的口吐江水之时,一名穿着青色长衫的年轻“儒生”,撑着一柄油伞站在李三坚头顶忍不住的笑问道。
  “啊?是你?婉婷你。。。你。。。你不是坐船走了吗?婉婷,李某想的你好苦!”李三坚躺在地上,看清楚面前“儒生”就是开封府李记金银行少东家李婉婷之后,有气无力的、诧异的问道。
  “天都黑了,何人还坐船啊?”李婉婷随后笑容一收,冷冷的对李三坚说道:“你想我?我看你是恨不得我早日离去呢,哼,我们走!”
  李婉婷招呼了身边的一名“小厮”一声之后,就转身离开,对李三坚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嗳,嗳,你等等。。。哎!”李三坚见李婉婷是头也不回的走了,于是无奈之下,从地上爬了起来,伸手道:“牵马来!”
  “主人。。。你。。。?”山魁牵过一匹官马,将马缰塞入李三坚手中,不无担心的问道。
  李三坚已经习练马术这么久了,居然被甩入江中,其马术不得不使人担忧。。。
  “无碍,无碍!”李三坚摆摆手对山魁说道:“你们先回去,回去后告诉老夫人,说今日府务缠身,晚上就不回家了。。。”
  李三坚说罢,就翻身上马,纵马就向着李婉婷冲了过去。
  片刻之后,众人就听到远处传来两声女子的尖叫声。。。
  李三坚纵马追上李婉婷后,伸手一捞,就将李婉婷捞上了马鞍,李婉婷发出一声尖叫,而身边的“小厮”也是被惊得尖叫不已。
  “主人,你慢点,小心啊!”
  “哎,三郎,为了一名小娘子,你至于吗?”
  山魁、许彪等人紧紧追着李三坚,不无担心的大声呼喊道。
  此时李三坚紧紧搂着一名年轻“儒生”骑在马上,纵马奔驰,路人见之是纷纷侧目,待看清楚马上之人是泉州知州李三坚之时,更是惊得是面如土色。
  大宋堂堂一州之长吏,原来是有着“龙阳之癖”的人,大街上就按捺不住了?难不成两人准备在大街上胡天胡地不成?
  。。。。。。。。。。。。。。。。。。。。
  金色的海礁、金色的云、金色的海水、金色的沙滩,落日的余晖照在海边沙滩之上骑在马上的一骑两人身上,使得李三坚、李婉婷二人身上均是披了件金色霞披似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