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796

  杨正为南安县知县,当然只是考虑的是南安县之事,而李三坚为泉州知州,当然考虑的是全局,救灾之事必须统筹安排,方为妥当。
第三十四章
主观臆断
  杨正,岳州人氏,年二十有八,绍圣四年,殿试第一百六十九名,其后授官,实领晋江县县丞。
  杨正性格刚直,眼睛里揉不进半粒沙子。
  杨正中了进士,初为晋江县县丞之时,遇到的事情与李三坚差不多,诸南安县属吏为他摆下接风洗尘宴,并奉上官敬,结果被杨正好一顿痛骂,差点将他们个个打了板子,就连当时晋江县县令的面子都不给,因此杨正为诸属僚所不容。
  “说起南安县,本官倒是有个疑问,望杨知县能够解惑。”李三坚见杨正着急的想走,于是也就不跟他废话了,开门见山的说道。
  “李知州请讲!”杨正见李三坚发问,也只好老老实实的坐回到椅子上后说道。
  “同安、德化、晋江等县均在等着泉州常平仓放粮,独独你晋江县却欲返回,这是何故?”李三坚想了想后问道。
  “李知州,水患肆虐,灾情似火,救灾如救火。我晋江县为此次泉州水患最严重的,我晋江县百姓早已是困苦不堪了,因而下官是心急如焚,欲赶回晋江县赈济、安抚百姓。”杨正闻言答道。
  “杨知县恤民之心,本官甚是欣慰。”李三坚点了点,表示赞许,随后又问道:“之所以同安、德化、晋江等县均在等着泉州常平仓放粮,就是因为他们无钱、无粮,难道你晋江县有钱、有谷?”
  “有,但不多。”杨正闻言答道:“晋江县仓存粮,乃是下官在丰年粮价低贱之时,令人收买粮食入贮。晋江县富室不愿服差役之时,也是以钱、粮充役,再加上。。。再加上下官吝啬。。。。因此晋江县县仓有存粮,但是不多,对于水患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下官的打算是,得开仓之命后,回去即打开县仓,并于富室之中借钱、粮若干,先救救急,待丰年之时,再收些粮食归还富室便是。”
  “如此甚妙!”李三坚闻言大喜,连连点头道:“我泉州诸县都如杨知县这般,我泉州万民还有何忧?本官还有何忧?只不过杨知县,钱、粮好借吗?富室肯借钱、粮吗?”
  “不容易!”杨正摇头叹道:“富室之中,有义之人毕竟为少数,大多数的富室在此危难之时,却囤积粮食,待价高之时出售。下官只能是尽力而为,下官为晋江人氏,家中还有些许薄产,打算变卖救急。”
  “杨知县,你。。。”李三坚感动得有些说不出来了,沉默片刻后对杨正说道:“我堂堂泉州州衙,岂能让杨知县变卖家产赈济灾民?本官决意立即打开常平仓,是开也得开,不开也得开,本官就是砸也要砸开常平仓,有人敢强行拦阻,那么就休怪本官无情。”
  此时此刻,已容不得李三坚再慢慢去了解崔永梽等人为何不立即打开常平仓,为何如此的百般阻拦?
  水患容不得如此,灾民容不得如此,因此李三坚打算立即强行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平抑近日暴涨的米价,就算是为此杀上一两个人,李三坚也在所不惜。
  堂堂大宋国公自己都敢杀,更何况区区一个州府通判?李三坚心中发狠道。
  李三坚想着想着,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狠戾之色。
  杨正见李三坚脸上忽现狠戾之色,顿时心中一惊,连忙对李三坚说道:“李太守,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下官之所以未等常平仓开仓就打算离去,也是因为下官知道,常平仓无粮!”
  “常平仓无粮,到了何种程度?一点都没有了吗?”李三坚闻言倒也不是很吃惊,原因就是李三坚昨日就估计到了,泉州常平仓无粮。
  李三坚之所以这样说,目的就是逼出常平仓无粮的真相,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常平仓无粮。
  “具体情形下官也委实不知。”杨正闻言答道:“不过据下官估计,就算常平仓有粮,也是所剩无几了。”
  “这是为何?杨知县知道吗?”李三坚接着问道。
  杨正摇头道:“具体原因,下官也不清楚,不过下官估计乃是常平仓入不敷出所致。”
  “入不敷出?”李三坚闻言紧紧盯着杨正问道:“可否还有监守自盗的原因?”
  昨日李三坚就怀疑崔通判等人监守自盗,从而造成了常平仓空虚,同时也因为如此,崔通判等人不敢打开常平仓。
  若真如此,李三坚就定要拿下他们治罪。
  “绝非如此!”杨正闻言斩钉截铁的答道:“崔通判乃是何等样人?为我泉州难得的清官、正官,岂能为此悖逆国法之事?”
  “清官、正官?杨知县不妨说来听听,崔通判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李三坚闻言心中暗暗有些自责,于是连忙问道。
  若崔永梽真的是个清官、正官,那么李三坚就差点冤枉了他。
  “李太守,崔通判此人亦是出自微贱之家。。”杨正随后将崔永梽之事详细的说给了李三坚。
  “李某察人不明,吾之过也!”李三坚听完之后叹道。
  崔永梽,宋神宗皇帝元丰年间同进士进士及,出自农户之家,亦是出身微贱。中了进士为官之后,是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同时也因为如此,就为大宋官场所不容,为官十余年间,仅仅升为了泉州通判,而且还是偏远州府的官员,无迁至朝官的可能。
  李三坚仅凭昨日之事,就断定崔永梽是个贪官,是粮仓硕鼠,还差点拿下崔通判。。。这未免太过于武断了。
  主观臆断害死人啊,李三坚随后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今后作为一名州府长吏,对人对物定要小心谨慎,同样的错误可不能再犯了。
  “杨知县!”半响之后,李三坚对杨正说道:“你可愿为我泉州监察使?出巡全州,按、察举刺官吏。”
  宋自朝廷到路府州军均有握有监察权的官员。
  朝廷有御史台、谏院,督查百官,而路级监察衙门为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走马承使等等,府州军就是通判,通判主要就是负责各府州军的监察事务。
  通判之下就有监察使了,基本上都是临时设置的。
  宋监察官员的选任,无非就是三种途径,皇帝亲擢,一也;大臣举荐,二也;最后一个就是宰执堂除。
  李三坚此时为六品朝议大夫,权知泉州军州事,因此李三坚此时是可以举荐州级官员的,更何况此时的李三坚已经请得宋帝赵佶的旨意,可以任命州以下的官吏的,事后只需奏报朝廷便是。
  此时的李三坚需要一个督查各县水患、赈济等事的官员,因此就打算任命杨正为泉州监察官员。
  “这。。。”杨正考虑半响之后,对李三坚说道:“李太守如此抬爱,杨某甚感惶恐,不过南安县赈灾之事,较为急迫,不如待下官安抚南安县之后,再做打算如何?”
  你真当我是痴呆啊?此时杨正心中暗道,难道你还嫌我得罪的人不多?从前不过是一县之事,若杨正接受了李三坚的任命,那么就是全泉州之事了。。。
  “也罢!”李三坚想想也是,目前来讲,赈济救灾是最为紧要之事,而南安县灾情最为严重,此时临阵换将,确实是有些不妥。
  “如此,杨知县今日就回到南安县吧。”李三坚随后对杨正说道:“有件事情,本官需提醒一下杨知县,那就是你回到南安县之后,无论你做什么,本官一律照准。不但如此,若你在南安县有何难处,可使人来泉州,本官定会全力相助。”
  “多谢李太守!”杨正闻言大喜,慌忙起身重重施了一礼道:“有李太守这句话,下官定当全力以赴,以解万民之困,以解李太守之忧!”
  此时的杨正已经由最开始的抵触,不知不觉变得配合李三坚了。
  看来新任知州并非居其位不谋其政之人啊,并非尸位素餐之人。。。应该是个心忧百姓之人,杨正心中暗道。
  “李太守,下官临行前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杨正正准备离去之时,忽然转身对李三坚说道。
  “杨知县有话请讲,本官决不怪罪于你。”李三坚微笑着对杨正说道。
  “我泉州水患最为关键的并未赈济灾民,而是治水。”杨正想了想后,有些犹豫的对李三坚说道:“而治水分灾前与灾后,目前泉州连日暴雨,河水暴涨,海边潮汐亦是涌至,因此目前最为关键的就是疏通水道与加固堤坝,但一味的加固堤坝是不肯行,治水之要为堵不如疏。”
  “杨知县有话尽管直言,不必吞吞吐吐的。”李三坚闻言点头道。
  “李太守,目前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泄洪,如不能及时泄洪,若大水冲毁了堤坝,将会是更多的百姓受灾,如此就必将会造成我泉州灾情是更加严重。”杨正大声说道。
  “泄洪?自哪里泄洪?”李三坚闻言皱眉问道。
  “晋江县泄洪。”杨正答道。
第三十五章
左右为难
  通判泉州军州事崔永梽的住所就是官府廨舍,也就是官舍,位于泉州城池之内,靠近海边,风景较为秀丽,环境等较为宜人。
  其中廨指官员公事的场所,而舍就是官员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一般就统称为廨舍。
  京师廨舍一般是皇帝赏赐,或官为营建,或官为租赁,这是京师朝廷官员获得廨舍的主要途径。
  而路府州军官员的廨舍获取途径,主要就是承继修缮、路府州军官府兴修或租赁民居。
  宋路府州军廨舍对于官员来说,只允许官员及其家人居住,待官员迁官或致仕后,就必须搬出廨舍,以待继任官员公事或居住。
  官府廨舍是与官员品级挂钩的,崔永梽为泉州通判,当然就有资格居住在廨舍之内。
  而李三坚为一州之长吏,权知泉州军州事,就当然更有资格获得廨舍,李三坚甚至可以挑选泉州任意一处官舍,原因就是李三坚已得宋帝旨意,可以在泉州范围之内挑选任意一座宅院,就算是有官员居住,李三坚也可以将他们赶出去,强行霸占。
  不过如此欺人太甚之事,李三坚是不会为之的。
  官府廨舍之内,杂花果树,间以怪石,植藕于池,徙竹成丛,风景是较为清雅、秀丽的。
  同时廨舍以亭、堂为主体,以乔木、花卉、台榭、怪石进行点缀,一些大型廨舍之内甚至还有舫斋,可在廨舍之内行船游玩。
  “对门开竹径,临水种梅花。”李三坚站在崔永梽的住宅之前,念了念门上一幅对联后对许彪笑道:“他还蛮清闲的嘛。”
  但凡大门之上,都是有一幅对联的。自己将来的住宅该挂上一幅什么对联呢?李三坚心中暗道。
  因此时李三坚之母符二娘及妻妾蔡绒雪、王雯等人还在路上,还未至泉州,因此李三坚还未挑选自己及家人的住宅,只是暂住在州衙之内。
  目前李三坚挑选自己的住宅有两个标准,其一就是要清雅、清净,其二就是要够住。
  李三坚在开封府的小宅子过于拥挤,此时为泉州一州之尊,当然就想选个大点的住宅,以方便自己家人及今后的家人居住。。。
  话说李三坚还未到为了自己的清名,从而苛刻自己及家人的地步。
  为何忽然想起今后的家人?李三坚想到此处,不由得暗暗感到好笑。
  难不成自己还要纳妾不成?李三坚暗暗自嘲道,不过即便如此,李三坚眼前忽然浮现出了畲族少女瑶瑶秀美的身影及那日夜晚瑶瑶的。。。
  “俺说也是,三郎你整日操劳政事,可这老咬虫倒是清闲,不知道夹着屁眼在屋里作甚。。。”许彪气呼呼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