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796

  若李三坚还有一口气,刘安节就是拼着朝廷责罚,也要救他一命。
  “元承你来了?什么时辰了?”刘安节还未触碰到李三坚之时,“雪人”忽然开口说话,顿时将刘安节吓了一跳,拢在袖中的一壶热酒差点丢去。
  “辰时已过,翰韧,你还好吧?”刘安节见李三坚说话,心中顿时放心不小,于是欣喜的问道。
  “我无碍。。。”李三坚微睁双目,看着高大的宫阙答道。
  站了整整一夜的李三坚此时最想睡一觉或者坐下来休息片刻,可其一李三坚此时是待罪之身,必须在宫外候旨,回家睡觉或坐下来休息就会获得不恭之罪名;其二就是经过一夜的风雪,李三坚双腿几乎被冻僵,几乎没有任何知觉了,就算李三坚能够坐下来休息,也是无法动弹的。
  李三坚真怀疑自己双腿就此废去。
  “帮我揉揉膝盖!”李三坚随后对刘安节说道。
  李三坚在宫门待罪之前,也是做了不少准备的,如已经裹上了厚厚的冬衣,冬衣之下,李三坚也藏了数块牛肉及一壶烈酒,再加上李三坚年轻力壮,同时李三坚选了一处位置极佳之处,可以遮蔽大半风雪,因此李三坚才能够坚持到了现在。
  刘安节闻言偷偷的将手中热酒塞入了李三坚怀里,同时蹲下身子,将李三坚的裤腿撩到了膝盖之上,抓起一把雪花覆在了李三坚红肿的膝盖之上,并轻轻的搓揉起来。
  “翰韧,不如就此回去吧,咱不管他龟儿子咋个处置,随他的便了好了。”刘安节边揉边含着眼泪说道。
  “我等为掌刑之人,当知律守律,违了律令,该受此罪,该遭此劫。”李三坚闻言摇头道。
  刘安节闻言暗暗叹了口气,愈发加大力度搓揉着李三坚的膝盖。
  至今为止,刘安节仍是不理解李三坚不顾自己的劝阻,执意行此举。
  若李三坚此次再忍声吞气,今后也少管这些涉及到皇亲国戚、高官显爵的事情,那么李三坚的前程真的是无法限量。
  开封府知府路昌衡年龄已老,要不了多久就会致仕,或者说很快就会被调任,那么接替路昌衡的最佳人选就非李三坚莫属了,如此李三坚就会踏上了执政的门槛,大宋也将会出现一位最年轻的执政大臣。
  这是件多么令人眼热的事情啊,可刘安节万般无法理解,李三坚为何执意做下这自毁前程的事情,真可谓是令人惋惜。
  难道真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刘安节心中暗道。
  “嗯,舒服多了,元承你回去吧,替我安抚好家中,多谢你了。”刘安节揉搓半响,李三坚顿感舒服多了,稍稍活动了下双腿,感觉双腿还在,于是喝了一大口刘安节带来的热酒后对他说道。
  刘安节不答,将李三坚的裤腿放下来之后,掸了掸李三坚身上的积雪,双手拢在袖中,立在李三坚之侧,望着高大的宫阙,一言不发。
  “元承。。。你这是。。。?”李三坚见状差异的问道。
  “刘某身为李判官的僚属,主官待罪,僚属岂能坐视?当同待罪之。”刘安节看了一眼李三坚答道。
  刘安节与符二娘、蔡绒雪等李三坚的家人不同,刘安节也是朝廷命官,同时也与此事有关,因此一同待罪是说得过去的。
  “哎,元承,你大可不必如此啊。。。”李三坚闻言感动的说道。
  李三坚与刘安节说是挚友,其实两人相识还不足一年。元符三年,两人偶遇于马鸣溪渡口客栈,并一同参加了宋元符三年的贡举,是为同年同榜之人,此后刘安节成为了李三坚的属官,因此细说起来两人的交往其实并不深。
  此时刘安节愿与李三坚共同待罪宫阙,使得李三坚感动不已。
  所谓患难与共,大概就是指的是刘安节吧,李三坚心中暗道。
  “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当务安之为急。。。”李三坚见刘安节不肯走,执意共同待罪,于是闲着无聊之际,将自己所书的“请罪疏”低声念给了刘安节听。
  “元承,觉得怎样?”李三坚说完后问道。
  “前半段还是可以撒,义正辞严的,可是后半段却。。。嘻嘻。。。”刘安节说着说着不由得笑了起来。
  此时二人虽在低声谈笑,但脸上却无任何表情,均是拱手而立,望着高大的宫阙。
  此时宣德门表面之上看起来是平静无比,没有一丝动静,可李三坚与刘安节心中均是明白,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宫墙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他们,并将他们的一举一动直达上听。
  “嘘。。。禁声,有人来了。”此时李三坚、刘安节均听到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刘安节于是说道。
  可令二人感动诧异的是,脚步声并不是来自前方,宣德门仍是没有任何动静。
  杂乱的脚步声是来自后方,于是李三坚与刘安节微微转头向后看去,均是大吃一惊。
  “老府尊,你。。。你。。。为何?”李三坚大吃一惊的问道。
  后方来人足有上百人之多,均为开封府府衙之人,其中有开封府府衙左厅推官孙德勤,府衙总捕头吴淼山,府衙左厅当官姚舆,府衙孔目官曾公明等开封府府衙一众官吏。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开封府知府路昌衡。
第三百一十六章
羁入诏狱
  “老府尊,你怎么来了?”站了整整一夜,也被冻了整整一夜的李三坚早已是摇摇欲坠,不是刘安节在一旁相陪,也许李三坚就会倒下了。
  此时摇摇欲坠的李三坚见开封府知府路昌衡带着一众开封府官吏来到宣德门前,顿时感到异常诧异,同时精神也好多了。
  路昌衡是什么人?路昌衡可以说是个圆滑之人,老于大宋官场数十年,期间沉沉浮浮的,什么样的风浪没有见过?
  此次李三坚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依路昌衡的平日里对作派,定会是明哲保身。
  因此李三坚对于路昌衡的到来感动特别意外。
  路昌衡狠狠的瞪了李三坚一眼,挥手众府衙官吏说道:“都待罪吧。”
  “吾等遵老府尊之命!”众府衙官吏一起躬身应道。
  路昌衡随后不理李三坚,望着宫阙垂手而立,众府衙官吏均立在路昌衡身后。
  此时过来数名官吏将李三坚身上铺满雪花的冬衣换了下来,换上了一件干爽的衣服。
  “师叔,我身上暖和,靠我身上。”姚舆随后对李三坚笑道。
  李三坚有气无力的白了姚舆一眼,随后感激得对众人点头示意。
  姚舆与曾公明一左一右的扶住了李三坚。
  此时的李三坚确实需要任扶着才能继续立于宣德门之外候旨待罪。
  此后众人均是沉默不语,看着宫阙方向,三个时辰之后,正当众人等得望眼欲穿之时,厚重的宣德门宫门终于缓缓打开,宫中内臣杨戬带着十数名皇城司之人自宫内走了出来。
  “陛下口谕,着即将李三坚下御史府按鞫!”杨戬径直走到李三坚面前,看了一眼李三坚后宣旨道。
  御史台狱也可以称之为“诏狱”。
  “微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三坚虚弱的领旨谢恩后,终于坚持不住了,脚下一软,坐在了地上。
  姚舆与曾公明连忙半跪在地上,扶着李三坚。
  诏狱就诏狱罢,坐在地上的李三坚闭目想到,诏狱总比凉在宣德门之外被活活冻死、累死强百倍。
  李三坚掌开封府刑讼之事的时间也近一年了,大概也知道宋诏狱是个什么样子。
  宋之诏狱又称“制狱”或“制勘院”,皇帝亲自下诏的案件均由此衙门审理,人犯当然也就拘入此处。
  一般来说,也只有犯事的官员,并且为流品较高的官员才有资格入诏狱,因此李三坚此时不知道应该感动荣幸还是悲哀。。。
  不过无论怎样,也总比在宣德门外冻死、累死强,同时入了诏狱一般情况之下是不允许对人犯用刑的,需好生待之。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此为宋之祖制。
  “杨中官,你看这。。。”路昌衡看着杨戬说道。
  “哎,老府尊,你不用说了。”杨戬打断路昌衡之言道:“奴婢就是个当差听唤之人,哪里知道许多?不过老府尊放心,陛下也说了,不许对状元郎上刑具呢。”
  “你们几个过来,好生伺候状元郎,再去叫几个郎中,给状元郎瞧瞧。”杨戬随后吩咐皇城司之人道。
  。。。。。。。。
  数日后,宋御史中丞、礼部侍郎赵挺之宅邸
  “如此方为大丈夫是也!”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将手中一幅名人字画抛在地上后叹道。
  “官人,你干什么呀?”李清照连忙将地上的名人字画捡起来并小心翼翼的放入盒中后埋怨道:“他。。。他做他的大事,我为我的小事,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与我等又有何相干?字画污损了,奴家看你到哪里寻去?”
  李清照与赵明诚成婚之后,两人均对对各种名人字画、三代奇器、珍本秘籍、神秘碑文等金石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是到处收集,因目前赵明诚仍是太学生,没有差遣就没有俸禄,因而夫妻二人收集一个珍品实属不易。
  赵明诚将字名人画抛在地上,李清照是万分心疼。
  “夫人,你难道真的不关心此事吗?”赵明诚一边帮着李清照收拾,一边问道。
  “关心?关心又有何用?朝中大事岂是我等妇道人家所能够掺合的?”李清照看了一眼赵明诚后说道。
  赵明诚是个忠厚之人,明知道李清照婚前与李三坚有些纠葛,但却是毫不在意,仍是与李清照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仍是善待于李清照,因而此时赵明诚发问,并不是想试探李清照,而是真的是在疑惑。
  李三坚之举此时已经闹得开封府满城沸沸扬扬的了,赵明诚夫妇又岂能不知道?
  赵明诚是感叹李三坚为此惊天动地之举,而自己却玩物丧志。
  李清照表面之上表现得较为平淡,其实内心深处却如翻江倒海一般,李清照真恨不得将李三坚揪过来,当面问问,为何置自己前程不顾而行此荒谬之举?完全为欠考虑的冲动之举。
  皇亲国戚嚣张跋扈、祸害百姓,此为众所周知之事,不要说你李三坚了,就连一些朝廷重臣,想管却毫无办法,因而此事用得着你李三坚冒着危险而出头吗?此举实为不可取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