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796

  还在探头探脑看热闹的众宫中宿卫顿时就慌了神,一些宿卫想前去问明事由或者阻止,一些宿卫又欲跑回宫中,向上官禀报,甚至直达天听。
  守卫宣德门的宫中宿卫顿时也发出一阵骚动,不过混乱之下,宿卫们在犹豫该不该上去阻止。
  李三坚走到宣德门外,看了看远处的宫阙,挥了挥手之后,众府衙官差就开始忙碌起来。
  待官差们立起了数面巨大的芦席片之后,顿时又将围观众人给吓了一跳。。。
  经常观刑的人都知道,此芦席片名为“犯由牌”,也就是载明案由的牌子,一般用纸贴在芦席片上制成,所填内容一般是犯人的姓名、案由、应处刑罚及监官的官职和姓名。
  原来他们准备当众施刑啊。。。此时围观的百姓是越来越多,直至将宣德门外的这一片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众人心中均是不约而同的想到。
  可这不对啊?众人一起心中暗道,不但施刑地点不对,就连施刑日期、时辰也不对。
  宋之施刑地点一般是在市朝,特别是死刑。
  凡将王公大臣或士大夫斩首,就在朝门外。是在五朝门外执行。而普通死囚执行死刑,就在街市进行,一般是在最热闹的街市当众施刑。
  皇城宣德门外的这一片空地是不属皇宫之内,可以算是街市,但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宣德门之外施刑的?
  若是死囚重犯,其死刑执行一般是在秋后,是为“秋后问斩”。在秋后问斩之时,还有避免在节日或不吉利的日子执行的规矩。
  诸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其所犯虽不待时,若于断屠月及禁杀日而决者,各杖六十。。。。。
  也就是说若李三坚真的此日施刑,那么李三坚所受的刑罚至少就是杖六十、徒一年。
  此时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李三坚是愈发引起了众人的好奇,众人在惊惧之余,纷纷猜测李三坚到底准备对何人施刑?
  “犯由牌”太远,不是“千里眼”的眼睛根本是看不清楚的。
  此时有些欲上前阻止李三坚等人的宫中宿卫,却被人群挡在了外围,根本是挤不进去了。
  除非是用刀枪驱赶人群,但此时宿卫们也是一头雾水的,还没搞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怎能擅动刀枪?
  “嗵。。。嗵。。。嗵。。。”
  须臾,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李三坚独自一人走上一处高台,大声下令道:“带人犯!”
  山魁、许彪等人闻言就将五花大绑的赵沆、周方庚等五人提到了场中,按跪在了地上。
  “李三坚,狗贼,你竟敢如此大。。。唔唔唔。。。”赵沆拼命挣扎、破口大骂,但很快就被堵上了嘴。
  按宋律,死刑重犯临刑时,是不允许堵上嘴的,一旦人犯临刑喊冤,就会暂缓执行死刑,给人犯最后一个申诉机会的。
  不过对于证据确凿的铁案或者不允许死刑重犯开口的案件,就不在暂缓的范围之内了。
  李三坚随后深吸了口气,指着赵沆说道:“此贼姓赵名沆,为朝廷魏国公、延津县知县,此贼虽为朝廷显爵、朝廷命官,却不思报效皇恩,其为延津县知县期间,骚动民庶。或暴人以威而强取其物;或攘人之物而不偿其直;或指他事而见虐;或勾结胥吏恶少,霸占民女,敲诈勒索,可谓是穷凶极恶。稍涉触忤,则动以尺铁锤之,至死而弗之恤。此贼还淫邪无比,喜幼女淫之,死于他手下的幼女多达数十人之多,死状亦是惨不忍睹。其罪行累累,罄竹难书,而百姓却无所申诉,郡县则不敢谁何。”
  李三坚这段日子以来,没干别的,主要就是收集赵沆的罪证,不收不知道,一收吓一跳,其罪行累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罪行累累,天理难容!”
  “罪不容诛!”
  “杀了他!杀了他!”
  “将他斩为肉酱!”
  众人闻言先是愣了片刻,随后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声,欲待挤进去拦阻的众宫中宿卫见状均是驻步不前。
  这些个皇室宗亲,平日里为非作歹的,早就引起了众百姓的愤恨,此时李三坚之言如火上浇油一般,燃起了众人的熊熊怒火。
  一些激愤之人甚至已经冲破了府衙官差的防线,欲亲手将赵沆揍成肉酱。
  “还愣着作甚?帮忙维持维持!”李三坚早已注意到了众宫中宿卫,于是转头对他们喝道。
  “哦?哦。。。哦。。。”一名宿卫统领愣了片刻之后,就向着手下挥了挥手。
  于是众宫中宿卫成为了维持现场秩序之人。。。
第三百一十一章
除恶(上)
  宋皇城宣德门之前
  雨后天晴,雪后亦是天晴。
  大雪昨日整整下了一夜,此时已经停了,经过一夜的大雪,开封府城墙、城楼、屋顶、殿顶均披上了厚厚的一层素装,就如李三坚身上白衣白冠一般。
  整个东京开封府也都变成玉琢银雕的世界。
  数缕金色的阳光刺破厚厚的云层,照射在茫茫雪地之上,几乎使人睁不开眼睛,照射在站在高台之上的李三坚身上,将仗剑而立的李三坚照射得宛如天神一般。
  李三坚开口挥手喝止住了围观百姓的嘈杂之声后,缓缓的说道:“我大宋明律,强盗计赃钱满三百贯足陌,皆处死;持杖者,不问有赃无赃,并处死;诸强盗得财徒三年,二贯五百文流三千里。二贯五百文加一等,十贯绞,即罪至流,皆配千里;因奸而伤人者,因盗而伤人者,皆绞;诸监临主守而盗,及盗所监临财物,罪至流,配本州,三十五匹绞。。。。”
  宋主要罪名除了谋逆大罪之外,主要有强盗罪、窃盗罪、杀伤罪、故烧或取舍宅财物罪、奸淫罪、贪赃罪六大罪。
  赵沆所犯罪行哪条都够得上,哪条都够得上死罪,因此李三坚给他列出了六罪六杀。
  赵沆蓄械养丁,如李三坚强行给他安上谋逆大罪,也是说得过去的,可是可以长时间争论的。
  “彩!”
  “该杀!”
  “杀了都算便宜他了。”
  “彩!彩!彩!”
  李三坚每列出一条罪名,土台之下的百姓就爆发出一片喝彩之声,声音是一浪高过一浪,声震开封府。
  李三坚随后整理了一下衣冠,看着人头攒动的人群,缓缓的大声说道:“诸位已经注意到了本官身上的素服了吧?没错,今日本官并未着官服,而是着孝服,诸位可能很好奇,本官为何着孝服而不着官服?奇怪本官为何人戴孝?”
  李三坚随后顿了一顿接着大声说道:“本官戴孝不为他人,更不为此等丧尽天良的贼子,乃是为了百姓,为了死在他手中的百姓,死了的那些女娃之中的有些人还不足。。。不足十岁啊。”
  李三坚声音哽咽说起那些被害的女童,心中怒火更是熊熊燃烧,是冲冠眦裂、怒不可遏。
  “沧浪!”一声,李三坚拔剑出鞘,指着赵沆等人大声怒道:“本官身为开封府府衙判官,掌刑讼之事,蒙圣恩、受国恩,岂容此贼如此残害百姓?岂容此贼如此践踏我大宋国法?此贼不除,天理难容!此贼不除,百姓难安!此贼不除,如何才能洗冤禁暴?此贼不除,吾羞于见天下人也!”
  李三坚白衣飘飘,仗剑而立,指着赵沆怒斥,显得异常的英俊潇洒,且正气凛然。
  岂非霖雨去时衣,月影春长夙有功!
  “彩!好一个状元郎!”
  “好一个清正忠直的李三郎!”
  “明镜高悬,李判官实乃我大宋青天大老爷!”
  诸人闻言纷纷大声鼓噪喝彩,大声称赞李三坚。一些人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三坚随后取出官印,托在手上大声说道:“今日我李三坚拼着朝廷之官不做,也要除此恶贼,为民伸冤!”
  “人犯赵沆等罪行累累,令人发指,但其乃是宗子,依我大宋律令,可折杖,因此本官今日决其脊杖十七,来人,请法杖!”李三坚随后大声吩咐山魁、许彪等人道。
  无论怎样,李三坚必须依宋律断之,否则自己将会是更加被动,最起码知法违法、胡乱断狱这个罪名是跑不掉的。
  当然李三坚并非完全依宋律,若完全依宋律,那么赵沆又会被移送至刑部、大宗正司或宗正司,奏请圣裁后,又会是不了了之,因此李三坚此次无论如何要将赵沆绳之以法,施加以刑,就算罢官免职、拘禁入狱,李三坚也在所不惜,否则李三坚无法面对那一双双惊惧的眼神。
  同时李三坚也不会冲动得当场斩杀赵沆,斩刑是宋慎之又慎的刑罚,李三坚也不敢贸然行此举。
  山魁、许彪等人接令后就抬出了五根黑红相间的法杖。
  宋杖刑之法杖,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得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重量不得超过十五两,一般用荆条制成,且不得以筋、胶及诸物装钉。
  这样的法杖一般是打不死人的,当然一般来说,也是不允许将人活活杖毙,主要还是要看施刑之人,若施刑之人铁了心的要将受刑之人打死,那么谁也难逃一死。
  隋唐以降,历朝历代的五刑,有笞杖刑、杖刑、绞刑、斩刑等五种,笞刑为最轻的刑罚,分为五等,即笞一十、笞二十、笞三十、笞四十、笞五十。杖刑为次轻的刑罚。
  宋之杖刑又分脊杖与臀杖,顾名思义,脊杖是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因打击人的脊背,一般要打出血,所以极容易将人打残。而臀杖因只打击人的臀部,一般不会将人打伤,由此可见脊杖要比臀杖重得多。
  因此无论是哪个衙门,一般都有专门的施杖之人,不过今日李三坚命山魁、许彪等五人为施杖之人。
  赵沆、周方庚等五人见抬出了法杖,均是露出了惊惶之色,赵沆是拼命挣扎,被堵住的嘴里发出一连串的唔唔之声。
  赵沆在大宗正司之中,也是受过杖刑的,但那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根本是敷衍了事,无伤筋骨的,可此时赵沆已经见到了李三坚眼中露出的一丝冷酷,因此不由得浑身战栗了起来。
  若今日你能够捱得过这十七脊杖,今后大家各走各道,再无相干,李三坚看着挣扎的赵沆心中冷笑道。
  李三坚随后用朱笔批下了施刑的文书。
  此举就表明了李三坚此举与他人无干,山魁、许彪、吴淼山等人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施刑手续办完之后,山魁、许彪等李三坚亲自挑选的五名雄壮汉子双手持着法杖,狞笑着走向赵沆等人。
  众围观的百姓见状顿时就安静了下来,现场是一片寂静,鸦雀无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